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能统一六国,王翦付出了哪些贡献?-趣历史网

2022-12-15 04: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秦国能统一六国,王翦付出了哪些贡献?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的行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体涉及到内政、外交、用间、军事等..

  秦国能统一六国,王翦付出了哪些贡献?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的行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体涉及到内政、外交、用间、军事等多方面步骤。

  其中,军事上最大的功臣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

  因为后世掌控意识形态大权的儒家弟子,特别是两汉时期的儒家子弟,大多对秦始皇及秦政持批判态度。

image.png

  因此,军事上辅佐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首席功臣王翦,也没能得到很好的评价。

  西汉的司马迁在编写秦朝名人列传时,对王翦的评价就是完全的反面。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写道:

  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

  东汉的班固在编写《汉书》时,也将王翦称为:“豺狼之徒”。

  类似评价在两汉之时,数不胜数,汉亡后,对王翦的评价才略显客观。

  秦始皇和王翦,因灭楚的兵马数量勾心斗角

  秦灭六国,王翦和儿子王贲直接参与了其中五国的攻伐,是当之无愧的,秦朝建立的首功之臣。

  不过,也因此,秦始皇一度非常担心王翦功大不好制衡,所以,当王翦提出灭楚国需要六十万兵马时,秦始皇犹豫了。

  秦始皇在第一次伐楚时,没有支持王翦,选择了李信和蒙恬,兵马也只用了二十万。

  而王翦知道秦始皇骨子里的想法,因此:“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於频阳。”

  结果,没有王翦统领的秦军被楚将项燕率领的四十万楚军迎头痛击,大败而归。

  之后,秦始皇才意识到,要消灭楚国这么个国土广袤,兵马也有数十万的大国,确实要按照王翦的想法来。

  秦始皇不惜亲自屈尊去王翦的家乡。重新请其出山,还完全按照王翦的军事部署来提供兵马钱粮。

  当然,王翦也并非是蠢蛋,他带着秦国举国之兵六十万,别说秦始皇了,哪个皇帝都不会放心。

  在出击楚国之前,王翦还为此跟秦始皇演了一出讨要富贵田财的把戏,用来打消秦始皇的疑虑。

  既然君臣猜疑的隐患消除了,王翦也就能全力整合六十万大军的战力,楚国自然也没能在他手上逃过大劫。

  王翦是历史上少有的能指挥超大兵团作战的军事家

  在古代,统帅六十万兵马,还能游刃有余的指挥打胜仗的将军并不多。

  这属于指挥超大兵团作战的范畴,不是普通将领能涉及到的,排兵布阵、扎营行军、后勤分配、山川地理的合理借用、时间及空间的运用、多方向、多兵种的配合,是相当高明的本事。

  古之名将,如卫青最多时不过统帅五万大军(不包括后勤人员),其和匈奴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战,跟霍去病加一起才十万。

image.png

  唐朝李靖灭突厥时,六路大军加起来也只有十多万。

  南宋岳飞麾下的岳家军不过十万,明朝戚继光建立的戚家军才数千人。

  历史上指挥数十万大军出征的,大多反而是败仗最为有名。

  比如晋朝时的淝水之战,东汉末至三国时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隋末的虎牢关之战等等。

  苻坚、袁绍、曹操、刘备、窦建德等,都不是平凡之辈,大多身经百战,可也无法有效驾驭数十万兵马,全部成为以弱胜强的反面教材。

  还有北宋神宗时期的五路伐夏,明朝天启年间的萨尔浒之战等,全是大兵团作战时,因指挥系统不顺畅,各路军队各行其是,而导致的大败。

  由以上历史名将们在征战时统帅的兵马人数,以及诸多历史战例,可以看到,指挥数十万兵马进行大兵团作战不是谁都能行的。

  即使在现代的我军中,数千名战功赫赫的将军里面,也只有林帅、刘帅、彭帅、徐帅、粟大将等寥寥数人才能够办到。

  而在古代,也只有白起、韩信等少数军事天才能跟王翦相提并论。

  可见,王翦在军事指挥上的能力,在历史名将中是名列前茅的。

  王翦善终,王氏家族富贵传承千年

  王翦及其子、孙,都是比较纯粹的将军,没有过多参与政治。

  而且,秦始皇对功臣的态度是相当好的,没有因防备心理杀过一个功臣。

  秦朝建立后,因功封侯的王翦急流勇退,得以善终,其子王贲类同。

  但其孙王离在秦末时,因战败被项羽俘虏,结局不明,比较公认的是被项羽所杀,王离的儿子王元、王威为躲避战乱,逃到山东琅琊一代隐居。

  可王家并没有消沉下去,反而经过数百年的积累,成为从汉朝至唐朝时期,能影响到天下局势的大家族。

  至唐朝时,当世大族中,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都是以王翦为祖。

  在这两大家族中,出过不少大人物,比如东汉末年设计杀董卓的司徒王允。

  东晋时能比肩皇帝,号称“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导、王敦兄弟俩。还有书法大家王羲之父子。

image.png

  唐朝时,唐高宗的第一任妻子王皇后,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王勃等等,也都是王翦的后代。

  王氏在隋唐时,一直是天下间最显赫的世家大族。王翦的后裔们创造的家族,可比秦始皇的家族长久太多。

  国亡家族不亡,也是古时常态。

  而王翦在汉朝晚期,辅佐暴秦的名声渐渐好转,也和其后裔建立的家族崛起有关。

  总结,王翦在秦朝统一天下的进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战争之中,或许有杀戮,但他只是尽到了军人应有的职责,两汉时,对他的评价不客观。

  王翦这样历史上少有的,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军事天才,且功高盖世。

  但他幸运的遇到了对功臣并不残暴的秦始皇。

  王翦在功成后隐退,也是其家族后裔在战乱中及战乱后能传承下去的主因。

  没有参与政治斗争,意味着仇人不多,后裔能相对安全的绵延传承。

  由此看,王翦绝对是有大智慧的,能瞻前顾后,且不受损伤,很难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刘备和诸葛亮打仗结果完全相反 两人差距有多大-趣历史网
下一篇:姜维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让蒋琬接班-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