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前苏联
speer,前苏联时期有多少未解之谜?

speer,前苏联时期有多少未解之谜?

前苏联大将巴甫洛夫被枪决之谜,直到现在也没有定论,是他在战争中指挥失误?还是有人栽赃陷害?或者是替人背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恐怕只能由历史来证明了speer! 巴甫洛夫全名德米特里.格里格里耶维奇.巴甫洛夫,二战期间苏联著名将领。他的履历很丰富,参加过一战,参加过苏联国内战争,自1940年起开始担任白俄罗斯军区司令,1941年获得大将军衔。苏德战争爆发后,他被任命为西方面军司令,由于指挥的部队作战失利,同年7月1日被解职,不久后根据苏联国防委员会第0250号命令被枪决。 对于巴甫洛夫之死,苏联境内议论纷纷,都认为他罪不至死,那么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斯大林在1941年时,一直在为开展“大雷雨计划”而准备。4月3日,英国首相丘吉尔给斯大林送了一份绝密情报,其内容主要是德军即将进攻苏联。而斯大林鉴于之前丘吉尔一向反共的态度,对这份情报的动机有所怀疑,一向多疑的斯大林并没有相信丘吉尔的情报,而且在内部开展了清洗运动。 斯大林主动的认为,苏联内部已经有人与德国和英国分别进行了勾结,于是发动了六月的清洗行动。正值“大雷雨行动”的备战时期,大规模的清洗军部高官显然不是一项高明的决定。这一轮的清洗中,大约有三百多军官被捕,其中而是多人是获得过苏联英雄金星奖章。 与此同时,苏联的特工们纷纷把德国准备入侵苏联的情报送入国内,而且6月10日到19日,德军空军不断侵入苏联领空86次,6月20日到21日,更是达到了峰值55次,这些都没引起情报头子贝利亚的重视,他反而将一些没有真凭实据的情报压了下来。 斯大林虽然不认为德国不可能与他近期开战,但他为了“大雷雨计划”也在集结重兵与罗马尼亚和波兰边境,以确保万无一失,他命令在边境的西部军总司令巴甫洛夫拆开铁丝网,起开地雷,为准备入侵德国势力范围在作努力。6月17日,斯大林离开他的办公室,直到20日晚8时才露面,这个期间,德军调动频繁,朱可夫找了好几天终于找到了斯大林,立刻汇报了这些情况。而斯大林似乎不为所动,但并不知道什么原因。 事情到了最危险的时刻,21日深夜,一位德军74师士兵越过国界,向苏军报告了德军即将在临晨4时进攻苏联的消息,让他们尽快集结军队。巴甫洛夫向总参谋长朱可夫报道了该情况,事情已经不可挽回。 1941年6月22日,德军发动了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德军数百架战斗机突袭苏联军队26个机场,当天击毁苏军738架飞机,一举取得了制空权。德军第三装甲集群从苏瓦乌基地向明斯克方向进攻,第二装甲集群从华沙以东向明斯克、卢茨克方向进攻。由于事先没有得到斯大林的同意,故而巴甫洛夫的三个集团军并未进行集结,只作了基本的布防,斯大林给他的作战命令只有五个字“坚守与反击”。 由于德军的“闪电战”实施的异常成功,他们切断了苏军第三、第十、第十三集团军以及西方面军预备队的联系,几个集团军互相之间的实际调动权在斯大林手里,没有斯大林的命令,巴甫洛夫实际上调动不了任何两个集团军的集结。这样的情况下,29日,德军完成了对明斯克地区五十多万苏军的合围。 几天后,朱可夫从十三集团军指挥部找到了巴甫洛夫,斯大林认为其指挥不力让朱可夫撤销了巴甫洛夫的指挥权,并遣送至莫斯科接受调查,由铁木幸哥元帅接替他指挥西方面军。7月9日,回天无力的苏军大部分被歼灭,少部分突围成功,此役,苏军被俘32.4万人,损失坦克3300多辆,火炮1800余门,飞机1200多架,白俄罗斯几乎全境被德军占领。 斯大林的怒火一个强大的方面军仅仅坚持了一个多礼拜就全军覆没,这让斯大林大怒不已,他认为完全是由巴甫洛夫的指挥导致方面军的失败。 1941年7月28日,苏联最高法院认为对其指控有效。 指挥无方,擅离职守,导致部队陷入险境,与叛国罪等同。通讯渠道的失误,导致军事行动处于无指挥状态。违背军人誓言,忘却军人责任,玷污红军的荣誉。根据以上指控,被判处枪决。 其实,巴甫洛夫其实是很冤的。 首先,军队指挥权并不在巴甫洛夫手里,而是在斯大林的手里。其次,由于斯大林让巴甫洛夫实施大雷雨计划而导致边防线呈现进攻状态而并非防御状态,所以会导致德军闪电战推进顺利。最后,斯大林重兵布置在基辅,而明斯克苏军仅为60万左右,面对德军550万德军的进攻,的确力有不逮,失败也是正常的。当然,巴甫洛夫将军在指挥上的确存在问题,在战争遭受挫折时,他也并没拿出有效的措施来挽救明斯克苏军,这成为其遭受枪决的主要原因。 结语巴甫洛夫将军的结局无疑是悲惨的,但同时也是比较冤枉的。这样的仗,别说是能力一般的巴甫洛夫,就算是朱可夫来了也一样会失败。如果说要追责,斯大林应负主要责任才对,如果说他重视情报、积极防御、那么战争即便失败,苏军损失也不会有这么大,所以斯大林枪决巴甫洛夫,不仅仅是因为他打了败仗,更应该是替自己找个替罪羊给苏联人民一个交代才是真正原因。

