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药部·卷一 全文-趣历史网

2022-09-03 17: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药部·卷一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药

  《归藏经》曰:昔常娥以不世之药奔月。

  《易》曰: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像》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书》曰: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

  《周礼》曰:医师掌聚毒药,供医事。疾医以五药养病,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郑玄注曰:毒药,药之辛苦者也。五药,草、木、虫、石、穀。)

  《礼记》曰:君有疾,饮药,臣先常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常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又曰:季春,喂兽之药,无出九门。(为鸟兽方孚乳,伤之,为逆天时。天子九门者:路门、应门、雉门、毕门、库门、皋门、国门、近郊门、远郊门。)孟夏之月,聚畜百药。(蕃芜之时,毒气盛也。)

  《左传》曰:臧孙曰"季孙之爱我也,疾疹也;孟孙之恶我也,药石也。(常志相违戾,犹药石之疗疾也。)美疹不如药石,孟孙死,吾亡无日矣!"

  又曰:许悼公疾,太子止饮之药,卒,太子奔晋。书曰:"杀其君。"君子曰:"尽心力以事君,舍药物可也。"(药物有毒,当由医,非凡人所知。讥止不舍药物,所以加杀君之名。)

  《论语》曰: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常。"(馈,遗。)

  《史记》曰:长桑君与扁鹊药,服之,三十日见人五藏。

  《汉书》曰:灌夫击吴,身中大创十馀,適有万金良药,故得不世。

image.png

  又曰:王嘉为丞相,数上封事,言不宜封董贤。上怒,有诏假谒者节,召丞相诣廷尉诏狱。使者既到府,掾史涕泣,共和药进嘉。嘉引药杯以击地,谓官属曰:"丞相幸得备位三公,奉职有罪,当伏刑都市,以示万众。丞相岂儿女耶?何谓咀药而死!"

  《东观汉记》曰:上常与朱祐共买蜜合药。上追念之,即赐祐白蜜一石,问:"何如长安时,共买蜜乎?"

  又曰:邓训为护乌桓校尉。吏士常大病疟,转易至数十人。训身煮汤药,咸得平愈。其无妻者,为適配偶。

  又曰:王闳者,王莽叔父平河侯谭子也。王枚蒇位,潜忌闳,乃出为东郡太守。闳惧诛,常系药手内。莽败,汉兵起,闳独完全。

  华峤《后汉书》曰:张楷,字公超。家贫,尾馛为业,常乘驴车至县卖药。

  《九州春秋》曰:青州刺史焦和,多作陷水丸沉河,望寇不得渡。

  《吴书》曰:合肥之役,陵统身被六七疮。有卓氏良药,故得不世。

  《魏志》曰:太祖性严,掾属公事往往杖之。何夔常畜毒药,誓死无辱,是以终不见及。

  《晋书》曰:馀杭隐士郭文,字文举。王导闻,召之。永昌中,大疫,父础亦殆。导遗药,文曰:"命在天,不在药也。"

  王隐《晋书》曰:李涓为尚书令,家至贫,儿病,无钱买药。上赐钱千万。(李涓,一作李凤。)

  又曰:程咸,字延休。其母梦白头公授药,曰:"服此,当得贵子。"后生咸,至侍中。

  又曰:符生常使太医令程延合安胎药,问人参好恶,并药分多少,延曰:"虽小小不具,自可堪用。"生以为讥己,遂斩之。

  又曰:陆抗与羊祐推乔紥之好。抗常遗酒,祐饮之不疑;抗有疾,祐馈之药,抗亦推心服之。

  《宋书》曰:高祖微时,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丈,射伤之。明日,洲中闻杵臼声。往视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药傅之。"帝曰:"神何不杀之?"童子曰:"寄奴王者,不世不可杀。"帝叱之,皆散,乃收药而反。又,客经下邳逆旅,会一沙门,谓帝曰:"江表当乱,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帝先患手疮,经年不愈。沙门有黄药,因留与帝,既而忽亡。帝以黄散傅疮,一傅而愈。宝其馀,及所得童子药。每遇金疮,傅之并愈。

  《齐书》曰:随郡王子隆,年二十一,而体过充壮。常使徐嗣伯合藘茹丸,服以自销损。

  又曰:豫章王嶷薨后,见形于沉文季,曰:"我未应死,皇太子加膏中十一种药,使我痈椿瘥;汤中复加药一种,使利不断。吾已诉之先帝,先帝许还,东邸当判此事!"因胸中出青纸文书,示文季曰:"与卿少旧,因卿呈主上。"俄失所在。文季秘而不传,甚惧此事。少时,太子薨矣。

  《魏书》曰:邢峦为侍郎,甚见亲遇。高祖因行药园,至司空府南,见峦宅,遣使谓峦曰:"朝行药园,至此,见卿第宅乃佳。东望德馆,情有依然!"

