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主到昏君 明英宗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变化的形象-趣历史网

2023-01-10 04: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历史上,明英宗的形象为何会出现从英主到昏君的颠覆性变化?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自秦朝建立以来,中国历史上一共..

  历史上,明英宗的形象为何会出现从英主到昏君的颠覆性变化?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自秦朝建立以来,中国历史上一共有着多达四百位左右的皇帝。

  其中既有着大一统政权的统治者,也有着小型割据政权的掌管者;既有着堪称英明神武、励精图治的明君,也有着能力一般,各方面只能算作中庸的守成之君,更有着能力低下、倒行逆施的昏君。

  在这些人当中,明英宗朱祁镇的形象无疑经历了一个堪称颠覆性的变化过程,从明朝时期的明君,到之后的毁誉参半,再到清朝时期的昏君,其变化不可谓不大。

image.png

  一、明英宗本人的错误远大于他的功绩

  1、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对明朝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当时间来到明英宗即位之时,明朝正好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鼎盛时期。对外,在经历过朱元璋和朱棣对外的长期征战,北部边疆的安全已经得到了极为稳固的保障,尤其北元更是分裂成了鞑靼和瓦剌两个部分,对于明朝的威胁已经不再如以往那般致命。

  而对内,在经历过明仁宗与明宣宗两位皇帝的统治之后,明朝出现了著名的“仁宣之治”,人民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前因为朱棣北伐而对国力所造成的大规模消耗也由此得到极大补充。

  虽然朱祁镇本人在初期即位之时不过是一个少年,但在太皇太后张氏的帮助之下,不仅没有出现外戚夺权的情况,反倒是保障了皇权交接的平稳进行。

  因此,当朱祁镇真正开始掌控朝政之时,明朝的整体情况其实仍然是能够称之为盛世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然而,明英宗在位期间,他对内极为宠信宦官王振,将诸多国家大事都交由其处理。

  虽然文武百官对此颇有不满,也曾多次上书请求朱祁镇将其罢免,但由于朱祁镇对于王振堪称无条件的信任,这些反对的声音终究还是消弭于无形当中,王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变得牢不可破。

  而在军事上,明英宗则先后发动了三次北伐以及规模浩大、时间长久的麓川之役,大大消耗了明朝的国力,也为后面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image.png

  北边的瓦剌在实力不断得到增长之后,对于明朝表现出愈发难以抑制的野心,并最终在明朝无法将其满足之后,屡屡发动对于明朝的进攻。面对这样的局势,明英宗最终在王振的劝说和怂恿下,决定御驾亲征,并且带走了当时明朝的绝大部分精锐力量。

  然而,由于在战术、战略等全方面的重大错误之下,明军在土木堡这个地区遭到了绝对失败,不仅当时的绝大部分明军战死,就连明英宗本人也被瓦剌俘虏,成了阶下囚,这在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都绝对称得上罕见。

  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将之前明朝在仁宣之治当中的积累几乎消耗殆尽,对于明朝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大军覆灭、皇帝被俘的情况下,明朝重臣于谦力排众议、主持大局,在最快的时间内恢复了明朝的统治秩序,景泰帝也就此以一个救火皇帝的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

  面对瓦剌大军的进攻,在景泰帝和于谦的领导下,明军在北京城下进行可堪称艰苦卓绝的抗争,并最终以空虚的防御保障了北京城的安全,打下了一场漂亮的北京保卫战,对延续明朝的国祚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就是这样的忠臣,朱祁镇在发动夺门之变、重新执掌朝政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竟然将其残忍杀害,导致明朝失去了一位肱骨之臣,而先前有过一定政绩的景泰帝,自然也被其废除,并在不久之后离奇死去。

image.png

  2、明英宗在政治上也作出过一定成绩

  虽然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当中的一系列行为对明朝造成了巨大打击,但这并不代表明英宗就一件好事没做,相反,他也曾作出过一定成绩。

  在发动夺门之变、重登帝位之后,明英宗虽然仍然存在听信宦官的迹象,但却也任用了包括李贤在内的一众贤臣,对之前混乱的朝政起到了一定的恢复作用。

  而在朝政上,相比于之前,朱祁镇也变得勤快充实了很多,不再如以往那般独断专权。另外,明英宗还下令释放了自明成祖时期便一直被囚禁的建文帝的次子,由此获得了“此尧、舜之心也”的美誉。

