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金在熔赋》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政治思想?-趣历史网

2022-09-26 13:05 诗词知识
最佳答案  范仲淹的《金在熔赋》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政治思想?其实此赋表面写的是熔炼良金,其实有深刻的寓意,可以说立足于工艺,升华在国政,是一篇表明作者用人政策的赋作。..

  范仲淹的《金在熔赋》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政治思想?其实此赋表面写的是熔炼良金,其实有深刻的寓意,可以说立足于工艺,升华在国政,是一篇表明作者用人政策的赋作。《历代赋汇》把它放在“治道”中是有道理的。

  【原文】:

  天生至宝,时贵良金。在熔之姿可睹,从革之用将临。熠耀腾精,乍跃洪炉之内;横纵成器,当随哲匠之心。

  观其大冶既陈,满籯斯在。俄融融而委质,忽烨(yè)烨而扬彩。英华既发,双南之价弥高;鼓铸未停,百炼之功可待。况六府会昌,我秉其刚;九牧纳贡,我称其良。因烈火而变化,逐懿范而圆方。如令区别妍媸,愿为轩鉴;倘使削平祸乱,请就干将。

  国之宝也,有如此者,欲致用于君子,故假手于良冶。时将禁害,夏王之鼎可成;君或好贤,越相之容必写。是知金非工而弗用,工非金而曷求?观此熔金之义,得乎为政之谋。君喻冶焉,自得化人之旨;民为金也,克明从上之由。

  彼以披沙,见寻藏山是务。一则求之而未显,一则求之而弗顾。曷若动而愈出,既踊跃以求伸,用之则行,必周流而可铸。美夫!五行之粹,三品之英。昔丽水而隐晦,今跃冶而光烹。流形而不缩不盈,出乎其类;尚象而无小无大,动则有成。

  士有锻炼,诚明范围。仁义俟明,君之大用。感良金而自试,居圣人天地之炉,亦庶几于国器。

图片.png

  【译文】:

  自然生成的最好宝物中,时尚重视的是良金。它正在熔炼的姿态可以看到,做甲胄的用途就要来临。刚跃入大火炉内,它就闪耀火光飞腾出精华;顺从才艺高超工匠的心意,横竖都能成为器用。

  看那深广的冶炼已经摆设,整个箱子里都放着金子。一会儿慢慢熔化曲缩着形体,一会儿腾腾闪光放射出金色。精粹光华既已显现,就使那双南金的价格越发昂贵了。鼓风铸炼不停下来,上百次熔炼的成效就可以得到了。比较水、火、金、木、土、谷这藏财六府的共同兴旺,我承受了黄金的坚强;在九州官吏交纳的贡品中,我要称赞黄金的优良。它依顺着烈火而变化,随从着良好的模子而成圆成方。如果让它区别美丽和丑陋,它愿意成为小屋子的一面镜子;假如让它铲出、平息灾祸和战乱,就请把它做成像干将这样的宝剑。

  国家的财宝有像良金这样的,想要使它的品性体现在人格高尚的君子身上,因此应借助擅长陶铸金属的人的手。这样,时势要求制止祸患,像夏禹那样的九州之鼎就可造成;君王或者喜欢贤才,越国名相范蠡的风范也必然能描摹出来。由此可知:金子不精巧就不能用,要精巧不用良金又寻求什么呢?观察这熔炼良金的道理,会得到从事政治的谋略。君王明白了冶炼中的要义,自可以得到化度众生的意旨;百姓具有了金子般的品质,是能明事顺理服从朝廷的原由。

  那金子被沙石覆盖着,寻找它务必不要固守一处。一方面是寻找它而没有表露出来,一方面是找到了它却弃置不看。怎么样使它活动而更加显现呢?既然跳跃出来求得使用,就要实实在在地使用,它一定能周转流动可以熔铸。

  真美啊!水、火、金、木、土五行的精粹,金、银、铜三品的英华。过去在丽水中藏匿隐晦,如今跳跃出来受冶炼在火光中洗礼。流动出的形体不缩小也不超出,都出在需要的那一类,铸造出的形貌不论小型和大型,一熔铸就可获得成功。

  士大夫如果也能像良金一样锻造熔炼自己,就会确实了解规范法度。等到明白了仁义道德,那就成了对君玉有重要作用的人。有感于良金的熔炼自己要试验一番,居住在圣主天空大地的熔炉内,也许能成为有治国才能的人吧。

  【评介】:

  赋先概述良金熔炼时的姿态、用途,特别是声势:“熠耀腾精,乍跃洪炉之内”,金子刚跃入大火炉内,就火花闪烁,腾飞精华;还有作用:“横纵成器,当随哲匠之心”,良金可以随从才艺高超工匠的心意,横的顺的都能制成器用。写得虽概括,但很有气势,从总体上使人认识到良金确是“天生至宝”,值得重视。

