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拉祜族的来历

2013-11-14 17:42:00   风俗习惯
最佳答案 拉祜族,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人口41.147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ldqu..

拉祜族,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人口41.147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拉祜族的来历习俗
拉祜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拉祜族的来历习俗

拉祜族的起源

拉祜族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迁,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该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思茅、临沧两个地区。其中78%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建国近半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拉祜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使拉祜族农村、城镇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拉祜族的社会历史已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3年4月7日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1954年6月16日成立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拉祜族的婚姻

拉祜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拉祜族的男女青年一般从十五六岁开始就可以参加社交活动了。其中,上山劳动、节日喜庆、婚礼寿辰等,都是青年男女们相识交友的好机会。不同氏族的男女,只要年龄相近、双方情投意合都可通婚,不受辈份的限制。男女婚前社交极为自由,每到夜晚,或在田野或在村寨中的空屋内,围着火塘,吹着“巴乌”或口弦,彼此表达恋情。若是不同氏族的人聚会,双方都彬彬有礼。男女定情后,男方请媒人携2~4对松鼠干巴和1公斤酒到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同意,男方再送聘礼并彼此商订婚期和成婚方式(从夫居或从妻居)。从夫居者,婚日由男方家宴请亲友并派人(新郎亦在内)去迎新娘,女方则请人陪送至男方家。从妻居者,由女方家备酒请客,新郎在媒人陪同下到女方家行婚礼后即在女方家居住,时间1年至三、五年不等,也有长期居住的,在女方家劳动生产,享受儿子待遇而不受歧视。按约定时间从妻居期满者,请亲友一餐酒筵,夫妇向老人表示一番谢意后,男方便可带领妻子回家或就在妻子家村寨内另立门户。无论哪种成婚方式,婚后第一个春节,杀猪时要砍下一条腿送给舅子,舅于则要连续3年将年猪或猎物的脖项和4块糯米粑粑送给妹子,妹子收礼后再回赠6公斤酒。离婚很少见。恋爱经父母同意后,无论哪方变卦,都要由媒人出面罚处33两银子给对方,普遍改以人民币为罚金、婚后感情不好而提出离婚者,提出的一方同样按前述规定交罚金。夫死,妻可改嫁,但原来家要索回6~8元半开的身价,由新夫支付;如有孩子,大的必须归原夫家,年幼的可随母去,但新夫须再付一笔身价费。

拉祜族的节庆习俗

拉祜族的节日有春节、扩塔节、端午节、尝新节,火把节、新米节、祭祖节、卡腊节、搭桥节、葫芦节等。另外拉祜族还有别有趣味的风情,它们是拉祜族文化延续,传播的主要载体,凝聚着拉祜族的文化心理,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

春节,也叫过年,拉祜语称“扩尼哈尼”。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九,与汉族春节时间基本相同。不过,拉祜族过年分过大年和过小年。大年从正月初一至初五,也称“女人的年”;小年从正月初七至初九,也称“男人的年”。传说过去只有大年,没有小年。年前男人们总是集体远行围猎,回来时常常误了年期。女人们为了慰劳远途而归的男人们,也总是一次次重新备办酒肉食品,给他们补过新年,后来竟逐渐沿袭成习。因为这是为男人而补过的年,因此,就被称为“小年”、“男人的年”。原来的年则称为“大年”、“女人的年”。关于过两次新年习俗的形成,也有的传说,古代拉祜人常常遭受外族人的侵扰。为了狠狠打击敌人,保卫自己的家园,有一次男人们离乡远征作战。当他们凯旋归来时,年已过完。但为了庆祝胜利和万家团圆,人们载歌载舞,又重新过了一次年,而且从此相沿成习,传承至今。

“抢新水”和“芦笙舞会”,是拉祜族春节期间重要而独特的节日活动。“抢新水”是指新年第一天,即正月初一清晨抢先到山泉边去接取“新水”。这是拉祜人极为重视的新年头等大事。他们认为,新水是最圣洁的,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谁先接到新水,谁家的谷物、瓜果就会先熟,谁家就更有福气。因此,每年正月初一凌晨,听到雄鸡的报晓声,各家的代表便背起盛水的竹筒和葫芦,迅速奔向泉边,抢接新水。接回来的新水要先敬献祖先,然后给老人洗脸。

扩塔节,是拉祜族人民间最隆重、最热闹、最欢乐的传统年节。又称为拉祜大年,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共九天。节前准备除夕这天,家家户口把村寨内外收拾的焕然一新。人们杀猪、泡米,把舂好的粑粑放在犁杖、砍刀、锄头等农具上,表示它们辛苦了一年,应和主人分享节日的快乐,人们还为牛割草添美食,以示慰劳。

