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列传卷八十三篇讲述了哪些故事?-趣历史网

2023-01-30 17: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旧唐书》共200卷,作者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那么其中《旧唐书》·列传卷八十三篇讲述了哪些故事?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

  《旧唐书》共200卷,作者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那么其中《旧唐书》·列传卷八十三篇讲述了哪些故事?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李晟,字良器,陇右临洮人。祖思恭,父钦,代居陇右为裨将。晟生数岁而孤, 事母孝谨,性雄烈,有才,善骑射。年十八从军,身长六尺,勇敢绝伦。时河西节 度使王忠嗣击吐蕃,有骁将乘城拒斗,颇伤士卒,忠嗣募军中能射者射之。晟引弓 一发而毙,三军皆大呼,忠嗣厚赏之,因抚其背曰:“此万人敌也。”凤翔节度使 高升雅闻其名,召补列将。尝击叠州叛羌于高当川,又击宕州连狂羌于罕山,皆破 之,累迁左羽林大将军同正。广德初,凤翔节度使孙志直署晟总游兵,击破党项羌 高玉等,以功授特进、试光禄卿,转试太常卿。大历初,李抱玉镇凤翔,署晟为右 军都将。四年,吐蕃围灵州,抱玉遣晟将兵五千以击吐蕃,晟辞曰:“以众则不足, 以谋则太多。”乃请将兵千人疾出大震关,至临洮,屠定秦堡,焚其积聚,虏堡帅 慕容谷钟而还,吐蕃因解灵州之围而去。拜开府仪同三司。无几,兼左金吾卫大将 军、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并总游兵。无何,节度使马璘与吐蕃战于盐仓,兵 败,晟率所部横击之,拔璘出乱兵之中,以功封合川郡王。璘忌晟威名,又遇之不 以礼,令朝京师,代宗留居宿卫,为右神策都将。德宗即位,吐蕃寇剑南,时节度 使崔宁朝京师,三川震恐,乃诏晟将神策兵救之,授太子宾客。晟乃逾漏天,拔飞 越,廓清肃宁三城,绝大渡河,获首虏千余级,虏乃引退,因留成都数月而还。

图片.png

  建中二年,魏博田悦反,将兵围临洺、邢州,诏以晟为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 与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合兵救临洺。寻加兼御史中丞。河东、昭义 军攻杨朝光于临洺南,晟与河东骑将李自良、李奉国击悦于双冈,悦兵却,遂斩朝 光。战于临洺,诸军皆却。晟引兵渡洺水,乘冰而济,横击悦军,王师复振,击悦, 大破之。三年正月,复以诸道军击败悦军于洹水,遂进攻魏州,以功加检校左散骑 常侍,实封百户。无几,兼魏府左司马。时硃滔、王武俊联兵在深、赵,怒朝廷赏 功薄,田悦知其可间,遣使求援,滔与武俊应之,遂以兵围康日知于赵州。李抱真 分兵二千人守邢州,马燧大怒,欲班师。晟谓燧曰:“初奉诏进讨,三帅齐进。李 尚书以邢州与赵州接圵,分兵守之,诚未为害,其精卒锐将皆在于此,令公遽自引 去,奈王事何?”燧释然谢晟,燧乃自造抱真垒,与之交欢如初。

