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娃宫是哪里的遗址?黄滔的《馆娃宫赋》表达了什么感情?-趣历史网

2023-01-01 13:05 诗词知识
最佳答案  馆娃宫是哪里的遗址?唐朝诗人黄滔的《馆娃宫赋》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

  馆娃宫是哪里的遗址?唐朝诗人黄滔的《馆娃宫赋》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原文】:

  吴王殁地兮吴国芜城,故宫莫问兮故事难名。门外已飞其玉弩,座中才委其金觥。舞榭歌台,朝为宫而暮为沼;英风霸业,古人失而今人惊。

  想夫桂殿中横,兰房内创,丹楹刻桷之殊制,釦砌文轩之诡状。如从渤澥,徙蓬阙于人间;若自瑶池,落蕊宫于地上。绣柱云楣,飞蛟伏螭。基扁郁律,钩楯参差。碧树之珍禽夏语,绿窗之瑞景冬曦。吴王乃波伍相,辇西施。珠翠簇来,居玉堂而澒洞;笙簧拥出,登绮席以逶迤。触物穷奢,含情愈惑。欲移楚峡于云际,拟凿殷池于槛侧。花颜缥缈,欺树里之春光;银焰荧煌,却城头之曙色。

  殊不知敌国来攻,攒戈耀空。虎怒而拿平雉堞,雷訇(hōng)而击碎帘栊。甲马万蹄,卷飞尘而灭没。琼楼百尺,爆红烬之冥濛。悉由修袖舞殃,朱唇唱隙。瑶阶而便作泉壤,玉础而旋成藓石。恨留山鸟。啼百卉之春红;愁寄陇云,锁四天之暮碧。

  悲夫!往日层构,兹辰古壕。香径而同归寂寂,稽山而杳自高高。遗堵尘空,几践群游之鹿。沧洲月在,宁销怒触之涛?已而西日忽忽,东波浩浩。松楸而骈作荒隧,车马而辗通长道。彼雕墙峻宇之君,宜鉴邱墟于茂草。

图片.png

  【译文】:

  吴王夫差死后,吴国都城就成了一座荒芜的城市,没法细打听原来馆娃宫的地址,那里曾发生的事情也难以说明。当年宫门外已经飞来用玉饰的大弓射的箭,宫内座席上才刚刚安放金属制的酒器。跳舞所用的广榭,唱歌所用的高台,早晨还是宫中建筑,晚上就变成了沼泽地;英雄的风采,霸主的业绩,全被吴王夫差这样的古人丧失掉了,只给今人留下惊叹。

  想那桂子飘香的殿堂,当年在宫中东西横向座落,兰馨氤氲的精舍在宫内刚刚创建,朱漆的庭柱,雕绘的屋椽,都不合诸侯礼制,以金玉镶嵌的台阶,用艳彩绘饰的栏干走廊,呈现出奇异的形状。好像从渤海中把神仙居住的蓬莱宫阙移到了人间;又好像从天上的瑶池里把蕊宫迁到了地上。立柱与横梁都绘有五彩花纹,中有腾飞的蛟龙与潜伏的无角龙的图象。宫门深邃,官署错乱排列。夏天,珍奇的飞禽在碧绿的树上叽叽鸣叫,冬天,太阳照着绿纱窗前祥瑞的景致。吴王于是杀死直言相谏的伍子胥,并抛尸于江任其漂流,用帝王、皇后坐的车子载着西施一同回到此宫。戴着珠玉、翡翠的美女簇拥而来,住在这气象幽深的玉石制成的殿堂中,吹奏着笙簧的乐人前呼后拥出来,登踩在绵延相连的绮丽地毯上。吴王由外物触动更加穷尽奢侈,怀着情欲神志愈加迷乱。妄想移动有神女的楚国巫峡到云边,打算在栏杆旁凿出商纣王宫中那样的酒池。美人花容隐约,秀丽压倒林中的春色,烛光闪闪明亮赶走了城楼上黎明时的天色。