“接新水“习俗晚上,全家人沐浴洁身,各村寨鸣放三响火炮、火枪。新年的第一天凌晨,各村的青年男女争先恐后奔往山泉边“接新水”。拉祜人认为,一年之始,泉水最新最纯,谁最先抢到新水,谁就是最幸福的人,按拉祜的风俗,初一日不准外人入寨,初二日才能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贺喜。节日狂欢节日期间,姑娘和小伙子们吹响葫芦笙,跳起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晚上,看热闹的人们纷纷离去,山坡上升起了一堆堆篝火。一对对青年情侣在一起谈情说爱,沉浸在幸福与欢乐之中。

火把节火把节也别具民族情趣,届时以松木为燎,火把齐燃,蔚为壮观,身穿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尽情欢歌,热烈异常。

尝新节尝新节是拉祜族人生庆祝收获的节日,尝新节期间,全寨杀猪煮酒,男女老幼休息两天。节前将谷米收割一部分回家,先祭祀祖先,然后再正式开镰收割。

好客习俗拉祜族是个十分热情好客的民族。逢年过节,都要邀请周围傣、哈尼、布朗等族人民一道来饮酒会餐,吃团结饭。这时,全寨大宰牲畜,各户都要分一节大肠和几勺鲜血,伴以盐巴、辣椒,剁细生吃。拉祜族认为,“剁生肉”是待客的最好菜肴。欢宴毕,主人还要用芭蕉叶包“份子肉”分送客人带回。拉祜族过去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主食当地生产的大米和包谷。喜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包谷做成稀饭,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种稀饭,其中鸡肉稀饭为上品,在制作包谷饭时,先用难舂成碎块,簸去糠皮,后用清水浸泡一夜,淋干后舂细,揉成细小均匀的颗粒,用竹甑蒸熟成糕状,即可食用。食时可用筷子,或用刀切成块,有时还加上糖或蜂蜜,细糯香甜可口。拉祜族的日常菜有最喜欢的是将菜、肉及应加的佐料和水放入一段鲜薄竹筒内煮熟,既有竹之清香,又保持原有肉菜的香味。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大都猎获的野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苍蕉叶将肉包住埋入火中,烧熟而食。烤肉香脆可口,佐以麻辣佐料后还能开胃。拉祜族中的苦聪人在狩猎时,习惯将猎获的兽头奖给第一枪射中者,支前腿奖给发现猎物的人,剩卜的肉,人均一份。猎获物的下水和杂碎,就地燃火,放入竹筒内煮熟分食。在开膛剖肚时,中年人喜欢用手捧喝热气腾腾的“护心血”,据说猎物的护心血有补血消除劳损的妙用。拉祜族不仅会腌菜、腌肉、磨豆腐,还会酿酒。在民间,男女均喈饮酒,并有在酒和肉上不分彼此的习惯。平时喜饮烤茶,烤茶是将大茶入罐烤至焦黄,待香味飘出后对入水稍煮即饮。

葫芦节葫芦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拉祜语称“阿朋阿龙尼”。每年农历10月15日至17日3天为拉祜族的“阿朋阿龙尼”。每到此时,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昆明等地拉祜族同胞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节日期间,要举行传统体育项目陀螺、射弩、秋千等比赛。摆舞、芦笙舞、三踩脚等传统舞蹈及所有包括“阿朋阿龙尼”在内的拉祜族大型节日的保留节目。

拉祜族的饮食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云南省南部。“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的饮食有着自己民族的特色、饮食方式独特。拉祜族以稻米为主食,次为玉米、薯类、豆类、荞子等。一日三餐,粮荒季节减为两餐。每天早上起来舂米,现舂现煮。煮饭用土锅或木甑。蔬菜有萝卜、青菜、瓜类、豆类、喜吃辣椒。喜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包谷做成稀饭,种类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种稀饭,其中鸡肉稀饭为上品。无论大人小孩,都习惯喝山泉水。

拉祜族日常喜欢将菜、肉及佐料和水放入一段鲜薄竹筒内煮熟,既有竹之清香,又保持原有肉菜的香味。

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大都猎获的野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叶将肉包住埋入火中,烧熟而食。烤肉香脆可口,佐以麻辣佐料后还能开胃。猎获物的下水和杂碎,就地燃火,放入竹筒内煮熟分食。在开膛剖肚时,中年人喜欢用手捧喝热气腾腾的“护心血”,据说猎物的护心血有补血消除劳损的妙用。