  王武俊攻赵州,晟乃献状请解赵州之围,欲引兵赴定州与张孝忠合势,欲图范 阳,德宗壮之,加晟御史大夫,俾禁军将军莫仁擢、赵光铣、杜季泚皆隶焉。晟自 魏州引军而北,径趋赵州,武俊闻之,解围而去。晟留赵州三日,与孝忠兵合,北 略恆州,围硃滔将郑景济于清苑,决水以灌之。田悦、王武俊皆遣兵来救,战于白 楼。贼犯义武军,稍却,晟引步骑击破之,晟所乘马连中流矢。逾月,城中益急, 滔、武俊大惧,乃悉收魏博之众而来,复围晟军。晟内围景济,外与滔等拒战,日 数合,自正月至于五月。会晟病甚,不知人者数焉。军吏合谋,乃以马舆还定州, 贼不敢逼。晟疾间,复将进师,会京城变起,德宗在奉天,诏晟赴难。晟承诏泣下, 即日欲赴关辅。义武军间于硃滔、王武俊,倚晟为轻重,不欲晟去,数谋沮止晟军。 晟谓将吏曰:“天子播越于外,人臣当百舍一息,死而后已。张义武欲沮吾行,吾 当以爱子为质,选良马以啖其意。”乃留子凭以为婚。义武军有大将为孝忠委信者 谒晟,晟乃解玉带以遗之,因曰:“吾欲西行,愿以为别。”陈赴难之意,受带者 果德晟,乃谏孝忠勿止晟。晟得引军逾飞狐,师次代州,诏加晟检校工部尚书、神 策行营节度使,实封二百户。晟军令严肃,所过樵采无犯。自河中由蒲津而军渭北, 壁东渭桥以逼泚。时刘德信将子弟军救襄城,败于扈涧,闻难,率余军先次渭南, 与晟合军。军无统一,晟不能制,因德信入晟军,乃数其罪斩之。晟以数骑驰入德 信军,抚劳其众,无敢动者。既亻并德信军,军益振。

  时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亦自河北赴难,军于咸阳,不欲晟独当一面以分己功,乃 奏请与晟兵合,乃诏晟移军合怀光军。晟奉诏引军至陈涛斜,军垒未成,贼兵遽至, 晟乃出阵,且言于怀光曰:“贼坚保宫苑,攻之未必克;今离其窟穴,敢出索战, 此殆天以贼赐明公也!”怀光恐晟立功,乃曰:“召军适至,马未秣,士未饭,讵 可战耶?不如蓄锐养威,俟时而举。”晟知其意,遂收军入垒,时兴元元年正月也。 每将合战,必自异,衣锦裘、绣帽前行,亲自指导。怀光望见恶之,乃谓晟曰: “将帅当持重,岂宜自表饰以啖贼也!”晟曰:“晟久在泾原,军士颇相畏服,故 欲令其先识以夺其心耳。”怀光益不悦,阴有异志,迁延不进。晟因人说怀光曰: “寇贼窃据京邑,天子出居近甸,兵柄庙略,属在明公。公宜观兵速进,晟愿以所 部得奉严令,为公前驱,虽死不悔。”怀光益拒之。晟兵军于朔方军北,每晟与怀 光同至城下,怀光军辄虏驱牛马,吾姓苦之;晟军无所犯。怀光军恶其独善,乃分 所获与之,晟军不敢受。

  久之,怀光将谋沮晟军,计未有所出。时神策军以旧例给赐厚于诸军,怀光奏 曰:“贼寇未平,军中给赐,咸宜均一。今神策独厚,诸军皆以为言,臣无以止之, 惟陛下裁处。”怀光计欲因是令晟自署侵削己军,以挠破之。德宗忧之,欲以诸军 同神策,则财赋不给,无可奈何,乃遣翰林学士陆贽往怀光军宣谕,仍令怀光与晟 参议所宜以闻。贽、晟俱会于怀光军,怀光言曰:“军士禀赐不均,何以令战?” 贽未有言,数顾晟。晟曰:“公为元帅,弛张号令,皆得专之。晟当将一军,唯公 所指,以效死命。至于增损衣食,公当裁之。”怀光默然,无以难晟,又不欲侵刻 神策军发于自己,乃止。