  对良金熔炼具体的描写突出了过程、价值、品性和作为。良金怎么练出来呢?“俄融融而委质,忽烨烨而扬彩”,一会儿金子慢慢熔化曲缩着身体,又一会儿金子腾腾闪光放射出金色光环。用了两个时间副词“俄”和“忽”上下句相呼应,似乎时间很短,其实不然,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才成为有用的良金。这过程告诉我们,只有始“委质”,才能终“扬彩”,其中的蕴含耐人寻味。良金的价值是“英华既发,双南之价弥高;鼓铸未停,百炼之功可待”,精粹光华既已显现,就使那双南金的价格越发昂贵了;鼓风铸炼不停下来,千锤百炼的成就也可以得到了。其中的“双南”指的是南金之美者,即双南金,也叫兼金。前两句说的是金子被炼后成为良金就更值钱,以“双南”媲美,这还是它本身价值;后两句是说只要永远熔炼下去,经过千锤百炼的任何功业都可以成就,已推而广之到社会价值了。对良金的品性是比较水、火、金、木、土、谷这藏财六府而显示出来的:“我秉其刚”,我承受了良金的坚强;比较九州官吏向朝廷交纳的贡品中分辨出来的:“我称其良”,我要称赞良金的优良。这里极力赞美良金本性的纯正、刚烈、高贵,是天下任何财物都难以匹敌的,使人们不能不重视对良金的熔炼,言外之意由良金的熔炼到人才的使用是同一道理,作者的用意颇为良苦。品性既如此,作为当可知。”如令区别妍媸,愿为轩鉴;倘使削平祸乱,请就干将”,如果让它区别美丽和丑陋,它愿意成为屋子里的一面镜子;倘若使它铲平祸乱,请把它做成干将这样的宝剑。只提了“轩鉴”和“干将”为代表,其实良金的作为不止于此,前文已经概说了“横纵成器”,这里是以个别概括一般,根据“因烈火而变化,逐懿花而圆方”这两句,读者尽可以去想像,去丰富。

图片.png

  作者写熔金本身只不过是手段,联系到化人为政才是目的。“国之宝也,有如此者,欲致用于君子,故假手于良治”,像良金这样的国宝想要用在造就君子的身上,应假手于善于陶铸金属的人,意思是从熔金中得到启发。能做到像熔炼金一样地去锻炼人,就会“时将禁害,夏王之鼎可成;君或好贤,越相之容必写”,意思是时势需要制止祸乱,夏禹的九州之鼎就可以造出来;君王如果喜欢贤才,像越国那样的名相也会出现的。夏王之鼎是传说中夏禹所造的九鼎,象征着九州的稳固,为传世、镇国之宝。越相指春秋时越国的范蠡,因辅佐越王勾践十年生息、卧薪尝胆终于雪耻,而成为历代传颂的名相。由此得出“金非工而弗用,工非金而曷求”的结论,进一步具体化为“观此熔金之义,得乎为政之谋。君喻治焉,自得化人之旨;民为金也,克明从上之由”,观察熔炼良金的道理,能得到从事政治的谋略。君王明白了冶金这里面的要义,自可以得到化度众生的要领;百姓具有金子般的品质,就是明事顺理服从朝廷的原由。这几句由熔金到化人说得明明白白,显豁地点出赋的主旨意图。

  作者不仅写出以良金“欲致于君子”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寻找金子应该看到像寻舟舟可负,寻山山可移那样有变化,不能固守一处而导致“未显”、“弗顾”,来暗示选拔人才也应该灵活地“动而愈出”,即不能固守一法,要不拘一格。同时借赞美良金这“五行之粹”、“三品之英”,呼吁治理国家的人才出现。最后联想到士大夫,联想到自己:士大夫如果也能像良金那样锻造熔炼,就会确实了解规范法度。等到他们都明白了仁义道德,将会成为对君王有重要作用的人。有感于良金的熔炼我也要试验一番,居住在圣主天空大地的熔炉内,也或许能成为有治国才能的人吧。由炼金到化人,由化人到选人,由选人到自试,完成了全部的寓意。

  这样的寓意,针对当时北宋积贫积弱的政治现状,是很有积极意义的,表现了作者先进的人事观。范仲淹倡导过庆历新政,又在西北边疆戍边四年,经历过重重磨炼而成为一代名医,在当时他本人就具有良金一样的禀性。这和他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在《渔家傲》词中表达的“燕然未勒归无计”,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至于说他是为君王,为封建国家,那是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政治家的范仲淹为改变积贫积弱而主张锻炼士大夫,锻炼自己,无疑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宋玉的《风赋》有哪些艺术特点?如何理解?-趣历史网
下一篇:李白的《大鹏赋并序》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怎么翻译?-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冲天香阵透长安”,这句诗描写的是秋天还是春天?

