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于谦的一生事什么样?他为何始终都不被重用?-趣历史网

2022-09-23 04: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于谦,于明永乐19年(公元1421年)考取进士,走入仕途。后跟随明宣宗朱瞻基平叛朱..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于谦,于明永乐19年(公元1421年)考取进士,走入仕途。后跟随明宣宗朱瞻基平叛朱高煦有功,而被委任巡按江西,后被擢升为兵部侍郎。

  于谦的清廉,当时上至朝廷,下至黎民都广为流传。正统年初(明英宗初期),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他们对于谦也特别敬重,当时朝堂可谓风清气正,但当“三杨”去世以后,朝廷内阁由宦官王振把持。王振是出了名的贪污腐败者,平日里作威作福,文武百官无不惧怕且避而远之。逢进京奏事者,必纳纹银百两给王振,否则奏折根本到不了皇帝的案头。可每次于谦进京奏事,就不会阿谀奉承,不会拍王振的马屁。

  于谦《入京》: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要说于谦,不得不提“土木堡之变”和北京保卫战。因为这两次历史事件,于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他一生的大起大落,也正由此拉开序幕。

image.png

  (二)土木堡之变,于谦主政朝纲。

  公元1449年(明朝正统十四年),北方瓦剌部族在首领也先的带领下,一路南下烧杀掳掠,大有夺取大明之势。明英宗朱祁镇当时亲信宦官王振,加上张太皇后病逝,三杨或贬或死,所以王振更加肆无忌惮,把持朝政,在他的煽动下,明英宗准备亲率前往。此时于谦等重臣劝言道:“力言六师不宜轻出”,但英宗偏听偏信王振,亲率大军25万,迎战瓦剌。

  由于王振的专断,大战指挥失当,明军几乎全军覆没,明英宗也被瓦剌俘获。瓦剌为了获得更多既得利益,欲用英宗为人质当诱饵,向明朝索要割地赔款。

  此时,主和投降派徐有贞为了躲避战祸,假借星象要迁都南京。为了保住明朝江山基业,也为了稳定内政,主战派于谦力排众议。

  于谦:“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

  就这样,迁都的建议被否定,然而我们知道,土木堡之变以后,在北京几乎没有重兵,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那么于谦对于这场保卫战,又有何把握呢,能力挽狂澜吗?

  土木堡之变的惨烈与耻辱

  (三)北京保卫战,于谦奋起反抗。

  还原历史我们知道,对于此次北京保卫战的胜算,于谦根本没有多大把握。土木堡之变以后,京师只剩下10万的兵力不到。另外,国不可一日无君,就这样,在太后的支持下,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被拥戴上位,是为明代宗(景泰),在得到新晋皇帝的大力支持下,于谦从全国调集军队,力保京师。

  在我们看来,一方面于谦主政朝廷安危,另一方面,他用自己的高瞻远瞩极力拥戴新君,所以在老百姓的眼里,于谦就是一个顾大局、识大体的忠心为国的臣子。相比之下,徐有贞等的求和、避让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在于谦等大臣的殊死抵抗下,瓦剌军被打败了,于谦最终取得京师保卫战的大捷。战争的胜利,保住了京师,更保住了大明王朝,在全国上下,都对于谦的做法表示钦佩,也增加了于谦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

  京师保卫战,于谦力挽狂澜

image.png

  二、英宗复辟,“第一国士”之死

  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位国之重臣,为何最终会死于庙堂呢。于谦的死不是偶然,也不是仅仅因为后来英宗的复辟而带来的报复,于谦的死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格局都有很大的关系。

  (一)明朝初期的政治生态。

  明朝初期,历经朱元璋和朱棣之后,藩王的势力已经大大地被削弱,此时的大明官场也被重新洗牌。随着洪武之治和永乐盛世,此时的明朝相对来说,比较重文轻武、安于乐道,包括当时的锦衣卫和诸如王振太监势力都略显逊色。所以于谦,作为文官的代表,得到重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二)于谦的登场,是时代产物。

  正是由于文官集团势力的庞大,所以庙堂之上的这一支队伍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也往往会得到皇帝的青睐。土木堡之变,由于英宗的盲目出战,导致大明全军覆没。而此时,于谦士大夫集团的鲜明主张,就显得极为精当,也得到了很多阶层和老百姓的认同,所以他们的存在感十足。所以于谦的光环更加熠熠生辉。

  (三)英宗复辟,于谦最终被历史抛弃。

  由于大明天下已经易主,瓦剌为了自保,又为了能在大明获得更大利益,此时对于瓦剌来说,明英宗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所以,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将英宗归还大明。然而,令瓦剌没有想到的是,大明没有大开城门迎接,反而将朱祁镇拒之门外。

  后来随着局势的转变,明朝与瓦剌议和,瓦剌最终将这个烫手山芋送还了明朝。明朝易主、气象已变。明英宗回到大明朝以后,等来的不是龙椅宝座,而是被弟弟朱祁钰软禁在南宫颐养天年。堂堂一个太上皇,却被堂而皇之地打入冷宫,朱祁镇本无心思复辟,然而,面对弟弟的步步紧逼,朱祁镇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罢了。

  最终,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老臣的帮助下成功复辟。我们知道,朱祁镇本来和于谦并无恩怨,只是碍于石亨、徐有贞等缘故,为了顾及这些拥戴有功之臣,所以朱祁镇对他们可谓言听计从,就这样,于谦成了众矢之的。

image.png

  三、皇权至上,于谦的存在又尴尬了谁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于谦最终被所谓的谋逆罪,而遭到朱祁镇的诛杀。就这样,一位千古功臣死于不白之冤。

  于谦之死,不是偶尔事件,也不是某些人有意而为之。与其说是那些结党私营者的别有用心,倒不如说是于谦与当时的政治背景和政治生态格格不入。

  于谦本是有功之臣,但最终却落得悲惨冤死的境地,不得不说是于谦自掘坟墓,把自己时刻置于众生不度的深渊里。

  《大明风华》影视剧照:朱祁镇

  结语:于谦的死,是大明的损失,也是一朝天子的损失。然而,还是那句老话,一朝天子一朝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政治环境里,不善权术和不懂得官场暗黑经营的于谦,即便不是朱祁镇复辟,恐怕也会有第二个朱祁镇会要了他的戚戚小命。藏心于不露声色,方为那个时代官场保命之第一要义,那么于谦真的不懂吗?还是真有其他隐情呢?不禁为于谦感到悲哀和惋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同为百科全书,为何《四库全书》的评价不如《永乐大典》?-趣历史网
下一篇:孙权当初为什么联合刘备对抗曹操 原因是因为诸葛亮吗-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