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身为太子,为什么会铤而走险谋反?-趣历史网

2022-10-25 05: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母为文德皇后长孙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母为文德皇后长孙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据说在唐朝的时候,李渊去世之前,曾对李世民说了这样一句话: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此。

  李渊这话的意思,便是指当初玄武门事变的时候,李世民亲手弑杀了他的兄弟,然后逼李渊让位给他。对此,李渊一直心存怨恨,所以才会在临死之前说出这样的话。李渊临死之前,是否真的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不知道。但从后来的唐朝历史来看,李渊的话,就仿佛是一个诅咒,真的应验了。

  就在李渊去世十年之后,李世民的儿子,竟然真的造反了。而且,李世民造反的这个儿子,还是他的太子。更加讽刺的是,李世民的儿子造反,不是为了和自己的兄弟争皇位,而是因为受不了李世民的管教!因为不想再让李世民给他找家教老师,所以才会铤而走险谋反!

  这段奇葩故事的主角,便是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要想说清楚李承乾的这段故事,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公元619年,李承乾生于长安。当时唐朝才刚刚开国一年时间,还没有真正统一天下。李世民也只是一个秦王,在李承乾出生的时候,刚刚打败了西秦霸王薛举,成了李唐政权最能打的统帅型人物。

image.png

  李承乾的出生,对于整个李家来说,都是一个喜讯。因为李承乾是李世民的第一个儿子,而且是李世民和自己的正妻长孙氏所生。李承乾出生后,因为出生于承乾殿,李渊干脆直接将承乾两字给了他,做了他的名字。一年之后,李承乾尚在襁褓当中的时候,李渊便将他封为衡山王,足以证明对他的宠爱。

  此后的几年里,李承乾逐渐长大,李世民对自己这个长子,更是倾尽一切去爱护。在李承乾六岁那年,李世民便找来了陆德明和孔颖达两位大儒,做李承乾的开蒙先生。这就好比今天某个家庭,孩子刚要上幼儿园,老爹便给儿子招来了两位顶尖院士,做他的幼儿园老师。

  这种事情,也只有李世民做得出来了。

  在李承乾八岁那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然后顺利登基称帝。李世民登基之后,李承乾便同时被封为太子。对于当时的李承乾来说,他或许还不明白玄武门事变的意义,更不知道太子这两个字的重量。但从这时开始,年幼的李承乾便开始在长辈们的教导下,努力去做一个合格的储君。

  后来的事情证明,李承乾真的是一个很乖的孩子。

  作为太子,李承乾一直是十分努力,不管是在学业还是在品德上,都让大家十分满意。就连挑剔的朝臣们,也对李承乾赞誉颇多,认为李承乾将来一定会是一位明君。

  至于李世民,身为父亲,李世民对李承乾这个儿子,同样也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不过,李世民对儿子的这种爱,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狼爸’。在物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支持。贞观五年,李承乾生病的时候,向来不信鬼神的李世民,难得为此修造道观与佛寺,为李承乾祈福。李世民这样的做法,足以证明他对李承乾是多么的喜爱。

  但同时,在教育方面,李世民却堪称严苛。当时唐朝所有最顶尖的大儒,几乎都被李世民找来,做李承乾的老师。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承乾一直生活在李世民的高压教育之下。李世民几乎倾尽自己的一切,希望能够将李承乾培养成一个完美的储君,将来好接自己的班。而李承乾也是极为努力,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得到李世民的认可。

image.png

  然而,公元636年,在李承乾18岁这一年,一个突然事件的发生,却打破了李家内部的这种温情。

  这一年,李世民的发妻,李承乾的生母,长孙皇后,因病去世了。

  长孙皇后的去世,对唐朝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最大的一个影响,就是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之间的关系。

  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李世民一直用自己的‘狼爸式’教育,全方位的教育李承乾。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父子二人是很难进行平等沟通的。不过,在这其中,长孙皇后却可以起到一个良好的沟通作用。正是因为长孙皇后的努力沟通,即便李世民严苛对待李承乾,李承乾依然可以感受到父爱,明白李世民的良苦用心。

  但是,随着长孙皇后去世,父子二人沟通的桥梁,便彻底断了。

  李世民本人是一个十分英明的帝王,雄才大略,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极为罕见。但唯独在处理家庭关系这件事上,李世民是真的不擅长。尤其是在对待李承乾的时候,李世民偏执地认为,只要给李承乾找来足够多的好老师,让李承乾受到最好的教育,李承乾将来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皇帝。

