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凌烟阁功臣排名秦琼为何是最后一位?

2023-03-21 04: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秦琼是隋末唐初名将贞观十二年获赠徐州都督、胡国公。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提起秦琼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一定耳熟能详。作为隋末唐..

  秦琼是隋末唐初名将贞观十二年获赠徐州都督、胡国公。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提起秦琼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一定耳熟能详。作为隋末唐初时期,一位非常有名的猛将,秦琼不但在历史上十分重要,后来更是成了民间的门神,广受后世敬仰。

  而在演义小说当中,秦琼更是一个十分出彩的角色。甚至有人曾给出过‘一部隋唐书,半部秦琼传’这样的评价,意思就是半部演义小说,都是以秦琼为主角来进行讲述的。

  但就是这样一位鼎鼎大名的大英雄,在唐朝的官方评价当中,却似乎不是特别的高。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评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虽然也名列其中,但却仅仅只是敬陪末座,排名第二十四。

  像秦琼这样的大英雄,为何唐朝官方对他的评价相对有限?为何只能在凌烟阁功臣榜上排在最后一名呢?到底是秦琼本人真的被演义小说夸大了?还是评定凌烟阁功臣榜的李世民,对他有什么别的看法呢?

  实际上,秦琼之所以会排在凌烟阁功臣榜上的最后一位,真不是因为李世民不重视他。如果我们梳理一下秦琼的一生,我们就不难发现,秦琼其实就应该排在这个位置上!

image.png

  秦琼,字叔宝,山东历城人。和演义小说里描述的不同,秦琼的父亲,并不是什么南陈大将秦彝。在真实的历史上,秦琼他们家其实是个文官世家。秦琼的先祖秦彭,在东汉时期曾任山阳郡太守。曾祖秦孝达,曾任北魏广年县令。祖父秦方太,曾任北齐广宁王府记室。父亲秦季养,曾任北齐咸阳王府录事参军。

  不过,到了秦琼爷爷和父亲这一代,因为当时北齐朝廷实在是太过黑暗,秦家父子干脆就直接辞官不做,归隐家乡。后来等到北周吞并了北齐,隋朝又取代了北周,秦家人虽然想出来做官,但因为此时已经改朝换代,所以也就没机会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秦琼长大之后,无法像其他士族子弟那样,凭借祖荫入朝为官。只能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参军入伍,靠军功博取功名。

  秦琼参军的时候,正是杨广在位期间。当时杨广虽然已经胡闹了几年,搞得各地民怨沸腾,但因为隋朝的家底还比较厚,所以暂时还没闹出什么大乱子。不过,等到秦琼参军之后,各地就开始逐渐爆发农民起义了。接下来的几年里,秦琼曾陆续在隋朝名将来护儿、张须陀麾下任职。这个张须陀,便是演义小说当中,那位‘靠山王杨林’的一部分原型。

  因为作战特别勇敢,所以没过几年,秦琼便陆续凭军功升迁到了正六品武将,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团级干部。

  如果隋朝不灭亡的话,单靠这股勇猛杀敌的精神,秦琼估计最后也不会混得太差。但遗憾的是,大业十二年,秦琼追随隋军名将张须陀,与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展开了战斗。这场战斗之后,张须陀兵败被杀,秦琼虽然侥幸逃了出来,投奔了虎牢关守将裴仁基。但没过多久,裴仁基便直接投降了瓦岗军。因为上司叛变,秦琼自然也只能跟着叛变,从一名隋军将领,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农民军。

  不过,加入农民军之后,秦琼却受到了瓦岗军领袖李密的重视。之前李密击败张须陀,靠的是打埋伏和人多势众。在那一战当中,秦琼展现出来的勇猛,让李密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而且,李密原本也是隋朝贵族,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才加入了瓦岗军。然而,瓦岗军原本是由翟让领导的,在后来的战斗中,李密虽然取得了足够的控制权,但麾下却缺少足够多的心腹力量。在和张须陀一战之后,李密正在积极培植自己的心腹势力,秦琼的到来,自然让李密喜出望外,直接将其招揽到了自己麾下,做了他的嫡系。

  此后,李密从农民军内部,抽调出了八千青壮年士兵,组织成一支精锐军队。秦琼便负责指挥这支精锐的一部分,负责带头冲锋杀敌。在这支军队当中,秦琼还结识了程咬金、单雄信等人,并和他们结为好友。

  随着这支精锐军队的成型,瓦岗军开始由一伙乌合之众,成长为一支真正能打硬仗的农民军。此后李密更是一路横扫河南大部分地区,将瓦岗军发展成了隋末第一大农民军,拥兵三十余万。最巅峰时期的李密,甚至被其他农民军共同推举为领袖,并且公推李密称帝。然而李密出于种种考虑,最后还是拒绝了这个建议。

image.png

  在李密麾下的两年里,秦琼率兵南征北战,名声越来越大,成了瓦岗军集团内部有名的几大猛将之一。此后,随着瓦岗军逐渐壮大,李密将目光投向了洛阳,率领瓦岗军和洛阳的王世充展开了大战。

  双方大战期间,原本李密已经击溃了王世充的主力,即将攻下洛阳。但就在这时,远在江都的杨广,却被奸臣宇文化及弑杀,麾下的十多万精锐隋军,也都被宇文化及接管。此后,李密为了避免腹背受敌的局面,不得不暂时和洛阳方面握手言和,转头去打宇文化及。

