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传第64回:人头计策反昌平王,攻心法招降众隋军

2023-02-09 17: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小说《说唐演义全传》、明代《大唐秦王词话》等,共140回。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小说《说唐演义全传》、明代《大唐秦王词话》等,共140回。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第六十四回 人头计策反昌平王 攻心法招降众隋军

  这回书接着说大魔国的“人头倒返长安计”。徐茂功让王伯当、谢映登二人扮成昌平王手下旗牌官的模样,混入长安城。一再叮咛:“你们千万不能露出马脚。如有半点差错,就性命难保。”王伯当说:“三哥放心吧,这回准办个漂亮的”王、谢二位回去化了妆,鞴好马匹。弟兄们把他们送出了西山口。

image.png

  这哥儿俩昼夜兼程,非止一日,来到了长安城五龙门外路南的王家客店。下马往里走。在“闹花灯”一书里表过,秦琼、柴绍、王伯当、谢映登、齐彪、李豹、雄阔海七杰反长安,劈死丞相三子宇文成惠,救出王婉娘。这位王掌柜的就是王婉娘的父亲。婉娘曾认秦琼为义父,后来躲到外地去了。王老者一瞧是王、谢二位到了,赶紧叫人把马匹接过去,让到内柜房里坐。王老者问道:“你们二位打哪儿来呀?我听说你们聚在瓦岗山,立了个大魔国,有这事吗?我这亲家秦琼好吧?”“秦二哥现在是我们大魔国的元帅了,接着王伯当便把立大魔国和奉命进京的事说了一遍。王老者说:“现在查店很紧,你们就住在我这内柜房吧。”这哥儿俩在店内安歇不提。

  第二天,哥儿俩吃完早饭就上马进了城。来到昌平王府,下了马。一叫门,出来一位老者,问道:“你们二位从哪儿来?有事么?”“我们是在邱老王爷帐下当差,带有王爷的家信,求见老夫人”“哎,你们二位来得不巧,王爷前脚起兵,没有几天,后脚老夫人就带着一家大小回河北原籍昌平州了。我是一个老管家,让我一人看这空府呢!”王伯当说:“老伯,找们不打扰您了,直奔昌平州就是了”哥儿俩上马,返回王家客店。

  第二天一大清早,俩人又鞴马进城来到丞相府,下了马。对守门的家人一抱拳:“辛苦诸位。”家人说:“二位干什么的?”“我们是被昌平王所派,前来承相府下书,还带有礼物一份,求见丞相。”“噢!你们候着”家人赶紧把管家请出来。管家说:“你们二位来得不巧,我家相爷还没有下朝呢!”王伯当说:“这么办,您把信和礼物先收下,我们到别处办点儿事,待会儿再回来。见着相爷,相爷有什么吩咐,我们再听命。”管家说:“也好,那你们就留下吧,这哥儿俩把包袱带书信都交与管家,上马走了。

  过了一会儿,宇文丞相父子下朝回府,爷儿俩到了书房,脱了朝服,换上便服。正在喝茶,管家提溜包袱、拿着信进来了。说道:“相爷,这是昌平王命他手下人送来的书信,还有一份礼物”“好,给我放这儿。”宇文化及拆开书信一看,满意地一笑。这封信是用昌平王的口气写的,向丞相问好,说是随信带来一份本地的土产大补品,请丞相享用。宇文化及说:“成都哇,你看看这封信,这位昌平王总算是对咱不错啊!”成都接过信一看,点了点头:“要不是我给您老哥儿俩锔合,对您能这个样子吗?”“这话不假。”宇文化及把送来的包袱打开,里边是一个四方木盒,上面写着“补品兔脑九”。周围雕刻的花样是“岁寒三友”。拿起钉上的钥匙,对好了母子,把小锁头捅开。撤下穿钉,一揭这盖,嘿,这准是好药!因为凡是好药,非榆树皮护着不可,不走原味。把榆树皮起出来,揭开这张纸,闻着凉香凉香的。一瞧,嗬,还有冰片护着。取出冰片,又揭开一张纸,麝香气味弥漫全屋。取起麝香,解开黄包袱,里边有个白包袱,解开白包袱有个绿包袱……七层包袱打开了六层,就剩一个红绸子包袱了。成都在旁边看着说:“怎么这么些层包袱?”“小子,你不懂,这好东西就得这么护着。”又解开最后这个红绸子包,那油布往下一搭,露出头发来了。宇文化及纳闷:嗯?这兔脑丸怎么还带毛哇?用手这么一扒拉这油布犄角,惊叫道:“啊!这是个人头哇!”他右手一攥发髻,左手一托后脑海,端起来仔细观瞧,原来是他二儿子成祥的人头,登时往后一仰就背过气去了。成都忙喊:“来人哪!”来了几个家人连撅带叫。宇文化及慢慢苏醒过来,放声痛哭:“邱瑞啊,我跟你可没这么大的仇啊!你给我儿的人头当了兔脑丸啦!我非上殿参你不可!”成都盼咐家人:“你们把我二弟人头放这匣子里装好了。爹爹,咱们父子上朝参奏昌平王!”

