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汉文帝与汉景帝联手贡献了一个盛世-趣历史网

2022-12-08 05: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说秦始皇是第一个开创大一统格局的帝王,那么汉..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说秦始皇是第一个开创大一统格局的帝王,那么汉高祖刘邦就是大一统的拨乱反正者,因为他击败了诸侯制的簇拥者项羽,让华夏再次一统。刘邦的非典型性“大一统”,这导致大汉帝国从建立之初就风雨飘零,处在极端的危险中,一旦哪个诸侯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帝国随时就会崩溃。

  文景之治,在史书上常常只有寥寥数语,史官们更愿意对文、景继任者武帝传奇的一生去浓墨重彩,而恰恰是这两个低调的帝王,堪称那个时代的“时代之子”,他们做了一些现在看起来平平无奇,在当时确是前无来者的事情,彻底巩固了大一统的天下格局,为千秋万代的华夏帝王提供了一套关于统一的执政纲领,他们才是真正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image.png

  汉初的风雨飘零

  刘邦建立的汉帝国,是由郡县、封国共存的制度,类似于周朝。唯一的区别只有两点:

  一、中央实力和地盘比周朝大得多,足够威慑诸侯。

  二、诸侯绝大部分是刘氏宗族,相当于“家天下”版的诸侯制。

  而此时的刘邦面临一个选择,任何一个王朝统一之初,帝王擦干剑上的血迹后都将面临的选择,那就是:先发展经济还是先控制社会?

  秦始皇选择了后者,过度的社会控制,让经济出现崩盘,覆灭了这个崭新的王朝,而刘邦多疑而又控制欲强,本质上他是和秦始皇一样的人物。而他在位的七年间帝国并不安稳,外有胡虏入侵,内有异姓诸侯林立。他用七年时间将大部分的异姓诸侯换成了刘氏宗族,然后便溘然长逝。在这短暂的七年里他还来不及控制整个社会,这也给后来人的变革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image.png

  刘邦去世后,中间经历了数年吕氏专权,终于皇位还是回到了刘邦的嫡系手中,汉文帝继位了。此时的汉朝已经越发不稳定了,因为中央虽然掌控了国家所有形胜之地,但是并不富庶,而从不向中央缴税的诸侯们借用山海之利(主要是矿藏)逐渐富裕起来,中央和诸侯实力的天平从中央独大到逐渐趋平,政局也开始逐渐有不稳的迹象。

  而当时天下百姓对此却持观望态度,大家还是没有彻底习惯和依赖大一统模式,汉人的概念依旧模糊。回到前文那个选择题,面对经济和政局的不稳,帝国的继任者文帝坚定的选择了经济。

  第一次免除农业税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免除了农业税,普遍认为这是华夏第一次免除农业税,其实不然,汉文帝主导的税赋改革中就免掉了农业税,而且一免就是整整十三年。大家一定惊讶:不是说要振兴经济吗?免税只是富民,那国家收入怎么办?

image.png

  文帝给出了两个答案——黄老之术和卖爵,首先通过黄老之术治国,强调无为而治,将中央行政班子压缩到极致从而达到省钱目的,通过售卖爵位,为中央获取财源。只能说汉初的帝国所谓大一统真的太简陋了,简陋到一个国家机器的运转靠简单的卖爵就能实现,当然这里也应该庆幸文帝一朝无战事,否则中央脆弱的财政就要崩溃了。文帝通过极度压缩政府财政,进一步富民的同时,又放开了对民间的管理,而免征农业税不仅没让社会因开放的管理而进一步失控,反而让天下民心心向汉朝,因为诸侯领地下的人民税收由诸侯负责,不在中央财政管辖之下。

  文帝统治下的帝国,是润物无声的年代,中央无为而治,却展现出比秦朝的严苛管制更强的控制力,因为人民开始信任汉帝国了,文帝在最恰当的时候采用了最恰当的手段,此时的汉帝国不需要秦皇汉武那样杀伐果断的君主,恰恰最需要的就是文帝这样温和、开放的君主。

  文帝的统治堪称中央集权时代的神话时代,在文帝之前的汉朝从未安定国,百姓和大臣对这个新兴的王朝都报以冷眼旁观,大家在观察这个国家是不是会和秦一样,在短暂的统一后重新分崩离析。而文帝之后已经没有人怀疑大一统能否长久实现了,因为汉朝已经存在几十年了,虽有种种问题,但是大部分人都在统一中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大一统的种子正在天下人心中成长。

