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吴三桂死守山海关,清军有能力入关吗?

2023-04-24 05:05 历史百科
最佳答案  有些人觉得清军入关是吴三桂一手造成的,正因为他“冲冠一怒为红颜”,才有了此后清朝的三百年江山。实际上,在此之前清军已经先后六次杀入关内,而以明末的局势来讲..

  有些人觉得清军入关是吴三桂一手造成的,正因为他“冲冠一怒为红颜”,才有了此后清朝的三百年江山。实际上,在此之前清军已经先后六次杀入关内,而以明末的局势来讲,即使吴三桂死守山海关,或许只会改变清军入关的路线,而根本无法阻止清军入关。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image.png

  清朝吞并整个漠南地区后,已开始全面威胁中原地区

  在大家的印象中,起源于东北的后金,似乎只是从东北方向对关内形成威胁,因而只要守住山海关,清军便无法进入关内。事实上这个局面早已改变,随着后金东进,漠南彻底沦陷,清朝已经开始从北方全面威胁中原地区。

  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在宁锦、山海关防线难以攻破的情况下,后金便已经开始积极向西扩张,在他的联姻攻势下,蒙古科尔沁、扎鲁特等部便已经归附后金,而土默特、喀喇沁、兀良哈等部则因为与库图克图汗(林丹汗)的矛盾,为了避免遭到报复,随后也归附后金。

  皇太极继位后,东部蒙古各部已经大多归附清朝,因而开始对势力主要集中于漠南地区的库图克图汗进行打击。明崇祯元年(1628年),皇太极派遣贝勒阿济格与喀喇沁部会盟,与东部蒙古各部共约讨伐库图克图汗。

image.png

  同年九月,皇太极亲率大军西征,察哈尔部控制下的敖汉、奈曼、喀尔喀、札鲁特和喀喇沁等蒙古各部纷纷率兵前来会盟,此时的库图克图汗空有大汗之名,却已经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面对清军和蒙古联军,只能被迫退出西拉木伦河流域,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固守。

  明崇祯五年(1632年)4月,皇太极再度亲率大军西征,会同蒙古各部再度攻打库图克图汗,眼看清军势大,库图克图汗不得不放弃归化城继续向西逃窜。然而,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部众逃散十之七八,库图克图汗逃奔青海两年后在青海打草滩病逝。

  明崇祯八年(1635年), 清廷再度派多尔衮、岳托等人率兵西进,招降了库图克图汗剩余的部众,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献传国玉玺出降,大蒙古国汗位至此彻底断绝,漠南蒙古完全落入后金手中,清朝至此从东北和整个北方对大明中原地区形成威胁。

  吴三桂投降之前,清军已先后六次入关

  由于东部蒙古和漠南蒙古的纷纷沦陷,清军其实已经完全不必从山海关入关。事实也是如此,在吴三桂放清军入关之前,清军已经先后六次从北部杀入关内,且情况一次比一次严峻。

image.png

  第一次:己巳之变。崇祯二年(1629年)四月,皇太极率军(对外号称十万),避开宁远、锦州防线,兵分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直逼京城。明廷急令各路兵马入京勤王,袁崇焕统率各路援军,阻清军于广渠、德胜等门外。京师之围稍解,袁崇焕便被崇祯下了大狱,结果祖大寿率军还师宁远,皇太极又趁机夜袭卢沟桥,斩明军副总兵申甫以下约7000人,继而击败明援军4万于永定门外,明总兵满桂,孙祖寿战死。崇祯三年(1630年)初,皇太极眼看无便宜可占,遂向东连克数城,这才率主力返回沈阳。

  第二次。崇祯七年(1634年)七月,皇太极在第二次西征察哈尔班师途中,以明朝边将“扰其境、杀其民、匿逃人”为由,率兵侵入上方堡,进围宣府。清军攻城,守军以大炮猛烈反击,清军被迫退走应州,兵掠大同,攻陷得胜堡。京师震动,连忙诏令总兵陈洪范驻守居庸关,巡抚丁魁楚驻守紫荆关、雁门关,就连已经在河南包围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曹文诏也被调往大同,虽然最终迫使清军退出了关外,但农民军却也趁此机会得以突围。

