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及为何一定要杀掉隋炀帝?他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2023-03-17 04: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宇文化及是隋朝许国公宇文述长子,隋朝末年群雄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方案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但放到杨广和宇文化及身..

  宇文化及是隋朝许国公宇文述长子,隋朝末年群雄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方案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但放到杨广和宇文化及身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行性。因为正史上的宇文化及,和演义小说里的形象其实截然不同。在兵变发生之前,他其实压根就不知道这件事,他其实纯粹就是一个被大家推出来的背锅侠而已。

  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简单说一下宇文化及这个人。

  在演义小说当中,宇文化及是个老谋深算的大奸臣,但在正史上,真实的宇文化及,其实只是一个没脑子的富二代。

  宇文化及的祖上,本来是鲜卑族宇文部落的奴隶,原本姓破野头。后来因为在战争当中立下战功,被赐姓为宇文。被赐姓为宇文之后,宇文家的几代先祖,经过浴血拼杀之后,逐渐有了一些地位,成了北魏的将军。

  后来,到了宇文化及的爷爷,宇文盛这一代。宇文盛运气比较好,被分配到了北魏的大将军宇文泰麾下做官。宇文盛一生追随宇文泰南征北战,立下了大功。后来宇文泰去世,宇文家篡权建立了北周之后,宇文盛也凭着自己的功劳,被封为上柱国。

image.png

  宇文盛去世后,宇文化及他爹,宇文述,继承了爵位。宇文述上位后,又和北周的外戚大臣杨坚,交情很好。在杨坚篡权的过程当中,宇文述也是劳苦功高。所以,杨坚篡取北周的皇位,建立隋朝之后,宇文述也就成了隋朝的大功臣,地位越发稳固。

  再后来,隋朝开国之后,太子杨勇和晋王杨广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夺嫡之战。在这场夺嫡之战当中,宇文述再次精准站队,成了杨广这边最有力的支持者。经过十多年的斗争之后,杨广最后取得了胜利,坐上了皇位。宇文述也因此更进一步,成了真正权倾朝野的大权臣。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已经意识到一个问题:演义小说里宇文化及的很多故事,其实都是取材于他爹宇文述的故事。演义小说当中,宇文化及老谋深算,扶保杨广上位。但在正史上,这事其实是他爹干的。

  说完了宇文家的家世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能理解宇文化及的一些经历了。宇文述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是宇文化及,次子是宇文智及,三子是宇文士及。这兄弟三人,性格真的是截然不同。老大是傻作,老二蔫坏,只有老三比较优秀。

  之所以这哥仨有如此大的差距,是因为老大和老二小的时候,宇文述大概是因为正在忙着帮杨坚篡权,帮杨广争夺太子位,所以对这俩儿子没怎么管教。导致这俩儿子长大之后,成了典型的纨绔子弟。等到宇文述发现的时候,这哥俩性格已经定型了,再管也来不及了。所以,对于老三宇文士及,宇文述倒是严加管教了一下,后来老三确实也成了人才,还一度做过唐朝的宰相。

  因为老爹忙于争权夺利,没空管教。所以,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这哥俩,少年时代基本上就无法无天。再加上老爹在朝中权势惊人,也没人敢管这哥俩。当时的长安城内,这哥俩简直成了公认的祸害,被大家戏称为‘轻薄公子’。

  等到这哥俩成年之后,因为老爹的关系,直接进了晋王府,给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做护卫。而杨广登基之后,对宇文家也是十分感激。不但给宇文述加官进爵,对宇文家这兄弟三人,也是各有封赏。老大老二虽然是纨绔子弟,但之前做过杨广的护卫,这会儿也都被各自封官,前途无量。老三宇文士及,更是被杨广亲自赐婚,娶了杨广的长女。

  照理来说,有这样的家世,又有这样的贡献。只要宇文化及稍微端正一下态度,以后位极人臣也就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但是,宇文化及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在这之后,依然仗着家世胡作非为。

  以宇文家的地位,再加上宇文家和杨广的情分。如果宇文化及只是闯出一般的祸来,倒也不是问题。但问题就在于,宇文化及似乎有意想要看看自家老爹,到底有多能扛事。没过多久之后,就捅了个大篓子。当时杨广正率队巡游北方边境,在此期间,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这哥俩,竟然直接暗中勾结突厥!而且,俩人勾结突厥的原因,还不是为了筹划什么惊天大阴谋,只是单纯为了和突厥人做生意而已。

  后来,这事被发现之后,就算宇文述权力再大,也兜不住了。因为这哥俩的行为,等同于勾结突厥,阴谋刺杀杨广。这可就是死罪了!

