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身贫民 朱元璋是怎么建立大明江山的-趣历史网

2022-12-01 04: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还不知道:贫农出身的朱元璋,凭什么能建立大明王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众所周知,大明王朝的创建者是朱元璋,在中国历..

  还不知道:贫农出身的朱元璋,凭什么能建立大明王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众所周知,大明王朝的创建者是朱元璋,在中国历代王朝的开国君主中,他的出身是最低贱的。

  朱元璋祖籍沛国相县,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沛县,从其祖父一辈开始,他家就因贫困几度迁徙,到父亲朱五四时,最终定居在了濠州,也就是如今的安徽凤阳。

  朱元璋幼年时期过得那叫一个惨!他从小就给地主家放牛,时不时挨地主打骂,仅在私塾读过几个月的书。

  后来,濠州一带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蝗灾、旱灾接踵而至,朱元璋的父母、长兄因没有饭吃而相继死去。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前往皇觉寺出家为僧。

  然而没过多久,由于天灾的缘故,僧人们也没有吃的了,因此他只能离开寺庙四处化缘为生。说好听点是‘化缘’,说直白点,其实就是‘乞讨’。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他加入濠州红巾军郭子兴部后,才基本宣告结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出身低贱的人,最后竟然创建了一个统治中国长达276年的大明帝国,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那么,朱元璋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的成功路上,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呢?

image.png

  出身低微的朱元璋,能在元朝末年社会大动荡和群雄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推翻元朝,实现统一,笔者认为有如下四个原因!

  第一、依附强权,韬光养晦

  在朱元璋崛起之初,先是在淮西一带活动,进而渡江,以南京为中心,西面有陈友谅、东面有张士诚、北面有韩林儿,很好地避开了元朝主力。

  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是元末红巾军的重要领袖之一,韩山童被捕身亡后,他的徒弟刘福通便找到韩林儿,将其立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宋,建元龙凤。

  从当时天下的局面来看,承担阻挡元朝主力大军的是北面的韩林儿,尽管他后来也走向了失败,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耗尽了元朝的元气,以至于后来朱元璋率军北伐能势如破竹。

  在朱元璋羽翼尚未丰满之际,他并没有选择孤军奋战,而是明智地依附在“龙凤政权”之下,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就接受了龙凤政权的封号,在和州建立都元帅府,之后又被提升为枢密院同佥、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当然,朱元璋看似是在小明王的统属下做事,但朱元璋却拥有绝对的独立自主权。简单来说就是,朱元璋的军队并不归小明王调遣,而只归朱元璋调遣。

  不过,也正是由于这种表面的“统属关系”,使朱元璋开展一些军事行动时,具有了一定的合法性。这为朱元璋前期扩大和巩固实力,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此外,在当时的天下群雄中,朱元璋秉持着徽州大儒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从而极大缩小了自己的目标,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结果最晚称帝者,恰恰是最终成就帝业的人!

  因此这也告诉我们:在自身实力尚弱的时候,千万不要太过张扬,相反,要学会韬光养晦,慢慢积蓄力量,最后惊艳所有人。

image.png

  第二、注重军队的建设

  朱元璋从南略定远开始,不断收编地方部队,随着势力越来越大,其军队的成员也就越来越复杂。

  对于这个问题,朱元璋有着一套非常好的整训方案。每收编一支部队后,他就会认真地加以整顿,从军官到士兵,无一例外,之后便开始严加训练。

  而训练又分为:军事训练和思想训练!军事训练,其目的是增强士兵们的军事素质,提高战斗力;而思想训练,则是让士兵们遵守纪律,团结一心。

  所以,相较于元朝军队和各个地方割据武装来说,朱元璋的军队是一支遵守纪律、战斗力强的队伍。

  明朝著名开国将领胡大海曾说:“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而这,也正是朱元璋队伍得民心之所在。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强权也许能取得天下,但却不长久,得到民众的支持,才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之法。

image.png

  第三、正确的战略方针

  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非凡军事才能之人,而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他善于运用战争动员的手段,以及独特而正确的战略方针。

  其中,“战争动员”是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每次征战前,朱元璋都会对将领和士兵进行动员,主要分为:明确战斗目标、交代具体任务、说明步骤、鼓舞士气、申明纪律。此外,朱元璋也会解答将领的疑虑,统一认识。

  每次战役开始前,朱元璋都会亲自做战斗动员,以至于他的部队在战斗中,敢打敢拼,不畏生死,给予了敌人沉重打击。

  当然,除了对将领和官兵进行动员之外,发布檄文,也是战争动员的一种方式。

  比如朱元璋在讨伐张士诚时发布的《平周榜》,进攻大都时发布的《谕中原檄》等,都堪称“大手笔”。

  檄文的发布,往往具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既可以壮大自己队伍的声势,又可以使敌军气馁,闻风丧胆。

  檄文中都会宣示战争的动因,表明自己是吊民伐罪之师,从而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

  其次是独特和正确的战略方针!

  兵法云:远交近攻、避强击弱;朱元璋在对待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战略上,从二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先攻打远方强大的陈友谅,再攻打近处相对弱小的张士诚,结果收到了很好地效果。

  此外,朱元璋还擅长利用矛盾,对敌人各个击破。

  比如在朱元璋讨伐张士诚时,最担心的就是元朝军队南下,一旦腹背受敌,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就不断利用元朝内部矛盾,于扩廓帖木儿通好,从而孤立了张士诚。

  因此,采取正确的战略方针,也是朱元璋胜利夺取天下的一大重要原因。

  而这也告诉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时,选择正确的方向,使用正确的方法,比起一味地埋头苦干,要强得多。

image.png

  第四、注重战时经济

  在元朝末年时期,由于连年的战争,致使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损害,农村缺乏劳动力,粮食供应严重不足。再加上水利失修,残垣断壁的破败景象随处可见。

  因此,当时各个割据军阀之间的军事较量,最终也都将反映在经济实力的较量上来。

  最初的时候,朱元璋的军队在出征时,军士概不支粮,而是进入到敌境后进行“捎粮”。

  所谓“捎粮”,也叫“寨粮”,就是由当地百姓缴纳粮草,以供军队使用。尽管这种筹集粮草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益处,但其弊端更大!

  首先是害民,其次是难以支持旷日持久的战争。

  等到下集庆后,朱元璋推行“广积粮”的措施,于至正十六年,设立营田司,除了负责修堤防、管水利外,其主要任务是带领各地戍守将领开荒屯田。同时又鼓励农民各还乡土,进行耕桑。

  这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四年后,也就是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就下令废除了“捎粮”。

  朱元璋称吴王后,又设立司农司,专管屯田事务。而这些,也是朱元璋相较于其他割据势力的高明之处。

image.png

  所以我们最后可以简单总结一下,出身贫贱的朱元璋之所以能取得天下,建立大明王朝,其主要原因有四点:

  第一,在自身实力尚未强大的时候,选择依附强权,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最后再一鸣惊人。

  第二,注重军队的建设工作,除了加强部队的军事能力之外,也要加强部队本身的思想建设。

  第三,采取正确的战略方针,以应对当下复杂的形势,从而获得主动权。

  第四,注重战时经济,打造强大的经济后盾,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当然,除了以上四点之外,朱元璋成功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他知人善任,善于利用权谋手段等等。

  那么,除了这些以外,你还知道朱元璋成功的哪些因素呢?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答案,我们一起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东吴都已经向曹魏称臣了 曹丕为何还要先对孙权下手-趣历史网
下一篇:朱元璋长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朱元璋长得丑是真的吗-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