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观音让唐僧取经的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2022-09-16 17: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西游记》给我们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佛法真经。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西..

  《西游记》给我们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佛法真经。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西游记》里唐僧是取经团队的领导,但他只是一介凡人,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经常听信猪八戒的谗言,还两次赶走立有大功的孙悟空。那观音菩萨为何要选唐僧加入取经团队,还让他当领导呢

  一,唐僧身世

  唐僧原本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因为不认真听讲而被罚下凡受难。唐僧投胎到海州陈家,为文渊殿大学士陈光蕊之子,一路总管殷开山外孙。但唐僧还未出生时,陈家就遇到大难,其父陈光蕊遭水贼杀害,其母殷氏被水贼霸占。三个月后,殷氏在洪州生下唐僧,为免他被水贼杀害,只得将其抛入江中。唐僧于是顺水漂流,被金山寺迁安和尚所救,于是在金山寺出家为僧,得名江流儿。

image.png

  唐僧长到十八岁后,从师父迁安和尚那里获知身世,便去找母亲殷氏相认,然后到长安找外公殷开山求助。殷开山于是带兵到洪州,杀了水贼。陈光蕊也被神仙救活,与唐僧父子相认。唐太宗得知此事,便召陈光蕊与唐僧相见,封陈光蕊为文渊殿大学士。唐僧则推辞了唐太宗的封赏,继续出家为僧,努力研习佛经,对佛学十分了解,逐渐成长为一名高僧。

  二,唐太宗筹备水陆大会

  唐太宗被泾河龙王纠缠而魂游地府后为了免受孤魂野鬼的骚扰,同时为了确保江山永固,便在地府判官崔珏的建议下,召集各地高僧,举办水陆大会,超度孤魂野鬼。各地州县于是推选有道高僧前往长安,参加水陆大会。唐太宗便命太史丞傅奕接待各地高僧,主持法会。

  傅奕以佛教来自西方,并非源于中原为由,上书唐太宗,反对举办法会。唐太宗便让众臣商讨此事,宰相萧瑀支持佛教,便与傅奕争论起来。傅奕以僧人出家而断了香火为由反对佛教,萧瑀则指责傅奕该下地狱。唐太宗又问太仆卿张道源、中书令张士衡二人意见,二人主张儒释道三家一体,不可偏废。唐太宗于是采纳,下令不准再毁僧谤佛。

  第二天,唐太宗命人在群僧中选取高僧,最后众人推举了唐僧。唐太宗原本就对唐僧的人品十分欣赏,于是封他为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赐予五彩织金袈裟和毗卢帽,让他先到化生寺准备,等良辰吉日开讲佛法。

  三,唐僧主持法会

  唐僧在化生寺准备佛事用品,然后在众僧中挑选一千二百人参与水陆大会。九月初三日,水陆大会正式开始,唐僧在台上讲明佛法,众僧与唐太宗等文武百官则在台下听讲。唐太宗听了深感有理,告诫众僧好好跟唐僧学习,努力研习佛法,到时修成正果,自己必有重赏。一千二百名僧人听了,感谢唐太宗厚恩。

  观世音菩萨听闻唐僧讲授佛法,便与徒儿木叉变成两个落魄的和尚,拿着锦澜袈裟与九环锡杖沿街叫卖。有围观的人问观音价格,得知她开价七千两银子(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纷纷笑二人是两个疯子。观音不以为意,一直叫卖到东华门,遇到了萧瑀。萧瑀看见袈裟艳艳生光,询问观音价钱与好处。观音回答说:“穿了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

  萧瑀一听,就知道观音不是普通之人,于是带他去见唐太宗,要把袈裟买给唐僧穿用。唐太宗询问观音袈裟与锡杖好处,观音便将好处一一说来。唐太宗又细细看了袈裟,发现果然是宝物,便说自己要买给唐僧使用,询问价钱。观音一听,说唐僧是有德高僧,自己决不要钱。唐太宗怕背上强取豪夺的恶名,便让萧瑀拦住观音。观音说皇帝敬重佛门,袈裟是有道高僧要穿,自己绝不要钱。唐太宗听了很高兴,便安排素宴款待观音,但观音执意推辞离去。

image.png

  四,观音指点西去

  唐太宗召唐僧前来,将袈裟与锡杖赐予他,让他穿上袈裟,手拿锡杖。众人看了,纷纷称赞喝彩。唐太宗便命唐僧游街,长安百姓看了纷纷称赞唐僧是菩萨下凡。过了七天,唐僧于是召开水陆正会,在化生寺讲授《受生度亡经》、《安邦天宝篆》、《劝修功卷》等小乘佛法。观音与徒儿木叉再次变成两个落魄的和尚,前去听讲。

