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都有了东厂和锦衣卫 皇帝为何不顾反对还要建立西厂-趣历史网

2022-11-01 05: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对有了锦衣卫和东厂明朝皇帝为何不顾群臣反对建立西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从公元1368年明帝国建立朱元璋称帝,到公元..

  对有了锦衣卫和东厂明朝皇帝为何不顾群臣反对建立西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从公元1368年明帝国建立朱元璋称帝,到公元1644年明帝国灭亡,锦衣卫和东厂这两大机构几乎贯穿了整个大明帝国的历史。

  然而,除了朱元璋为巩固皇权亲自建立的锦衣卫和朱棣为镇压反对派亲自建立的东厂,明朝还有一个“昙花一现”的特务机构,这个特务机构名叫西厂。那么,西厂到底是是一个什么样的特务机构?有了锦衣卫和东厂,明朝皇帝为何不顾群臣反对建立西厂?

image.png

  上图_ 朱见深(1447年—1487年),即明宪宗

  什么是西厂?

  西厂是明宪宗朱见深建立的特务机构,其全称为“西缉事厂”。明宪宗于公元1477年成立西厂,西厂的头目就是明宪宗手下赫赫有名的太监汪直。

  西厂和东厂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之处在于,西厂的骨干力量和东厂一起,从锦衣卫中选拔出来。但不同之处在于,西厂的管理范围,或者说侦察范围,比东厂更加广泛。

  东厂的主要职责是对官员的言行进行监控。除了明朝后期魏忠贤乱政的时间段里,东厂设立监狱关押政治反对派,东厂在明朝多数时期是没有监狱的。东厂抓的人只能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讯,但东厂会派人前往北镇抚司参加审讯。而西厂设立有自己的监狱,西厂可以不经过皇帝的命令,直接拘捕大臣。这样一来,西厂的“司法权力”就比东厂更大。

  那么,明宪宗朱见深为何要不顾群臣的反对,在锦衣卫和东厂的基础上增加西厂呢?

  第一,明宪宗小时候的经历,为明宪宗设立西厂镇压政治反对派埋下了伏笔。

  明宪宗朱见深,生于1447年十二月十九日。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朱见深的叔叔朱祁钰监国,立朱见深为皇太子。

  然而,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并不稳固。公元1449年,朱祁钰正式称帝,改年号为景泰。在朱祁钰和于谦的共同努力下,明军死守北京城,重创瓦剌,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随着景泰帝的地位逐渐稳固,景泰帝就废掉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

  公元1457年,景泰帝病重,大臣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人拥立太上皇朱祁镇复辟。朱祁镇重新坐上龙椅后杀掉于谦等大臣,并第二次立朱见深为皇太子。

  从以上的经历就能看出,朱见深虽然为皇太子,但他小时候却过早地卷入到皇权和太子之位的纷争中,这种频繁的皇权和太子之位纷争让朱见深的压力极大。久而久之,频繁的政治权利纷争就给朱见深的性格带来了一系列变化:由于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是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因此,朱见深在主观性格上就有一种“缺少安全感”的感觉。

  朱见深第二次当太子后,他主观上就恐惧自己的太子之位再次失去。朱见深当上皇帝后,他主观上就恐惧有某些政治敌对势力要造反,威胁其皇权统治。久而久之,这种“缺少安全感”的性格让他逐渐形成了口吃的毛病,这种“缺少安全感”的性格让他去寻找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贵妃,也正是这种“缺少安全感”的性格,让朱见深在位期间就不顾群臣的反对,设立西厂,并给西厂以更大的权利镇压政治反对派,进而巩固其皇权统治。

image.png

  上图_ 明朝《出警入跸图》里身穿铠甲的锦衣卫

  而且,明帝国中出现了一种值得探讨的现象:个人能力越强,越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稳定朝政局势,登基后越是自信的皇帝,其对厂卫的依赖就越少。比如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孝宗朱祐樘、明穆宗朱载垕,这些皇帝对厂卫的依赖相对较少。