  第三次。崇祯八年(1635年),清军在迫使库图克图汗(林丹汗)之子投降的同时,率军在太原府所属的忻州、定襄、五台等州大肆劫掠一番,这才率军东归。

image.png

  第四次:丙子虏变。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皇太极派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统八旗兵十万,兵分三路从喜峰口、独石口入关,巡关御史王肇坤率兵抵抗,结果兵败身死,明军被迫退守昌平,清军直逼居庸关、昌平北路。大同总兵王朴驰援,杀敌一千一百零四人,俘获一百四十三人。七月,清军杀入京畿,攻陷昌平、良乡,继而围攻顺义,顺义知县上官荩、游击将军治国器和都指挥苏时雨据城死守,城池陷落后三人均殉国。此后,清军又先后攻陷宝坻(今属天津)、定兴、安肃(今河北徐水)、大城、雄县、安州等近畿州县。

  第五次:戊寅虏变。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以多尔衮、岳托为主将,绕道蒙古,从墙子岭、青山口突破长城要塞,斩杀明蓟辽总督吴阿衡。崇祯急忙诏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卢象升,统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山西总兵虎大威等入卫京师,结果卢象升力战而亡。时高起潜拥关、宁重兵近在五十里外的鸡泽,却拒不赴援,听闻卢象升兵败身死后,又率军东逃二十里,结果遭遇伏击大溃,仅只身逃逸。自请督察军情的首辅刘宇亮到了保定,听闻前线战败后也仓皇退入晋州,而清军则乘胜长驱直入,先后攻陷昌平、宝坻、平谷等地,京师震动,崇祯帝又连忙下诏徵总督洪承畴率军入卫,陕西巡抚孙传庭为兵部侍郎率援军同行。清军这次入侵连败明军57阵,攻克山东济南府、3州、55县、2关,杀明总兵两名、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俘获人、畜共462300余,获黄金4037两、白银977460两,活捉德王朱由枢、郡王、奉国将军朱慈赏、监军太监冯允许等。直到次年二月,清军这才出青山口返回盛京。

image.png

  第六次。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月,清廷以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从黄崖关杀入蓟州,总兵白广恩领兵拒敌,阵斩清军三等轻车都尉斋萨穆、参领五达纳、佐领绰克托、额贝、护军校浑达禅、骑都尉额尔济赫等。然而,清军却长驱南下,至山东兖州,杀鲁王朱以派及乐陵、阳信、东原、安丘、滋阳诸郡王、官吏等数千人,先后攻克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获黄金二千二百五十两、白金二百二十万五千二百七十两,俘百姓三十六万九千口及牛马衣服等物。回军时又攻打河北沧州、天津、三河、密云等地,直到次年五月,清军才退军回师。

  如上所述,虽然此时山海关尚未丢失,但由于清廷向蒙古逐步渗透,已经可以随时绕道蒙古入关,明廷已经是防不胜防。

  明末瘟疫横行十余年,九边重镇已无力抵抗

  弘治年间,明廷为了加强北部防线,曾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延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等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

  在明末卫所制全面崩溃的情况下,除辽东镇外的其余八个重镇已经是明廷最后的战斗力保障(后金崛起后辽东镇已丧失作用),尤其是在整个漠南已经被清廷占领的情况下,想要阻止清军入关,除了固守山海关之外,还必须以八个边镇为核心加强整个北部防线,然而明末的这场大瘟疫,却直接摧毁了明朝的北部防线。

