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斑病是广玉兰的一种常见病害。叶面长出病斑,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诊治不及时叶子枯落严重。
1)发病诱因
枝条过密,栽植环境郁闭、潮湿,通风不良,导致雨水、露水叶面滞留等,易发病。发病后防治不及时、冬季清园不彻底等,该病发生较重。
2)表现症状
叶面初为暗褐色近圆形斑点,扩展成不规则形病斑,病健组织界限清晰,边缘黑褐色,病斑中央逐渐转为灰白色。潮湿环境下,病斑上散生黑色粒点。

3)发生规律
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病叶或病落叶上越冬。展叶后遇雨即可侵染,生长期内可重复再侵染,老叶病斑继续扩展。高温多雨,持续阴雨及多雾天气,发病严重。
4)传播途径
病原菌借风雨传播,自气孔或伤口侵染发病。随带菌苗木调运,异地传播。
5)综合防治
(1)冬季进行彻底清园,摘去病叶,清除枯枝落叶,集中销毁。
(2)发芽前,及时喷洒3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源
(3)合理控制栽植密度,及时疏去顶梢下的竞争枝,内膛过密枝、徒长枝,保持良好通透性。
(4)及时摘去病叶,扫净落叶,集中销毁。交替喷洒12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10天喷洒1次,连续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