  宇文父子换上朝服,来到朝房,敲响连环钟,催皇上上殿。平时上朝金钟三响,只有国家出了大事,才是连环钟响。这钟当当当当……响个没完。昏君杨广正在后宫看歌姬跳舞呢,忽听连环钟响,不知出了什么事情,火速传旨,摆驾上殿。刚坐在宝座之上,就见宇文化及哭着就上来了:“万岁呀!……”“丞相因何痛哭?敲响金钟为了何事?当面讲来”宇文化及就把昌平王来信和用成祥人头充免脑九之事违说一遍,又说:“臣恐惊驾不敢将人头带上殿来,请万岁给臣作主!”杨广一听,心说这昌平王也太损了,你怎么拿丞相儿子的脑袋做免脑丸呀?“宇文成都。”“臣在。”“命你速到昌平王府,先拿他的满门家眷,暂时收监,对昌平王朕自有处置之法”成都领旨下去。

  宇文成都带领五百儿郎来到昌平王府,把王府围了个水泄不通。兵丁敲了半天门,没人应声。成都命令用刀斧把门劈开。叮当!乒乓!门劈开了。兵丁们一窝蜂似地冲进去了。成都叫兵丁见人就捆,可是由过道门房说起,大小院子、后院、花园甚至茅房,全都找到了,搜出来归里包堆就一个人。捆上这人,大伙儿一瞧:白胡子,皱纹堆垒。成都这个气,对这个老头儿说:“老梆子,这府里的人都哪儿去了?”“啊?我早吃饭了,吃过了您哪,不瞒您说,今天是我的生日,吃的炸酱面,我自个儿给自个儿做做寿,别看七十八了,我还没活够。”“没问你吃什么,问你府里人哪里去了?”说到这儿,用手一摸自己耳朵,冲老头儿打比方说:“带簪子的!我问这王爷的家眷哪儿去了?”“噢!哈哈哈……您问的是我这耳朵呀?我这耳朵聋了六十多年了,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打了个大霹雷,给找震聋了。”成都一听,敢情这是个聋子,说:“给他解开吧,也甭拿他了。”赌气带人走了。

  昏君杨广听宇文成都复旨,说昌平王所有家眷不知去向,不禁气往上撞,说:“既是这样,张怀何在?”张怀是宫里的一个总管。张怀急忙跪倒:“臣在。”“命你押定三般朝典,传朕的旨意一道,火速遘奔瓦岗山大隋营,赐邱瑞一死。”“遵旨。”这三般朝典是指钦赐的三个盘:一个盘里头放一把钢刀,一个盘里头放一块白绫子,一个盘里头放一碗封好的鸩酒。这三盘物件都放在一个黄亭子内,上悬圣旨。皇上对功劳很大的重臣赐死,就赐这三般朝典,爱自刎就自刎,爱上吊就上吊,爱服毒就服毒,怎么死法自己挑。太监张怀领了昏王旨念,即刻带领几十名护卫,由八个人抬着这黄亭子,押着三般朝典,头里铜锣开道,由长安城起身直奔瓦岗山来了。

