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于两宋交替之际的伪楚政权,是怎么的存在?

2023-03-02 05: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北宋和南宋都是宋朝,但北宋被灭于1127年3月,而南宋则是建立于1127年6月,在两宋之间,还有一个政权——伪楚。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北宋和南宋都是宋朝,但北宋被灭于1127年3月,而南宋则是建立于1127年6月,在两宋之间,还有一个政权——伪楚。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要想介绍清楚这个伪楚政权,我们还得先从之前的靖难之役开始说起。

  北宋末年,朝政腐朽。当时在位的宋徽宗赵佶,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字写得很好(今天很多人推崇的瘦金体,就是他首创),但是在治国理政方面,完全不行。

image.png

  历史证明,一个有才华的皇帝,对于中国的文化史可能很有贡献,但对于国家而言,多半是场灭顶之灾。

  赵佶在位期间,生活奢侈,信奉道教,在京城大肆建造道观;任用蔡京等奸臣,朝政日渐混乱;在南方大肆采购花石纲,挥霍无度,只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私欲……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赵佶。因为按照之前宋朝的制度,老皇帝在位的时候,只会教太子如何处理国政。至于太子之外的其他儿子,则完全不让他们去插手朝政,如此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皇子夺位的事情发生。这法子之前几代倒也没出过什么问题,但是到了赵佶这一代出了点问题。赵佶本来不是太子,他哥赵煦才是。但是后来,赵煦登基之后,英年早逝,而且膝下无子,这才轮到赵佶当皇帝。

  所以,赵佶根本就没经历过任何储君的培训,一下子就成了这个帝国的老大。上任之后,朝政渐趋混乱,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image.png

  然而就在赵佶大肆挥霍国力,培养自己的文青气质时,北方的金国却正在悄然崛起。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皇帝寨(今哈尔滨)登基。金国建立后,迅速扩张,逐渐成为北方辽国的心腹大患。此时的辽国,距离开国也已经过了两百多年的时间,政治越发腐朽,国力渐衰。所以金国崛起之后,一路横扫,很快就打得辽国濒临亡国。

  相比之下,此时的宋朝,倒是歌舞升平。

  辽宋双方,自从澶渊之盟后,对峙了上百年的时间,双方谁都奈何不了谁。此时辽国遭逢大难,宋朝自然乐见于此。但奈何此时宋朝是宋徽宗这么个文青草包在位,根本不会利用这个机会。

  宋徽宗听说金国一路南下,所向披靡之后,接受朝臣们的建议,派人前往北方,连金灭辽。此时的金国,正在发愁如何灭掉辽国。恰在此时,宋朝使臣到来,金国自然无比欢喜,当即和宋朝结盟。双方约定,南北夹击辽国,由宋朝进攻华北地区,金国主攻东北地区。辽国灭掉后,宋朝收复燕云十六州,金国则占领北方地区。

  收复燕云十六州,这是从宋朝开国以来,历代皇帝的梦想。

  可惜,就从来都没有实现过。

  客观来说,赵佶做出的这个选择,从战略上来说,并不算是错的。只要拿回了燕云十六州,以后宋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就有了一块坚实的桥头堡,可以在战略上占据主动地位。但是赵佶唯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宋军的战斗力!

  宋朝的军事,本就是历史上几个大一统王朝当中,最弱的一个。到了赵佶这会儿,因为朝政混乱,国家贪腐现象严重,军队的战斗力更是低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

  所以,当宋朝派出大军,开始按约定进攻辽国的时候,一个让人无语的现象就出现了。

  已经被金国横扫的辽国残余军队,此时依然可以暴打宋朝军队。宋朝出动了数十万大军,最后却差点被辽国残部给全歼了。

  仗打到这个份上,实在是窝囊到家了。

  这一战,也彻底让宋朝的虚弱,暴露在了金国的眼前。

  原来宋朝这么弱啊?被我们打的一蹶不振的辽国,他们竟然都打不过?那还对他们客气什么?

image.png

  历史证明,战场上拿不回来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别想拿回来。

  后来,在金国的持续发力下,辽国终于被灭。但是当双方回到谈判桌上,开始瓜分利益的时候,金国开始变脸了。原本双方约定,金国将燕云十六州全部交还给宋朝。但奈何后来宋军根本就打不下来,燕云十六州大部分地方,还是金国打下来的。如此一来,吃到嘴里的肉,金国自然不愿再吐出来。

  最终,因为金国暂时也没做好和宋朝彻底撕破脸的准备,双方还是达成了协议。金国将燕云十六州的部分地区,交还给宋朝,但那些防守要地,几乎都没给宋朝。而且,还给宋朝,几乎就是一堆空壳子。人、钱、物资,早已被金军抢走。

