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独游曲江》的原文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趣历史网

2023-01-01 13:05 诗词知识
最佳答案  想知道大才子李商隐写的《暮秋独游曲江》原文是什么?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吗?这首诗写于他四十四岁的时候,那是他丧妻四年之后。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表达出来的情感..

  想知道大才子李商隐写的《暮秋独游曲江》原文是什么?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吗?这首诗写于他四十四岁的时候,那是他丧妻四年之后。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表达出来的情感真挚、格调凄惋,也让这首诗可与元稹、苏轼的悼亡诗词比肩。

  一、《暮秋独游曲江》赏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白话翻译:

  红荷、绿叶在春天初生之时,便已经埋下了隐隐的忧患。待到秋天花叶枯萎,无尽的惆怅与怨恨,就“结成”了果实。

  我深深地知道,只要肉体不会消亡,我对她的思念之情就会长存于天地之间。而此时,我只能伤感地站在江畔,倾听江水东去,发出的无尽悲音。

  想要正确地理解并感受出这首七绝当中的悲凉,不得不提到李商隐诗中“荷叶”的象征。早年李商隐成婚之时,曾经给妻子写过一首七古《赠荷花》。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把自己比成了绿叶,把妻子王氏比成了荷花。以“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的诗句,赞颂彼此真心相爱,不染尘埃。

  李商隐希望二人的爱情能够“此花此叶常相映”,莫作“翠减红衰愁杀人”。然而,现实是非常残酷的,就在他们婚后的第十四年,王氏就病逝了。

图片.png

  《暮秋独游曲江》的第一句提到“春恨生”,第二句里又提到了“秋恨成”。那么,这里的“恨”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李商隐二十七岁时应试落第,在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家当了幕僚。后者仰慕他的才华,于是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他做妻子,这和元稹娶韦丛的情况非常相似。

  但是李商隐的运气就不如元稹那么好了,因为在结识王氏之前,李商隐曾经受过“牛党”中人令狐楚、令狐绹父子的接济,而他的岳父王茂元却是“李党”中人。

  所以李商隐在结婚之后,不断遭到“牛党”打压、排挤,“终生沉沦下僚”。《暮秋独游曲江》中提到的“恨”,正是与这段婚姻以及在政治上遭到打压有关。

  李商隐和王氏二人的婚姻,是他们彼此后半生不幸的开始。这场不幸持续了十四年,到了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终于“秋恨成”,结出了“恶果”。

  李商隐认为王氏的病逝,正是因为嫁给自己造成的。王氏本来贵为节度使的千金,可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但是王氏与李商隐结婚以后,李商隐为了谋生,不得不时常奔波在外,让她独守空房,过着贫穷困苦的生活。

  因为嫁了一个“不争气”的丈夫,所以让妻子受了很多的苦楚。最后才会罹患重症,进而不治而去,这就是“春恨生”、“秋恨成”的由来。

  李商隐在另外一首悼亡诗《房中曲》中曾提到:“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从这个描述来看,至少在王氏去世一两年前,她就已经患了重病了。

  常年漂泊在外的李商隐,其实也已经隐约察觉到了。但是因为贫穷的处境,他没办法一直留在家中照顾妻子。面对这样的情景,夫妻二人都不忍说破。

  接着,李商隐又继续波奔在外,辗转于各个幕府之间。直到王氏离世的时候,她都没能见上李商隐最后一面。

  李商隐少年时代,其实曾经有过不止一位心上人。但是他自从与王氏婚后,对待妻子却始终如一,因此才会写下大量的悼亡诗。

  李商隐不断在这些诗篇中,抚摸妻子枕过的玉石枕,想起妻子缝制的棉衣,弹过的锦瑟。后来他又通过写诗,幻想自己回到从前二人居住过的老宅,半夜听见妻子唱歌的声音。

  可见,李商隐对爱妻王氏的缅怀与思念,已经占据了他清醒之时,绝大部分的思想空间。而在不清醒的那些时间里,估计他同样在怀念和思念妻子。

  所以他才会在七绝《暮秋独游曲江》中说道:“深知身在情长在。”意即:除非我死,这样的思念,是不可能有一刻停止的。

  杜甫从前写《哀江头》,诗云:“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滚滚曲江水,日夜奔流不停息。那江水无休无止地发出的声音,就是他李商隐因为思念妻子,发出的哀鸣声。