“冲天香阵透长安”,这句诗描写的是秋天还是春天?

  “冲天香阵透长安”,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那么,这句诗描写的是秋天还是春天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季节的密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句诗的背景。杜牧在《秋夕》一诗中,以秋天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而“冲天香阵透长安”这句诗,正是对这种繁华景象的生动描绘。从字面上看,这句诗似乎与春天无关,但实际上,它蕴含着丰富的季节信息。  “冲天香阵”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香气弥漫的..

诗词知识 2024-01-04
赏析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感受词坛巨匠的辞藻魅力

赏析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感受词坛巨匠的辞藻魅力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被誉为“词坛豪杰”,其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在众多作品中,《汉宫春·立春日》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佳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本文将对《汉宫春·立春日》原文及赏析进行探讨。  《汉宫春·立春日》原文如下:  立春日,东风解冻,江水初生。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

诗词知识 2024-01-02
《诗经》中的《氓》:一段跨越阶级的深情厚意

《诗经》中的《氓》:一段跨越阶级的深情厚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其中的一首《氓》。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段跨越阶级的深情厚意,让人感叹于爱情的力量。  《氓》是一首描述农夫与贵族女子之间爱情故事的诗。在古代社会,农夫与贵族女子的爱情往往被视为禁忌,因为他们的身份差距巨大。然而,这首诗却以一种深情厚意的方式,描绘了他们之间的爱情。  诗中的农夫是一个勤劳、诚实、善良的人,..

诗词知识 2023-12-31
李商隐的《宫辞》讽刺了什么?宫辞内容赏析

李商隐的《宫辞》讽刺了什么?宫辞内容赏析

  李商隐,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广泛流传。其中,《宫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那么,李商隐的《宫辞》究竟讽刺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宫辞》是李商隐对宫廷生活的深刻描绘和尖锐讽刺。诗中,李商隐以皇宫为背景,通过对宫女生活的细致描绘,揭示了宫廷生活的虚伪和残酷。他以宫女的口吻,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无..

诗词知识 2023-12-27
屈原《招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屈原《招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思想。其中,《招魂》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招魂》是屈原在被流放之后,看到自己的国家被侵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无法忍受这种痛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屈原以自己为媒介,向天地间的灵魂发出呼唤,希望他们能够帮助他的国家和人民。这是屈原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的体..

诗词知识 2023-12-27
屈原《招魂》中有哪些美食?屈原为何将食物写进诗里?

屈原《招魂》中有哪些美食?屈原为何将食物写进诗里?

  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离骚》、《九歌》等作品流传千年,影响深远。然而,在他的诗篇中,除了对国家、人民的深深关怀,还有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食物。在《招魂》一诗中,屈原巧妙地将美食融入其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美食世界。那么,屈原为何要将食物写进诗里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招魂》中的美食。在这首诗中,屈原描绘了丰盛的食物,如“鱼鳖”、“牛羊”、“稻粱”、“黍稷”等,这..

诗词知识 2023-12-27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全文、注释及赏析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全文、注释及赏析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改革家。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佳作。本文将对这首诗的全文、注释及赏析进行阐述。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全文如下: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释: ..

诗词知识 2023-12-22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中的“苍”指哪种动物?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中的“苍”指哪种动物?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生僻字和意象,它们为诗词增色添彩,使得诗词更具韵味。然而,这些生僻字和意象往往让人们费解,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来说。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中的一个字——“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句诗出自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少年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英雄气概的赞美。那么,这句诗中的“苍”究竟指的是哪种动物呢?..

诗词知识 2023-12-21
郑板桥有哪些咏雪诗?如何赏析?

郑板桥有哪些咏雪诗?如何赏析?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板桥,号石田,是中国清代著名文人、书画家。他的诗词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其中咏雪诗尤为出色。本文将为您介绍郑板桥的几首咏雪诗及其赏析。  一、《咏雪》  “千里江陵一日还,百丈冰挂两崖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画卷。诗人以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夸张手法,表现了雪景的辽阔无垠。百丈冰挂两崖间,形象地描绘了冰川的壮观景象。最后一句“忽如一..

诗词知识 2023-12-04
岳飞《满江红》全文是什么内容?蕴含怎样的情感?