  一路无书。这一天,张怀一行人来到了瓦岗山大隋营。邱瑞闻报赶紧整衣冠。刚要出迎,太监张怀已然带着四个人捧着圣旨和三般朝典走进了中军账。邱瑞说:“原来是总管张爷驾到,我这里失迎了。”张怀说:“老王爷,钦命在身,我不能给您行礼了。”邱瑞说:“是是是”张怀转到桌子头里,面朝南把圣旨展开,双手一举说:“昌平王跪倒接旨啊!”邱瑞撩袍跪倒,口称:“臣在。”张怀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日:邱瑞办事不仁,按律应斩,念尔为我朝老臣,特赐三般朝典,自择其死。望上谢恩哪:”邱瑞说:“谢主龙恩,万万岁!”有人把旨意接过,悬挂在中堂,把三般朝典放在帅案上。邱瑞一抱拳:“上差老爷,您请坐。”“好了,我坐下,老王爷你也请坐。”邱瑞说:“来呀,献茶。我请问上差老爷,但不知我身犯何罪?万岁这才赐我三般朝典呢?”张怀一听:“我说老王爷,你怎么揣着明自说糊涂呀!”“我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说老王爷,你可损了,你怎么把宇文成祥的脑袋做兔脑丸了?”邱瑞一愣,连说:“啊?兔脑九?什么兔脑丸?”张怀这才把丞相接到书信同宇文成祥人头以及万岁降罪的事说了一遍。邱瑞一听,这个气呀!“我多咱办过这事呀!噢,这个事我明白了,可以叫我手下人对上差老爷说说宇文成祥的事情。”听王爷一说,两旁边的偏副牙将中出来一人,把宇文成样不听王爷劝阻、执意出阵,被大魔国!将走马活擒之事对张怀一说,接着说:“上差老爷,这是大魔国所作所为,我家老帅爷是被屈含冤呀!”张怀一听,说:“哎呀!这大魔国可真是诡计多端。老王爷,既是您被屈含冤,我回京城一定向万岁禀明此事,可是这三般朝典您还得按圣旨办事,不然我回去无法复旨呀!”邱瑞心中一酸,说道:“哎,想不到我邱瑞为大隋朝披肝沥胆,戎马半生,竟落得如此下场,真叫人痛心哪!”说着说着:”啊哈,完了哇!”放声哭起来了。张怀说:“老王爷您有什么遗言请留下,我给您带回长安去。”张怀话还没有说完哪,有人进来说‘启禀老王爷,请您赶紧出帐接旨,圣上的旨意又下来了!”