  二、李商隐悼亡诗的成就

图片.png

  按照清代词人朱彝尊,近代学者黄世中、程然等人的说法,李商隐的《锦瑟》也是一首悼亡诗,并且是为王氏所作,那李商隐悼亡诗的成就,岂只是与“元稹、苏轼”比肩而已。

  按照上述三位的提法,李商隐《锦瑟》创作于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刻。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只会写下他最在乎的东西。

  李商隐自王氏去世后的7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只干一件事,就是:想她,想她,再想她!甚至因为这个原因,在《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最后暗示自己想要出家。

  再看《锦瑟》这首诗,从题目到诗中“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明月珠有泪”的典故,看上去也全部与丧妻,以及爱情的话题相关。

  第一个证据是,李商隐作于王氏去世当年(公元851年)的第一首悼亡诗《房中曲》,有“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表明“锦瑟”是王氏生前遗物。

  “锦瑟无端五十弦”典出《史记·封禅书》,故事里面提到这种乐器原来有“五十弦”,发出的声音极为悲凉。后来黄帝命人把它“破为二十五弦”,就有“断”之意。

  “断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正是“丧妻”的隐喻,所以再娶就叫“续弦”,因此《锦瑟》讲的就是一个“断弦”的故事。

  而“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典故,是讲当初蜀国的望帝,为了治水,封鳖灵为大臣。结果鳖灵外出公干,望帝却与其妻发生了私情。

  鳖灵归来之后,望帝感觉羞愧,于是把国家交给了鳖灵,然后望帝则是隐居西山。从此每年春三月,人们就会听到杜鹃在山中啼鸣。

  所以“望帝春心托杜鹃”,就是指人死后仍借着啼鸣声,表达对故国故人的思念。因为前面有一句“庄生晓梦蝴蝶”,所以后面的“望帝春心托杜鹃”,显然是指王氏在地下思念着李商隐。

  “沧海月明珠有泪”一句,讲的是鲛人的典故。《博物志》中记载的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积绩”。这里的鲛人,显然不同于西方现代神话的美人鱼,她也是女性。

  按照这个解读,那么李商隐《锦瑟》中的谜底,就全部被揭开了。如此一来,李商隐在“悼亡诗”领域独辟蹊径,所取得的成就,又岂止只是可与苏、元二人比肩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杜甫创作《赠花卿》的本意是什么?是为了讽刺“花惊定”吗?-趣历史网
下一篇:《前汉通俗演义》第五回主要内容是什么?-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冲天香阵透长安”,这句诗描写的是秋天还是春天?

“冲天香阵透长安”,这句诗描写的是秋天还是春天?

  “冲天香阵透长安”,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那么,这句诗描写的是秋天还是春天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季节的密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句诗的背景。杜牧在《秋夕》一诗中,以秋天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而“冲天香阵透长安”这句诗,正是对这种繁华景象的生动描绘。从字面上看,这句诗似乎与春天无关,但实际上,它蕴含着丰富的季节信息。  “冲天香阵”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香气弥漫的..

诗词知识 2024-01-04
赏析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感受词坛巨匠的辞藻魅力

赏析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感受词坛巨匠的辞藻魅力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被誉为“词坛豪杰”,其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在众多作品中,《汉宫春·立春日》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佳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本文将对《汉宫春·立春日》原文及赏析进行探讨。  《汉宫春·立春日》原文如下:  立春日,东风解冻,江水初生。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

诗词知识 2024-01-02
《诗经》中的《氓》:一段跨越阶级的深情厚意

《诗经》中的《氓》:一段跨越阶级的深情厚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其中的一首《氓》。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段跨越阶级的深情厚意,让人感叹于爱情的力量。  《氓》是一首描述农夫与贵族女子之间爱情故事的诗。在古代社会,农夫与贵族女子的爱情往往被视为禁忌,因为他们的身份差距巨大。然而,这首诗却以一种深情厚意的方式,描绘了他们之间的爱情。  诗中的农夫是一个勤劳、诚实、善良的人,..