  实在不知道敌国会来进攻,越国聚集的戈矛在空中闪闪发亮。他们如虎勇猛的士兵发起怒来就夺取了城堞,吼声如雷震碎了馆娃宫的竹帘和窗栊。披着甲衣的万匹战马,在飞扬的尘土中时隐时现。馆娃宫的百尺高玉饰楼阁,燃起迷濛的红色火焰。这全是由于吴王沉溺于长袖漫舞带来的祸殃,口上抹着红胭脂的歌女整日吟唱,给越国灭吴提供了机会。美玉砌成的台阶于是沉没于地下,用玉凿成的柱子基石很快成了长满苔藓的石头。亡国之恨留给山鸟,在春季百花盛开时悲啼;把灭种之愁寄托于山冈的云朵。笼罩住了日暮时青绿色的天空。

  可悲呵!往日层层叠叠的建筑,都成了现今时代的古壕沟。往日那香花遮掩的小路,同样冷清寂静,高高的会稽山徒自空远峻峭。遗留的残壁尘土不扬,久无人迹,来这里踩踏的几乎全是一群群漫游的麋鹿。水滨之上皓月当空,难道能平息因亡国怒恨相感应而涌起的波涛?此后但见西边落日匆匆而去,东海波涛浩浩渺渺。松树、楸树排排相对,树荫下构成荒芜的隧道,车碾马踩引出一条长长的路来。那些住在雕绘的墙院里与高峻的屋宇内的君子,应该从深埋在这茂密荒草下的馆娃宫废墟中得到借鉴。

  【评介】:

图片.png

  春秋战国之交,吴越争战激烈,越王勾践欲报战败之辱,曾卧薪尝胆,长期休养生息,终于转劣为优。在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十四年、越王勾践十五年)乘吴王与晋定公、鲁哀公、周卿士单平公会于黄池,勾践派兵攻入吴都,在此以后的七、八年内,越又多次围吴,逼迫吴王夫差自杀,吴都也因几经兵燹,变得一派荒芜,尤其是吴王夫差寻欢作乐的地方——馆娃宫,更是残破不堪。后来的文人墨客每临馆娃宫的遗址,无不触景伤感,抚今追昔,发出各自的古今兴亡感慨,唐末文学家黄滔就是其中的一位。

  黄滔的《馆娃宫赋》撇去许多史实不说,只从昔日馆娃宫的繁华到后来的毁坏着笔,以此来反映吴国的兴衰变化,从而引出重要的历史教训,这个历史教训也是为先人与后人所共同感受到的一条普遍真理:忧患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它是这篇赋的讽喻意义之所在。作者要以馆娃宫的盛衰变化,来揭示历史变迁中所蕴含的深刻社会意义,这就决定了作者要采用对比、衬托来作为赋的主要表现手法,并以此来安排赋的布局结构,使盛衰的情状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强烈地感受到赋的讽喻意义。

  全赋分四个段落,开头一段揭示题意,唤起全篇。作者以“古人失而今人惊”作为段落的精策。古人,指吴王夫差,他失掉的是繁华的吴都、堂皇的馆娃宫、英雄的风采、霸主的业绩,隐约点示出丧失的缘故:越军已兵临城下,吴王还沉溺于酒色之中,这能不失国亡身吗?今人,指包括作者在内的当世人。作者目睹吴国荒城,感慨万千,怅痛无极,尽管遗迹无几,“故宫莫问兮故事难名”,但昔日越国由弱变强、由奴变为主和吴国由强变弱、由主转为奴的过程,全可由馆娃宫的成毁体现出来,这种历史巨变震撼了作者的心灵。