  虽然是死罪,但是杨广念及宇文述的功劳,加上他也知道这哥俩什么情况,知道他们不可能真的想要刺杀自己。而且,之前那位嫁到宇文家的杨广长女,也是拼了命地给这哥俩求情。所以最终,杨广赦免了他们的死罪。但同时,也将这哥俩所有的官职,一撸到底,而且贬为奴隶,赐给了他们老爹宇文述做奴仆。

image.png

  杨广的这番布置,可以说是用心良苦。既能惩罚两人,还能将两人保全下来。至于赐给宇文述做奴仆,则完全是让宇文述自己带回家管教儿子的意思。宇文述也领会到了杨广的意思,此后,宇文述将两个儿子带回家之后,确实是严加管束。此后十年里,这哥俩都再没能离开宇文述的视线半步,一直被宇文述带在身边。在宇文述的看管下,这十年里,这哥俩总算稍微消停了一下,没有再闯出什么祸。

  不过,在这十年当中,外面却是发生了很多事情。因为杨广连续搞了几个超级工程,修大运河、建造洛阳城、征讨高句丽,导致底层百姓最终揭竿而起。随着各地农民起义越来越多,隋朝在北方的统治,也开始逐渐失效。到了大业十二年,因为北方实在是太乱,所以杨广便从长安搬家到了扬州。

  当杨广南下扬州的时候,作为杨广身边最亲近的大臣,宇文述自然也被带去了江都。宇文述前往江都的同时,他的三个儿子,自然也都被他带去了江都。不过,大概是因为宇文述当时年龄已经太大,无法再承受这种旅途劳顿。就在杨广刚刚抵达扬州后不久,宇文述就病死了。

  宇文述死后,杨广这时又起了恻隐之心。再想到当年宇文化及这哥俩,曾经给他做过护卫,也算有功,所以便彻底赦免了宇文家这哥俩,还给哥俩都封了官。宇文化及被封为右屯卫将军,宇文智及则是被封为将少监。

  杨广对这哥俩,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但杨广怎么都不会想到,这哥俩后来却会成为要他命的人。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隋朝在北方的统治,彻底崩溃。李渊、刘武周、薛举等隋末群雄,也都是在这段时间内起兵,逐渐瓜分了整个北方。

  相对北方来说,南方的情况则要相对好很多。因为杨广搞的几个超级工程,基本上都在北边,对南边的压榨相对较轻。所以,当时的杨广,就想要收缩势力范围,把所有精锐都调集到南方,偏安江南。

  但是,就在杨广刚刚表现出这个意思之后,他麾下的士兵开始不愿意了。

  杨广之前从长安前往扬州的时候,带了十多万精锐隋军。这十多万精锐隋军,几乎都是关中人,他们的家都在关中那边。原本这些士兵觉得,只不过是要和杨广一起出个差,用不了多久就会回家。但现在杨广说要常驻扬州,而且以后不会去了,这下子大家都不愿意了。

  杨广你作为皇帝,身边随身带着三宫六院,住在扬州当然没问题。可我们的老婆孩子、父母兄弟,那可都还留在关中呢!

  所以,当时在隋军内部,一种叛乱情绪,就开始渐渐滋生起来。这其中,为首的便是当时的禁军统领,司马德戡。不过当时大家也没想过要杀杨广,只是想着要在扬州这边,大肆劫掠一番,然后逃回关中。反正你杨广已经好久没给我们发工资了,现在我们不想干了,想辞职。临走之前自己拿自己的工资,总是理所应当的吧?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关键人物,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这个人,就是宇文家的老二,宇文智及。

  相比老大的头脑简单,老二宇文智及,其实更有谋略一些。只不过,他的这些谋略,都没往好地方用。宇文智及得知了禁军的动向之后,当即找到了司马德戡,劝司马德戡直接干掉杨广,然后拥兵自立。司马德戡原来只是想抢劫之后回关中老家,但是现在经宇文智及这么一提醒之后,司马德戡也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有兵权,可以把事情搞得更大一些!

  既然已经到了乱世,单纯的金银珠宝已经没用了,权力和军队才是最重要的啊!

  被宇文智及提醒了之后,以司马德戡为首的一群隋朝官员,便开始计划直接干掉杨广。但是,想要干掉杨广,自立一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得找一个家世比较硬,推出去能够让大家都信服的人做带头大哥才行。司马德戡他们几个禁军统领,出身都比较一般,不具备这个资格。

  就在这个时候,宇文智及再次提醒了一下大家,把宇文化及给推了出来。以宇文家长子的身份,确实有做这个带头大哥的资格。

  就这样,啥都不知道的宇文化及,稀里糊涂的被自己的弟弟给卖了,然后被推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image.png

  此后,几个禁军统领,将所有计划都商量好,就差最后实施的一步时,将这些事情告诉了宇文化及。据史书记载,宇文化及刚听说这件事的时候,吓得腿都软了。但事已至此,不干肯定是不行了。如果宇文化及拒绝的话,肯定会被司马德戡直接砍了。所以最终,宇文化及只能把心一横,做了这个带头大哥。

  公元618年,三月初十,深夜,江都政变爆发。这一夜,以宇文化及为首的一群禁军,忽然发动了叛乱,进宫搜捕杨广。最后在天亮之后,终于找到了杨广。宇文化及随即下令,直接勒死了杨广,结束了这位传奇暴君的一生。

  从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方案不错,但以当时宇文化及的处境来说,确实也不具备这个能力。如果宇文化及敢这么干的话,估计会第一时间先被身后的禁军给干掉。而且,当时宇文化及其实也就是个傀儡而已,根本不具备指挥下属的能力。

  杀了杨广之后,宇文化及为了稳定军心,不得不打出带大家返回关中的旗号,同时立杨广的侄子杨浩为帝。从这一点来说,宇文化及其实也算用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办法。只不过,他挟持的不是杨广,而是杨广的侄子。再后来,宇文化及带着大军返回关中,途径瓦岗军的地盘时,和瓦岗军主力打了一仗,最后被一战击溃。战败之后,宇文化及带着家眷向北逃窜,途中被窦建德所杀,彻底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董士选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哪些作为?
下一篇:赵构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怎么样?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