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斑病是山茶的一种常见病害,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树叶破裂脱落,又叫脱节病。
1)发病诱因
环境郁闭,栽植过密,通透性差;雨后排水不及时环境过于潮湿,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刺吸害虫危害猖獗,病虫害防治不及时,该病发生严重。
2)表现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嫩梢。多从叶先端和叶片边缘开始侵染,初为圆形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成中央灰褐色、边缘暗褐色,圆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常扩展融合成大斑,病斑中央渐转灰白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斑干枯、破裂,有时形成穿孔,病叶脱落。染病新梢初为褐色溃疡斑,后病部凹陷、破裂,逐渐萎蔫、干枯,从基部脱落,故又称之为“脱节病”。

3)发生规律
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病枯枝、病叶和病落叶上越冬。5月开始侵染发病,生长期内可重复再侵染,7-8月为病害高发期。夏季雨量大,持续阴雨,发病严重。
4)传播途径
病原菌借风雨、昆虫传播,从气孔、伤口侵染。随带菌苗木调运,异地传播。
5)综合防治
(1)栽植在通风的环境下,适时修剪无用枝。雨后及时排水,松土散湿。
(2)及时摘除病叶、扫净落叶,集中销毁。注意防治蚜虫、蚧虫、红蜘蛛等刺吸害虫,消灭传播媒介,减少病害发生。
(3)普遍发生时,交替喷洒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防治,兼治炭疽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