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出现的三杯茶背后有什么含义?

2023-03-11 17: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俗语说:每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无论古今,茶在我们的..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俗语说:每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无论古今,茶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是不能缺少的一件大事。古代男女结亲,男方要下茶礼。家里来客,主人家要恭恭敬敬地递上好茶。在历史上,中国的茶叶更是长期作为商品,出口到各国。

  作为描述古代贵族生活的人情小说《红楼梦》,自然少不了茶。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待客之物,茶在红楼梦里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贯穿红楼梦始终的一个“道具”。实际上,小小的一杯茶,也见证着贾府的百年繁华。

  一杯漱口茶,体现贾府极为讲究的养生之道

  说到红楼梦里的茶,相信很多读者对黛玉进贾府一回喝茶的情节记忆犹新。黛玉刚到不久,贾府的下人们,早早地就“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随后黛玉到了王夫人房里,“本房内的丫鬟忙捧上茶来。”

image.png

  这皆是贾府待客的规矩,初到外祖母家的黛玉,是尊贵的客人,到了每一房,主人自然都要奉茶的,这并无不妥之处,唯一的细节是在大舅母邢夫人处,并未有丫鬟捧茶,两个舅母的区别立现。

  令黛玉有些诧异的,是贾母传晚饭时的那顿茶。

  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由此可知,黛玉在自家时,没有饭后以茶漱口的规矩,也不是饭后立即饮茶,这是出于养生的考虑,但贾府的规矩,却是吃罢饭,就先要以茶漱口,然后才是吃的茶。

  这一碗漱口茶,就能看出贾府规矩。因为除了这一处,后文还有多次写到贾府之人以茶漱口。

  二十八回里,宝玉在王夫人处吃饭,原文写到“一时吃过饭,宝玉一则怕贾母记挂,二则也记挂着林黛玉,忙忙的要茶漱口。”五十四回,贾府元宵节,原文有“说着,已经撤去残席,外面另设上各种精致小菜。大家随便随意吃了些,用过漱口茶,方散。”

  余者十四回、三十一回、六十二回、六十七回等回,均有提及贾府之人以茶漱口的规矩。

  由此可知,饭后以茶漱口是贾府由来已久的规矩,黛玉初到贾府,第一顿饭就学到了这个规矩,入乡随俗,不得不改过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饭后要用茶漱口呢?这个规矩有什么讲究吗?还真有讲究。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漱茶说》里记载: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清。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涤之,乃尽消缩,不觉脱去,不烦刺挑也。而齿性袋子便苦,缘此渐坚密,蠹毒自去矣。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里也记载: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若能坚齿消蠹,深得饮茶之妙。

  从这两段资料中,我们能得出漱口茶的三大好处:一则以茶漱口,可以清除口腔内饭菜残渣,清新口腔。二则茶叶含氟量高,以茶漱口,能坚固牙齿,防止蛀牙。三则可以保护脾胃。

  由此可知,贾府的漱口茶,绝不仅仅是漱口,里面是包含了养生之道的。我们现在常说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也是基于这个道理,即不让细菌滋生,保持口腔和脾胃健康舒适。

  同时,古代不像我们现在刷牙很方便,以茶漱口也能起到刷牙的效果,可以消灭细菌,去除口臭,防止口腔溃疡、牙周炎、牙龈出血等牙病。可见贾府这样的贵族,不仅注重卫生,更是深谙养生之道。

  一杯敬上茶,体现贾府传承百年的家族规矩

  俗语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在古代,富贵之家招待客人或长辈,对于茶有着非常高的讲究,酒可以斟满,但茶不可以,需要不停添换,这才是待客之道。

  我们看古装影视剧,都有这样的桥段,家里来客,要赶紧上茶,但如果想下逐客令,但又不好说,也是让下人倒茶,但意义却完全不同,一个是迎一个是送,这里面的规矩,拿捏不好,便会惹人笑话。

  红楼梦里的贾府,是国公府,且传承了近百年,对于来客敬茶和府内晚辈对长辈敬茶,都是极为讲究的,这体现了贾府传承百年的家族规矩和宴饮礼仪。

image.png

  三十三回,忠顺王府的长史官来贾府“兴师问罪”,贾政“急走出来看时,却是忠顺府长史官,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这是写贾府待客之茶,即便贾府跟忠顺王府素无往来,但登门即是客,还是要恭恭敬敬地上茶。

  贾府写到更多的是家族内部晚辈对长辈、奴对主的敬茶。贾母带刘姥姥去黛玉的潇湘馆时,在贾府寄居多年的林妹妹,早已深谙贾府规矩。

  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林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了。

  很多人说黛玉不食人间烟火,不懂人情世故,未免小看了我们出身高贵的林妹妹,她初次入贾府,一言一行都展现着大家闺秀的风度,这一次贾母、王夫人等人到她的住所小坐,她岂能失了礼节?