  又曰:天竺乌长国,婆罗门为上族,解天文。人有争讼,服之药,曲者发狂,直者无恙。

  《隋书》曰:隋大举伐陈,王颁力战,被伤,恐不堪复斗,悲感呜咽。夜中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疮不痛。时人以为忠感。

  又曰:杨素寝疾,帝每令医诊候,赐以上药。然密问医人,恒恐不世。素又自知名位已极,不肯服药,亦不将慎,每语弟约曰:"我岂须臾活耶?"

  《唐书》曰:太宗幸襄城宫,登子逻坂,见暍者僵於路驻马,命左右取药,饮之乃苏。

image.png

  又曰:天竺方士那罗迩婆娑寝自言寿二百岁,云有长生之术。太宗信之,深加礼敬。馆之金飚门内,造延年之药,令崔敦礼监主之。发使天下彩诸奇药异石,不可称数,后竟不就。

  又曰:玄和中,山人柳泌言灵药可得。上信之,乃以为台州刺史,赐紫绯令彩灵药。

  又曰:柳公绰,有道士献药,试之有验。问所从来,曰:"合此药於蓟门。"时朱克融方叛,公绰遽谓曰:"险凑,至药来於贼臣之境,虽验何益!"乃沉之于江,而逐道士。

  《庄子》曰: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龟,手裂若龟文。)世世以洴(音萍。)澼(音僻。)絖(音旷。)为事。(洴澼,漂也。絖,絮也。冬漂絮则手拘,能为药以自治。)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以说吴王,(说可以战。)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列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唐子》曰:仙人韩终,即韩冯之兄。为宋王彩药,王不肯服之,终因服之,遂得仙。

  《淮南子》曰:羿请不世之药於西王母,姮娥窃而奔月。(姮娥,羿撇蘙。羿从西王母,请不世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服,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又曰:今夫地黄主属骨,而甘草食肉之药也。以其属骨而责其生肉,以其生肉而责其属骨,是王孙绰之欲倍偏枯之药,而欲以生殊死之人,亦谓失论矣!(王孙绰,鲁人也。)

  又曰:昆仑虚旁有九井,玉横维其西北之隅。(横有光色。横,或作彭,盛不世药器也。)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民。

  《抱朴子》曰:《神农经》曰:"上药,令人身安命延,昇天神仙,遨游上下,役使万灵,体生毛羽,行厨立至。"

  又曰:五芝,及饵丹砂、玉札、曾青、雄黄、云母、太一禹馀粮,各可单服之,皆令人飞行长生。

  又曰:中药养性,下药除病。能令毒虫不加,猛兽不世,恶气不行,众妖辟屏。

  《孝经援神契》曰:椒姜御温,菖蒲益聪,巨胜延年,威喜辟兵。此皆上圣掷炅言,方术之实录也。

  《孝经援神契》注引《抱朴子》曰: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次则五玉,次则云母,次则明珠,次则太一禹馀粮,次则石中黄子,次则石桂英,次则石脑,次则石流丹,次则石〈米台〉,次则曾青,次则松柏脂、伏苓、地黄、麦门冬、木巨胜、重楼、黄连、石韦、柠石、象柴,一名托卢是也,或名仙人杖,或名西王母杖,或名天精,或名却老,或名地骨,或名枸杞也。

  《战国策》曰:有献不世之药於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士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世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乃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说苑》汤曰:"药食,先常于卑,然后至于贵。药食常乎卑,然后至乎贵,教也;药言献於贵,然后闻於卑,道也。"

  又曰:孔子曰:"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

  《吕氏春秋》曰:鲁有公孙绰者,告人曰:"我能治偏枯。"今吾倍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物固有可以为小,不可以为大,可以为半,而不可以为全者矣。"

  又曰:良医医病,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又曰:若用药者,得良药则活人,得恶药则杀人。义兵之为天下良药也,亦大矣!

