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要是南迁的话 南方官员会拥立崇祯吗-趣历史网

2022-10-16 04: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崇祯南迁,南方会拥立他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大明“亡国之君”崇祯帝一辈子的各类败笔里,“..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崇祯南迁,南方会拥立他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大明“亡国之君”崇祯帝一辈子的各类败笔里,“拒绝南迁”这事儿,公认“作死程度”极大的一桩。

  尤其讽刺的是,北京城城破,崇祯帝悲情上吊时。那位以慷慨激昂辞藻,促成崇祯帝断掉南迁念头的“大明清流”光时亨,立刻颠颠跑到李自成处卖身投靠,摇身成了“大顺朝官员”。就这么个外香骨头臭的货,竟就忽悠得崇祯帝“君王死社稷”了——晚明官员品质之伪善卑劣,崇祯帝识人之昏聩,让多少后人瞠目结舌。

image.png

  而“拒绝南迁”“君王死社稷”的严重后果,也恰如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的一声叹息:“崇祯帝这一自我牺牲的决定,就这样最终毁灭了后来复明志士坚守南方的许多希望”。

  那么问题来了,倘若崇祯帝当时“选择南迁”,历史,到底会有怎样的不同?

  首先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是,如果崇祯帝真的“南迁”,“继续坐皇位”还是没问题的。自从大明定都北京起,南京就成了北京城的“备用系统”,从六部到驻军一应俱全,一旦北方有事,南京“换个招牌”就能开张。崇祯帝的身份摆在这儿,只要来了南京,别人就没得争。

  更重要的是,在崇祯十七年二月,大明朝堂讨论“南迁”问题时,朝臣里的“南迁派”们不但大声疾呼,更拿出了靠谱南迁方案:天津巡抚冯元飏经过四个月筹备,早已备好了二百艘船和五千步骑护军,只要崇祯点个头,大家就从通州火速集结,然后护卫着崇祯经海路来南京。可这么个万无一失的计划,崇祯竟是反复纠结,到了三月初七还没下决心。接下来就是通州沦陷,北京城被围,想走也走不掉了……

  以这个意义说,崇祯确实是亲手断送了“续命”的机会。

  那么,倘若崇祯南迁后坐上皇位,这“半壁江山”的大明朝,前途又将如何呢?这事儿,就取决于斗志旺盛的崇祯帝,能否解决好晚明王朝三个要命的问题,确切说,是他上吊前亲手挖的三个大坑。首先一条,就是文官集团的“低能化”。

image.png

  晚明吏治的一大毛病,就是越发荒唐的“党争”。比如真实历史上,当“崇祯上吊”的消息传到南方时,南方那些“文官集团精英”们,第一反应却是“找个理由继续争”。南京的“阉党”与“复社”,各自都招募了打手,打着给崇祯“戴孝”的名义人人穿白衣持白棒,街上看到了就大打出手,闹得乌烟瘴气。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后,文官们更是拉帮结派,还拉着武将做外援,结果等清军都打上门了,他们自己还正打得热闹……

  但比这类活剧更要命的,就是明代文官能力的“低能化”。比如崇祯帝在位时,在他昏聩的用人方略下,最后“留守”在朝堂上的,尽是陈演魏藻德之类的坑货。北京沦陷的原因,也正如史可法一句名言:“文官爱钱武官怕死”。那么南方各位“高官”的情况呢?那也好不了多少。

  比如当南明王朝建立,清军铁蹄已席卷北方时。南明王朝的这些高官们,这些不久前还怒斥“明清议和”,一副“宁为玉碎”气概的“精英”们,却是纷纷把脸一变,热情表示要和清军“议和”。别管“阉党”“复社”,或是马士英史可法,大家政见不同,这事儿却是一拍即合,甚至还提出荒唐条件:南明每年给大清十万两白银的“岁币”,嘉奖“放清兵”的吴三桂,割让关外之地,“和平诚意”十足。

  就连矢志忠心报国的史可法,都在给清王朝的书信里苦苦哀求:“从此两国(南明与清)世通盟好,传之无穷”。当然,史可法的本意绝非卖国,而是他坚持的“借夷平贼”战略——先借清军的兵马,灭了李自成再说。

  可问题是,此时李自成已是兵败如山倒,清王朝早已长驱直入,一群大明“精英”看不清形势,却沉浸在这般不切实际的幻梦里。这半壁江山的大明朝,又怎有救?