资讯百科 2022-04-26
琥珀宫,前苏联时期琥珀宫,介绍一下。

琥珀宫,前苏联时期琥珀宫,介绍一下。

17世纪,欧洲大陆战争连年不断,普鲁士和俄国两国决定结盟,以抵御外来侵略。1716年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亲自来柏林访问,两国国王相见恨晚,结下深厚友谊。俄国沙皇向普鲁士国王赠送了厚礼,其中包括55个俄国卫兵、一只划桨船、一架木工用的车床、还有沙皇亲手制作的木酒杯。而威廉一世当时只准备了一件礼物即一艘皇家豪华游艇。正当普鲁士国王感到回礼过轻时,他听说彼得大帝在参观那间琥珀宫后赞不绝口,连说琥珀宫:“这太漂亮了,这太漂亮了”。普鲁士国王为了与俄罗斯帝国结盟,毫不犹豫地将琥珀宫送给彼得大帝。从此这座价值连城的琥珀宫便成了俄国沙皇的宝物。1717年,“琥珀宫”被从现今的德国运到圣彼得堡的凯瑟琳宫。俄国十月革命后,珍藏在凯瑟琳宫的“琥珀宫”成了苏联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琥珀进口流程 怎么进口琥珀? 进口报关的基本程序: 接受申报→审核单证→查验→办理征税→结关放行。 1.用换来的提货单(1、3)联并附上报关单据前去报关。 报关单据:提货单(1、3)联海关放行后,在白联上加盖放行章,发还给进口方作为提货的凭证。正本箱单、正本发票、合同、进口报关单一式两份、正本报关委托协议书、海关监管条条所涉及的各类证件。 注意事项: (1)接到客户传真单据后,应确认货物的,然后查阅海关税则。确认进口税率。确认货物需要什么监管条件,如需做各种检验,则应在报关前向有关机构报验。

资讯百科 2022-04-26
苏联解体后分为几个国家,前苏联是由哪些国家组成的呢?

苏联解体后分为几个国家,前苏联是由哪些国家组成的呢?