  景帝的削藩

  文帝一朝的休养生息和无为而治,成为一个温和的过渡。中央政府不可能永远无为而治,景帝继位后,在大臣晁错的建议下中央开始真正的管理地方。第一个举措就是恢复了农业税,第二个举措就是削藩。

  为什么此时要削藩,文帝在位时,大部分藩王都是文帝血缘较近的亲戚,因此整体社会稳定尚可保障,而刘邦孙辈的景帝继位后,各诸侯对待他远不及对待文帝时的恭敬。而诸侯对皇帝的轻视,往往就是朝局失控的前兆。

  此时的诸侯国内就像一个个独立的王国,他们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大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千年女尸就是长沙国丞相利仓的妻子)和自己的子民,甚至掌有铸币权。面对皇帝的削藩,以吴王为首的诸侯国们展开了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image.png

  但是中央政府控制的中西部地区是中国地理上的形胜之地,叛乱被中央军凭借地利牢牢的阻挡在外,而时间一长,已经习惯和接受统一的民心开始影响这场战争,七国之乱终究被平定,而这场诸侯反叛给了景帝一个绝佳的解决诸侯问题的机会。

  七国之乱九年后,汉景帝实施了针对诸侯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最核心的就是剥夺了诸侯国的官员任命权、财权和司法权。后世沿用千年的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终于形成。皇帝终于可以依靠官员管理他庞大的帝国。

  而失去财权和人事权的诸侯们,已经没有办法很好的控制军队,诸侯对封国的统治体系正在走向崩溃,此时诸侯已经有些类似于后世的藩王,只享受名利而不享受封国管理的实际。而剿灭七国,取七国财货的中央,在诸侯面前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庞然大物了。

  与汉文帝的极简的管理制度不同,汉景帝开始了中央对帝国财政的初步干涉,但是又并不伤及民间,因为景帝一朝的财政以极低的农业税和来自原来各诸侯国的山河之利为主,本质上没有伤害平民的利益,而又充盈了国库。汉帝国开始蒸蒸日上,此时距离刘邦故去已经数十年了,已经没有人对统一的帝国抱有怀疑态度,大家都认可了统一,而这种认可在华夏从此延续了下去,此后华夏不管王朝更迭,但统一已经成为唯一的追求,没有人再试图去尝试分裂的诸侯制了。

image.png

  直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开始对天下指派官员和收取赋税,华夏才能说真正的大一统了,这种大一统不同于秦帝国的缺陷明显,也不同于刘邦时代充满者妥协,这是一场真正的大一统,中央高度集权,意味着帝国前行的方向真正开始取决于一小部分时代的顶级精英,而帝国的力量可以在集权之下近乎无限放大,这才真正有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引领万世千秋的统一

  汉代之所有能有如此成就,我认为在于从高祖刘邦到景帝,汉代的君王们把秦始皇希望一代解决的问题用了数代去解决。他们一代代的,慢慢的,小心翼翼的将统一的观念灌输给世人,等那些强大的分裂诸侯派的坚决拥护者老去、死去,而新生的一代本质上已经将统一视为理所应当。

  轰轰烈烈的七国之乱的崩溃何尝没有这个原因,七国在吴王的串联下怒而兴师,在反叛的过程中吴王以外的六王他们却慢慢发现,他们找不到反叛的理由。因为统一成为大势,如果吴王反叛成功,难道他真的会继续沿用诸侯制,而不是登基为帝吗?带着这种疑问,七国开始离心,当旧制度最坚定的坚持者都开始怀疑时,就意味着新制度已经势不可挡了。

  文、景两代帝王都有各自的缺陷,但是幸运的是,他们统治的时代就需要他们这样的人呢,他们就像天选之子,在他们的时代,他们的优点被时代无限放大,他们的缺点被时代隐藏。通过两代君王的努力,此时的帝国经济达到了巅峰。

  但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中央帝国一旦形成,他的走向就再难以控制,而集权制的死穴也开始出现并不断膨胀放大。文、景在任时这个死穴还很小,随着两代君王的逝去,慢慢的这个死穴开始放大,直到毁灭帝国。

  这个集权制的死穴就是欲望,帝王和官僚的欲望,在集权下不断扩大,而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跟不上他们欲望扩大的速度,有限的社会资源会逐步在他们欲望的侵蚀下朝他们倾斜,指导拖垮整个社会。

  汉武帝六年,帝国最后一位支持黄老之术治国的人——窦太后驾崩,中央帝国骤然转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秦朝实现了大一统,为何没多久便陷入突然性死亡呢?-趣历史网
下一篇:汉匈之战对西汉财政的消耗究竟有多大?-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