  不完整的燕云十六州,其实没有任何意义。非但无法在战略上占取主动,反倒要因为重建这个地区,消耗国家的大量人力物力。而金国那边,经历这一战后,彻底看清了宋朝的虚弱。一旦金国消化了灭掉的战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似乎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年之后,公元1125年,金国大军南下,发起了对宋朝的战争。

  开战之后,金国分兵两路,分别从山西、河北两个方向进攻。所到之处,宋军根本无法抵挡,北方诸地,尽皆沦陷。直到最后,金国两路大军,一直打到北宋的都城汴梁(今开封),才被挡住。

  当时的开封城内,由主战派的李纲主持防务。在李纲的主持下,汴梁城内动员了三十多万军民,死守不退,终于挡住了金国的南下。金国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作战风格,后勤补给能力极差。在汴梁这边兵锋受阻之后,在战略上已经陷入了被动。如果继续强攻,势必会陷入久攻不下的局面。等到宋朝其他地方的援军赶来时,金军便有覆灭之危。

  那就只能议和了。

  议和阶段开始后,金国军队提出,需要一个亲王和一个宰辅之臣过去做人质。宋朝这边最后决定,选中了康王赵构与主和派的张邦昌,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今属河北)三镇议和。后来因为赵构在金军那边,不惧生死,使得金军误以为他并不是皇子,后来改换肃王赵枢。

  在达成协议之后,金军撤了。

image.png

  但是接下来,宋朝内部发生的事情,就荒谬到让人无法理解了。

  照理来说,敌人打过来了,而且是一口气打到了首都城下。好不容易撤退,接下来自家是不是应该好好整顿军务,以防敌人再次进攻?

  但是宋朝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

  之前金军南下,一路所向披靡的时候,宋徽宗赵佶直接被吓得禅位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桓,美其名曰‘自己不做亡国之君’。其实他就是单纯的胆小,只想享受权力,不想尽皇帝的义务。禅位给赵恒之后,宋徽宗直接远远跑去了江苏。

  所以后来,金军抵达汴梁城下的时候,都是宋钦宗赵桓在指挥。包括派赵构和张邦昌去北边做人质,也是宋钦宗下的命令。

  如今金军退了,宋徽宗倒是心思又活泛了起来,觉得还是自己当皇帝比较好,于是就再次回到了汴梁。但是此时宋钦宗已经上位,自然不愿轻易交权,于是就直接将老爹软禁了起来。

  为了防止老爹复辟,接下来赵桓自然要清理一下老爹留下来的那些大臣。但是在清理的过程中,赵桓不光把蔡京之类的奸臣除掉了,也把李纲这样的大功臣给踢出了中枢,并且彻底剥夺了李纲的军权。

  除此之外,为了能够稳固自己的皇权,赵桓还积极地着手处理军队。之前金军进攻的时候,原本老将种师道已经在黄河南岸部署了大量军队,以防金国再次南下。但是赵桓出于种种考虑,听从了主和派的建议,以‘如果金军不来,这笔军费就浪费了’为由,撤去了所有军队。最终,这位北宋末年的国之柱石,被活活给气死了。

  就这样,在金军第一次撤退的几个月里,宋朝一直在忙着内斗,根本没来得及整顿防务,错过了所有机会。

  几个月后,公元1126年8月底,金军再次南下。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金军清理掉了之前汴梁第一次被围是,前来增援的所有精锐。因为没有组建有效的防御体系,宋军根本挡不住金军,大量精锐军队被金国全歼。

  就这样,到了12月中旬,金军再次兵临城下,包围了汴梁。

  这一次,汴梁城的情况,可比第一次惨多了。

image.png

  一方面,金军这次兵围汴梁之前,已经西进洛阳一带,封锁了潼关,导致北宋在关中地区的军队,无法东出潼关进行增援。而这部分军队,恰恰是当时北宋最后的精锐。另一方面,在之前的内斗当中,那些会打仗的主战派,几乎都被清理掉了。此时汴梁城内指挥军队的高层,根本就不会打仗。

  更可笑的是,此时主持汴梁城防务的宰相何栗,是个典型的缺心眼的人。竟然听信一个假道士的说辞,认为只要能选7777个人布阵,用道教的‘六甲’之术就能击破金军。当这支由市井无赖组成的‘六甲’军,跑到城外去和金军厮杀的时候,结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汴梁外城,就此被攻破。

  外城被攻破之后,此时的宋朝,已经危在旦夕。但就在这个时候,宋钦宗赵桓又犯了缺心眼的老毛病。金军提出,可以议和,但是必须得由赵桓亲自去金军大营谈判。谁都看得出来,这肯定是个圈套,但是赵桓真的信了,然后真的去了。