  而且就算这帮眼光昏聩的“精英”,都算是其中的好人。更多的南明“精英”们,都忙着在“新朝廷”卖官鬻爵,以至于“中书随地有,都督满街走”。明明国难临头,江南却是奢靡之风大起,一片歌舞升平。最后南京沦陷时,这群“精英”跑的跑降的降,唯有一个乞丐在百川桥上自尽,死前留下一首讽刺诗:“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大明养士,就养了一帮这类玩意。

  就算崇祯南迁,他麾下能用的,也基本就是这类“非昏即贪”的玩意。这难题,他能破。

  而比起这些“低能化”的文官来,崇祯面临的另一个大坑,却是武将的“流氓化”。

image.png

  其实,南明弘光年间,当清军准备大举南下时,主持南明政务的权臣马士英,还是蜜汁自信:有四镇在,何虑焉——南明有江北四镇在内的大批军队,账面数量高达百万,还怕打?但事实是,这“百万大军”,说是“百万流氓”,那都是客气话。

  明末战乱频发,武将们的地位却水涨船高。特别是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里,由于他猜忌心过重,“驭人之术”又过度精明,越是有文韬武略的英才,越是往死里整。比如曹文诏、卢象升、孙传庭、曹变蛟等沙场英雄,不是被猪队友坑死,就是被崇祯坑死。经过这一番逆淘汰,“幸存”下来的武将,都是些跋扈将军。

  典型如左良玉,这位明末农民战争里打出来的武将,别看常被李自成张献忠花样吊打,可人家越打败仗兵越多,什么地痞流氓都往麾下招。越是关键时刻越掉链子,要军饷物资时狮子大开口。一旦没钱了,就大咧咧烧杀抢掠。比如他坐镇武昌时,就沿江大肆烧杀,“所掠妇女两三万”。崇祯对孙传庭卢象升们各种恶治,对这种“流氓军团”却是没了脾气,反而好言好语哄着,各种钱粮“喂着”,一直到上吊,都没拿他怎么着。

  到了南明年间,包括江北四镇的刘泽清、高杰、刘良佐、黄得功等人,也都是有样学样。手里捏着私人军队不撒手,狮子大开口给朝廷谈条件,真打起仗来,除了少数几位外,其他人都是能躲则躲。后来清军南下时,这帮“内斗有精神”的流氓军队,都是一触即溃,分分钟当了带路党。成了晚明“烂透了”的又一见证。

  所以,就算崇祯南迁,他手里能用的兵,主要也是这些“流氓军团”。他能否将其“驾驭”好?这事儿,说到底也是难。这么多“左良玉”,可不就是他自己“刺激”出来的?

  而最重要的一个坑,就是明王朝人心的丧乱。

  说起晚明的乱世,后人常叹息北方动乱,江南在大家心目里,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的乐土。但事实是,富庶的江南,当时同样是火药桶。晚明多年以来吏治腐败,江南大地土地兼并加剧,动辄都是“地三十万亩”,每年仅田租就数百万两。一个个“华堂高楼,极为崇丽”,甚至“收健壮为奴,喜斗杀”。早就拉足了仇恨。

image.png

  所以,就是在崇祯上吊后,江南的嘉定、上海、苏州、南京等地,就相继爆发了民变,甚至还有“奴变”。南明弘光政权治下的江南大地,是个上层纸醉金迷,各地动乱不断,争斗不停的怪胎政权。崇祯南下后执掌的,也就是这么一个“怪胎”。他可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说实话,他若是真有这能力,这大明,也不会到了南迁的地步。更何况,一个连“南迁”的决心都下不了的帝王,本身,就是明王朝溃烂的“催化剂”。这个“历史假设”的背后,就是这么多的叹息回味在其中。

  参考资料:樊树志《重写晚明史:王朝的末路》、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商传《走进晚明》、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崇祯皇帝要是选择南迁的话 南明能有南宋一样的国祚吗-趣历史网
下一篇:十大猛将除了五虎大将外 刘备麾下剩下的五个人是谁-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