  第二段以“想”贯通全段。开头的“想”字紧承上段末尾的“惊”字。因“惊”而欲“问”欲“名”,然而“故宫莫问兮故事难名”,作者只好遥想当年的“故宫”与“故事”,馆娃宫画栋雕梁、金栏玉砌,吴王夫差得意忘形、骄奢淫逸,物态人情刻划得细切生动,并用海中蓬莱仙阙、天上瑶池蕊宫来衬托馆娃宫的金碧辉煌,以“春光”与“花颜”,“曙色”与“银焰”作比较,表现馆娃宫内妙龄女郎花枝招展,吴王在灯红酒绿中通宵狂欢无度。西施、乐妓用来衬托对比,那只是虚写,写他们实际是补足吴王的穷奢极侈。作者用巫山之梦、酒池肉林二典事,以楚王与纣王来衬托吴王。作者所想到的便是当年馆娃宫豪奢的外壳裹着一具吴王醉生梦死的躯体,从里到外都散发着腐败的气息。

  第三段以“殊不知”来领起,突转笔锋,好似作者把叙述的角度让给当年的“古人”,实际上脉络直贯,继续述说“故宫”、“故事”的发展。第二段叙述的“骄奢”是事理之因,此段便是叙述其果——衰亡,逻辑条理是很清晰的。写衰亡还是多用对比衬托,用越国的攒戈、甲马与吴国的修袖、朱唇对比,表现越军气吞山河的气势与吴国危如累卵的局势;以泉壤与瑶阶、藓石与玉础相衬托,写出馆娃宫前后的悬殊变化,作者只选择了几个最为传神的小镜头,便概括了吴国灭亡的本质。“故宫”成了一片废墟,“故事”早已结束,留下的却是永远难消的亡国愁恨。作者不言愁恨留于人心,而言“恨留山鸟”、“愁寄陇云”,连无情的鸟儿、云朵也深解亡国愁恨,更显得情致缠绵宛转,依依不尽。

  昔日之淫乐与今日之衰败,互相映衬,加倍写足了“古人失”,最后一段重点放在了“今人惊”,而“失”与“惊”之间紧紧用馆娃宫遗迹来衔结。作者惊叹往日“层构”今日变成“古壕”,往日花径今日香消寂寥,往日美女如云的地方,今日只有麋鹿出没,往日美轮美奂的宫殿已深埋在荒草之下,今日在其上可行车走马,因昔思今,借古察今,它给人们什么启示呢?作者告戒那住华屋的达官贵人,当年馆娃宫富丽皇堂无比,但现在不过是茂草丛中的瓦砾,谁能保证这些华屋的明天不会是像馆娃宫的今天呢?所以对着往日馆娃宫的废墟,应该好好深思,“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卒章显志,加重说明本赋主旨,与开篇相呼应,一气贯注,全赋写得绮丽而悲慨,给人留下无限的思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王粲《马瑙勒赋》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趣历史网
下一篇:宋玉的《风赋》有哪些艺术特点?如何理解?-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冲天香阵透长安”,这句诗描写的是秋天还是春天?

“冲天香阵透长安”,这句诗描写的是秋天还是春天?

  “冲天香阵透长安”,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那么,这句诗描写的是秋天还是春天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季节的密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句诗的背景。杜牧在《秋夕》一诗中,以秋天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而“冲天香阵透长安”这句诗,正是对这种繁华景象的生动描绘。从字面上看,这句诗似乎与春天无关,但实际上,它蕴含着丰富的季节信息。  “冲天香阵”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香气弥漫的..

诗词知识 2024-01-04
赏析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感受词坛巨匠的辞藻魅力

赏析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感受词坛巨匠的辞藻魅力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被誉为“词坛豪杰”,其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在众多作品中,《汉宫春·立春日》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佳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本文将对《汉宫春·立春日》原文及赏析进行探讨。  《汉宫春·立春日》原文如下:  立春日,东风解冻,江水初生。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

诗词知识 2024-01-02
《诗经》中的《氓》:一段跨越阶级的深情厚意

《诗经》中的《氓》:一段跨越阶级的深情厚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其中的一首《氓》。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段跨越阶级的深情厚意,让人感叹于爱情的力量。  《氓》是一首描述农夫与贵族女子之间爱情故事的诗。在古代社会,农夫与贵族女子的爱情往往被视为禁忌,因为他们的身份差距巨大。然而,这首诗却以一种深情厚意的方式,描绘了他们之间的爱情。  诗中的农夫是一个勤劳、诚实、善良的人,..