  去了,自然也就回不来了。

  赵桓一走,汴梁城连个皇帝都没有了,再加上赵桓那边要求城内主动投降,结果金军基本没打什么硬仗,就进了内城。

  自此,汴梁彻底陷落。

  汴梁陷落之后,金军对汴梁实行了一番洗劫,从人口到财产,全部抢走。

  除此之外,在攻下汴梁之后,金军也遇到了一个小问题。

  要知道,就在短短十几年之前,金国还只是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势力,人口并不算多。所以,打下汴梁之后,怎么统治,就成了一个大问题。金国不是没想过直接就此灭掉宋朝,彻底吃下宋朝的全部地盘。但就算他们能打得下来,凭女真族那点人口,也无法统治如此广袤的疆域,和如此多的人口。

  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统治。

  再加上当时宋朝各地的百姓,对金国十分仇视,宋朝在南方的力量依然强大。所以最终,金国的统治者们,就想出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

  再立一个皇帝。

image.png

  不过,这个皇帝,得听命于他们,最大的用处,就是给他们收钱,给他们送岁币。如此一来,金国不用考虑如何统治这块地盘,只需要按时收钱就可以了。

  在决定用这个办法之后,当时金国就开始找合适的目标,想要将其扶上位做自己的代理人。当时汴梁城的很多老百姓,都请求复立赵氏子孙为帝。但这样的请求,反倒让金军更为警惕。金军发现,原来老赵家在这边还是很有声望的,那就更不能让你们做皇帝了!

  最后,金军选择了之前去他们那边做人质的张邦昌。

  张邦昌原本是宋朝的宰相,是典型的主和派,在朝中和李纲、种师道这种主战派对立。张邦昌的官职足够大,又是主和派,自然是最好的人选。

  公元1127年3月7日,张邦昌在金军的扶持下,登上了皇位,国号‘楚’,后世史称伪楚。

  张邦昌登基之后,金军撤退了。临走之前,洗劫了汴梁城,并且将城内的所有赵氏子孙,全部抓去了北方。

  金军撤退后,张邦昌这个皇帝可就不好做了。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历来都是自己打出来的江山,有谁是被人硬扶上位的?而且金军撤退后,满朝文武基本上都不服张邦昌,张邦昌手下也没有兵权,自然无法压制众人。张邦昌其实早就知道,自己绝不能接受这个任命,所以当时金军找到他的时候,张邦昌也是百般推脱。但是最后,金军直接以屠城为威胁,逼得张邦昌不得不答应。

image.png

  所以最后,张邦昌倒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这个皇帝再做下去,必死无疑,于是当即下令,查找赵氏子孙,打算再让位给老赵家。在做皇帝的这段时间里,张邦昌自知难犯众怒,也不敢真的当自己是皇帝。不让百官下跪,称予而不称朕,来往公文称手书而不称圣旨,金军搜刮汴梁的时候,张邦昌亦是多次阻止。

  就连宋徽宗和宋钦宗被带走的时候,已是皇帝的张邦昌,还身穿缟素,设香案送别。

  后世虽然都骂张邦昌是个大奸臣,然而实际上,他是个相当复杂的人。

  当然,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他确实是个投降派。

image.png

  金军撤退了,张邦昌也愿意还政于赵家。但问题是,就算想再找一个老赵家的人做皇帝,找谁呢?金军在撤退的时候,已经带走了全部的赵氏子孙,老赵家哪还有人呢?

  别说,还真有一个。

  这个人,就是之前去金军谈判的赵构。

  赵构之前去和金军谈判,并且顺利归来。回到汴梁之后,一下子就引来了整个朝野的赞誉。就连他的那个大哥赵桓,也对他颇为赞赏。所以后来,金兵第二次南下的时候,赵构被赵桓任命为兵马大元帅,前往河北募兵回援。因为当时赵构身在河北,所以恰好躲过了金军,得以幸存。

  既然只剩下赵构了,那就只能找赵构做皇帝了呗。

  金军撤退后,张邦昌首先请宋哲宗废后孟氏出来监国。然后马上去联络身在河北的赵构,打算还政于赵家。

  公元1127年4月10日,张邦昌退位。从三月七日登基算起,伪楚政权,一共存在了32天。

  赵构登基之后,南宋就此开国了。因为有禅位之功,张邦昌被封为同安郡王。后赵构为抗击金国,起用李纲。李纲回朝主政以后,马上弹劾张邦昌,最后。张邦昌被贬。同年七月,被赵构赐死。

  伪楚的存在,其实是靖康之变后,金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扶持起来的政权。金国虽然打下了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但是宋朝军民的英勇抗争,却让他们不得不放弃了对宋朝的统治,只能建立起伪楚这样的伪政权。

image.png

  整个宋朝,不光北宋,南宋也差不多。很多时候,都是皇帝很怯懦,但是老百姓很勇敢。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很奇葩的现象。

  如果宋徽宗或者宋钦宗能稍微硬气一点,把脑子放在对付外敌上面,恐怕也就不会有什么靖康之变,更不会有什么伪楚政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南明共出了几位皇帝?他们分别是怎样的命运?
下一篇:张柬之发动政变推翻武则天的统治,最后为何忧愤而死?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