  怀光屯咸阳,坚壁八十余日,不肯出军,德宗忧之,屡降中使,促以收复之期。 怀光托以卒疲,更请休息,以伺其便,然阴与硃泚交通,其迹渐露。晟惧为所亻并, 乃密疏请移军东渭桥,以分贼势。上初未之许。晟以怀光反状已明,缓急宜有所备。 蜀、汉之路,不可壅也,请以裨将赵光铣为洋州刺史,唐良臣为利州刺史,晟子婿 张彧为剑州刺史,各将兵五百以防未然。上初纳之,未果行。无何,吐蕃请以兵佐 诛泚,上欲亲总六师,移幸咸阳,以促诸军进讨。怀光闻之大骇,疑上夺其军,谋 乱益急。时鄜坊节度李建徽、神策将杨惠元及晟,并与怀光联营,晟以事迫,会有 中使过晟军,晟乃宣令云:“奉诏徙屯渭桥。”乃结阵而行,至渭桥。不数日,怀 光果劫建徽、惠元而亻并其兵,建徽遁免,惠元为怀光所害。是日,车驾幸梁州。 时变生仓卒,百官扈从者十二三,骆谷道路险阻,储供无素,从官乏食,上叹曰: “早从李晟之言,三蜀可坐致也。”晟大将张少弘自行在传口诏授晟尚书左仆射、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安众心。晟拜哭受命,且曰:“长安宗庙所在,为天下本, 若皆执羁靮,谁复京师?”乃浚城隍,缮兵甲,以图收复。晟以孤军独当强寇,恐 为二贼之所亻并,乃卑词厚币,伪致诚于怀光,外示推崇,内为之备。时刍粟未集, 乃令检校户部郎中张彧假京兆少尹,择官吏以赋渭北畿县。不旬日,刍粮皆足,晟 乃大陈三军,令之曰:“国家多难,乱逆继兴,属车驾西幸,关中无主。予代受国 恩,见危死节,臣子之分,况当此时,不能诛灭凶渠,以取富贵,非人豪也。渭桥 横跨大川,断贼首尾,吾与公等戮力勤王,择利而进,兴复大业,建不世之功,能 从我乎?”三军无不泣下,曰:“唯公所使。”晟亦歔欷流涕。

  是时,硃泚盗据京城,怀光图为反噬,河朔僭伪者三,李纳虎视于河南,希烈 鸱张于汴、郑。晟内无货财,外无转输,以孤军而抗剧贼,而锐气不衰,徒以忠义 感于人心,故英豪归向。戴休颜率奉天之众,韩游瑰治邠宁之师,骆元光以华州之 兵守潼关,尚可孤以神策之旅屯七盘,皆禀晟节度,晟军大振。怀光以休颜、游瑰 从晟,益惧。晟又致书于怀光,谕以祸福,令破贼迎銮,以掩前过。怀光卒不悟, 军众渐多离散,糗粮且竭,虏剽无所得,惧为晟所袭。三月,怀光自三原、富平东 抵奉天,所至焚掠,乃自冯翊入据河中。怀光将孟涉、段威勇者,本神策将,恶怀 光之不臣,既至富平,结阵于军中,外向大呼而去,怀光不能制。涉、威勇以数千 人归晟,乃陈兵受涉等降卒,乃奏授涉检校工部尚书,威勇兼御史大夫。

  德宗之幸山南,既入骆谷,谓浑瑊曰:“渭桥在贼腹内,兵势悬隔,李晟可办 事乎?”瑊对曰:“李晟秉义执志,临事不可夺,以臣计之,破贼必矣。”帝意始 安。是月,浑瑊步将上官望自间道怀诏书加晟检校右仆射,兼河中尹、河中晋绛慈 隰节度使,益实封三百户,又兼京畿、渭北、鄜坊丹延节度招讨使。晟承诏流涕。 时帝欲移幸西川,晟上表:“请驻跸梁汉,系亿兆之心,图翦灭之势。若规小舍大, 作都岷峨,即人心失望,武士谋臣无所施矣。”四月,有诏加晟京畿、渭北、鄜坊、 商华兵马副元帅。时京兆府司录李敬仲自京城来,谏议大夫郑云逵自奉天至,晟以 京兆少尹张彧为副使,郑云逵为行军司马,李敬仲为节度判官,俾同主军画。又请 以怀光旧将唐良臣保潼关,以河中节度授之;戴休颜守奉天,请以鄜坊节度授之; 上皆从之。渭桥旧有粟十余万斛,度支先馈怀光军欲尽,晟又奏曰:“近畿虽乘兵 乱,犹可赋敛,傥寇贼未灭,宿兵旷时,人废耕桑,又无储蓄,非防微制胜之术也。” 上纳之。晟乃于畿甸率聚征赋,吏民乐输,守御益固,由是军不乏食。