拉祜族不仅会腌菜、腌肉、磨豆腐,还会酿酒。在民间,男女均嗜饮酒,并有在酒和肉上不分彼此的习惯。平时都喜饮烤茶。烤茶是将大茶入罐烤至焦黄,待香味飘出后对入水稍煮即饮。

拉祜族人喜欢用辣椒待客。有句俗语:“拉祜人的辣子,汉人的油”,意思为待客没有辣椒,就像汉人做菜不放油一样。吃饭时,家长先盛饭,接着是客人,其他家人按年龄大小拿取,妇女盛饭时,背着或抱着孩子不能拿取,对尊贵的客人,主人要杀鸡、煮鸡肉稀饭招待。但是,如果主人家用白鸡肉煮稀饭招待客人,那就是绝交的表示。

特色饮食

竹筒烧饭:居住在哀牢山原始森林中的拉祜族苦聪人,大多没有锅和甑子,一般都用薄竹筒煮饭煮菜。把舂好的玉米面或大米放入薄竹筒内,加水后,用树叶把筒口塞紧,再把一段段竹筒放在火上烧,熟后,破开竹筒即可食用。菜肉也用竹筒烧煮,但不再加水。
烤肉:拉祜族人习惯吃烤肉,把精肉切成薄条块,在肉面上拌以花椒粉、辣子面、细作面、蒜泥等佐料,再用细竹片夹住肉条,放在火塘架上烧烤。熟后去竹片,即可食用,为待客佳肴。

拉祜族的宗教信仰

拉祜族认为自然界有一种可敬可畏的神秘力量——精灵主宰着,他们把这种精灵称为“内”,存在于天地、日月、星辰、山水和人体之内,天气好坏、谷物收成高低、人畜康宁与否都与“内”有关。随着“内”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一种所谓懂得“内”、能与“内”往来的“毕莫”,为人占卜和举行祭祀仪式。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壮族 ·满族 ·回族 ·苗族 ·维吾尔族 ·土家族 ·彝族
·蒙古族 ·藏族 ·布依族 ·侗族 ·瑶族 ·朝鲜族 ·白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黎族 ·傣族 ·畲族 ·傈僳族 ·仡佬族
·东乡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佤族 ·纳西族 ·羌族
·土族 ·仫佬族 ·锡伯族 ·柯尔克孜族 ·达斡尔族 ·景颇族 ·毛南族
·撒拉族 ·布朗族 ·塔吉克族 ·阿昌族 ·普米族 ·鄂温克族 ·怒族
·京族 ·基诺族 ·德昂族 ·保安族 ·俄罗斯族 ·裕固族 ·乌兹别克族
·门巴族 ·鄂伦春族 ·独龙族 ·塔塔尔族 ·赫哲族 ·珞巴族 ·汉族

上一篇:水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水族的来历习俗
下一篇:高山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高山族的习俗
猜你感兴趣
为什么新年有那么多禁忌讲究 正月初一至十六习俗

为什么新年有那么多禁忌讲究 正月初一至十六习俗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不只大年初一有禁忌,一直到正月十六(春节结束)都有很多禁忌,而且每天的禁忌都不同,仅就小编个人了解,讲一讲春节期间的禁忌。下面,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看看关于春节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的相关习俗吧。 正月初一 1、除夕前扫除干净,正月初一不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2、如果要扫地,..

风俗习惯 2021-02-11 23:40:00  
大年三十吃饺子吃素馅还是荤馅饺子 大年三十什么时候吃饺子好

大年三十吃饺子吃素馅还是荤馅饺子 大年三十什么时候吃饺子好

快要过年了,又到了大年三十儿吃饺子的时候了。说起来,大年三十儿吃饺子,这是中国人多少年来的习俗。我们都知道,大年三十是我国比较受欢迎的一个节日,也是比较传统的一个节日,会有很多的习俗和讲究,尤其是饮食方面。在大年三十的时候,很多地方的人都会吃饺子。那么,大年三十吃素馅还是荤馅呢?大年三十什么时候吃饺子好?煮饺子是冷水下锅还是沸水下锅?带着这些关于饺子的问题,下面就和运河边百科(www.yu..

风俗习惯 2020-12-31 00:09:00  
春节“新四大年俗”揭晓:集五福、云拜年、抢红包、全家游

春节“新四大年俗”揭晓:集五福、云拜年、抢红包、全家游

原标题:“新四大年俗”揭晓:集五福、云拜年、抢红包、全家游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大街小巷挂上福字时,年就要到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走亲戚”“穿新衣”“吃大餐”已成常规项的今天,科技与传统年俗结合催生的新年俗、新体验让“年味&rdq..