岳飞《满江红》全文是什么内容?蕴含怎样的情感?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以其坚韧不拔的抗金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怀,赢得了后世的敬仰。他的诗词作品,尤其是《满江红》,更是以其激昂的情感和豪迈的气势,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瑰宝。  《满江红》是岳飞在南宋末年,面对国家危难,挥师北伐,却因朝廷内部的投降派阻挠而未能成功的情况下创作的。全文如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诗词知识 2023-12-03
《竹石图》:明代徐渭笔下的山水诗画

《竹石图》:明代徐渭笔下的山水诗画

  明代,一个文化繁荣、艺术兴盛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一位名叫徐渭的文人画家,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出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画作。其中,《竹石图》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画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竹石图》是一幅以竹子和石头为主题的山水画。画面中,竹子挺拔而优雅,石头厚重而沉稳,两者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徐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

诗词知识 2023-11-28
王维《使至塞上》主要内容是什么?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王维《使至塞上》主要内容是什么?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边疆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使至塞上》的主要内容是描绘了诗人在边疆使节的任上,看到的壮丽景色和感受到的边疆生活。诗人以边塞为背景,通过对边疆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辽阔、壮丽和荒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边疆生活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在诗中,王维以“单车欲问边”开篇,..

诗词知识 2023-11-24
韦应物《滁州西涧》如何赏析?蕴含怎样的情感?

韦应物《滁州西涧》如何赏析?蕴含怎样的情感?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滁州西涧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这首诗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孤独和无奈,又有壮志和豪情。  首先,从诗的表面来看,韦应物以滁州西涧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涧水、山石、树木、鸟鸣等自然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的自然之中。然而,在这宁静的画面背后,却隐藏着诗人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诗词知识 2023-11-24
最早的优秀诗歌总集是什么?是春秋的《诗经》吗?

最早的优秀诗歌总集是什么?是春秋的《诗经》吗?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中,有一部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被誉为“最早的优秀诗歌总集”,那就是春秋时期的《诗经》。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以其深情的情感,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的诞生和发展。  《诗经》的..

诗词知识 2023-10-09
明末思想家张慎言留下了哪些诗词作品?如何赏析?

明末思想家张慎言留下了哪些诗词作品?如何赏析?

  张慎言,字子厚,号南屏,明朝末年的著名思想家、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张慎言的诗词作品,以其深沉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诗词主题广泛,既有对国家社会的忧虑和担忧,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更有对个人生活的细腻描绘。  在《破幽梦孤雁》一诗中,张慎言以孤雁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国家社会..

诗词知识 2023-09-26
张仲素《春闺思》原文是什么?如何赏析?

张仲素《春闺思》原文是什么?如何赏析?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才子佳人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其中,唐代诗人张仲素的《春闺思》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首诗以春日闺房为背景,描绘了一位美丽佳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捕捉和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美丽的诗篇,感受诗中佳人的美丽与才情。  《春闺思》全文如下: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

诗词知识 2023-09-22
张仲素《塞下曲》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赏析?

张仲素《塞下曲》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赏析?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河中,边塞诗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唐代诗人张仲素的《塞下曲》便是其中的佳作,展现了边塞风光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边塞诗篇。  一、诗歌背景  《塞下曲》创作于唐代初年,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边疆战事频繁,边塞风光成为诗人们喜爱的题材。张仲素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

诗词知识 2023-09-22
卢仝《七碗茶歌》描绘了哪些内容?对后世产生多大影响?

卢仝《七碗茶歌》描绘了哪些内容?对后世产生多大影响?

  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名叫卢仝的文人墨客,他以其独特的茶道人生和对茶的深刻理解,创作了一首名为《七碗茶歌》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卢仝对茶的热爱,更传达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七碗茶歌》的内容围绕着卢仝品茗的过程展开,通过对茶叶、水、器皿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茶艺画卷。诗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

诗词知识 2023-09-22
晚唐诗人曹松最有名的十首诗是什么?如何赏析?

晚唐诗人曹松最有名的十首诗是什么?如何赏析?

  曹松,唐朝晚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他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其中最有名的十首诗更是被誉为“晚唐诗人的瑰宝”。  1.《塞下曲》:这首诗是曹松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它描绘了边疆将士在战争中的艰苦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深同情和崇高敬意。  2.《送别》:这首诗是曹松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告别。诗人用深情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惋..

诗词知识 2023-09-15
李贽关于女性的名言有哪些?他说了什么?

李贽关于女性的名言有哪些?他说了什么?

  李贽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尽管他是一位男性,但是他对于女性的关注和思考也是非常深刻的。那么,李贽关于女性的名言有哪些?  首先,我们可以从李贽的《女诫》一书中找到一些相关的名言。这本书是一部关于女性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著作,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女性的经典名言。比如,“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以贞为贵”、“女子不可过问政治”等等。这些名言..

诗词知识 2023-08-2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