  早在万历八年(1580年),大同、太原等地便曾爆发过一次规模巨大的瘟疫,史料记载“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

image.png

  而到了崇祯六年(1633年),山西再度爆发瘟疫(鼠疫),而由于百姓们逃难,瘟疫开始迅速向周围地区扩散。崇祯九年(1636年)至崇祯十年(1637年),蔓延至陕西榆林府、延安府;崇祯十三年(1640年),蔓延至河北顺德府、河间府和大名府;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蔓延至京师地区;崇祯十五年(1642年),蔓延至天津。同时,鼠疫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开始由腺鼠疫转换为肺鼠疫。

  关于这场瘟疫造成的死亡人数,目前尚无准确记载,但《崇祯实录》却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可见当时瘟疫的严重程度,而根据史学家的推测,万历和崇祯年间的两次大瘟疫,至少造成了陕、晋、冀上千万人的死亡,仅北京的死亡人数便高达20万以上。

  这场瘟疫不仅造成了大量百姓的死亡,而且更是直接摧毁了明军的战斗力,尤其是九边重镇中的大同、山西、蓟州、宣府等镇直接被摧毁。当李自成从西安发兵攻向京城之时,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很容易便杀到了北京城下。

  明朝京师也是一样,瘟疫之前驻守京师的军队至少有十万,而瘟疫过后便只剩下了五万多人,以至于闯军杀至城下时,守城将领即使低声下气求人守城,仍然是“逾五六日尚未集”,最后连三四千宫中太监都上了城墙。而即使如此,城墙上平均五个城垛才有一个士兵,瘟疫中的守城明军“鸠形鹄面,充数而已”。

image.png

  这种情况下,明廷的北部防线已经是形同虚设,而李自成灭亡明朝之后,也没有对北部边防进行加强,已经被瘟疫摧毁的北部防线,又如何抵挡清军入关。

  综上所述,就算吴三桂没有“冲冠一怒为红颜”,放清军从山海关入关,无论是明廷还是李自成,都无法抵挡清军入关,唯一能改变的,也仅仅是清军入关的时间和路线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历朝历代为什么没有出现过侍卫行刺皇帝的事件?
下一篇:朱元璋用雷霆手段对待贪官,为何没能遏制贪腐之风?
猜你感兴趣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一道跨越文化的美食佳肴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它能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道曾被翻译为史密斯夫妇的川味凉菜,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一、川味凉菜的起源与特点  川味凉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道冷盘菜肴。它以独特的麻辣味道、丰富的调料和多样的食材而著称,是四川地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川味凉菜的特点是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色香味俱佳..

历史百科 2024-01-12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绿肥红瘦中的红瘦——揭秘花中贵妃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其中“绿肥红瘦”一词便是形容花卉生长状态的生动写照。那么,绿肥红瘦中的红瘦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底。  一、绿肥红瘦的来源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肥红瘦江南水,画船听雨眠。”这里的“绿肥红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生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清虚道德真君: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有一位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就是清虚道德真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神仙的来历、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  一、清虚道德真君的来历  清虚道德真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位居玉清境。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被认为是老子的化身。据《道德经》记载,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道教尊奉老子为清虚道德真君,以示对..

历史百科 2024-01-12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镇元子:素食者的非素食之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镇元子的神仙,他以吃素著称,但却并非一般的素食者。那么,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既吃素又非吃素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个谜团。  一、镇元子的素食之道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奉为“地府之主”。他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封神演义》等古籍记载,镇元子是一位虔诚的素食者,他坚持不吃荤腥,以此来修炼自己的道行。  二、镇元子的..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开始流亡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文公是一位被广大人民所敬仰的君主。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流亡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挫折。那么,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多少年呢?他又是在哪一年开始流亡的呢?  据史书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足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从一个失去王位的王子..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的真相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被誉为“命运的5分钟”。在这场战斗中,日本的四艘航母损失惨重,成为了战争转折点。本文将带您揭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的损失情况。  一、战斗背景  美国海军在中途岛附近与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的背景是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计划。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美军决定在中途岛设伏,迎战日本海军。  二、战斗过程..