image.png

  这道旨意义是怎么回事呢?书中暗表,这不是大业天子杨广的旨意。要弄清这回子事,还得返回头来再说王伯当和谢映登。这哥儿俩出相府之后,返回王家客店,跟王老者告辞。王老者说:“您二位回到瓦岗山,见到我那亲家秦琼替我问好,就提他的干女儿婉娘儿出了阁,都有俩孩儿了,一儿一女,让他听着也高兴高兴。”这哥儿俩说:“行了,这话我们准给您带到了。”这俩人催马直奔昌平州。晓行夜宿,饥餐渴饮,走了很长的路程到了昌平州。打听到昌平王的老家在城北一个乡村,又赶到那里,找着王爷的宅第,上前叫门。管家邱义开门,问道:“二位差官从那儿来的?找谁呀?”王伯当说:“我们是在昌平王老爷手下当差,我叫谢科。”一指谢映登:“他叫谢登,我们奉老王爷之命,来见老夫人。”“哎呀,那可不是外人,快请进来吧。”两人牵马进来,拴好了马。邱义带到上房,说:“老夫人,王爷派人送信来了,他叫谢科,他叫谢登。二位这就是老夫人。”两人急忙上前跪倒磕头:“老夫人在上,卑职大礼参拜。”“你们俩人起来吧,这边坐下”“谢谢老夫人”“你们这是从哪儿来的?”“老夫人要问,王爷起兵,到瓦岗山以后,在阵前遇见了大魔国的元帅秦琼。王爷被秦元帅问得无话可答,这才带大军上了瓦岗山。恐泊风声走漏,全家遭难,因此派我们两个人赶紧给您送信,接您全家大小上瓦岗山。我们到了长安城,才知道您已经回到昌平州了。”说着从怀里取出书信。“这是您的外甥秦琼给您写的亲笔信,请您拆阅。”老夫人一听这香话,高兴地说:“这老天杀的,当初他起兵的时候,我就说还不如咱们全家一块儿走,到那儿归降大魔国就完了。又何必合手反手,多费一道手!为什么我回原籍呀?我准知首兵到瓦岗,秦琼一劝他,他就得归降。我哪还敢在长安城住着呀!这昌平州归北平王罗艺管辖,住这儿保险。邱义呀,快给谢科、谢登预备吃喝,他们远路风尘很不容易。”谢映登说:“老夫人我们已然打过尖了,您还是先看看这封信,早走为对呀!”“等我儿邱福回来咱们归置归置就走。”正说着邱福回来了。“妈呀,听说我爸爸来信了?,老太太这么一学说,邱福说:“那太好了,我想我爸爸,也想我表哥。”王伯当、谢映登过来说:“哎呀,原来是大公子,我们这儿给您磕头啦。”简短截说,家里一通归置,足足乱和了三天,都准备齐了。第四天头上老夫人带着儿媳妇和婆子、丫环,都坐的是骡驮轿,世子邱福、管家邱义骑着马,押着车辆驮子,辞别了乡亲,由王伯当、谢映登护送着,奔瓦岗山走下来了。

  一路无书。这一天快到瓦岗山了。正北是邱瑞的大营,王伯当、谢映登领路,绕了过去,绕到瓦岗山的正南方,由南山口往上走。这时候,秦琼早就得到探马报告了,他到内宅,对母亲说:“妈呀,我姨娘来了!”老太太一听,说:“好哇!我得接一接。”秦琼的母亲宁氏、程咬金的母亲莫氏、尤俊达的母亲上宫氏……一共凑了十几位老太太,每人一乘轿接出了南门外。再说这位王爷夫人坐着骡驮轿,看着山景,来到山上头,远远瞧见城门了。秦琼带领众家兄弟迎过来了。到了跟前,王伯当、谢映登说:“禀元帅,老失人驾到!”老太太一撩这纱帘,说:“哎哟,宝贝儿,你可好吐?”秦琼赶紧下马,跪下说:“姨娘,您好哇?”众兄弟都跪倒磕头,口称:“老夫人在上,我等有礼了。”“诸位将军平身,我这儿万福还礼了。”邱福下马,也过来见过表哥。就听秦琼说:“姨娘您瞧,我娘接您来了。”众人往两旁一闪,过来十几乘大轿。秦母下轿。王爷夫人也下了骡驮轿。没想到分别二十多年,今天亲姐妹俩相会,真是悲喜交加。把王爷家眷部接到了帅府的内宅,各位老太太同王爷夫人见礼,大家落坐。王爷夫人说:“秦琼啊,把你姨父这老天杀的找来,我有话问他。要依我,起兵时一块儿来,得省多大事!现在还是落到我话把儿底下了吧?”“姨娘,我不瞒您,我姨父大人还没上山呢!”老太太一听,啊!就好比猴舔芥末——翻白眼了。“合算他还没归降呢?”“是,还没啊!”“我倒先来了!”秦琼这才把人头倒返长安计对姨娘说明。还说:“请姨娘放心,用不了多少日子,我必定把我姨父请上山来。”“好小子,这我明白了,我等着吧!”秦琼又把表弟邱福带到帅府大厅,给众家弟兄引见不提。

  过了几日,忽听探马报道:“昏君杨广命人押着三般朝典已到隋营。”徐茂功说:“二哥,您同邱福赶紧去,如果晚了,恐怕老王爷自行拙事,性命危险。”当下徐茂功同混世魔王程咬金商量,写了一道大魔国的旨意,对秦琼、邱福交代要这么这么办。秦琼、邱福出了城门,骑马下了北山坡,扬鞭打马,直奔隋营而去。

