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王莽的新朝变革,更像一场造梦行动?-趣历史网

2022-12-08 05: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新朝开国皇帝(公元9年1月10日—23年10月6日)、政治改革家, 新显王王曼第二子。汉元帝皇后王政..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新朝开国皇帝(公元9年1月10日—23年10月6日)、政治改革家, 新显王王曼第二子。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政君,一位中国的传奇女性,她活了八十四岁,以汉元帝皇后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历经六帝,是辈分最高的宫廷老人,她站在西汉的政治巅峰见证了西汉帝国的末日,而让她更出名的是她的弟弟——王莽。

  汉武帝为支付昂贵的战争花销,制定了远超时代的国家财政制度,史上最昂贵的战争,逼出超越时代两千年的国家财政但社会生产力远及不上国家对经济的汲取,这给西汉帝国造成了不可治愈的创伤。西汉帝国的由盛转衰由此开始。

  孤独的愤青

  西汉在武帝之后,经历了昭宣二帝盛世之治,天下虽不复文景盛状,但亦基本稳定。与民间的平静不同,此后的朝局颇显波谲云诡,西汉是一个有外戚干政传统的王朝,在朝堂此时王政君的家人正在蚕食中央的权柄;而借助汉武帝财政改革而兴起的豪强与世家大族们则在民间侵吞社会经济,皇帝则慢慢被彻底架空。

image.png

  上流社会奢靡成风,食肉者争权夺利,斗升小民在夹缝中生存,这个时候王莽登场了,他就像浊水中的一股清流就显得那么的可贵。他不贪不腐,并身体力行的试图扭转这个世风日下的时代,可是此时的王莽感到了屈原式的孤独——天下皆如此,唯我独清醒。

  命运让孤独的王莽结识了另一个孤独的群体,于是两者一拍即合,这个孤独的群体就是儒家。在此后的时间里,儒家成为王莽最坚定的粉丝,他们坚信王莽就是儒家苦苦寻觅的天命之人,他们激动地向王莽兜售他们的政治理想并获得后者的赞许,于是一场两个浪漫主义者主导的悲剧即将拉开。

  儒家的暗流

  西汉的儒家,远不及宋明儒学盛世,此前汉武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重用儒家董仲舒开始了一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行动,而儒家投桃报李的抛出了“天人感应”的理念,从神学角度将皇帝塑造成了“天子”,儒家在中央政权的政治地位在这一系列事情中得以抬高,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争鸣数百年的诸子百家真的会任由儒家独大吗?

image.png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费劲心力的儒家只获得了治学权,他们可以垄断教育和宣传两个行业,将儒家思想灌输给整个社会,但依旧不被主流社会认可。因为学儒无法当官,西汉官僚体系由世家和外戚所垄断。回过头来,我们看后世儒家的兴起就会发现是源于科考与寒门,在宋时儒学正式和科举划上等号,这时儒学就是当官发财的屠龙术,儒家政治地位才得以达到巅峰。

  那么此时的儒家学说,到底是什么呢?

  是复古!儒家信奉尧舜之治,他们认为远古时代的华夏是最美丽的时代,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儒家不承认社会的进步,他们认为进步的是人的欲望,而欲望总会毁掉世界。他们认为尧舜太远,所以一切只要返回周朝时就好了,但是周朝距今也很远,真正的历史早已在战火中模糊,于是儒家根据自己的想象和需求打造了一个“周朝”,并告诉天下人,这就是最好的时代。

  而儒家又是一个及其圆滑的学派,他们一方面有着自己乌托邦式的政治梦想,另一方面他们又能与帝王很好的配合,他们最早发现舆论的妙处,儒家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打击,失去了很多,但是唯一被他们珍若生命,甚至超过生命的就是舆论权。而这次舆论成为他们的武器,这个无声无息的武器颠覆一个帝国。

image.png

  复古的新朝

  王莽如儒家的联合是这么的合适,儒家需要王莽的身份以获得大权反哺儒家,王莽需要儒家的舆论,让他更顺利地完成代汉工作。事实最后也和他们预想的一样顺利,在一部分支持者的簇拥下,和一部分沉默者的默认下,王莽和儒家成功了。

  王莽建立的王朝命名为新,但这却是个复古的王朝,新朝的变革更像一场造梦行动,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 土地公有

  但此时的土地公有却并不是现代社会的土地公有。在现代社会,土地公有制都有一个前提——三权分立,完善的体制让土地仅所有权公有,土地带来的社会经济活跃性依旧被保持住了,而王莽的公有制则简单粗暴得多,他仅仅为了重新分配土地。

  因为他和他背后的儒生们希望复古的采用周朝的“井田制”。

  而“井田制”其根本只是周朝一个设想制度,但儒家帮王莽将其完善成了一个周朝使用过并空前成功的土地制度。那么什么是“井田制”?根据儒家的理论,井田制是将土地分成900亩大小的正方形,再画一个井字,均分成九块,八块分给八户人家,中间一块是公田,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种。八块私田收益归农民,一块私田收益归封君。

image.png

  如果有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看到这个理论可能会笑喷,因为这种制度只可能存在于天堂。现代中国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高标农田平整的背景下,能大面积满足井田制的土地估计也只有东北的三江平原和华北平原,在生产力如此低下的时代采取井田制,估计能满足标准的土地不到百分之十,更何况从人心角度看,真有人会认真耕种公田吗?