  神策军家族多陷于泚,晟家亦百口在贼中,左右或有言及家者,晟因泣下曰: “乘舆何在,而敢恤家乎!”泚又使晟小吏王无忌之婿诣晟军,且曰:“公家无恙, 城中有书闻。”晟曰:“尔敢与贼为间!”遽命斩之。时转输不至,盛夏军士或衣 裘褐,晟亦同劳苦,每以大义奋激士心,卒无离叛者。会将吏数辈自贼中逃来,言 泚众携离可灭之状,士心益奋。先是,贼将姚令言及伪中丞崔宣咸使谍觇我军,为 逻骑所得,拘送于晟,晟解缚,食而遣之,诫之曰:“尔报崔宣,善为贼守,诸人 勉力自固,勿不忠于贼也!”

  五月三日,晟引军抵通化门,耀武而还,贼不敢出。晨集将佐,图兵所向,诸 将曰:“先拔外城,既有市里,然后北清宫阙。”晟曰:“若先收坊市,巷陌隘狭, 间以居人,若贼设伏格斗,百姓嚣溃,非计也。且贼重兵坚甲,皆在苑中,若自苑 击其心腹,彼将图走不暇,如此则宫阙保安,市不易肆,计之上也。”诸将曰: “善”。乃移书瑊、骆元光、尚可孤,克期进军于城下。

  其月二十五日夜,晟自东渭桥移军于光泰门外米仓村,以薄京城。晟临高指麾, 令设壕栅以候贼军。俄而贼众大至,贼骁将张庭芝、李希倩逼栅求战,晟谓诸将曰: “吾恐贼不出,今冒死而来,天赞我也!”勒吴诜、康英俊、史万顷、孟涉等纵兵 击之。时华州营在北,兵少,贼亻并力攻之,晟遣李演、孟华以精卒救之。中军鼓 噪,演力战,大破之,乘胜入光泰门;再战,又败之,僵尸蔽地,余众走入白华, 夜闻恸哭之声。

  翌日,将复出师,诸将请待西军至,则左右夹攻。晟曰:“贼既伤败,须乘胜 扑灭,若俟其有备,岂王师之利耶!如待西军,恐失机便。”二十八日,晟大集诸 将骆元光、尚可孤,兵马使吴诜、王佖,都虞候邢君牙、李演、史万顷,神策将孟 涉、康英俊,华州将郭审金、权文成,商州将彭元俊等,号令誓师毕,陈兵于光泰 门外。乃使王佖、李演率骑军,史万顷领步卒,直抵苑墙神麚村。晟先是夜使人开 苑墙二百余步,至是贼已树木栅之,贼倚栅拒战。晟叱军士曰:“安得纵贼如此, 当先斩公等!”万顷惧,先登,拔栅而入,王佖骑军继进,贼即奔溃,获贼将段诚 谏,大军分道并入,鼓噪雷动。姚令言、张庭芝、李希倩犹力捍官军,晟令决胜军 使唐良臣、兵马使赵光铣、杨万荣、孟日华等步骑齐进,贼军阵成而屡北。战十余 合,乘胜驱蹙,至于白华。忽有贼骑千余出于官军之背,晟以麾下百余骑驰之,左 右呼曰:“相公来!”贼闻之惊溃,官军追斩,不可胜计。硃泚、姚令言、张庭芝 尚有众万人,相率遁走,晟遣田子奇追之,其余凶党相率来降。是日,晟军入京城, 勒兵屯于含元殿前,晟舍于右金吾仗,仍号令诸军曰“晟实不武,上凭睿算,下赖 士心,幸得歼厥凶渠,肃清宫禁,皆三军之力也。长安士庶,久陷贼庭,若小有震 惊,则非伐罪吊人之义也。晟与公等各有家室,离别数年,今已成功,相见非晚, 五日内不得辄通家信,违命者斩。”乃遣京兆尹李齐运、摄长安令陈元众、摄万年 令韦上亻及告喻百姓,居人安堵,秋毫无所犯。尚可孤军人有擅取贼马者,晟大将 高明曜虏贼女妓一人,司马伷取贼马二匹,晟皆立斩之,莫敢忤视。士庶无不感悦, 咸歔欷流涕,远坊居人,亦有经宿方知者。二十九日,令孟涉屯于白华,尚可孤屯 望仙门,骆元光屯章敬寺,晟自屯于安国寺。是日,斩贼将李希倩等八人,徇于市。