风俗习惯 2020-01-23 00:52:42  
家里摆放风水物件能旺运势 风水物件讲究和禁忌详解

家里摆放风水物件能旺运势 风水物件讲究和禁忌详解

在家居生活中,若能正确的摆放几件招财吉祥物,一定会给家人带来好的财运,同时家庭的生活质量也有会很大的提升。什么是风水物品呢?简单来说,风水物品就是运用风水方法来达到我们某种目的一些摆件和物件,常见的风水物品有哪些呢?这些风水物品有什么讲究和禁忌呢?那么家居招财吉祥物有哪些?下面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将为大家盘点最常见的招财吉祥物,仅作大家参考之用。 ..

风俗习惯 2019-05-18 13:03:08  
上房搬新家是件大事 搬家的风俗讲究和注意事项

上房搬新家是件大事 搬家的风俗讲究和注意事项

房价还在涨,很多人都买了新房,上房搬新家是件大事,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一、搬家的讲究 1、搬家择吉日 一般说来,搬家最好选择水日为佳,少用火日,时辰则阳日有阴时,阴日及用时。 其次,新宅如果坐东,不看巳酉丑三合金局之日,坐西,不用亥卯末三合木局之日;坐吉不看申子辰三水局之日;坐北..

风俗习惯 2019-04-11 14:39:26  
中国南方北方的区别 北方人和南方人互相取长补短

中国南方北方的区别 北方人和南方人互相取长补短

中国自从诞生以来,其政治和经济中心一直位于中原,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天子都是在中原号令天下,直到大宋皇帝被赶跑到了杭州,此时政治中心开始北移、经济中心开始南移,从此中国进入政治和经济的二元时代:南方发展经济,北方紧抓政治,直到现在。下面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带你去了解一下! 朝鲜和韩国是以三八线为界,这条三八线是人为划定..

风俗习惯 2019-02-27 14:09:29  
初五迎财神 七步骤教你请财神、接财神和供财神

初五迎财神 七步骤教你请财神、接财神和供财神

请财神入家的具体流程是:请财神——选材质——查神位——开光安神位——接财神——供养财神——财神禁忌。 第一步 请什么财神 财神可分为文财神、武财神,共计七位财神。 文财神有五位,即:比干(冀商)、管仲(徽商)、端木..

风俗习惯 2019-02-09 19:08:49  
老传统不能忘 大年初一至初七的传统饮食

老传统不能忘 大年初一至初七的传统饮食

忙忙碌碌的一年又要过了,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在年底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不是在打扫卫生,就是在准备过年的食物,虽然很辛苦,但想想马上就要和家人见面团聚了,再辛苦也是值得的,过年虽然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在饮食上却是有讲究的,不仅要吃好,还得吃对,不能乱吃,老传统不能忘。 初一:南汤圆,北饺子 年三十吃过年夜饭以后,新的一天就开始了,大年初一早餐不用太复杂,汤圆..

风俗习惯 2019-01-31 09:54:57  
世界上其他过春节的国家 有什么不一样的风俗

世界上其他过春节的国家 有什么不一样的风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全国各地自动开启“春节模式”,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那么,除了中国外,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也过春节? 韩国:白色信封装压岁钱 在韩国,春节被称为“旧正”,是韩国人的传统节日。在1000多年前的新罗时代,韩国人就开始过春节了。但是,1910年至1945年,..

风俗习惯 2019-01-13 20:11:22  
过了腊八就是年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的由来传说

过了腊八就是年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的由来传说

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腊八节。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的到来,意味着离春节越来越近了。 年味儿渐浓时,美好的寓意与温情 常言说,“送信儿的腊八粥”,这个“信儿”便是春节将要到来的消息,所以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腊八粥里浸润着浓浓的年味儿。 不管是黄米、江米、红豆、枣泥..

风俗习惯 2019-01-13 15:37:12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吃腊八粥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吃腊八粥

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人们习惯把“腊八节”叫做“腊八”“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到腊月,农活早已忙完,兼有春节临近,腊八节的习俗便带上了很多喜庆的色彩。泡腊八蒜、走亲访友,更少不了的还有一碗香气扑鼻的腊八粥,既有温暖的亲情,也浸透着浓浓的年味儿。 我想大概每个人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过年吧,..