  然而这个“井田制”梦想实施却实实在在得罪了天下世家,世家世代积累都转换成土地,世家希望依靠土地做千秋万代的世家,而王莽上来就要土地公有。当年王莽代汉,世家大族的沉默其实是一种政治的交换,我不阻止你,但你也需要承认和保护我的既得利益。而土地公有,就是王莽对世家的第一次违约。

  第二,“计划经济”

  王莽的一系列改革,并没有让社会如他所想的变好,反而破坏了原本西汉的财政格局,中央财政崩坏,而民间经济也日趋混乱。对此王莽和他的儒家朋友们开始了对经济的改革,这是一场更失败的改革,充分体现了当时儒家政治上的幼稚。

  王莽首先设定了五均之法,对重要商品实行国家制定价格制度,无视市场调节,强调商品只能以国家制定的价格交易。这有些像现在的限价令,但是限价在现代也只是在有限的几种商品上实行的临时行为,而王莽将其变为国策,还覆盖了几乎所有主流商品。政府企图用限价掩盖通货膨胀的实事。

  此外国家还通过赊贷法实行了国家放贷,通过税法对天下万物征税,这里依然有儒家的影子,因为儒家是最厌恶商贾的学派,他们认为人民只需要回到土地上老老实实耕种,其他所有行业都应该由政府执行,这样才能保障政府与人民的安定。

  王莽的“计划经济”是为了削弱商人,但是这一系列法令在实施过程中,王莽却发现只有商人才能管好经济,于是王莽开始尝试征辟商人为官来管理经济,这倒有些资本主义的影子,这本来可能是挽救经济的好举措,可惜当时天下叛乱已经此起披伏,这条以商管商的政策成效已经无法清晰的被看到了。

  第三、货币狂想曲

  在货币改革上,王莽和儒家的幻想家本质展现无遗。新朝天才般的货币政策让人咋舌。货币改革的起因还是通胀,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已经推行了一百多年,通过一百多年的贬值,政府发现铸造五铢钱的成本太高了,原本政府通过偷工减料制作的五铢钱可以收刮天下财富,但是巨大的通胀让政府发现,即使将五铢钱减重也不能覆盖通胀造成的铸币成本增加。

  于是王莽大手一挥:改!这次王莽先推出了三种货币,分别是大钱、契刀和错刀。这里重点说说后两者,因为他们是大额货币,契刀币值五百,错刀则面值五千,王莽本意是通过大额货币发行,减少五铢钱的使用,从而节省铜。

image.png

  但却忽略了当时的工艺,哪怕错刀工艺已经很完美,但是巨大的造假利润还是让造假者趋之若鹜,哪怕中央对造假者制定重罪也不能免。于是在假币和政府无序发行的冲击下,新币快速贬值,天下金融秩序为之大乱。无奈之下的王莽废除了两种刀币,贴心的儒家还为王莽找好了理由,先朝国姓“劉”乃是由“卯金刀”组成,刘氏不为帝,那么刀币自然也应该停止。

  第一次失败的货币改革,引发的金融灾难形成了蝴蝶效应,王莽不得不继续改革,这次王莽推出了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的货币体系。那复杂到现代人可能都无法背齐的换算法则,让古人更是无法适应,于是五铢钱流通还在继续,紧接着王莽规定携带五铢钱者流放,这逼得人民回到了以物易物的经济环境中。

image.png

  而这次失败的改革也为新朝吹响了丧钟,王莽终于可以不用再陷入越改越乱的漩涡中了,因为长安被攻破了,他终于带着他的政治理想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只留下灾乱连天的天下。

  而快速与王莽撇清关系的儒家,因为闯下大祸被迫进入了一次长达数百年的长眠,在未来数百年,儒家开始醉心于底层教育,再不敢涉足顶层政治了,儒家开始真正修炼他们的治世学术,以期让其在保持复古的理论基础上能够贴合时代,而这一套理论终于成功的兜售给了帝王家,并成型于唐宋,大成于明清。

  而手掌刀笔的儒士们却决口不提西汉末年的这场儒门乱世的闹剧,只留下幻想家王莽独自承担洗刷不尽的历史耻辱。纵看整个王莽和儒家的改革,处处透露着幼稚,他们不是法家,却总是迷信制度,认为通过国家制度可以干预社会,他们不懂妥协,也没有循序渐进的智慧,因为无论王莽还是儒家都只是初掌大权,没有没有任何执政经验,他们心中也许真有一片美丽的乌托邦,但他们的手段和能力注定到达不了心中那个最美的远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汉匈之战对西汉财政的消耗究竟有多大?-趣历史网
下一篇:东汉是怎么的存在?当时的世家豪强是如何崛起的?-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