诗词知识 2023-12-31
李商隐的《宫辞》讽刺了什么?宫辞内容赏析

李商隐的《宫辞》讽刺了什么?宫辞内容赏析

  李商隐,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广泛流传。其中,《宫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那么,李商隐的《宫辞》究竟讽刺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宫辞》是李商隐对宫廷生活的深刻描绘和尖锐讽刺。诗中,李商隐以皇宫为背景,通过对宫女生活的细致描绘,揭示了宫廷生活的虚伪和残酷。他以宫女的口吻,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无..

诗词知识 2023-12-27
屈原《招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屈原《招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思想。其中,《招魂》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招魂》是屈原在被流放之后,看到自己的国家被侵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无法忍受这种痛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屈原以自己为媒介,向天地间的灵魂发出呼唤,希望他们能够帮助他的国家和人民。这是屈原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的体..

诗词知识 2023-12-27
屈原《招魂》中有哪些美食?屈原为何将食物写进诗里?

屈原《招魂》中有哪些美食?屈原为何将食物写进诗里?

  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离骚》、《九歌》等作品流传千年,影响深远。然而,在他的诗篇中,除了对国家、人民的深深关怀,还有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食物。在《招魂》一诗中,屈原巧妙地将美食融入其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美食世界。那么,屈原为何要将食物写进诗里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招魂》中的美食。在这首诗中,屈原描绘了丰盛的食物,如“鱼鳖”、“牛羊”、“稻粱”、“黍稷”等,这..

诗词知识 2023-12-27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全文、注释及赏析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全文、注释及赏析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改革家。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佳作。本文将对这首诗的全文、注释及赏析进行阐述。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全文如下: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释: ..

诗词知识 2023-12-22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中的“苍”指哪种动物?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中的“苍”指哪种动物?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生僻字和意象,它们为诗词增色添彩,使得诗词更具韵味。然而,这些生僻字和意象往往让人们费解,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来说。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中的一个字——“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句诗出自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少年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英雄气概的赞美。那么,这句诗中的“苍”究竟指的是哪种动物呢?..

诗词知识 2023-12-21
郑板桥有哪些咏雪诗?如何赏析?

郑板桥有哪些咏雪诗?如何赏析?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板桥,号石田,是中国清代著名文人、书画家。他的诗词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其中咏雪诗尤为出色。本文将为您介绍郑板桥的几首咏雪诗及其赏析。  一、《咏雪》  “千里江陵一日还,百丈冰挂两崖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画卷。诗人以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夸张手法,表现了雪景的辽阔无垠。百丈冰挂两崖间,形象地描绘了冰川的壮观景象。最后一句“忽如一..

诗词知识 2023-12-04
岳飞《满江红》全文是什么内容?蕴含怎样的情感?

岳飞《满江红》全文是什么内容?蕴含怎样的情感?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以其坚韧不拔的抗金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怀,赢得了后世的敬仰。他的诗词作品,尤其是《满江红》,更是以其激昂的情感和豪迈的气势,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瑰宝。  《满江红》是岳飞在南宋末年,面对国家危难,挥师北伐,却因朝廷内部的投降派阻挠而未能成功的情况下创作的。全文如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诗词知识 2023-12-03
《竹石图》:明代徐渭笔下的山水诗画

《竹石图》:明代徐渭笔下的山水诗画

  明代,一个文化繁荣、艺术兴盛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一位名叫徐渭的文人画家,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出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画作。其中,《竹石图》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画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竹石图》是一幅以竹子和石头为主题的山水画。画面中,竹子挺拔而优雅,石头厚重而沉稳,两者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徐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

诗词知识 2023-11-28
王维《使至塞上》主要内容是什么?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王维《使至塞上》主要内容是什么?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边疆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使至塞上》的主要内容是描绘了诗人在边疆使节的任上,看到的壮丽景色和感受到的边疆生活。诗人以边塞为背景,通过对边疆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辽阔、壮丽和荒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边疆生活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在诗中,王维以“单车欲问边”开篇,..