  这哥儿俩来到隋营,有人禀报邱瑞,要他去接二道圣旨。邱瑞对张怀说:“上差老爷,这二道旨意一到我就明白了。”“啊,老王爷你明白什么?”“想必是万岁想起我往日功劳甚大,这二道旨意追下来,一定是赦免于我。”“嗯,也未可知”刚要接旨,一瞧他儿子邱福走进来了。邱瑞忍不住哭了:“啊!儿啊!……”“爸爸,您甭难受,我可不能给您磕头,我这儿手里捧着圣旨呢!”大伙儿一瞧邱福脸上气昂昂的样子,挎着腰刀,手捧旨意往里边去了。邱瑞也得转身面朝北。其实秦琼在邱福后头跟着进来了,邱瑞没理会。张怀也站起来了,他心里纳闷成都抄家,他们全家都没有人了,邱福怎么来了?邱福双手一举圣旨:“邱瑞接旨下跪呀!”邱瑞口称:“万岁,万万岁!”赶紧跪倒。邱福宣读旨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邱瑞多行不义,其罪当诛,念其受人驱使,非出本心,且有功于我国,朕以宽仁为怀,特赦邱瑞无罪。钦此。”邱瑞连连磕头:“谢万岁!”张怀一听,这不对头哇,手捧蝇刷就过来了,说道:“邱福喂,你先等等,你这是哪儿的旨意呀?”邱福把嘴一撇,上下一打量他,说:“你要问哪,这是大魔国的旨意。”昌平王一听,心里奇怪.我儿怎么打大魔国来呀?张怀满肚子气,说,“什么?大魔国的旨意!这是大隋营,不发生效力。”邱福说:“你是哪国的旨意?”“我是大隋朝的旨意!”邱福说:“这是大魔国的地盘,你大隋钥的旨意行不通。”张怀说:“这可由不了你!”“谁说的?”邱福一摁刀把,仓楞!把刀拉出来了。“今天我要宰你!”张怀把嘴一撇:“哟!你还怪不错的呢!你爸爸就犯死罪!,我是万岁的差官,在宫里我是总管,你敢宰我?我不信,你宰,你宰,你宰!”说着往前递脑袋。邱福干嘛不敢呀,噗!一刀正中心口上,往出一撤刀,死尸栽倒,血流满地。张怀的几位随从一瞧赶紧就跑了。邱瑞说:“哎呀,儿呀!这是天使呀,上差呀,你怎么真给他扎死了!你怎么会打魔国来呀?”这时候,秦琼上前说道:“姨父大人在上,晚生给您磕头了。”邱瑞一瞧,怎么秦琼也来了?“秦琼你起来,这究竞是怎么一回事呀?”秦琼就把人头倒返长安计、接王爷家眷的事说了一遍。邱瑞说:“好哇,合算你姨娘也来了!”秦琼说:“您一家全来了,您还在这儿跟昏君杨广呕什么气呀?请您到山上享一享晚年之乐吧!”邱瑞说:“事已至此也只好这么办了!可有一节,我手下有五万大军,他们要是乐意归降,我给带到大魔国去。其中有不乐意跟我归降的,有这么一句话:牛儿不喝水,不能强摁头,你得安排他们返回乡里,免得他们流窜异乡,騷扰百姓。”秦琼说:“姨父,这么办,凡是不归降的,每人发给一百两银子。”邱瑞说:“那敢情太好了,这也算咱爷儿们的德政,你随我来。”老王爷带着秦琼、邱福来到将台之上。“传我的命令,把营官营长、哨官哨长、队官队长大小头目全都叫来。我有话讲。”命令往下传,一会儿的工夫,大小头目都到了。“老帅爷,您叫我们来有什么事?”邱瑞就把归降瓦岗的事跟大家说了“你们如果乐意归降,就跟我降。不乐意归降的,由大魔国每人发给一百两银子路费,千万不可騷扰百姓。”说着一指秦琼,“这就是大魔国的元帅秦琼,你们要感谢秦元帅。你们回去问一问,愿意降的,不愿意降的各有多少?都写个总单给我送来。”这时就听下面有人喊道:“诸位,咱们哪位带头眼玉爷挑明了就算完了。”有一个小伙儿说:“我来。”他跪倒台前问:“王爷,我们就问您一句话:您降了没有?”“啊,我当然降了!”这个当兵的由怀里往外掏出一件东西,用手一托:“王爷您礁这个!”邱瑞一瞧,是一个金锭子。“啊,你们这是从哪儿弄来的广“王爷,实话告您说,找们头三个月就降了。您越晚降我们越合适,关您的一份饷,又关对过儿一份晌。这就是从瓦岗关的金子!”邱瑞一听这个气:“怎么全降了?秦琼这你是怎么办的?”“姨父您想,要不是您手下人暗地归降,我们如何知道三般朝典到了我跟邱福又如何能进大营,到您的宝帐?”邱瑞说:“好,既是如此,来呀,全体拔营,咱们上山!”命令传下,兵丁们特别高兴,赶紧收抬马匹军刃,搬运器械输重,整好队伍向山上行进。边走边喊:“咱们不替杨广小子卖命啦!好容易盼到今天哪!……”山上将士听说五万隋军归顺大魔国,也是无比的高兴,响炮擂鼓,热烈迎接。