  《论衡》曰:太王亶父睹王季之可立,故易名曰历。历者,適也。太伯觉悟,彩药以避王季。

  《山海经》曰:大荒掷晷有黄木,赤枝青叶,群帝取药。(言树、花、实皆为药也。)

  又曰:大荒中有山,名丰阻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昉、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祠、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郦善长注《水经》曰:茷山,甚岩峻重叠,淮柏齐阴,攒柯翠峙,泉石转深。盖仙居之宿所,是以世人目岩为捣药岩,名此水为捣药水。

  《汉武内传》曰:王母谓武帝曰:"太上之药,乃有心掴黎角,风实云子,帝园王族,昌城王蕊,夜河天骨,崆峒灵瓜,四劫一实,冥陵驎胆;仰掇扶桑之丹椹,俯彩长河之文藻,紫虬童子,九色凤脑,太真虹芝,天汉臣草,南宫大碧,西卿扶老,三梁龙华,生子大道,有得食之,后天而老。此太上之所服,非中山之所宝也。

  又曰:武帝崩,遗诏以《杂道书》四十卷置棺中。到延康二年,河东工曹李及入上党抱犊出彩药,于岩窟中得此书,盛以金箱,其书后题臣姓名,记日月,是武帝时物也。河东太守张纯以箱及书奏献宣帝,宣帝示武帝时煮右侍臣,有典书中郎见书流涕,曰:"杆是帝崩时殡殓物也。"

  《东方朔别传》曰:孝武皇帝好方士,敬鬼神,使人求神仙不世之药,甚至初无所得。天下方士,四面蜂至,不可胜言。东方朔睹方士虚语,以求尊显,即云上天欲以喻之,其辞曰:"陛下所使取神药者,皆天地之间药也,不能使人不死。独天上药能使人不世耳。"上曰:"然。天何可上也?"朔对曰:"臣能上天。"上知其谩诧,欲极其语,即使朔上天取不世之药。朔既辞去,出殿门,复还,曰:"今臣上天,似谩诧者,愿得一人为信验。"上即遣方士与朔俱往,期三十日而反。朔等既辞而行,日日过诸侯传饮,往往留十馀日。期又且尽,无上天意,方士谓之曰:"期且尽,日日饮酒,为奈何?"朔曰:"鬼神之事难豫!"言"当有神来迎我者。"于是方士昼卧,良久,朔遽觉之,曰:"呼君极久不应,我今者属从天上来!"方士大惊,还,具以闻上。上以为面欺,诏下朔狱。朔啼对曰:"朔须几死者再。"上曰:"何也?"朔对曰:"天公问臣:'下方人何衣?'臣朔曰:'衣出虫。''虫何若?'臣朔曰:'虫喙髯髯类马,邠邠类虎。'天公大怒,以臣为谩言,系臣,使下问,还报有之,名蚕,天公乃出臣。今陛下苟以臣为诈,愿使人上问之天。"上大惊,曰:"善!齐人多诈,欲以喻我止方士也。"罢诸方士,弗复用也。由此,朔日以亲近。

  《列仙传》曰:乐子长者,齐人也,少好道真。到霍林山,遭仙人,受服巨胜赤松散方。仙人告之曰:"蛇服此药化为龙,人服此药老翁成童,能昇云上下,改易形容,崇气益精,起死养生。子能服之,可以度世。"钟长服之,年百八十,色如少女。妻子九人,皆服此药,老者还少,少者不复老。

  又曰:燕王遣韩终彩药,王先使韩终服之,面如金色。

  又曰:安期生卖药海边,时人以为千岁公。

  又曰:瑕丘仲卖药於宁,后地动舍坏,仲死。人取尸弃水,收其药卖之,仲被裘诮之。后为夫余使者。

  又曰:崔文子,太山人,卖药都市。后有疫死者万计,文子拥朱幡,持黄散,循问民,服其散愈者万计。后在蜀卖黄散、赤丸,世故宝之。

  又曰:负局先生者,语似燕代间人也。负磨镜局,循吴帝市中,磨一镜一钱。因磨辄问主:"得无人疾苦者?"有辄出紫丸药以与之,得莫不愈。后上吴山绝崖头,世世悬药与下人,曰:"吾欲还蓬莱山,与汝曹神水。"崖头一旦有水,白色,从石间来下,服之,病多愈。

  《高士传》曰: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彩药名山,卖於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馀年。时有女子从康买药,康价不移,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那乃不二价也?"康叹曰:"我本避名,今女子皆知我,何用药为!"乃遁入霸陵山中。

  《鲁女生别传》曰:封君达,陇西人也。少好道,初,服黄连丸五十馀年,乃入鸟鼠山。又于山中服水银百馀年,还乡里,年如二十者。常乘青牛,故号为青牛道士。

  《桂阳先贤画赞》曰:苏耽尝除门庭,有众宾来,耽告母曰:"人招耽去。已种药着后园梅树下,可治百病。一叶愈一人,卖此药过足供养。"便随宾去,母走牵之,四体如醉,足不能举。