  在明朝“特务统治”的特殊环境里,朱高炽、朱瞻基、朱祐樘、朱载垕等皇帝能尽最大限度的恢复中国传统的文官政治,这使得明朝在朱高炽、朱瞻基、朱祐樘、朱载垕等皇帝的治理下出现了“仁宣之治”“弘治中兴”“隆庆中兴”的大好局面。

  相反,个人能力越弱,登基后越不自信的皇帝,其对厂卫的依赖就越强,厂卫的地位也就随之提升。比如明宪宗朱见深、明武宗朱厚照和明熹宗朱由校。

  公允来说,明宪宗给于谦平反,处理荆襄流民事件,“成华犁庭”横扫女真部落,减轻民众赋税负担,其执政期间还是给国家民众做了一系列好事,称得上一位有作为的守成之主。但是,明宪宗建立的西厂却成为成化时期明朝政治空气污浊的标志,也成为明宪宗本人一生中不可抹去的“政治污点”。

  至于明武宗和明熹宗,他们依靠刘瑾和魏忠贤,将朝政搞成了太监的“一言堂”,谁反对刘瑾和魏忠贤就把谁关进大牢迫害致死。这使得明武宗和明熹宗时期成为明朝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

image.png

  上图_ 魏忠贤(1568年-1627年)

  第二,明宪宗时期特殊的内外环境,让明宪宗不得不建立西厂,稳定政局。如果从稳定政局的角度看,西厂还是为巩固明宪宗在全国的统治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但由于西厂的主流做法是侵犯人权,随意拘押大臣,所以西厂的正面作用不能上升到主要方面。

  明宪宗从其父亲明英宗手里接过了一个内外很不稳定的“烂摊子”。内部,明英宗冤杀于谦的负面影响一直存在,国内流民四起,聚众叛乱杀害官员。外部,女真、蒙古鞑靼部落、瓦剌部落对明朝北部边境的干扰始终没有停止。

  面对父亲留给他的烂摊子,明宪宗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局势,其上台后的第一件“政治功绩”就是下诏给民族英雄于谦平反。于谦冤案平反后,明宪宗又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荆襄流民、还出动军队打击女真族的挑衅,将努尔哈赤的远祖打得大败而归。明宪宗还任用李贤、彭时、商辂、杨廷和等官员,将内政处理的紧紧有条。

  然而,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明宪宗采取的一系列稳定明朝的内外局势的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明英宗留给他的“烂摊子”问题。

  对外,明宪宗始终没有解决河套地区的边患问题,蒙古对河套地区的威胁始终存在。

  对内,明英宗时期留下的“传奉官”问题不仅造成吏治的腐败,还冲击皇权(嫔妃和太监能以朱见深本人的名义买官卖官),这使得朱见深在主观上认为其皇权没有得到彻底的巩固,朝中依然有反对势力冲击其皇权统治。

  为了全面稳定统治,打击反对明宪宗本人的政治集团,明宪宗就在明朝内忧外患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特殊环境中成立了西厂,并给西厂更大的权力监视百官。

image.png

  上图_ 明朝《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西厂设立期间确实侵犯人权,随意拘押官员,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西厂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反腐败,打击不法官员的作用。

  比如,明朝福建省的官员杨晔利用手中权力和父亲在乡里为非作歹,欺压百姓,还准备出海当海盗。有人举报了杨晔的不法行为,杨晔就贿赂官员,企图逍遥法外。而汪直在得知杨晔的不法行为后,迅速将杨晔抓入西厂大牢严加拷打,杨晔交待了欺压百姓和贿赂大臣企图逍遥法外的非法行为。杨晔最终被明宪宗处置。如果没有西厂和汪直,杨晔极有可能就逍遥法外,进而继续欺压百姓。

  正因为西厂在客观上有打击不法官员,稳定统治的作用,这使得西厂在明宪宗内忧外患完全尚未评定的特殊时期存在一定的正面意义。但由于明朝整个的特务统治,历史负面评价较多,所以西厂这一产物被后人视为明宪宗的“政治污点”。我们不能因为西厂在当时存在的某些正面意义,而将西厂当成推动明朝历史前进的产物。

  参考资料:《明史》《明宪宗实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古代宰相和丞相有什么区别 两者谁的权力更大-趣历史网
下一篇:北齐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朝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