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弘开创“以丞相褒侯”的先河,他有哪些功绩?-趣历史网

2023-01-29 05: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杂记》记载),齐地菑川人,为西汉名臣。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

  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杂记》记载),齐地菑川人,为西汉名臣。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元光五年(前130年)八月,汉武帝再次下诏各郡国举贤良,菑川国再一次推荐公孙弘赴京。能够进京接受皇帝召见,这绝对是天大的机会。元光元年(前134),广川人董仲舒就是在与武帝的策问中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而名扬天下。但公孙弘对送上门的机会却予以婉拒,建元元年(前140)公孙弘就曾被郡国举荐入京,却因出使匈奴的结果让汉武帝很不满意,又辞官回乡。但郡国官员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七十岁的公孙弘只好应命。

  公孙弘,菑川人,年少时因通《诗》、《书》而闻名郡国。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二十一岁的公孙弘与同龄的贾谊一道被征为博士,这年董仲舒才刚刚出生。文帝刚继位时,陈平、周勃等一批功臣勋贵把持朝政,贾谊,公孙弘这样的年轻儒生倍受排挤,贾谊被放逐到长沙国任相,公孙弘也因犯错去职回家。穷困的时候,公孙弘被迫当郡国猪倌到海边放猪。四十岁的时候开始学《春秋公羊传》,也学有所成,名扬郡国。

image.png

  第三次被征召入朝后,武帝向众贤良发下制书策问天人之道。太常阅卷后认为公孙弘的对策老生常谈,并无多少新意,将其列为下等。不料疏文呈上后,武帝一眼就看中了公孙弘的文章,将其提升为第一,并诏公孙弘入见,拜为博士。

  作为一个儒学经师,公孙弘对于《春秋公羊传》的研习不及更具学者气息的董仲舒。但历尽岁月打磨的公孙弘处事更为圆滑,其思想也更贴近实际。对策中提出的四条治国要点除了儒家宣扬的仁、义、礼,还有法家的权术。汉武帝其人外儒内法,虽然接受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但只是借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维护皇权,并没有把儒家经学真正用于治国理政中。在内心深处,汉武帝认可的还是法家,这符合武帝一贯的霸道风格。董仲舒书生气太重,偏理想化,不会灵活变通,所以武帝对他敬而不用。

image.png

  公孙弘就不一样了,善于融合变通。比如主张法不远义,和不远礼,即法令要考虑到道德人情而不远离道义,百姓就会服从法令,不背离道义;和谐要坚守基本的人际原则而不远离礼节,百姓就会彼此亲近而不发生矛盾。这种儒法合流的治国理念比纯粹的儒学治国更实用,也很对汉武帝的脾气,因而公孙弘得以被武帝重用。元朔五年(前124年),公孙弘被武帝封侯拜相,走上了人生巅峰。

  汉朝建立以来,丞相均为功臣勋贵,唯独公孙弘出身布衣,没有

  侯爵。于是武帝下诏封平津乡650户给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公孙弘由此成为汉朝以丞相封侯第一人,此后以丞相封侯的惯例亦始于此。

  武帝任用公孙弘一方面用他推行儒家治国,另一方面则是看重了公孙弘出身草根,无政治根基背景。布衣丞相公孙弘也深知武帝用意,从不与武帝发生正面争执,武帝一旦与其意见不合,公孙弘立马认错请罪,然后再从长计议。武帝问政时,公孙弘都是把各种建议都提出来,让武帝自己选择。

  不过公孙弘也并非对武帝毫无原则的顺从,作为一个儒者,他守住了自己的底线。汉武帝曾想把建设北方朔方郡,朝鲜沧海郡与经营西南夷一起实行,公孙弘认为这样人民负担太重,就上奏不修朔方郡,武帝不准其奏。但公孙弘并没有放弃,而是后退一步向武帝请罪,给武帝一个台阶下。然后迂回周旋使汉武帝停止了修沧海郡与经营西南夷,减轻了人民负担。

image.png

  汉初博士专于学术,皇帝虽会问政于博士,但只是咨询,博士在政治决策中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汉武帝罢黜百家后,朝廷只设立研习儒家五经的博士,但这时的五经博士只是比之前更具有话语权,依然没有决策权。直到公孙弘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局面。

  公孙弘规定五经博士设置弟子五十人,作为人才库备用,通过经艺考试从中选拔人才做官,将经学与功名挂钩。于是天下之人竞相研读经学,儒家士大夫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汉武帝临终时,给汉昭帝留下的四位辅政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全是功臣贵戚。到汉宣帝临终时,给汉元帝留下的三名辅政大臣史高、萧望之、周勘,其中只有史高是外戚,萧望之和周勘都是儒家士大夫。这一变化的背后推动者正是公孙弘。

  董仲舒奠定理论,公孙弘具体执行,二人为儒家思想的发展立下了大功。但一提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人们只会想起董仲舒,公孙弘的知名度则要小得多。一方面是董仲舒率先提出了观点,掩盖了后来者的光芒。另一方面则是公孙弘私德有亏,不为后世人推崇。公孙弘为人表面宽和,实则气量狭小。因董仲舒才学在公孙弘之上,公孙弘就设法把董仲舒迁为胶西相。胶西王娇纵不法,残忍暴戾。公孙弘想借刀杀人,结果董仲舒命大,当了几年胶西相后就辞官归隐专心做学问去了。

  对于其他朝臣,公孙弘也经常挖坑使拌。每次奏事,公孙弘都让别人先说,自己看武帝脸色见风使舵,因而被武帝赞赏信任。却也得罪了朝臣。直臣汲黯就被其坑过好多次,气得汲黯在武帝与朝臣面前当众指责公孙弘多诈而无情实,说好的跟我一起上奏,可最后却变卦又反对当初商量好的奏议,是不忠诚的表现。公孙弘因此记恨汲黯,

  右内史管界内多有达官贵人和皇室宗亲居住,很难管理。公孙弘就向武帝提议调任汲黯为右内史,想让汲黯去触犯达官显贵,引火烧身。但汲黯刚正不阿,执法严明,武帝都对他很敬重。在右内史任上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从未废弛荒疏过。

  有这样的污点,公孙弘的知名度不如董仲舒也就不足为怪了。但就此定论公孙弘是一个坏人也不对。前面讲到的他能以天下苍生为重劝谏武帝就是一个闪光点。此外,公孙弘作为一个丞相,俸禄很高,却十分的低调节俭,史载他“夜寝为布被”,“食一肉脱粟之饭。”俸禄都用于周济自己草根时代的贫贱之交。汲黯说他的节俭是沽名钓誉,他则回应道齐国的管仲生活富贵奢华,而晏婴节俭朴素,两人都把齐国治理得好好的。结论就是,臣子的生活是豪华还是简朴,只是个人生活作风问题,与他对国家的贡献没有联系。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孙弘的确私德有亏,但并没有对他治国理政造成多大负面影响。他确立儒家经学的政治地位,在执政过程中能以天下苍生为重,于国于民还是有贡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安史之乱的爆发十分奇葩,为什么这么说?-趣历史网
下一篇:为什么刘彻宠爱的女子,没一个有好下场的?-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