历史百科 2024-01-12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晚夜微雨问海棠,诗意盎然春意浓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海棠花。晚夜微雨问海棠,这句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  一、海棠花的美丽传说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棠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娇艳和高洁。关于海棠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杜十娘..

历史百科 2024-01-12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揭秘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庚子年是否会有乱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庚子年真的会有乱吗?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团。  一、历史上的庚子年  庚子年是指农历六十甲子的第六个年份,每60年出现一次。在历史上,庚子年曾经出现过多次,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痛苦。然而,将这些事件简单地归因于庚子年,显然是不..

历史百科 2024-01-12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萧何推荐曹参为相,而非陈平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曹参和陈平都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对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刘邦选择丞相的过程中,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而非陈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萧何推荐曹参,并非因为曹参的能力超过陈平。实际上,陈平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于曹参。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方面,这与萧何的个人理..

历史百科 2024-01-12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禁书的神秘面纱

  商君书,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文献,为何成为禁书?它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将带您揭开商君书的神秘面纱。  一、商君书为何成为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所著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然而,这部书籍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列为禁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君书主张法治国家,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这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历史百科 2024-01-12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位太监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那就是李莲英。那么,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真的是李莲英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李莲英的身世与成名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字莲英,清朝末年著名的太监。他出生于河北省顺天府通州区,家境贫寒。据传,李莲英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了一位姓李的太监。后来,他被送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李莲..

历史百科 2024-01-12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是为何?有什么故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那就是他为何非要把剜夫人处死。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剜夫人的身份背景  剜夫人,原名王政君,是汉武帝的妃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当时的丞相王陵。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使她成为了后宫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剜夫人与汉武帝的感情..

历史百科 2024-01-12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是为何?有什么考虑?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辉煌的一生中,却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那就是她为何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本文将带您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徐茂公的背景  徐茂公,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任左武卫大将军,封爵广平郡公。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神勇无敌”。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徐茂公因与李世民产生矛盾,被贬为民。不久后,徐茂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历史百科 2024-01-12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关羽的抉择: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的支持能否建立蜀国?

  三国时期,英勇善战的关羽是蜀汉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世人所称颂。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刘备还能建立蜀国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一、关羽弃曹从刘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荆州,刘备仓皇逃往江南。在这关键时刻,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投奔了刘备。这一举动,使得刘备得以重整旗鼓,开始了蜀汉的建立之路。  ..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临终前的辅政大臣之谜

  曹叡,字子桓,东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一生都在努力压制司马懿,但在临死前却任命其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令人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叡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一、曹叡与司马懿的矛盾  曹叡在位期间,一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因为司马懿的才能和声望,使得曹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为了遏制司马懿的势力,曹叡曾多次削弱他的兵权,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然而,司马懿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与曹叡争锋相对。这使..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

  曹操的儿子曹彰,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曹彰之死的真相。  一、曹彰的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庶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武艺和智慧,被誉为“神童”。在曹操建立曹魏后,曹彰被封为陈王,担任征东将军,统领大军征战四方。他在战场..

历史百科 2024-01-12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曹丕、曹彰、曹植:三国魏武的血脉与才情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而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竞争之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身份关系。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即魏武帝。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誉为“虎痴”。曹植则是曹操..

历史百科 2024-01-12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历史中的神秘人物

  婵娟,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印记的名字。她究竟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人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婵娟的神秘面纱。  一、婵娟的起源  婵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婵娟被描绘成月亮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对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高贵。因此,婵娟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婵娟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婵娟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百科 2024-01-12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飞行高度之谜,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

  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其飞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直升机为什么飞那么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的飞行是通过旋翼产生的升力来实现的。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直升机的重力时,直升机就能够在空中飞行。而直升机的升力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桨叶面积和空气密度等因..

历史百科 2024-01-11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唐朝时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职责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有许多职位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唐朝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什么?他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子监是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而国子监祭酒则是这个学府的最高领导者,可以说是校长或者院长的角色。他们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整个学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

历史百科 2024-0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