  六月四日,晟破贼露布至梁州,上览之感泣,群臣无不陨涕,因上寿称万岁, 奏曰:“李晟虔奉圣谟,荡涤凶丑。然古之树勋,力复都邑者,往往有之;至于不 惊宗庙,不易市肆,长安人不识旗鼓,安堵如初,自三代以来,未之有也。”上曰: “天生李晟,为社稷万人,不为朕也。”百官拜贺而退。是日,晟斩伪相李忠臣、 张光晟、蒋镇、乔琳、洪经纶、崔宣等,又表守臣节不屈于贼者程镇之、刘乃、蒋 沇、赵晔、薛岌等。

  晟初屯渭桥时,荧惑守岁,久之方退,宾介或劝曰:“今荧惑已退,皇家之利 也,可速用兵。”晟曰:“天子外次,人臣但当死节,垂象玄远,吾安知天道耶!” 至是,谓参佐曰:“前者士大夫劝晟出兵,非敢拒也,且军可用之,不可使知之。 尝闻五纬盈缩无准,晟惧复来守岁,则我军不战而自溃。”参佐叹服,皆曰:“非 所及也。”寻拜晟司徒,兼中书令,实封一千户。

  晟综理以备百司,令大将吴诜将兵三千至宝鸡清道,晟又请至凤翔迎扈,不许。 七月十三日,德宗至自兴元,浑瑊、韩游瑰、戴休颜以其兵扈从,晟与骆元光、尚 可孤以其兵奉迎。时元从禁军及山南、陇州、凤翔之众,步骑凡十余万,旌旗连亘 数十里,倾城士庶,夹道欢呼。晟以戎服谒见于三桥,上驻马劳之。晟再拜稽首, 初贺元恶殄灭,宗庙再清,宫闱咸肃,抃舞感涕,跪而言曰:“臣忝备爪牙之任, 不能早诛妖逆,至銮舆再迁。及师于城隅,累月方殄贼寇,皆臣庸懦不任职之责, 敢请死罪。”伏于路左。上为之掩涕,命给事中齐映宣旨,令左右起晟于马前。是 月,御殿大赦,赠晟父钦太子太保,母王氏赠代国夫人,赐永崇里第及泾阳上田、 延平门之林园、女乐八人。入第之日,京兆府供帐酒馔,赐教坊乐具,鼓吹迎导, 宰臣节将送之,京师以为荣观。上思晟勋力,制纪功碑,俾皇太子书之,刊石立于 东渭桥,与天地悠久,又令太子书碑词以赐晟。

