搜索 陈耀真
陈耀真简介

陈耀真简介

陈耀真,1899年12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眼科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毕生从事医学教育事业,培养眼科人才,发展中国的现代眼科学;建立教育、医疗、科研与防盲的综合眼科中心;还致力于中国眼科史的研究。一生为防盲而奋斗。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个人履历3个人生平4培养人才5发展眼科学6眼科史研究7积极防盲8主要论著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陈耀真国籍:中国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出生日期:1899年12月22日逝世日期:1986年5月4日职业:眼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毕业院校:波士顿大学 个人履历2 1917年 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中学)。1918—1920年 在香港眼镜店做店员。1921—1927年 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学习并获理学士、医学博士学位。1927—1928年 在美国密歇根州杰克逊市富特纪念医院实习。1929—1934年 任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威尔默眼科研究所研究员。1934—1939年 任齐鲁大学医学院眼科主任。1939—1950年 任华西大学医学院存仁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教授。1950—1952年 任岭南大学医学院眼科教授。1950年 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理事、《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辑。1953—1975年 任中山医科大学眼科教授。1965—1975年 任中山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院长。1975—1977年 从中山医科大学退休。1977—1982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眼科教授。1981—1986年 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1986年5月4日 逝世于广州。 个人生平3  陈耀真从小就聪颖好学,十几岁便能到大学协助父亲为部分学生补习英语,被同龄人誉为“小老师”。这种早期开发的语言能力,为他日后通晓英、德、法、西班牙等国语言以及钻研古汉语奠定了基础。1921年,时年22岁的陈耀真考入美国波士顿大学,在那里度过了六年系统学习的生活,掌握了西医理论,先后获得理学士、医学博士学位。“九一八”事变后,1934年,陈耀真谢绝了美国同仁的挽留,辞别了工作和学习的母校,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从此,他跋涉在发展我国现代眼科学的道路上,历时半个多世纪,矢志不移。1934年至1937年,他在山东的齐鲁大学医学院任眼科教授。1937年,他带着学生,在战乱中颠簸跋涉,随齐鲁大学来到四川成都。从1937年到1949年,战乱中的十二个春秋,陈耀真在成都以眼科为业,传授现代医学知识,为国育才;组建专科医疗基地;开展科学研究;组织专业学术团体和学术交流活动;深入边远山区考察治疗眼病……在国难当 培养人才4 陈耀真从1934年回国一直到1986年逝世,前后52年一直坚持在医学教育岗位上。他治学严谨,循循善诱,深受学生欢迎。他深入医疗工作,通过查房、病例讨论、读书报告等培养年轻医生。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眼科人才和骨干。他的第一代学生在50年代都已成为国内著名大学或医院的眼科教授、主任等。他的第二代、第三代学生已大都成了国内眼科的骨干力量。直到他80岁高龄,还培养着第四代学生,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国内,他也是最早接受各地眼科进修医生者。1950年他翻译了C.H.May所著的《梅氏眼科学》第20版,作为医学生和青年医生用的教材。