诗词知识 2023-11-24
韦应物《滁州西涧》如何赏析?蕴含怎样的情感?

韦应物《滁州西涧》如何赏析?蕴含怎样的情感?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滁州西涧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这首诗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孤独和无奈,又有壮志和豪情。  首先,从诗的表面来看,韦应物以滁州西涧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涧水、山石、树木、鸟鸣等自然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的自然之中。然而,在这宁静的画面背后,却隐藏着诗人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诗词知识 2023-11-24
最早的优秀诗歌总集是什么?是春秋的《诗经》吗?

最早的优秀诗歌总集是什么?是春秋的《诗经》吗?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中,有一部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被誉为“最早的优秀诗歌总集”,那就是春秋时期的《诗经》。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以其深情的情感,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的诞生和发展。  《诗经》的..

诗词知识 2023-10-09
明末思想家张慎言留下了哪些诗词作品?如何赏析?

明末思想家张慎言留下了哪些诗词作品?如何赏析?

  张慎言,字子厚,号南屏,明朝末年的著名思想家、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张慎言的诗词作品,以其深沉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诗词主题广泛,既有对国家社会的忧虑和担忧,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更有对个人生活的细腻描绘。  在《破幽梦孤雁》一诗中,张慎言以孤雁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国家社会..

诗词知识 2023-09-26
张仲素《春闺思》原文是什么?如何赏析?

张仲素《春闺思》原文是什么?如何赏析?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才子佳人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其中,唐代诗人张仲素的《春闺思》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首诗以春日闺房为背景,描绘了一位美丽佳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捕捉和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美丽的诗篇,感受诗中佳人的美丽与才情。  《春闺思》全文如下: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

诗词知识 2023-09-22
张仲素《塞下曲》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赏析?

张仲素《塞下曲》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赏析?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河中,边塞诗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唐代诗人张仲素的《塞下曲》便是其中的佳作,展现了边塞风光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边塞诗篇。  一、诗歌背景  《塞下曲》创作于唐代初年,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边疆战事频繁,边塞风光成为诗人们喜爱的题材。张仲素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

诗词知识 2023-09-22
卢仝《七碗茶歌》描绘了哪些内容?对后世产生多大影响?

卢仝《七碗茶歌》描绘了哪些内容?对后世产生多大影响?

  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名叫卢仝的文人墨客,他以其独特的茶道人生和对茶的深刻理解,创作了一首名为《七碗茶歌》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卢仝对茶的热爱,更传达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七碗茶歌》的内容围绕着卢仝品茗的过程展开,通过对茶叶、水、器皿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茶艺画卷。诗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

诗词知识 2023-09-22
晚唐诗人曹松最有名的十首诗是什么?如何赏析?

晚唐诗人曹松最有名的十首诗是什么?如何赏析?

  曹松,唐朝晚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他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其中最有名的十首诗更是被誉为“晚唐诗人的瑰宝”。  1.《塞下曲》:这首诗是曹松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它描绘了边疆将士在战争中的艰苦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深同情和崇高敬意。  2.《送别》:这首诗是曹松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告别。诗人用深情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惋..

诗词知识 2023-09-15
李贽关于女性的名言有哪些?他说了什么?

李贽关于女性的名言有哪些?他说了什么?

  李贽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尽管他是一位男性,但是他对于女性的关注和思考也是非常深刻的。那么,李贽关于女性的名言有哪些?  首先,我们可以从李贽的《女诫》一书中找到一些相关的名言。这本书是一部关于女性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著作,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女性的经典名言。比如,“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以贞为贵”、“女子不可过问政治”等等。这些名言..

诗词知识 2023-08-2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