  晟以泾州倚边,屡害戎帅,数为乱阶,乃上书请理不用命者,兼备耕以积粟, 攘却西蕃,上皆从之。诏以晟兼凤翔尹、凤翔陇右节度使,仍充陇右泾原节度,兼 管内诸军及四镇、北庭行营兵马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初,帝在奉天,凤翔军乱, 杀其帅张镒,立小将李楚琳。至是楚琳在朝,晟请以楚琳俱往凤翔,将诛之,上以 初复京师,方安反侧,不许。八月,晟至凤翔,理杀张镒之罪,斩王斌等十余人。 初,硃泚乱时,泾州亦杀其帅冯河清,立别将田希鉴,方属播迁,不遑讨伐,以泾 帅授之。至是,晟奏曰:“近者中原兵祸,皆起泾州,且其地逼西戎,易为反覆。 希鉴凶徒,将校骄逆,若不惩革,终为后患。”从之。晟至凤翔,托以巡边,至泾 州,希鉴迎谒,于坐执而诛之,并诛害河清者石奇等三十余人,具事以闻。上曰: “泾州乱逆泉薮,非晟莫能理之。”还镇,表右龙武将军李观为泾原节度使,吐蕃 深畏之。晟常曰;“河、陇之陷也,岂吐蕃力取之,皆因将帅贪暴,种落携贰,人 不得耕稼,展转东徙,自弃之耳。且土无丝絮,人苦征役,思唐之心,岂有已乎!” 乃倾家财以赏降者,以怀来之。降虏浪息曩,晟奏封王,每蕃使至,晟必置息曩于 坐,衣以锦袍、金带以宠异之。蕃人皆相指目,荣羡息曩。

  蕃相尚结赞颇多诈谋,尤恶晟,乃相与议云:“唐之名将,李晟与马燧、浑瑊 耳。不去三人,必为我忧。”乃行反间,遣使因马燧以请和,既和,即请盟,复因 盟以虏瑊,因以卖燧。贞元二年九月,吐蕃用尚结赞之计,乃大兴兵入陇州,抵凤 翔,无所虏掠,且曰:“召我来,何不以牛酒犒劳?”徐乃引去,持是间晟也。是 役也,晟先令衙将王佖选锐兵三千,设伏于汧阳,诫之曰:“蕃军过城下,勿击首 尾,首尾纵败,中军力全,若合势攻汝,必受其弊。但俟其前军已过,见五方旗、 武豹衣,则其中军也,突其不意,可建奇功。”佖如晟节度,果遇结赞。及出奋击, 贼皆披靡,佖军不识结赞,故结赞仅而获免。十月,晟出师袭吐蕃摧沙堡,拔之, 斩其堡使扈屈律悉蒙等,自是结赞数遣使乞和。十二月,晟朝京师,奏曰:“戎狄 无信,不可许。”宰相韩滉又扶晟议,请调军食以给晟,命将击之。上方厌兵,疑 将帅生事邀功。会滉卒,张延赏秉政,与晟有隙,屡于上前间晟,言不可久令典兵。 延赏欲用刘玄佐、李抱真,委以西北边事,俾立功以压晟,德宗竟纳延赏之言,罢 晟兵柄。三年三月,册拜晟为太尉、中书令,奉朝请而已。其年闰五月,浑瑊与尚 结赞同盟于平凉,果为蕃兵所劫,瑊单马仅免,将吏皆陷。六月,罢河东节度使马 燧为司徒,尽中尚结赞之谋。

  晟既罢兵权,朝谒之外,罕所过从。有通王府长史丁琼者,亦为张延赏所排, 心怀怨望,乃求见晟言事,且曰:“太尉功业至大,犹罢兵权,自古功高,无有保 全者。国家倘有变故,琼愿备左右,狡兔三穴,盍早图之。”晟怒曰:“尔安得不 祥之言!”遽执琼以闻。四年三月,诏为晟立五庙,以晟高祖芝赠陇州刺史,曾祖 嵩赠泽州刺史,祖思恭赠幽州大都督。庙成,官给牲牢、祭器、床帐,礼官相仪以 祔焉。