1963年,他主编了中国第一部高等医学院校的眼科教科书——《眼科学》。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仅中山眼科中心就出版了20本眼科教科书或参考书。平时他鼓励青年医生多读书、多实践、多总结经验,写出论著。他所领导的眼科教研室是发表眼科论文较多的单位。他不仅关心扶植青年医生成长, 发展眼科学5 陈耀真回国后的几十年间,一直想着发展中国的现代眼科学,使之迈入世界现代眼科学之林。他从培养眼科人才开始,一步一步建立中国眼科骨干队伍。无论在成都或广州,每到一地他都推动建立眼科学会,恢复和创办学术刊物,促进学术交流。陈耀真一直想建立一个能将基础医学科学与临床眼科学融合发展的新型眼科教学、医疗、科学研究体系。他自1955年培养眼科研究生起,就有规划地培养各种专业骨干,以教、带、培配备防盲、视觉生理、眼生物化学等各种干部,还建立了眼科病理实验室,1964年在中山医科大学建立了眼科研究室,1965年建立了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中最大的一所眼科医院。1982年在中山医科大学建立眼科研究所,1983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集眼科教育、医疗、科学研究和防盲等任务于一身的新型眼科综合体——中山眼科中心。眼科中心包括眼科研究所、眼科医院和防盲治盲办公室。现在中山眼科中心已成为世界20个大眼科中心之一。中山医科 眼科史研究6 陈耀真注意到国外的医学教科书中几乎没有对中国眼科史的介绍,回国后便一心致力于研究中国眼科史。他学习古汉语,钻研甲骨文,查阅大量古籍、史书,访问古迹,采集与眼科有联系的史料,了解中草药。他每到一处都用心观察民间建筑、日常用品和人们的穿戴。通过对民间屋檐放置的特点、宽窄,灯笼的式样,遮帽的类型颜色,以及额上扎的头花等等观察分析古代人民对光学的认识。从民间食谱、中药成分分析这些物质对眼的营养价值和保护作用,研究中国古代预防眼病的医学思想。他在1965年出版《眼科全书》,第一卷上发表的“中国眼科史”是他发掘整理研究中国传统医学遗产中有关眼科学资料的结果。他证明早在宋代,眼科在中国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科目。他还证明中国假眼配置术已见于唐代(公元9世纪),早于其他国家600多年。《荀子》、《史记》中的“重瞳症”是世界上瞳孔异常的最早记载。他研究中国古代关于青光眼、眼外伤等病的防治。从对欧阳修、陆游、杜甫等人 积极防盲7 陈耀真30年代回国后注意到广大人民备受眼病之苦,决心走出医院大门,送医到群众中去。他曾到济南孤儿院去义医。抗日战争时期,他深入到川北山区为羌、藏各族人民防治眼病。他积极组织防盲协会,亲自编写各种常见致盲眼病的资料,向群众宣传防治眼病的基本知识,同时免费为贫苦群众诊病。他带着青年医生远行治病,甚至染上一身虱子而归。50年代时,他带领眼科医生和学生到盲童学校、盲人工厂以及麻风病院去防治眼病。80年代,仍亲自到广东、海南等侨乡、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眼病。他的足迹遍及西北、西南、华东、华南,为汉、回、羌、藏、黎、壮等民族同胞防盲治盲。在他和夫人毛文书教授的影响下,中国第一个眼科中心建立了具有与眼科医院、研究所同样重要地位的防盲治盲办公室。组织一批又一批眼科工作者上山下乡,到边远地区去服务,面向千千万万群众作眼病防治。他扩大了与国际防盲机构的合作,先后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防盲机构、海伦·凯勒国际防盲会等建 主要论著8 《中华医学杂志》1 陈耀真.眼的化学构造,中华医学杂志,1933,19:522.2 陈耀真.中国眼科之外科手术.中华医学杂志,1936,22∶1056.3 陈耀真.谈子夏丧明.中华医学杂志,1940,24:35.4 陈耀真.线状网膜炎.中华医学杂志,1940,26:408.5 陈耀真.砒毒性脱皮性结膜炎与角膜炎.中华医学杂志,1942,28:114.6 陈耀真.日食性网膜炎.中华医学杂志,1943,29:86.7 陈耀真.重瞳.中华医学杂志,1944,30:81.8 陈耀真.抗战期中航空委员会人员在成都存仁医院眼科治疗之统计.航空医学杂志,1946,1(1):35.9 陈耀真,孙信孚.虹膜炎伴发于关节强硬性脊椎炎.中华医学杂志,1951,37:460.10 陈耀真.虹膜睫状体炎.中山医报,1951,63(3,4)∶20.11 陈耀真.网膜色素症.中华医学杂志,1952,38:71.12 陈耀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