诗词知识 2023-12-31
李商隐的《宫辞》讽刺了什么?宫辞内容赏析

李商隐的《宫辞》讽刺了什么?宫辞内容赏析

  李商隐,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广泛流传。其中,《宫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那么,李商隐的《宫辞》究竟讽刺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宫辞》是李商隐对宫廷生活的深刻描绘和尖锐讽刺。诗中,李商隐以皇宫为背景,通过对宫女生活的细致描绘,揭示了宫廷生活的虚伪和残酷。他以宫女的口吻,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无..

诗词知识 2023-12-27
屈原《招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屈原《招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思想。其中,《招魂》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招魂》是屈原在被流放之后,看到自己的国家被侵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无法忍受这种痛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屈原以自己为媒介,向天地间的灵魂发出呼唤,希望他们能够帮助他的国家和人民。这是屈原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的体..

诗词知识 2023-12-27
屈原《招魂》中有哪些美食?屈原为何将食物写进诗里?

屈原《招魂》中有哪些美食?屈原为何将食物写进诗里?

  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离骚》、《九歌》等作品流传千年,影响深远。然而,在他的诗篇中,除了对国家、人民的深深关怀,还有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食物。在《招魂》一诗中,屈原巧妙地将美食融入其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美食世界。那么,屈原为何要将食物写进诗里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招魂》中的美食。在这首诗中,屈原描绘了丰盛的食物,如“鱼鳖”、“牛羊”、“稻粱”、“黍稷”等,这..

诗词知识 2023-12-27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全文、注释及赏析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全文、注释及赏析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改革家。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佳作。本文将对这首诗的全文、注释及赏析进行阐述。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全文如下: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释: ..

诗词知识 2023-12-22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中的“苍”指哪种动物?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中的“苍”指哪种动物?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生僻字和意象,它们为诗词增色添彩,使得诗词更具韵味。然而,这些生僻字和意象往往让人们费解,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来说。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中的一个字——“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句诗出自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少年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英雄气概的赞美。那么,这句诗中的“苍”究竟指的是哪种动物呢?..

诗词知识 2023-12-21
郑板桥有哪些咏雪诗?如何赏析?

郑板桥有哪些咏雪诗?如何赏析?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板桥,号石田,是中国清代著名文人、书画家。他的诗词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其中咏雪诗尤为出色。本文将为您介绍郑板桥的几首咏雪诗及其赏析。  一、《咏雪》  “千里江陵一日还,百丈冰挂两崖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画卷。诗人以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夸张手法,表现了雪景的辽阔无垠。百丈冰挂两崖间,形象地描绘了冰川的壮观景象。最后一句“忽如一..

诗词知识 2023-12-04
岳飞《满江红》全文是什么内容?蕴含怎样的情感?

岳飞《满江红》全文是什么内容?蕴含怎样的情感?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以其坚韧不拔的抗金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怀,赢得了后世的敬仰。他的诗词作品,尤其是《满江红》,更是以其激昂的情感和豪迈的气势,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瑰宝。  《满江红》是岳飞在南宋末年,面对国家危难,挥师北伐,却因朝廷内部的投降派阻挠而未能成功的情况下创作的。全文如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诗词知识 2023-12-03
《竹石图》:明代徐渭笔下的山水诗画

《竹石图》:明代徐渭笔下的山水诗画

  明代,一个文化繁荣、艺术兴盛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一位名叫徐渭的文人画家,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出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画作。其中,《竹石图》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画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竹石图》是一幅以竹子和石头为主题的山水画。画面中,竹子挺拔而优雅,石头厚重而沉稳,两者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徐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

诗词知识 2023-11-28
王维《使至塞上》主要内容是什么?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王维《使至塞上》主要内容是什么?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边疆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使至塞上》的主要内容是描绘了诗人在边疆使节的任上,看到的壮丽景色和感受到的边疆生活。诗人以边塞为背景,通过对边疆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辽阔、壮丽和荒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边疆生活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在诗中,王维以“单车欲问边”开篇,..