  但李世民却忘了,他的做法,可以让所有人满意,唯独没有考虑到李承乾的感受。

  在李世民的安排下,当时唐朝所有著名的大儒,比如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等,都被李世民一股脑的弄到了太子府,做了李承乾的老师。这些名字,每一个都代表了一段传奇,都是当时最有学问的人。但问题是,这些人同时也都是那种十分强硬的谏臣。比如魏征,在朝堂上向李世民进谏的时候,连李世民都能气到想要砍他的头。

  一个魏征,便已经是如此。一堆魏征这样的人,同时盯着李承乾,李承乾的日子,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image.png

  这些大臣们,几乎时刻盯着李承乾,完全照着书里作为‘古之圣贤’的标准,来要求李承乾。问题是,书里的圣贤,那都是后人美化过的,现实当中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完美的人!以一个完美的标准,来要求李承乾。一天两天或许还可以,但时间长了,就算是真正的圣人,也受不了这种生活啊?

  于是,在这种压力之下,李承乾的性格,开始逐渐扭曲变态。

  修房子,不行!亲近宦官,不行!李承乾所有的行为,只要不合这些大儒的心意,这些大儒就会拼命去进谏,而且动不动就以死明志,来个死谏。在这种高压生活下,李承乾越发苦恼,身边也没人可以诉说这种苦闷。李承乾曾宠信过一个叫‘称心’的宦官,和这个宦官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结果这事被几个大儒知道以后,几位大儒纷纷上书进谏,最后搞得李世民直接下令,砍了这个宦官。

  如此高压的生活,让李承乾越来越苦闷。为了纪念那个宦官,李承乾甚至还曾在太子府内,为其私设牌位,日夜祭奠。这些行为的出现,标志着李承乾已经开始逐渐出现了叛逆的心理。

  在这种生活当中,李承乾也开始思考,自己为何会活得这么难?最后,李承乾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了自己最尊敬的父亲,李世民!李承乾发现,正是因为李世民对他的要求过高,所以才会导致他的生活,如此的可悲。

  此时的李承乾,还没想过谋反这种事情,但接下来的几年里,另一件事的发生,却让李承乾最终走上了谋反的道路。

  李世民不止李承乾一个儿子,除了李承乾之外,李世民还有很多儿子。这其中,便包括李承乾的同母弟弟李泰。李泰也是个很有才能的人,而且年纪大了之后,对于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也产生了觊觎之心。而对于李泰,李世民又从来不吝啬赞美之情,这些更是让李承乾感到了威胁。

  父亲的严苛要求,以及对弟弟的喜爱,再加上弟弟的步步紧逼,这些都让李承乾的危机感越来越强,时刻担心自己可能会丢掉太子之位,甚至会丢掉性命。于是,李承乾终于决定,用最激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image.png

  李承乾的选择,便是直接发动政变,通过政变逼李世民退位,自己登基做皇帝。只要他做了皇帝,那么便再也没人可以如此严苛要求他,也没人会威胁到他的位置了。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李世民的另一个儿子李佑,却抢先一步,在封地内发动了兵变。李佑起兵的原因,同样是因为受不了李世民的高压教育。最后,在李世民的铁腕镇压之下,李佑很快就被镇压了。但是李佑的谋反案,却牵连到了东宫的一名官员。最后在审讯当中,这名东宫官员,意外供出,太子竟然也要谋反!

  当这个消息摆到李世民面前的时候,李世民也陷入了两难。

  李世民从来没想过,李承乾竟然走上了谋反的错误道路。长久以来,李世民对李承乾都是极为宠爱的,只是这种宠爱,显得有些严苛。李世民也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换太子的事情。然而此时,李承乾的谋反案,已经摆在面前。就算李世民再怎么宠爱儿子,也不可能轻轻放过了。

image.png

  最终,李世民不得不废掉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将李承乾流放黔州。此后,李世民为了救李承乾的性命,同样也没有选择次子李泰做皇帝,而是立嫡三子李治为太子。因为李世民知道,只要李泰做了皇帝,将来李泰登基之后,肯定要报复李承乾,李承乾到时候就必死无疑了。

  然而李世民万万没想到,李承乾到了黔州之后,大概是因为水土不服的原因,才刚刚过了几个月,便因病去世,客死他乡了。

  至此,李渊昔年的那个诅咒,终于应验了。

  其实,纵观李承乾的这个故事,我们也不难发现:李承乾会造反,纯粹是李世民逼出来的。如果李世民能够对李承乾宽容一些,恐怕李承乾也不会铤而走险。

  至于李渊的那个诅咒,是否真的有道理,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后来的历史来看,我们可以断定,李家的男人,确实不太会教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长平之战时楚国在做什么 楚国为何没有趁机攻打秦国-趣历史网
下一篇:褚英身为嫡长子的同时还战功赫赫,为何却结局惨淡呢?-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