  在贾母、王夫人面前,黛玉是晚辈,自然要亲自奉茶,才更体现其良好的教养,给长辈留下知书达理的好印象。其他人等,也自然有紫鹃、雪雁招待,并不会厚此薄彼。

  五十三回,贾府祭祖之后,宁府留下贾母喝茶,有这样一段文字:尤氏用茶盘亲捧茶与贾母,蓉妻捧与众老祖母,然後尤氏又捧与邢夫人等,蓉妻又捧与众姊妹。凤姐李纨等只在地下伺候。茶毕,邢夫人等便先起身来侍贾母。

  这一段描写,尤其能看出贾府在敬茶上的规矩,尤氏按辈分,属于贾母的侄孙媳妇,同时又是宁国府的女主人,贾母的茶自然要由她来亲捧,紧随贾母,则是邢夫人等。其他老祖母,自然是宁府下一代女主人,也就是贾蓉的妻子来捧茶。

  从敬茶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贾府的男性子孙虽然个个不务正业,不学无术,甚至贾府也正日薄西山,但正是刘姥姥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贾府大不如前,但其传承百年的老规矩,重要场合的礼仪,是一点也错不得的,这就是我们说的贵族气质,是骨子里流淌着的规矩。

  一杯消食茶,体现贾府宴饮之余的保养之法

  前文说黛玉在家时喝茶的规矩,是饭后过一时再吃茶,到贾府后,却是饭后立即就要吃茶的,这茶大约有两个作用,一则是解渴去腻,一则就是有助消化,也就是消食的作用了。

  刘姥姥二进贾府一回,贾母带她去栊翠庵品茶,这一回也是红楼之中,比较详细写茶道的一回,不仅写到了茶水,更写到了茶叶、茶具等。很多人不懂贾母为何不喝六安茶,而喝老君眉。

  原因其实很好理解,贾母等人此前刚吃过宴席,而六安茶属于绿茶,饭后饮用容易消化不良闹肚子,而如果是吃红茶和乌龙茶,则可以消食解腻。由此可知,贾母吃老君眉,是把其当成消食茶来吃的,可知贾母深谙保养之法。

  贾宝玉生日夜宴一回,林之孝家的来查房,亦有一段关于喝茶的讲究。

image.png

  宝玉忙笑道:“……今儿因吃了面怕停住食,所以多顽一会子。”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说:“该沏些个普洱茶吃。”袭人晴雯二人忙笑说:“沏了一盄子女儿茶,已经吃过两碗了。大娘也尝一碗,都是现成的。”说着,晴雯便倒了一碗来。

  资料记载,普洱茶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已出现,主要产于云南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故名,《本草纲目拾遗》里也记载:普洱茶清香独绝也,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由此可知,林之孝家的虽然是仆人,但作为有头脸的管家,经常在主子跟前伺候,自然也是懂得以茶养生之道的,她听闻宝玉吃了面怕不消化,于是就建议吃普洱茶,可知这普洱茶亦有消食之功效。

  连贾府的下人都懂的饭后以消食茶保养身体,更不用说贾府的主子阶层了,自然也都是深谙保养之法的。

  贾府元宵夜宴,贾母饿了要吃些东西,王熙凤说了鸭子肉粥和红枣粳米粥,贾母都不满意,因为一个油腻一个甜,并不适合吃了就睡的夜里饮用,最后吃了杏仁茶,可知贾母有多注重养生。

  综上,贾府的不同的三杯茶里,却有不同的讲究,漱口茶体现贾府的贵族气质,养生之道;敬上茶体现贾府传承百年的家族规矩和待客之道;消食茶则更能看出贾府上下人等对于饭后身体保养的重视与熟稔。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乍看没什么,却也正因它早已成为贾府日常习惯,则更能说明贾府富贵繁华之长久,这是低调的奢华,是高贵的气质,是早已流淌在骨子里的规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红楼梦中黛玉没有请贾母为自己和宝玉赐婚是因为什么?
下一篇:红楼梦全书中是如何描写刘姥姥三次进贾府的情景的?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