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惨败 这件事情真的由赵括背锅吗-趣历史网

2022-09-12 05: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对赵国长平之战的惨败,真的应该怪赵括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赵括,他就是在公元前260年,把40万赵卒投入长平之战..

  对赵国长平之战的惨败,真的应该怪赵括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赵括,他就是在公元前260年,把40万赵卒投入长平之战的大坑,最后仅回来100多人的,那个指挥者。

  后来人们给他起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

  不过,长平之战的惨败,赵国真的应该怪罪赵括吗?

  其实,早就有历史学者指出,长平之战的惨败不能完全归罪与赵括,他替人背了2千年的锅,其实换别人结局也一样。

  赵括为啥是背锅的?他到底替谁背了锅呢?为什么换人也不行呢?

image.png

  首先,我们看看赵国的对面,对方老大真的有点强。

  每个国家的君主,他们的脾气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秦昭王,他就好像猫科动物一样,一旦想要吃到猎物,绝对不会放弃,除非奔跑的没有了最后一点力气。

  在《战国策》中,苏代曾经评价过秦昭王,说他“此必令其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绣,母不能制,舅不能约”意思是秦昭王这个人啊,说话花言巧语,遇到每个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说话版本和态度,打起仗来如同女人绣花一样频繁娴熟,他的母亲和舅舅根本无法制约他。

  简单讲,昭襄王就是能力强,熟悉于作战,而且还性格勇敢果断。

  秦昭王执政时期,特别喜欢打仗,《史记》里记录的那段时期,几乎年年都在打,甚至每一段时间就要外出打地盘。这秦昭王真不是个安分的主儿。

  为什么秦昭王这么喜欢抢地盘呢?

  因为不抢地盘,是无法统一天下的。历代秦王从来都没有图自己享乐,他们的目标出奇的一致,就是统一中原,让大秦成为一代霸主。所以,秦昭王基本是能和就和,不能和就打,打不赢就骗,反正能拿地盘就行。

  不过,秦国为什么要和赵国决一死战呢?

  因为,当时的中原地区,魏国和韩国已经被打残,只剩下赵国能和秦国一决雌雄。

image.png

  所以,秦昭王必然会想办法和赵国决战。为了赢,秦昭王即使是临阵换将,杀害降卒,甚至征召一个地区的15岁以上的全部男丁去参战、去运粮,用掉一切,他也在所不惜。

  因为在秦昭王眼里,只要秦国胜利,就会有更多的地盘,就可以威慑魏国、韩国、燕国,秦国的发展在此是一个关键转折。

  反观赵国的赵王,昏庸无能,啥也不是,不但毫无主见,甚至还猜疑自己的主将,饭桶一个。

  从最高指挥官来讲,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就已经占有了优势。

  再者,秦国的将军和军制,注定了战争的走向。

  秦国主将白起,出身秦国白氏,又名公孙起,一生以善于用兵著称。早在秦惠文王时期,白起的能力就已经被人们称赞了。此前擅长攻城掠地的白起就打下了大小70多个城,战斗经验非常丰富。

  到了长平之战时,白起的用兵特点还变得更加直接了,不但要胜,还要消灭有生力量。

  比如,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在进攻魏国时,就杀死了十三万名魏国士兵。之后,白起与赵国将领贾偃相争时,又在河水中沉杀了赵国士兵两万人。

image.png

  看看另一个方面呢?