  观音菩萨问唐僧可会讲大乘佛法,唐僧于是下台请教。观音菩萨说自己有三藏大乘佛法,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司香巡堂官误以为观音师徒是来捣乱,便带二人去见唐太宗。唐太宗责问观音为何捣乱,观音便说自己有大乘佛法,可以超度亡魂。唐太宗听了大喜,便问大乘佛法在哪?观音回答在大西天大雷音寺。

  唐太宗让观音到台上试讲一下大乘佛法,观音于是带着木叉飞上天空,现出原型。唐太宗与文武百官及众僧见了纷纷下跪,向观音叩头焚香。唐太宗还找来画圣吴道子,让他画下观音的画像。随即观音与木叉离开,留下一个帖子,指点唐太宗派人到西天取经。唐太宗询问谁敢去取真经,唐僧于是毛遂自荐。唐太宗大喜,便与唐僧结拜为兄弟,称他为“御弟”。唐僧深感唐太宗厚恩,于是发誓立志取得真经,否则就永堕沉沦地狱。

  五,领命西行

  唐僧来到洪福寺,收拾行装与众僧告别。众僧询问唐僧到西天取经之事,说西天路上有妖魔,叫他谨慎一些。唐僧回答自己意志坚定,不取真经绝不回。第二天,唐太宗为唐僧送行,赠予通关文牒与紫金钵盂,还赐予他一匹马及两个仆人。唐僧急忙谢过唐太宗,立即动身出发。唐僧临走时,唐太宗赐他雅号“三藏”,还赏他一杯带有故乡尘土的素酒,叫他不要忘了故乡。唐僧于是谢过唐太宗,前往西天取经。

  六,唐僧为何加入取经团

  当日对众举出玄奘法师。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他外公见是当朝一路总管殷开山。他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一心不爱荣华,只喜修持寂灭。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西游记·十二回)

  他徒弟道:“师父啊,尝闻人言,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玄奘道:“我已发了洪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又道:“徒弟们,我去之后,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不然,断不回矣。”(西游记·十二回)

image.png

  唐僧只是一介凡人,还自私自利,观音菩萨之所以选他为取经团队的领导,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唐僧虽然只是凡人,但是自小出家,是正宗佛教弟子,熟悉佛法,并且他是如来佛祖二徒弟金蝉子下凡,比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的出身都要好,因此成了取经团队的师父。同时唐僧取经意志坚定,深受唐太宗厚恩,取经既能修成正果还能报答皇帝厚恩,那他一定会百折不挠的前进,完成取经任务。另外唐僧是唐太宗御弟,出身名门,代表大唐西天取经,显得取经团队名正言顺,很有脸面。

  其次西天取经的表面目的是取得真经,深层目的则是佛教势力东扩,铲除沿途的妖魔鬼怪,为佛教传往大唐扫清障碍。唐僧是凡人,不会腾云驾雾,要想取经,只能走路西行。沿途妖魔鬼怪听闻唐僧路过而他的肉又能长生不老,一定会前去拦截。那取经团队正好可以引蛇出洞,将路上的妖魔一网打尽。

  最后孙悟空神通广大,立功无数,似乎比唐僧更适合当取经团队领导。但孙悟空性格高傲,桀骜难驯,冲动易怒,很容易惹出祸来,在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就是明证。唐僧自身没有能力自保,需要三个徒弟保护,虽然经常自私自利,但需要徒弟保护,因此能做到团结取经团队。因此观音需要唐僧来压制孙悟空,团结取经团队,所以让他当了领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四圣心源》:卷六·杂病解中·奔豚根原 全文-趣历史网
下一篇:红楼梦中娇杏的命运是如何改变的?-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