风俗习惯 2019-01-13 15:10:41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的习俗 过小年是哪一天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的习俗 过小年是哪一天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或“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或寺庙、道观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后逐渐演化为“二十..

风俗习惯 2019-01-10 16:07:35  
元宵节有什么禁忌 元宵节要注意事项

元宵节有什么禁忌 元宵节要注意事项

元宵节是我国农历的正月十五,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同样的他也是春节正式落幕的一个标志,一般来说,到了元宵节就代表春节已经完全过去了。不过在元宵节当天,虽然说热闹的很,但也是有很多禁忌,很多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那接下来就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来看一看元宵节有什么禁忌,元宵节需要注意什么吧! 元宵节有什么禁忌 正月..

风俗习惯 2019-01-10 16:00:38  
本命年注意事项 2019年猪年犯太岁化解全解密

本命年注意事项 2019年猪年犯太岁化解全解密

本命年是什么意思 本命年最初为五行数命回归之年,即60年一本命年,目前主要是十二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在汉族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个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是关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写照。故汉族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槛儿年”,即度过本命年如同..

风俗习惯 2019-01-10 15:53:02  
农村讲究“本命年” 本命年要穿一身红消灾避灾祸

农村讲究“本命年” 本命年要穿一身红消灾避灾祸

农村讲究“本命年”,你知道有哪些风俗吗?你本命年是新的一年么? 阳历的新一年已经开始了,而农历还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一到新的一年,很多人都要面临着自己的本命年来了,“本命年”在农村常常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这是为啥呢?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农村,大家都很讲究农村的风俗习惯,而“本命年&rdq..

风俗习惯 2019-01-10 15:44:08  
农村习俗春节前的“扫房”,你知道是哪天最好

农村习俗春节前的“扫房”,你知道是哪天最好

农村习俗春节前的“扫房”,你知道是哪天最好吗?你们老家要扫房吗? 临近过年越来越近了,在外打工的农民也纷纷回老家过年啦,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少地方的农村就已经开始筹备年货以及有了过年的热闹氛围了,除了这些该置办的年货、对联等等物品,还有一项风俗习惯“扫房”是农村里面一项不可少的项目,你知道哪天扫最好吗? 首..

风俗习惯 2019-01-10 15:32:37  
农村老话“腊月忌尾,正月忌头”的意思 过年禁忌

农村老话“腊月忌尾,正月忌头”的意思 过年禁忌

农村老话“腊月忌尾,正月忌头”,在农村过年你都知道哪些禁忌?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从小没少听一些过年的禁忌,大多还都是以老俗语形式流传下来的,是古人人生经验的总结,像“腊月忌尾,正月忌头”,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所谓“腊月忌尾,正月忌头”,是说从腊月到正月这期间,也就是岁末年初,需要注意一些..

风俗习惯 2019-01-10 15:26:24  
“正月不理发,腊月不搬家” 农村过年习俗知多少

“正月不理发,腊月不搬家” 农村过年习俗知多少

“正月不理发,腊月不搬家”,这些农村习俗你知道多少?长知识 临近年关,出门在外的人都已经准备回家过年了。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当然也流传下来很多风俗习惯。虽然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但在中国还有很多风俗都是相似的。比如大家常说的“正月不理发,腊月不搬家”。从字面意义上看就是正月里不能剪头发,而在腊月里却不能搬家。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在..

风俗习惯 2019-01-10 15:14:50  
压岁钱有什么来历 过年压岁钱该给多少

压岁钱有什么来历 过年压岁钱该给多少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给的压岁钱也逐渐提高了,也有的长辈由于过于溺爱晚辈,也会将压岁钱提高,甚至有人将压岁钱当作人情,认为给太少则拿不出手,因此会准备大的压岁钱红包。其实,压岁钱究竟给多少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以及地方的经济状况,一般来说,给亲戚朋友的孩子的话,几十元到一百元左右都可以了。下面,就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看下,关于过年给压岁钱的相关知识吧。..

风俗习惯 2019-01-06 00:01:00  
大年初一必知的15条禁忌小常识 新年第一天禁忌讲究

大年初一必知的15条禁忌小常识 新年第一天禁忌讲究

新年降至,大家都在准备着辞旧迎新,年初一大家都要去拜年,农历新年第一天,人们都希望一年的开始百事遂意,有个好兆头,因此,这一天禁忌很多。那么,大年初一有很多禁忌你们都知道么?快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来看看新年第一天大年初一都有哪些禁忌讲究吧吧! 新年简介: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rdquo..

风俗习惯 2019-01-03 23:26:3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