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协助汉武帝开创盛世,为何最后被族杀?-趣历史网

2022-06-20 23:53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主父偃,汉武帝时期大臣,向汉武帝提出了推恩令。他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并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

  主父偃,汉武帝时期大臣,向汉武帝提出了推恩令。他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并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长安城内,一位披头散发的老者被押赴刑场问斩。他名叫主父偃,曾经是汉武帝最重要的宠臣,官至中大夫。主父偃被推下囚车,双眼茫然的望着天空,旁边的树上传来几声乌鸦的哀鸣,让人倍感凄凉。

  七年前,主父偃怀着报效大汉的梦想来到长安,从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到位极人臣的权臣,他实现了人生的逆袭,登上了人生的高峰,忽然间又从高峰跌落入地狱。人活一世,“生不五鼎食,死亦五鼎烹”,他用自己的行为践行了人生信条,可谓死得其所。

image.png

  当主父偃贵幸之时,巴结依附他的人有数以千计,落难之时,无人为他惋惜,无人流泪,甚至无人为他收尸。后来,一个小人物“孔车”将他草草安葬,这是他在人世间能感受到的最后温暖。

  为何一位权倾朝野的大人物,死后却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呢?

  其实,主父偃的经历相当励志,从二十岁开始游学,到六十多岁得到汉武帝重用,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生活困顿,四处漂泊,只为了填饱辘辘饥肠,只为一展才华。他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帝王的赏识,实现了人生的全部理想。

  他曾努力将自己活得足够真实,率性而为,但行为太过偏激让他变得疯狂。他打乱了社会的固有规则,突破了人际交往的底线,让人性之恶彻底释放,最终被欲望吞噬掉。

  早年,他倾慕张仪、苏倾,学习纵横术,后来又学习易经、春秋、诸子百家的学问。他才华横溢,可惜一直郁郁不得志,平生所学没有机会得以施展。

  他游学于齐国,却没有一个读书人愿意和他结交,诸侯士大夫也很厌恶他。他为人太过现实,几乎没有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也没有谋生的手段,生活陷入困顿。

  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几年,又流落到了燕、赵、中山等地,在那里,他仍然一事无成,因为性格古怪,经常被人嘲笑。

  公元134年,已近天命之年的主父偃又来到长安,他的人生已过大半,这是他留给自己最后的一次机会。

  他先拜见了卫青,以谋个一官半职。卫青向汉武帝多次推荐主父偃,皇帝对他毫无兴趣,更没有召见他,这条上升的通道也破灭了。

image.png

  主父偃又拜见了京城的其他高官,他得到的只有冷漠和拒绝,口袋的盘缠也快用光了。

  绝望之际,直接给汉武帝上书,这是他最后的一次努力,如果失败,就离开长安,另谋出路。

  没想到,这一次他成功了,早晨将自己的书奏递上去,傍晚的时候就得到了汉武帝的召见。这是一场相见恨晚的碰面,汉武帝兴奋地对他说:“你怎么现在才来见我呀?”

  于是,汉武帝立即给主父偃封了官,他的人生开始走上了康庄大道。

  主父偃靠上书升了官,尝到了甜头,没事就给汉武帝上书,居然每次都能得到皇帝的认可,从此官运亨通。从郎中到中大夫,一年之内得到四次升迁。

  这一年,主父偃已经年近花甲了,可谓是大器晚成。此时的他春风得意,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治国天才,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才华,辅佐汉武帝开创了大汉的盛世,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的一笔。

image.png

  他向汉武帝提出了“推恩令”的建议,把诸侯王的领地平均分封给他们的子孙,以达到削弱诸侯国的目的。他解决了自汉文帝、汉景帝以来最大难题,完成了贾谊、晁错二人削藩的心愿,是一个了不起的政绩。

  随着主父偃的权利越来越大,他心中的人性之恶也彻底释放出来。他毫不掩饰对权力和财富的渴望,这使他变得疯狂和可怕。

  他开始明目张胆的接受诸侯和大臣们对他的贿赂和馈赠,做起了买官卖官的生意,一下子变得腰财万贯。

  就像一个经受过饥荒岁月的人,穷困的记忆已植入基因,哪怕他发达了,家财万贯了,但他的内心仍然是一个穷人,只有无尽的欲望才能填补这种内心的空虚。这是一种病,很难从内心抹去。

image.png

  很显然,主父偃此时正患着这种病。他的贪婪让人觉得可怕,有人提醒他收敛一些,给自己留条后路,哪知他这么回答别人:

  “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长久的贫困也会让人心冷,他流浪的四十多年里,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孤独,彷徨,困顿,遭人排挤,受尽凌辱,如今忽然发达了,他要将曾经的委屈弥补回来。

  当他衣锦还乡之时,齐地的亲朋好友们千里相迎,主父偃看穿了他们虚伪作派,拿出五百金赠送给他们,然后对他们说,你们滚吧,我们绝交了,说完就将他们赶出了家门。

  此刻他是何等的快意复仇啊,想当初自己贫困之时,兄弟们不给我衣穿,不给我粮吃,亲朋们不让我进门,生怕我来借钱,如今我发达了,要以同样的方式还给他们。

  “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毋复入偃之门!”

  对了,还有燕王,当初不愿接纳主父偃,还对他进行百般羞辱。是时候开始报仇了。

  于是,主父偃揭发燕王与女儿的丑闻,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对燕王进行查处,打击报复,逼得燕王畏罪自杀。

  齐王也不干净,他居然跟他的姐姐私通,主父偃也把他的丑事公之于众,齐王也被逼自杀。

image.png

  主父偃的这些下三滥的手段让诸侯王人人恐惧,谁家没有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呢,要是任由他这样一个个查下去,恐怕诸侯王都逃脱不了家破人亡的下场。

  最为恐惧的是赵王,因为他也不干净,他趁主父偃出使齐国之际,向汉武帝上书,状告主父偃贪污受贿,买官卖官的犯罪事实。墙倒众人推,其他皇亲国戚和朝中大臣也纷纷跟进,直陈主父偃的种种罪恶。

  恰逢齐王刚刚自杀,汉武帝认为此事主父偃脱不了关系,又耳闻他的种种劣迹,于是将他打入大牢。

  本来汉武帝只是想惩罚一下主父偃,并没有想要杀他,哪知御史大夫公孙弘趁机说了一句:

  “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

  公孙弘的意思是皇帝若不杀主父偃,那就是想贪图齐国的封地,包庇主父偃,残害皇族宗室。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主父偃能不死吗?

  主父偃最后落了一个被灭族的下场,朝中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他说句公道话,做人做到这个份上,也真够悲哀!

image.png

  如今,在许多落马贪官身上都能找到主父偃的身影,他们中有很多人原本出身贫寒,一旦他们掌握实权后,大肆贪污受贿,贪图人生享乐,最后落得锒铛入狱的悲惨结局。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从主父偃身上似乎看到了一丝可爱,他真实,坦诚,不虚伪,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把人性中的恶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

  坦诚是一个好的品质,但主父偃却没有把握好界线,把心中的魔鬼释放了出来,没有守住做人的底线,突破了人际交往的禁区,这是他悲剧人生的必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三国时期为何会发生淮南三叛?最后是什么结果?-趣历史网
下一篇:范增为什么不愿意离开项羽 项羽为何对他如此信任-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