  最后,朱祁镇还将之前的宫妃殉葬制度废除,使其冷血无情的帝王生涯沾染上了最后的一点温情。

  二、朱祁镇的历史评价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1、朱祁镇在位时期几乎全是好评

  在《明英宗实录》这一书中,对于朱祁镇可谓是极尽赞美之词,如果是不知道的,甚至可能会以为这是一个能够比拟唐宗宋祖的英明皇帝。

  在明英宗即位早期,由于其年龄较小,因此朝政几乎都是由当时的太皇太后张氏以及被誉为“三杨”的杨荣、杨士奇、杨溥等人所处理,朱祁镇更多只是有一个象征性的作用。

image.png

  直到这几位去世之后,朱祁镇才真正可以称得上是掌握了朝政。然而,在《明英宗实录》当中,却通过各种淡化张氏与王振等人的手段,将朱祁镇塑造成了从即位开始便能够独立处理政务的形象,这显然是一件春秋笔法意味极为浓厚的事情,甚至达到了一种扭曲事实的程度。

  对于几乎是由明英宗一手缔造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实录》的描写也相当令人寻味。一方面,这本书当中从一开始就将土木堡之变这一行动定性为极为光辉的保家卫国之事,这首先就抬高了朱祁镇等人的形象。另一方面,这本书对于王振的利用可谓是拿捏到了极点。

  一点点有利于表现出明英宗英明神武气质的事情,哪怕这件事情就是完全虚构的,也都完全是明英宗一人的功劳,和王振毫无关系。但是,当事情出现重大纰漏,以至于引发灾难之时,王振便以一个嚣张跋扈的形象出现,所有的黑锅都由他一个人背下,明英宗则显得颇为无辜。正是在这样的春秋笔法之下,明英宗在当时成了个好评十足的明君。

  2、明英宗的形象开始出现变化

  事实上,当时的明眼人都知道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和明英宗本人的一系列错误决策脱不开干系,但由于古代皇权至上的原因,大臣们自然不能直接指责皇帝本人。因此,将王振作为批判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很好的办法。

  李贤将明英宗第一次在位时期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在张氏以及三杨的辅佐之下,整个明朝吏治清明、社会稳定,是难得的治世;后一个阶段则由于王振的专权擅政以及明英宗本人的偏听偏信,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同时,由于明英宗在前一个阶段根本没有掌握朝政,这就使李贤的这一番言论沾染上了部分否定明英宗第一次在位时期的施政措施的意味,从此拉开了对于明英宗本人批评的序幕。

  尤其是文官集团出于维护自身地位、贬低宦官的目的,对于王振可谓是极尽丑化,恨不得将世间所有的恶劣词汇都安插到他身上。相应的,作为王振权力的来源,明英宗的形象也在这一过程当中被不断拉低,甚至到了后期,明人们的矛头已经是直接对准了明英宗本人。

image.png

  因此,直到明朝中后期,明英宗本人的形象已经是一种毁誉参半的地步,这与之前的好评十足可谓是大相径庭。、

  同时,出于拉拢明朝遗民、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清朝初期的统治者在修订《明史》之时也往往会选择参考明朝遗民的意见,这也就使明英宗毁誉参半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3、明英宗在乾隆时期彻底沦为昏君

  直到乾隆时期,此时清朝的统治已经极为稳固,清朝统治阶级的行为自然也不再受到掣肘,这使得明英宗的形象在乾隆时期再度遭到了断崖式的下滑。

  对于明英宗,乾隆可谓将其批驳得一文不值,不仅将其纵容宦官干政的行为作为其大权旁落、昏庸无能的证据,对于他所剩不多的善政,如废除宫妃殉葬制度也持轻视态度,明英宗的昏君形象就此彻底确立下来。

  当然,他也值得这一评价。但是,对于于谦私立景泰帝的行为,乾隆却是与朱祁镇站在绝对的统一战线,认为于谦不过是个乱臣贼子,这则是因为乾隆帝作为与朱祁镇同样作为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所做的行为。

image.png

  三、总结

  总的来说,从英明神武的明君,到十恶不赦的昏君,朱祁镇在历史上的形象确实经历了一个堪称颠覆性的变化。这其中既是因为朱祁镇本人就是一个应该遭受批评的皇帝,也是由于不同势力的不同目的所致。

  对于文官集团来说,他们在贬低王振的同时,便不得不同时贬低朱祁镇。而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虽然他们在前期为了安抚明朝遗民,选择了为明朝皇帝歌功颂德,但当他们的统治趋于稳固之后,反倒能够以更加客观的态度来看待明朝皇帝,朱祁镇自然便难以逃脱历史的审判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武士彟是谁?他的真实能力如何?-趣历史网
下一篇:石守信是什么出身?他交出兵权的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