image.png

  单说邱瑞父子和秦琼一齐来到帅府内宅,见到王爷夫人。老太太见了面就抱怨:“想当初你起兵的时候,我就说了,咱们一块儿来多省事呀!”秦琼马上给拦住了:“姨娘,什么您也别说了,姨父已然上山,合家大小团圆,就都放心了。姨父大人,您请到前面大厅,我把我的弟兄们给您引见一下。”爷儿俩来到大厅,秦琼一给引见,大伙儿异口同音地说:“您是我们秦二哥的姨父,也就是我们的姨父。姨父大人哪,我们这儿给你磕头啦!”邱瑞高兴地说:“众位将军,起来吧!我说秦琼啊,听说咱大魔国的皇上当初是卖私盔的,劫过皇杠,可称得起是个英雄。我既归降了,得让我见见驾呀!”“那好办,您就跟我们进宫吧!”大伙儿陪邱瑞进了宫门。来到朝房,秦琼说:“诸位兄弟们,你们陪着我姨父在这儿喝水,我和大哥、三弟先去后宫禀明万岁”徐、魏、秦三人来到后宫见到程咬金。徐茂功说“四弟,你大喜了。”程咬金说:“二哥,我听说了这邱老头儿带全军人马已然上山了。因为我高兴,我这儿正喝着呢!你们哥儿仨也坐下喝着。”魏征说:“先别喝酒,你先办点儿正事。邱老将军直夸奖你,要参见你,你快登殿吧!”“好嘞!我也没什么可夸的,老头儿要瞧瞧我,打道金殿哪!”徐茂功说:“慢着,咱们先商量好了。要只是咱们山上那班人你到金殿上爱说什么说什么。今天昌平王归降,那主儿见过世而,你得说些个正经话,让老将军赞成你,你想对不对?”程咬金说:“嗐!那有什么,你教给我怎么唱,我就怎么唱,准唱得上来,没有错!”合算皇上得学徒,现学现卖。徐茂功教了两遍,成了。程咬金说:“错不了了,来呀!咱上全殿哪!”徐茂功说:“别忙,还有事。”“还有什么事?”“你得想一个官衔,封他个什么官,你想了吗?“呦,对了,我太莽撞了。那三哥你说该封他个什么官哪?”“因为你是皇上,金口玉言,封什么官得打你嘴里说,这官必须要封大点儿,这叫邀买人心,懂得了吧?”程咬金一想,封大点儿,哎呀,想了半天:“哎,嚯,我想起来了。既是封大点儿,我想起一样大官来。”徐茂功问:“什么官?”“加封太上皇!”这哥儿仨全乐了。徐茂功说:“别加封太上皇呀!”“太上皇这官不大吗?”“太上皇是你爸爸!”“哎哟,合算半路我又出来一个爸爸,那吹了!我说三哥,别净挤对我出汗了,你给想个办法得了。”秦琼说:“三弟别跟他玩笑了,干脆你给出个主意吧!”徐茂功说:“因为邱老将军在隋朝就是王爵,你封他为福寿王,赏他双俸,这就成了。”“那你不早说,急得我这身汗,差点儿没出来个爸爸!”