  五年九月,晟与侍中马燧见于延英殿,上嘉其勋力,诏曰:“昔我列祖,乘乾 坤之荡涤,扫隋季之荒屯,体元御极,作人父母;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 左右经纶,参翊缔构,昭文德,恢武功,威不若,康不乂,用端命于上帝,付畀四 方。宇宙既清,日月既贞,王业既成,太阶既平;乃图厥容,列于斯阁,懋昭绩效, 式表仪形,一以不忘于朝夕,一以永垂乎来裔,君臣之义,厚莫重焉。贞元己巳岁 秋九月,我行西宫,瞻宏阁崇构,见老臣遗象,颙然肃然,和敬在色,想云龙之叶 应,感致来之艰难。睹往思今,取类非远。且功与时并,才为代生,苟蕴其才,遇 其时,尊主庇人,何代不有?在中宗,则桓彦范等著其辅戴之绩;在玄宗,则刘幽 求等申翼奉之勋;在肃宗,则郭子仪扫殄氛昆;今则李晟等保宁朕躬。咸宣力肆勤, 光复宗社。订之前烈,夫岂多谢,阙而未录,孰谓旌贤。况念功纪德,文祖所为也, 在予曷其敢怠!有司宜叙年代先后,各图其像于旧臣之次,仍令皇太子书朕是命, 纪于壁焉。庶播嘉庸,式昭于下,俾后来者尚揖清颜,知元勋之不朽。”复命皇太 子书其文以赐晟,晟刻石于门左。

图片.png

  初,晟在凤翔,谓宾介曰:“魏征能直言极谏,致太宗于尧、舜之上,真忠臣 也,仆所慕之。”行军司马李叔度对曰:“此搢绅儒者之事,非勋德所宜。”晟敛 容曰:“行军失言。”传称‘邦有道,危言危行”。今休明之期,晟幸得备位将相, 心有不可,忍而不言,岂可谓有犯无隐,知无不为者耶!是非在人主所择耳。”叔 度惭而退。故晟为相,每当上所顾问,必极言匪躬。尽大臣之节。性沉默,未尝泄 于所亲。临下明察,每理军,必曰某有劳,某能其事,虽厮养小善,必记姓名。尤 恶下为朋党相构,好善嫉恶,出于天性。尝有恩者,厚报之。初,谭元澄为岚州刺 史,尝有恩于晟,后坐贬于岳州;比晟贵,上疏理之,诏赠元澄宁州刺史。元澄三 子,晟抚待勤至,皆为成就宦学,人皆义之。理家以严称,诸子侄非晨昏不得谒见, 言不及公事,视王氏甥如己子。尝正岁,崔氏女归省,未及阶,晟却之曰:“尔有 家,况姑在堂,妇当奉酒醴从馈,以待宾客。”遂不视而遣还家,其达礼敦教如此。 贞元九年八月薨,时年六十七。上震悼出涕,废朝五日,令百官就第临吊,命京兆 尹李充监护丧事,官给葬具,赗赙加等。比大敛,上手书致意,送柩前,曰:

  皇帝遣宫闱令第五守进致旨于故太尉、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之灵曰: “天祚我邦,是生才杰,禀阴阳之粹气,实山岳之降灵。弘济患难,保佐王室:扫 荡氛昆,廓清上京。忠诚感于人神,功业施于社稷,匡时定乱,实赖元勋。洎领上 台,克谐中外,訏谟帝道,叶赞皇猷。常竭嘉言,以匡不迨,情所亲重,义无间然。 方期与国同休,永为邦翰。比婴疾恙,虽历旬时,日冀痊除,重期相见,弼予在位, 终致和平。岂图药饵无征,奄至薨逝,丧我贤哲,亏我股肱,天不慭遗,痛惜何极, 呜呼!大厦方构,旋失栋梁;巨川未济,遂亡舟楫。君臣之义,追恸益深,循省遗 章,倍增感切。卿一门胤嗣,朕必终始保持。况愿等弟兄,承卿教训,朕之志义, 岂忘平生?纵卿不言,朕亦存信。比者卿在之日,却未见朕深心,今卿与朕长乖, 方冀知朕诚志。无以为念,发言涕零,是用躬述数行,贵写所怀得尽。临纸遣使, 不能饰词,魂而有知,当体朕意。