诗词知识 2023-11-24
韦应物《滁州西涧》如何赏析?蕴含怎样的情感?

韦应物《滁州西涧》如何赏析?蕴含怎样的情感?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滁州西涧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这首诗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孤独和无奈,又有壮志和豪情。  首先,从诗的表面来看,韦应物以滁州西涧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涧水、山石、树木、鸟鸣等自然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的自然之中。然而,在这宁静的画面背后,却隐藏着诗人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诗词知识 2023-11-24
最早的优秀诗歌总集是什么?是春秋的《诗经》吗?

最早的优秀诗歌总集是什么?是春秋的《诗经》吗?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中,有一部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被誉为“最早的优秀诗歌总集”,那就是春秋时期的《诗经》。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以其深情的情感,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的诞生和发展。  《诗经》的..

诗词知识 2023-10-09
明末思想家张慎言留下了哪些诗词作品?如何赏析?

明末思想家张慎言留下了哪些诗词作品?如何赏析?

  张慎言,字子厚,号南屏,明朝末年的著名思想家、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张慎言的诗词作品,以其深沉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诗词主题广泛,既有对国家社会的忧虑和担忧,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更有对个人生活的细腻描绘。  在《破幽梦孤雁》一诗中,张慎言以孤雁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国家社会..

诗词知识 2023-09-26
张仲素《春闺思》原文是什么?如何赏析?

张仲素《春闺思》原文是什么?如何赏析?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才子佳人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其中,唐代诗人张仲素的《春闺思》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首诗以春日闺房为背景,描绘了一位美丽佳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捕捉和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美丽的诗篇,感受诗中佳人的美丽与才情。  《春闺思》全文如下: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

诗词知识 2023-09-22
张仲素《塞下曲》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赏析?

张仲素《塞下曲》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赏析?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河中,边塞诗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唐代诗人张仲素的《塞下曲》便是其中的佳作,展现了边塞风光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边塞诗篇。  一、诗歌背景  《塞下曲》创作于唐代初年,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边疆战事频繁,边塞风光成为诗人们喜爱的题材。张仲素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

诗词知识 2023-09-22
卢仝《七碗茶歌》描绘了哪些内容?对后世产生多大影响?

卢仝《七碗茶歌》描绘了哪些内容?对后世产生多大影响?

  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名叫卢仝的文人墨客,他以其独特的茶道人生和对茶的深刻理解,创作了一首名为《七碗茶歌》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卢仝对茶的热爱,更传达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七碗茶歌》的内容围绕着卢仝品茗的过程展开,通过对茶叶、水、器皿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茶艺画卷。诗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

诗词知识 2023-09-22
晚唐诗人曹松最有名的十首诗是什么?如何赏析?

晚唐诗人曹松最有名的十首诗是什么?如何赏析?

  曹松,唐朝晚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他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其中最有名的十首诗更是被誉为“晚唐诗人的瑰宝”。  1.《塞下曲》:这首诗是曹松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它描绘了边疆将士在战争中的艰苦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深同情和崇高敬意。  2.《送别》:这首诗是曹松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告别。诗人用深情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惋..

诗词知识 2023-09-15
李贽关于女性的名言有哪些?他说了什么?

李贽关于女性的名言有哪些?他说了什么?

  李贽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尽管他是一位男性,但是他对于女性的关注和思考也是非常深刻的。那么,李贽关于女性的名言有哪些?  首先,我们可以从李贽的《女诫》一书中找到一些相关的名言。这本书是一部关于女性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著作,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女性的经典名言。比如,“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以贞为贵”、“女子不可过问政治”等等。这些名言..

诗词知识 2023-08-2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