  在和宇文化及大战期间,李密曾一度中箭落马,多亏了秦琼拼死保护,才得以幸免。最终,瓦岗军靠着惊人的意志,总算是战胜了宇文化及。但是,胜利之后的李密,却开始变得骄傲自大,放松了警惕。可是洛阳那边,王世充却趁着瓦岗军和宇文化及大战之际,迅速恢复实力。等到大战落幕之后,王世充忽然率军进攻李密,一战击溃了瓦岗军。

  在这场战斗之后,李密逃往关中,企图依靠李渊的力量东山再起。然而作为直接领兵战斗的猛将秦琼,却被王世充所俘虏,成了王世充的阶下囚。

  不过,虽然成了俘虏,但之前瓦岗军和洛阳守军大战期间,秦琼的勇猛,却深深打动了王世充。所以,对于身为俘虏的秦琼,王世充也没有过于刁难,反倒是封秦琼为将军,希望秦琼能够归降于他。秦琼为了保命,再加上听说李密去了关中之后,被李渊所杀,瓦岗军已经彻底崩溃,所以也就没拒绝王世充的好意,暂时投降了王世充。

  虽然投降了王世充,但对于王世充这个人,秦琼却并不看好。在秦琼看来,王世充为人狡诈专横,不是那种最后会夺得天下的人。与其在王世充麾下任职,还不如另投明主。所以,武德二年二月,当李世民第一次率军进攻王世充的时候,秦琼和程咬金、牛进达等几个瓦岗军的旧将,直接临阵叛逃,在战场上投降了李世民。

  虽然降唐的过程有些曲折,但自此之后,秦琼总算是到了李世民麾下打仗。到了唐朝这边之后,李世民也是早就听说了秦琼和程咬金等人的勇猛,将其封为马军总管,同样负责冲锋陷阵,统领李世民麾下最为精锐的玄甲军的一部分。

  此后的几年里,秦琼在李世民麾下南征北战,基本上就扮演了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角色。武德二年,秦琼随李世民征讨刘武周,在美良川之战当中大战尉迟恭,介休之战率军正面冲击宋金刚主力。武德四年,随李世民征讨王世充,最后将王世充围困于洛阳。

  而后窦建德率十余万大军来袭,李世民亲率麾下三千玄甲军前往虎牢关,阻击窦建德,秦琼亦跟随其中。双方在虎牢关僵持了一个月之后,李世民趁窦建德大军松懈之际,派出玄甲军突袭窦建德大营,最后生擒了窦建德。这场战斗当中,秦琼亦是身先士卒,率先带兵凿穿了窦建德的军阵。

  武德五年,秦琼再次随李世民征讨刘黑闼。作战过程当中,依然十分勇敢,身先士卒,最终击溃了刘黑闼。

  打败了刘黑闼之后,李世民因为军功过大,开始受到李渊的猜疑和限制。李渊担心李世民会对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形成威胁,所以不许李世民再领兵。而作为李世民麾下的嫡系猛将,秦琼从此之后,也就没了上战场的机会。此后的几年里,秦琼一直留在长安,负责京城内的守卫工作。

  到了武德九年,随着太子党和秦王党的斗争,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李世民终于决定,抢先发动玄武门事变。作为李世民的铁杆支持者,秦琼自然也参加了这场玄武门事变,再次立下大功。李世民登基之后,秦琼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封邑七百户。

  不过,玄武门事变之后,秦琼就再没有上过战场了。这倒不是因为李世民对他有什么看法,而是因为秦琼的身体,已经不足以再支撑他上战场了。据秦琼自己所说,他一生参与过的战争,大大小小超过两百次。多年战斗受伤时流的血,恐怕有上百升。如此多的伤病在身,秦琼就算再强壮,也肯定是扛不住的。所以年纪稍大之后,自然也就无法再领兵战斗了。

image.png

  贞观十二年,秦琼因病去世,追赠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后改封为胡国公。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评定凌烟阁功臣榜,秦琼名列第二十四位。

  纵观秦琼一生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真实的秦琼,确实是一位难得的猛将,一位真正的大英雄。但他其实只是一个将才,而非帅才。只能在战场上带兵冲锋陷阵,却不能指挥千军万马独当一面。

  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往往会很重要,但不会特别重要。因为就算没有秦琼,也会有其他猛将来替代秦琼的位置。或许如果没有秦琼的话,很多历史会因此而改写。比如李密和宇文化及大战期间,说不定直接被宇文化及干掉了。

  但作为一名将才,能够发挥的价值,肯定是远不及同时代的李靖这样的帅才,更比不上那些在背后策划推动一场场战争,辅助李世民治国的顶级文臣了。而和秦琼身份相同的尉迟恭、程咬金等人,在玄武门事变后,仍然还领导过几场大战。尤其是尉迟恭,更是救过李世民的命。排在秦琼前面,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说为何秦琼最后会在凌烟阁功臣榜上,位列最后,这其实就是一个美丽的误会。秦琼之所以会名列最后,自然不是因为李世民有什么别的想法。而是因为李世民评定凌烟阁功臣榜的时候,是先从所有功臣们当中,挑选出二十四位功劳最大的。然后,根据他们在贞观十七年的官职,来评定次序。如果像秦琼这种,贞观十七年时已经去世的,则是按照其死后追赠的最高官职来计算。

  按照这个方法来排名的话,秦琼在这二十四人当中,官位最低。排在秦琼之前的那些功臣,比如长孙无忌,当时最大的官职是司空,正一品。尉迟恭是开府仪同三司,李靖是特进,程咬金是左领军大将军。这些人的官职,都比秦琼的徐州都督更大,所以自然排在秦琼前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杨七郎的历史原型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下一篇:都说唐朝以胖为美 杨贵妃的体重又是什么样的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