  册赠太师,谥曰忠武。晟薨后,城盐州,复盐池,上赐宰臣新盐,恻然思晟, 乃令致盐于灵座。又时遣中使至晟第存抚诸子,教戒备至,闻愿等有一善,上喜形 于色。眷遇终始,无与晟比。

  元和四年,诏曰:“夫能定社稷,济生人,存不朽之名,垂可久之业者,必报 以殊常之宠,待以亲比之恩,与国无穷,时惟茂典。故奉天定难功臣、太尉、兼中 书令、上柱国、西平郡王、食实封一千五百户、赠太师李晟,间代英贤,自天忠义, 迈济时之宏算,抱经武之长材,贯以至诚,协于一德,尝遭屯难之际,实著戡定之 功。鲸鲵既歼,宫庙斯复,眷兹勋伐,则既褒崇。永言天步之夷,载怀邦杰之功, 思加崇于往烈,爰协比于后昆,睦以宗亲,将予厚意。其家宜令编附属籍。晟飨德 宗庙庭。”

  晟十五子:侗、伷、偕,无禄早世;次愿、聪、总、愻、凭、恕、宪、愬、懿、 听、惎、慇、聪、总官卑而卒,而愿、愬、听最知名。

  愿,幼谦谨寡过,晟立大勋,诸子犹无官,宰相奏陈,德宗即日召愿拜银青光 禄大夫、太子宾客、上柱国。旧制,勋至上柱国,赐门戟,即令赐愿,乃与父并列 棨戟于门。九年,丁父忧。十二年,服阕,德宗召见愿等于延英,悯然久之曰: “朕在宫中,常念卿等,追怀勋德,何日忘之。又闻卿等居丧得礼,朕甚嘉之。” 各赐衣一袭、绢三千匹。愿依前授太子宾客,兄弟同日拜官者九人。寻转左卫大将 军。元和元年八月,检校礼部尚书,兼夏州刺史、夏绥银宥等州节度使,威令简肃, 甚得绥怀之术。客有亡马者,以状告愿,愿以状榜于路,悬金以购之。不三日,所 亡马系之榜下,仍置书一缄曰:“马逸及群,不时告,罪当死,敢以良马一匹赎罪, 并亡马谨纳于路。”愿付客亡马而纵其良马。境内严肃,多如此类。转徐州刺史、 武宁军节度。到镇,以青、郓不恭,奉命讨伐,屠城下邑,捷奏屡闻。无何,有疾, 以其弟愬代为徐帅,入为刑部尚书。疾愈,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凤翔尹、凤翔陇右 节度使。然自是颇怠于为理,无复素志,声色之外,全不介怀。

  长庆二年二月,检校司空,兼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先是,张弘靖为汴帅, 以厚赏安士心。及愿至,帑藏已竭,而愿恣其奢侈,门内数百口,仰给官司,不恤 军政,赏赉不及弘靖时,而以威刑驭下。又令妻弟窦缓将亲兵,缓亦骄傲黩货,以 是群情聚怨。是岁七月四日夜,牙将李臣则、薛志忠、秦邻等三人宿直,突入窦缓 帐中,斩缓首以徇。愿闻有变,与左右数人露发而走,登子城北楼,悬缒而下,由 水窦而出。比晓,行十数里,遇野人驱驴,夺而乘之,得至郑州。愿妻窦氏死于乱 兵之手,子三人匿而获免,仆妾为军士所俘。城中大掠三日,乃立其牙将李为留 后,以邀旄钺,月余,方诛之。愿坐贬随州刺史。朝廷念晟之勋,终不加罪,入为 左金吾卫大将军。长庆四年六月,复检校司空,兼河中尹,充河中、晋、绛、慈、 隰节度使。河中之政,亦如岐、梁。加以愿结托权幸,厚行赂遗,赋入随尽,军府 萧然,赖遽疾终,不尔,蒲人必有更变。宝应元年六月卒,赠司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旧唐书》·列传卷八十二篇记载了哪些事迹?原文是什么?-趣历史网
下一篇:兴唐传-趣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