  《史记》记载,赵括一向过于依赖兵书,确实实战经验有限,对于白起这种高等级的战斗将领,赵括明显不是对手。

  长平之战时,秦军接到白起的命令,假装打输了要逃跑,结果,赵括追击秦军,一直来到了秦军的壁垒。

  之后,白起派两万五千名士兵奇袭赵国军队,断了赵国军队后路,又派五千骑兵将赵军的战阵砍成了两段,并断绝了赵军的粮道,然后再用轻兵攻击。

  赵括就这样失败了。

  之后,赵括开始修建壁垒等待援兵,秦昭王察觉了赵括的意图,于是从黄河附近征召士兵,赏赐每个参战百姓爵位一级,这样,秦国十五岁以上的男丁都到长平来对付赵国的援军,赵国粮草也被夺了。

  紧接着是一个长久的对峙阶段,赵国的士兵因为四十六天吃不到东西,开始自相残杀。还有点力气的士兵,将自己集结成四队,突围了四五次,还是突围不出去。看到手下都突围不出去,赵括亲自派兵前去搏杀,结果被秦军射杀。

  当战争胜利以后,为了彻底打残赵国,秦昭王决定用诈术将赵国士卒全部坑杀。最后,在爵位的诱惑和秦王的决断下,赵国军队被杀得全军覆没。

image.png

  纵观战斗全程,赵括并没有气馁软弱,也没有重大失误,他败就败在了对方的将领太强,败在了秦军军制的强烈刺激性。

  可以这么说,赵括输得其实一点也不丢人,他的能力已经全部发挥了,只是白起太厉害了而已。

  那么,白起为什么没有阻止秦王杀了那么多已经战败的士兵呢?毕竟眼看着这么多投降的士兵被杀死,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这还是要说商鞅搞起的秦国军功爵制。士兵和军官是按照获得的敌将首级来升迁的,所以,无论是白起本人想升迁,还是白起带领的士兵们想升职加薪,都需要大量的敌军人头。

  另外,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法律军制非常严格,秦王既然已经下令,没有任何人可以违抗。否则,白起立刻就会被手下的副将取代。

  因为,秦国的士兵是在给秦王打工,利用秦法赚钱,他们不是给某一个将领打工。说白了,将领没有办法给士兵土地、免税、免徭役、授予爵位,这些东西只有秦法才可以。

  在这样的背景下,白起如果放走了赵国士兵,那就是在跟所有秦兵过不去。

  大家出来拼命为的什么?不就是军功授爵吗?

  杀死投降的赵卒,这是白起必须要做的。

image.png

  最后,赵国的惨败输在了大的策略上

  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前夕,虽然秦兵先攻陷了赵军,但是,赵军也修建了工事把守,廉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对付秦国士兵,秦兵多没有尝到甜头。

  然而,随着粮草渐渐不足,年轻的赵孝成王,开始着急了。

  后来,赵孝成王采纳了平阳君等人的意见,和秦国议和,派郑朱出使秦国。

  这时秦王也开始耍了计策,他们大肆宴请赵国使者,甚至还用高规格的仪式。魏国、楚国听说秦昭王款待了郑朱,心中都打起了盘算。

  赵孝成王以为自己可以不动声色地为赵国避免一场灾祸。可是,没想到,秦王依旧继续狠揍赵国。

  当赵国坚持不住,想向魏、楚请求支援的时候,两个国家都害怕这是赵国和秦国演的一场戏,自己一旦派兵,就有可能被秦国伏击或者被秦国憎恨,得不偿失,所以都不出手相助。

  这也是为什么长平之战时,其他国家不敢帮忙的原因了。

  之后,秦昭王听说赵王责备廉颇,于是又火上浇油,派人带着千金去赵国实施反间计,诱惑赵王任用了赵括。赵括上阵以后,秦王才偷偷把主将王龁换成了白起,长平的败局也就定了。

image.png

  总而言之,赵括的失败与秦王的狠辣,赵孝成王的失策和白起的突出,密切相关。可以说,赵括就是一个被错误地推到历史舞台的错误的人,所以,长平之战的锅真的不该他来背,他也是一个受害者。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即使换了其他的将领,顶多会减少点伤亡,结局是不会有什么太大改变的。

  如果真要说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罪魁祸首是谁,想必这个答案非那个傻傻的赵王莫属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诸葛亮是想做权臣吗 诸葛亮为何迟迟不把权力交给刘禅-趣历史网
下一篇:匈奴抓到汉朝俘虏之后 匈奴为何不杀还要给他们娶老婆-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