  龙风鼓响,景陽钟撞,程咬金身著冠袍带履,奔金殿来了。再说朝房这儿,王君可对邱瑞说:“老王爷您先在这儿等候,我们先上殿,一会儿就请您见驾!”邱瑞说:“好啦,你们先上殿吧!”大家上殿,跪倒口称:“我等参见万岁!”程咬金说:“诸位起来,两旁站立吧!来哟,传旨召老将军邱瑞上殿。”有人高声呐喊:“万岁有旨,召邱老将军上殿见驾呀!”秦琼、徐茂功来到朝房说道:“姨父大人,请您上殿见驾去吧!”“好,头前带路。”来到金殿之上邱瑞磕头,口称:“降臣邱瑞,参见我主万岁,愿我主万寿无疆!”程咬金说:“邱老将军,请你抬起头来。”邱瑞抬头:“谢万岁。”一瞧这程咬金,是靛脸朱眉,大镑儿头,天生来的一对蟹眼,高颧骨,通贯鼻子,火盆口,大耳有轮,扎里扎煞一部红胡须。头戴九龙盘珠冠,身穿赭黄皇袍,庄重森严,真有个像儿。邱瑞不由得激灵灵打了一个寒战。程咬金说:“老将军,你弃暗投明,知达时务,真乃俊杰也,请你与我等同心竭力,推翻昏君杨广,推翻隋朝之后,老将军名垂青史,传留下去,是万古流芳啊!封你福寿王之职,赏领双俸。”邱瑞一听,连连叩头:“哎,万岁,臣刚刚归降,寸功未立,封赐王位,我实在不敢承受。能有一碗太平饭吃,我生平之愿足矣。”程咬金说:“唉,唉.既然联已封出,焉有收回之理呀,秦元帅!”“臣在。”“魏垂相!”“臣在。”“徐军师!”“臣在。”“赐老将军冠袍带履,再赐全羊美酒一桌。待老将军沐浴更衣之后,你们替孤给老将军接风去吧!”邱瑞忙说:“谢主龙恩。”秦琼三人齐称“遵旨!”“来,散朝!”程咬金一抖甩袖,他下台走了。所有大殿众兄弟投有一位不觉着可乐的,心说:程咬金还真是干这个的,不敢工夫再大,真说出土话来,让老头儿笑话。这叫齐不齐一把泥。秦琼、徐茂功过来说:“姨父大人,请起来吧,”邱瑞起来后说:“哎呀,我听说你们这皇上没念过书吐,看今天这气派,实有天子之尊啊,”魏征说:“老将军,你想,我们叛反大隋朝,隋朝的人能给找们说好话吗?”邱瑞说:“着哇!我这才明白了”秦琼心说:您哪儿知道我们这事,什么天子之尊,这是刚教的。简短说,邱瑞这一归顺瓦岗,大魔国势力就扩大了。再说邱瑞深通兵书战策,秦琼众将如鱼得水。此后,秦琼向姨父学了攻杀战守、逗引埋伏诸般用兵之法。邱瑞给大魔国出谋画策,每日练兵练将,一言表过。

  过了一个多月,忽然这一天,就听见正湘面炮响连天,人声呐喊,探马进来报告:“启禀秦元帅,我们探得明白:今有隋朝兵部大司马张大宾挂帅,并有副帅裴仁基携带他三儿子先锋官裴元庆,率领十万大军,来到咱们瓦岗寨了!”这支大军又是怎么来的?且听下回交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红楼梦中最悲情的人是宝玉?为何这么说?
下一篇:兴唐传第65回:酒色徒独掌元帅印,父子将三打瓦岗山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