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恂被废去太子之位,到底是因为什么?-趣历史网

2022-11-28 04: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元恂,原名拓跋恂,孝文帝元宏嫡长子,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根据《魏书》中的记载,当年八月,北魏孝文帝元(拓..

  元恂,原名拓跋恂,孝文帝元宏嫡长子,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根据《魏书》中的记载,当年八月,北魏孝文帝元(拓跋姓,因汉化改革而改元姓)宏出巡嵩山,留在洛阳的皇太子元恂却突然“于西掖门内与左右谋,欲召牧马轻骑奔代(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南迁前的国都)”。

  元恂为了顺利离开洛阳去平城,还杀死了试图阻拦他离开的太子中庶子(有纠正缺违,侍从规谏之责)高道悦。

  而元恂想逃离洛阳,北上去平城的原因是受不了洛阳夏季的炎热天气,史载其“深忌河洛暑热,意每追乐北方”,也就是说,他趁着父亲不在,召集几千轻骑北上的初衷仅仅是想去避暑。

  但元恂并没能成功,被守卫皇宫的禁军将领给拦了下来。

image.png

  随即,得到消息且大怒的元宏急忙返回洛阳,亲自杖责元恂不说,还在当年十二月即废掉了他的太子之位。

  根据史书记载,当得知儿子准备跑到平城去时,元宏的反应是“闻之骇惋”,事后,在决定废太子时,也表态说:“此小兒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

  元恂不过是因为对气候的不适应,想出去避个暑,值得元宏如此反应吗?

  这要和北魏朝堂上当时紧张的政治氛围说起。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国家,国土包括当时中国大半个长江以北的区域在内。

  为了更好的统治这个国家,得到汉地豪族、百姓的认可,并让鲜卑人从野蛮向先进步进,孝文帝元宏在位时,决定进行全盘的汉化改革。

  他强行推动这场改革,试图让鲜卑人从包括言行举止、饮食习惯、服饰礼仪在内的各方面习俗,都学习和效仿汉文化。

  这场改革当然会得到原本就居住在长城以内的汉地豪族、百姓们的支持,但却遭到了部分鲜卑贵族的强烈反对。

  毕竟,这是一场对鲜卑族自身文化习俗、政治形态的完全否定。

  历史上,普通的改革都会有反对力量,何况如元宏推动的这种全盘否定式的改革。

  反对势力很强大,元宏是依靠皇帝的权威和掌握的武力强行在推动改革,至皇太子元恂准备出逃平城避暑的这一年,各种制度的变动达到顶峰。

  当年元月,元宏下令所有的鲜卑人改汉姓,并要求鲜卑皇族和贵族和汉姓世家联姻,元宏带头改姓,带头娶了好几个汉姓世家的女子为妃,还给几个弟弟全部另娶了汉姓王妃。

  更重要的是,元宏规定鲜卑贵族必须要习汉语、说汉语(三十岁以下的官员必须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可以慢慢学习),否则,就不要做官了。

  到了连姓氏和语言都要改变的地步,反对汉化改革的鲜卑贵族们也忍不住了,他们之间的各种阴谋串联也开始增多。

  在这种保守派和改革派互相较劲的紧张氛围中,政治人物的动向往往意味着不同的含义。

  皇太子元恂选择在这个时候,想带着几千兵马跑到旧都平城去避暑,在政治上,相当于立起了反对父亲元宏改革的大旗。

  虽然元恂的本意未必想如此,但只要他一动,就会被鲜卑贵族们利用,他的皇太子身份也足够扛起反改革的大旗。

  此前的一年,即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元宏的岳父、太师冯熙(元宏嫡祖母冯太后的亲哥哥,有四个女儿都嫁给了元宏,其中有两个先后成为皇后)在平城去世。

  一堆鲜卑贵族以此为机,鼓动元宏回平城去主持和参加冯熙的葬礼。

  他们希望元宏参加冯熙葬礼是次要目的,主要目的是让皇帝回到旧都,从而打击元宏迁都洛阳的决策。

  平城是旧都,留守的鲜卑老贵族多啊,元宏的长辈也有不少留在那,难道每次都要从遥远的洛阳赶去参加葬礼?不如把国都迁回来?这是在试探元宏汉化改革的决心。

  元宏当时毫不犹豫拒绝了鲜卑贵族们提出的为岳父奔丧的提议,并且下令,以后,在平城去世的鲜卑贵族全部把灵柩送到洛阳来安葬。

  除此之外,元宏还顺势规定,就算是夫妻分别死于平城和洛阳两地的,也不准到平城合葬,只能到洛阳合葬,否则,就分葬两地。

image.png

  由太和十九年发生的冯熙葬礼事件来看,元宏为了汉化改革的全力推动,自己在迁都洛阳后,都极力避免去平城。

  因此,政治身份上能部分代表皇帝元宏的皇太子元恂想跑到平城去,不管他是因为什么理由,如果他成功了,都会让元宏在政治上陷入被动,这让把汉化改革视为生命的元宏极为愤怒。

  所以,才有了元宏得知消息后的“闻之骇惋”和之后亲自杖责儿子,并以“乃是国家之大祸”的理由,迅速废掉他的行为。

  太和二十年十二月,皇太子元恂被废,当月,以恒州刺史穆泰(鲜卑姓为丘穆陵氏)、定州刺史陆睿(鲜卑姓为步六孤,有平原王爵位,他曾带头劝元宏回平城参加冯熙葬礼)就联合了一堆鲜卑贵族,其中还包括不少鲜卑皇族,起兵造反。

  造反后来被元宏平定,但皇太子出逃平城,被废后鲜卑贵族马上就造反,这两件事结合起来,意义就非同一般。

  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四月,年仅十五岁的废太子元恂在被废四个月后,被父亲元宏逼令喝毒酒自杀。

  《魏书》记载,元恂被废后其实很老实:“恂在困踬,颇知咎悔,恆读佛经,礼拜归心于善。”但:“中尉李彪承间密表,告恂复与左右谋逆。”

  元恂未必真有谋逆的想法和行为,史载其“有手书自理不知状,而中尉李彪、侍御史贾尚寝不为闻。(申诉的奏疏被扣,元宏没看到)”,但他被废当月的穆泰、陆睿造反事件却似乎坐实了此事。

  皇太子元恂的被废和赐死,起因实在是微不足道,无非是受不了炎热的气候,想到更适应的北方避暑(元恂十二岁之前都在平城生活)。

  不过,年纪尚幼的他,没有体会到政治的严谨和残酷,也没有皇位继承人该有的政治敏感性,皇太子不在行动和政治上紧跟着皇帝,能好得了?怪不得元宏的无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司马炎是什么出身?他的能力如何?-趣历史网
下一篇:揭秘古代传说中三大媚妖:没人能经受住诱惑!-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