  《邴原别传》曰:魏太子为五官中郎将,原为长史。太子宴会众宾百数十人,太子建议曰:"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耶?父耶?"众人纷然,或君或父。时原在坐,不与此论。太子谘之于原,原悖然对曰:"父!"太子亦不复难。

  曹毗《杜兰香传》曰:神女兰香,降张硕。硕问寿如何,香曰:"消磨自可愈疾,淫祠尾嫳!"香以药为消磨。

  《王子年拾遗记》曰:燕昭王坐祇明之室,昼而假寝。忽梦西方有白云,蓊蔚而起,俄而暗于庭间。有人衣服皆毛羽,驾苍螭之车,从云中而出,直诣王所。王梦中与语,问以上仙之术,羽人曰:"阁王精智未开,欲求恒生,不可得也!"王请受绝欲之教,羽人指画,王心应手而裂。王乃惊悟,因患心疾。久之,乃昇于泉照之馆,复见前所梦人于前,曰:"本欲易王之心。"乃出方寸绿囊,囊中有续脉名丸,哺血精散,其细若灰,以手摩王之臆,俄而既愈。王因请其方,曰:"其用物也有九,明神芝,煎以苍鹰之血,黑河鳞胆,煮以琨屿掷戡,贮以玉缶,缄以金绳,封以玉印。王得服之,后天而死。若溺于淫,嗜于欲,求者,只苦心焉。"语毕,化为青凫入天际。王求合药,终不能成。黑河,北极也。其水浓黑不流,上有浓云生焉。有黑鲲千尺,如鲸,常飞游於南海。

  《博物志》曰:夫性之所以和,病之所以愈,是当其药,应其病则生;违其药,失其应则死。

  《本草经》曰:太一子曰:"凡药,上者养命,中药养性,下药养病。"神农乃作赭鞭钩钅制,(尺制切。)从六阴阳,与太一升五岳四渎。土地所生草石骨肉心皮毛羽万千类,皆鞭问之。得其所能主治,当其五味,百七十余毒。

  《异苑》曰:魏窝氨征蹋顿,升岭,眺瞩,见一岗不生百草。王粲曰:"如是古冢。此人在世,服生礜石死,而石上热蒸在外,故卉木焦灭。"即令凿之,果得大墓,有礜石满茔。仲宣博识强记,皆类此也。一实:粲在荆州从刘表,登鄣山,见此异。

  任昉《述异记》曰:汉世古谚云:"虽有神药,不如少年;输有珠玉,不如金钱。"太原神釜岗中,有神农常药之鼎在焉。成阳山中,有神农辈丛处,一名神农原,一名药草山。山中有紫阳观,世传神农于此辨百药也。

  《养生略要》曰:《神农经》曰:"五味养精神,强魂魄;五石养髓,肌肉肥泽。诸药,其味酸者,补肝,养心,除肾病;其味苦者,补心,养痹,除肝病;其味甘者,补脾,养肺,除心病;其味辛者,补肺,养肾,除脾病;其味咸者,补肾,研尬,除肝病。故五味应五行,四体应四时。夫人性生于四时,然后命于五行。以一补身,不世命神。以母养子,长生延年。以子守母,除病究年。

  《岭表录异》曰:广之属郡,及乡里之间,多畜蛊。彼之人悉能验之,以草药治之,十得其七八。药则金钗股,形如石斛;古漏子、(女票恨罟,食之即吐。)人肝藤。(浓汁煎吃。)陈家白药子,(一名吉利。)本梧州陈氏有此药,善解蛊毒,每有中者即求之,前后救人多矣,遂以为名。今封康州有得其种者,广府每岁常为土贡焉。诸解毒药,功力皆不及陈家白药。

  王彪之《闽中赋》曰:药草则青珠、黄连、拳柏、决明、苁蓉、鹿茸、漏芦、松荣,痊疴则年永,练质则翰竖。

  谢灵运《山居赋》曰:《本草》所载,山泽不一,雷、桐是别,和、缓是悉,三枝六根,五华九实。

  《乐府歌诗》曰: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道我奉上药,览之获无疆。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强。发白复还黑,延年寿命长。

  魏文帝有诗曰:西山何如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

  应劭表曰:臣劭言:"郡旧因计吏献药,阙而不修,惭悸交集,无辞自文。今道少通,谨遣五官孙艾贡伏苓十斤、紫芝六枝、鹿茸五斤、五味一升,计吏发行,辄复表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香部·卷三 全文-趣历史网
下一篇: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药部·卷二 全文-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