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是英才也是奇葩,为什么这么说?-趣历史网

2022-12-18 05: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说起中国历代帝王,哪朝的皇帝个性最鲜明,当然非明朝莫属,有人沉迷搞木工,有人喜欢宅宫中,有人一心想修仙,有人兵败被俘虏,因此很多人觉得明朝昏君当道,其实明朝大多都是励精图治的明君,不然大明王朝怎么可能延续276年。

image.png

  不合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明朝的皇家态度,今天我们一起回望下明朝兴衰史,看看明朝16代皇帝,谁是英才,谁是奇葩。

  明太祖朱元璋终年画像

  首先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真是开局一只碗,乞丐建帝国。朱元璋可谓是草根逆袭的典范。他当过放牛郎,做过和尚,饥荒时期还托钵四处乞讨流浪,谁知这一讨居然讨来了天下。朱元璋25岁加入农民起义军,在反抗元朝的路上越走越顺,40岁直接走上了人生巅峰。

  他1368年登基称帝,建立了明朝,为了让老朱家的江山坐的更稳更长久,朱元璋殚精竭虑,在位30年,开创了洪武之治,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开花,社会生产也逐渐恢复了发展,也几乎把当年的队友杀了个精光,然而在朱元璋晚年时,他最喜欢的儿子皇太子朱标猝然离世,于是皇太孙朱允文就成了明朝的第二位皇帝。

image.png

  朱允文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就担心藩王用兵自重,继位后立马下令削藩,把自家的叔叔们削了个七零八落,谁知道碰到了四叔朱棣这块铁板,最终把自家的皇位削没了。1399年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1302年攻入南京,朱允文在战乱中下落不明,朱棣因此登基,成为了明朝第三位皇帝。

  朱棣统治期间,明朝经济快速发展,委派郑和下西洋进行外交,开创了永乐盛世,除此之外,朱棣还是出了名的战争狂魔,皇帝比将军还能打。处于当打之年的朱棣曾经五次亲征蒙古,把蒙古按在地上摩擦,64岁了还不服老,最后死在第五次回朝的路上。幸亏他的儿子孙子教育的好。

  天子守国门是明朝皇帝始终践行的传统,从朱棣开始,明朝迁都北平,就是为了镇守北境。朱棣每次出征打仗,太子朱高炽就负责在家打理朝政,一直兢兢业业,但朱高炽最大的嗜好就是胡吃海喝。由于身材过胖,需要两个人扶才能走得了路,才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因为肥胖病,去建立列祖列宗。1425年将皇位传给了长子朱瞻基。

  朱瞻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从小就被祖父当成继承人来培养。还跟着朱棣讨伐过蒙古刷经验,军事谋略过人,平定汉王叛乱,整顿吏治财政,社会经济空前发展,朱瞻基不仅是一位与宋徽宗不相上下的书画家,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蟋蟀皇帝”,终日成谜于此无法自拔,在当时,上至朝廷大员,下至黎明百姓,抓蟋蟀都是头等大事,谁都不敢掉以轻心。不过朱瞻基和他爹一样,年仅38岁就英年早逝,1435年传位于年仅8岁的长子朱祁镇。

image.png

  朱祁镇长大后效仿曾祖父御驾亲征,却遭遇了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瓦剌人本想拿朱祁镇威胁明朝,结果没想到明朝来了一招釜底抽薪,以于谦为首的大臣提出改立新皇,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拥立他的异母弟弟朱祁钰为帝。

  朱祁钰登基后很快击退瓦剌人的入侵,一年后才把太上皇朱祁镇接回了宫。朱祁钰虽然与哥哥关系不错,但也经不起皇位的诱惑,于是把朱祁镇软禁在南宫整整七年,皇帝好当但也要身体好,朱祁钰在29岁就病重卧床不起,哥哥朱祁镇趁机夺回皇位。诛杀了提出改立新皇的太保于谦,为了报复弟弟,朱祁镇还不允许朱祁钰葬入皇陵。

  1464年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登基,这位皇帝英明宽仁,为于谦等明臣平凡昭雪,宽免赋税、减省刑罚,使社会经济逐渐复苏,不过尽管后宫佳丽三千,但朱见深只宠万贵妃一人,要知道万贵妃比皇帝足足大了17岁。

  1487年第九位皇帝朱佑樘登基,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不近女色,他是中国唯一一位用实际行动去实践一夫一妻的皇帝,他每天只和自己的皇后过着平凡百姓一样的平凡生活,夫妻一起吃饭,一起吟诗作对,一起谈古论今,朱佑樘也有了更多精力用在国家治理上,重用贤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历史学家盛赞其为一代明君。可他的儿子却不给力,次子早夭,长子朱厚照就成了独苗。可以说朱厚照是在万千期待中长大了,结果长歪了。

image.png

  1505年朱厚照登基,在位期间性格叛逆,荒废朝政,整天和八个大太监混在一起,沉迷玩乐,一言不合就打个包,或是翻墙出宫游山玩水,一年半载才回,31岁那年,在一次巡游中掉河里吓死了。连个儿子都没留下,皇位就只能给了堂弟朱厚熜。

  1521年朱厚熜登基,他登基掌握皇权后推行嘉靖新政,严以律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服役,可在位后期就走偏了,迷信道士,导致朝政腐败,自己还差点被宫女勒死。劫后重生的朱厚熜性情大变,至此长期不理朝政,蒙古和南方的倭寇趁机入侵,对明朝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556年朱载坖登基,他是朱厚熜的第三个儿子,因为前面的两个哥哥都死了,成功捡漏皇位。朱载坖在位初期,也是忙着给老爸擦屁股,一边革除前朝弊政,一边和蒙古议和, 还有忙着施行隆庆新政,把明朝打理的井井有条,好不容易让社会经济重新走上了正轨。又被儿子朱翊钧给毁了。

image.png

  1572年朱载坖驾崩,年仅10岁的朱翊钧继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万里皇帝,在位48年,其中28年都不上朝,最开始有老师张居正帮忙,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明朝重新焕发了生机,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万历三大征也巩固了明朝疆土,结果张居正死后,朱翊钧开始作妖,日夜纵饮作乐,沉迷女色,最后服用药物过量,暴毙而亡。明朝逐渐走向衰亡。

  1620年朱常洛登基,和他爹恰恰相反,朱常洛是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帝王体验卡仅一个月就作废了,由于荒淫过度,继位的当天就病倒了,后因为服用红丸,驾鹤西去。

  朱由校葬于明德陵

  1621年朱由校登基,朱由校执政期间,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横行,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案,比起当皇帝,朱由校更喜欢做木工,酷爱木器和房屋建造,厌恶朝政,因为三个儿子都夭折了,朱由校驾崩后将皇位传给了弟弟朱由检。

image.png

  1627年朱由检登基,摩拳擦掌想要干出一番事业,除掉魏忠贤等逆党,整顿吏治平反冤狱,可惜当时的明朝帝国已经危如累卵,内忧外患无力回天,明末农民起义爆发,李自成攻破了北京,朱由检宁死不迁都,1644年以身殉国,自缢于煤山,死前留信“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后人评价,明朝是最有骨气的王朝,也有人说明朝昏庸当道。孰是孰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刘玄是谁?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趣历史网
下一篇:古代打仗伤亡那么大 古人又是怎么处理战后尸体的-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