苏联曾有过16个加盟共和国,但最终加盟国的数量被定格为15个,苏联从成立到加盟国数量确定,总共历经34年苏联解体后分为几个国家。 由此可见,苏联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些加盟国的加入方式也不尽相同,有自愿的,也有被迫的,还有内部改组的。 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缩写СССР,英语缩写USSR,苏联诞生于1922年,解体于1991年。 苏联是一个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由15个权利平等的共和国组成,各加盟国有自己的权利机关、领土以及国籍等。 这些加盟国有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同时也可与外国缔结条约,甚至参加国际组织。 苏联15个加盟国名称如下: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吉尔吉斯、土库曼、乌兹别克、塔吉克、摩尔达维亚 算上1956年被降格合并的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苏联总共有过16个加盟国。 这些共和国并非同一时期加盟的,苏联的扩大与建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第一阶段的七个加盟国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内各民族相继建立独立国家。这些国家中既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又有资本主义国家。 为了尽快结束国内战争,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建立了军事政治同盟。 1922年,苏俄成立专门委员会,研究各共和国以自治国身份加入俄联邦的方案。但这一方案遭到格鲁吉亚的反对。 后来在平等自愿的原则下,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于同年底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也就是苏联,这便是苏联的雏形,外高加索联邦是1922年初由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三个共和国所组成。 实事求是地讲,外高加索三国的加入并非是出于自愿,而是在苏联的要求下加入的。 两年后,中亚的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两个苏维埃共和国也加入了苏联。 塔吉克原本属于乌兹别克共和国,由于塔吉克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都比较快,于是在1929年被破格升为共和国。 两年后,塔吉克成为苏联的第七个加盟国。这时的苏联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对加盟共和国的标准也提出新要求。 首先加盟国必须在边疆,且要与苏联邻国有边界。其次加盟国的主体民族应占人口的一半,最后总人口要达百万。 第二阶段的九个加盟国 1936年底,根据苏联新的加盟标准,哈萨克、吉尔吉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 外高加索三国都以共和国身份加入苏联,原来的外高加索联邦也被取消。至此苏联加盟共和国由7个扩展到11个。 二战爆发后,苏联为了防御德国侵犯,先是入侵芬兰,接着将列宁格勒地区的防御线向北推移,获取了大量领土。 随后苏联将这些领土并入了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又将卡累利阿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共和国。 1940年,苏联以立陶宛违反公约为由,出兵占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随后波罗的海三国加入苏联。 同年,苏联出兵占领罗马尼亚管辖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将比萨拉比亚并入摩尔达维亚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共和国因此成为苏联第16个加盟国。 最后是加盟国数量的固定 苏联16个加盟国的局面维持了16年,到1956年,苏联以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民族构成不符合标准为由将其降格。 随后,卡累利阿-芬兰被并入俄罗斯联邦。至此,苏联15个加盟国数量得以固定。 1990年,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之后一些加盟国相继发表主权宣言。次年8·19事件爆发后,各共和国都宣布独立。 同年,苏联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同年底,15个加盟国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并宣布苏联不复存在。 以上便是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的演变过程,最多时是16个,最终被固定为15个,这个数量一直维持到了苏联解体。

资讯百科 2022-04-08
前苏联挖地球为什么不挖了 前苏联挖到地狱录音带

前苏联挖地球为什么不挖了 前苏联挖到地狱录音带

  关于当年苏联人钻超级深井的时候,因为钻得实在是太深了,所以听到了很多恐怖的声音,被人们认为是钻到了地狱的入口这件事,向来都传得沸沸扬扬,但这不过是个都市传说罢了。   最早对这件事有添油加醋描述的,是在1993年,那时候是在北欧地区,当地人将这件事编入了都市传说的相关书册之中,这种做法,也印证了这件事压根儿就是假的。   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就是,苏联在跟美国争雄的时候,为了赌气,在西伯利亚钻探出了全世界最深的一口井,深度达到了惊人的十四千米以上。   也就是在钻探到这个深度之后,相关的仪器出现了各种异常反应,纷纷发出奇怪的声音,温度超过了两千摄氏度,这已经是人类能够钻探的地下最深之处了。   苏联的科学家们,使用超精度的录音装置进行探测,结果从仪器的另一头,传来了类似于人类惨叫哀嚎的声音,一时间,人们纷纷以为苏联挖到了地狱的入口。   后来,这件事情被越传越广,内容也越传越吓人,但实际上,这就是个大乌龙,当年苏联的确有钻井,但事情可没有那么恐怖,真正这种故事还是其他国家的人传出来的。   苏联钻到地狱的故事的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的一份美国报纸,但这家报纸日常就是传教的,经常会弄出一些神神叨叨的故事,好让人们相信上帝跟地狱的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很多的杂志与报刊等都转载了这件事,并且各种渲染,让其看上去异常邪乎,但因为流传得实在太广,故事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更加难以相信。   当年苏联确实有个著名的地球望远镜计划,这也是苏联最重大的科研项目之一,并且钻探深度确实达到了1.3万米,但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这个项目就被迫终止了。   倒并非是因为挖到了什么地狱跟怪物,而是因为那时候的苏联遇到了技术上的障碍,比如地底深处的高温,而且当时的苏联资金困难,再难有经费去进行一系列的大型科研项目。   因为苏联出于现实上的原因,被迫中断了科研项目,所以使得很多好事之徒找到了机会,开始煮饭说故事,弄出了各种怪力乱神的说辞。   实际上,但凡有些科学常识就知道,那些所谓苏联挖到地狱的说法是不存在的,因为都市传说中的苏联深井是在西伯利亚,可当年苏联真正挖井的地方,是在欧洲的科拉半岛。   此外,当年苏联钻探的深井有1.3万米,可在中东的卡塔尔还有远东的库页岛等地,以及如今的咱们国内,都有类似深度的深井,但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情况。   总而言之,当年所谓的苏联钻井钻到地狱之门的传说,完全就是子虚乌有的,这个故事本身就错漏百出,不仅找不到可靠的依据,而且也并不符合目前的科学认知。 » 前苏联挖地球为什么不挖了 前苏联挖到地狱录音带

生活妙招 2021-11-07
前苏联不解体会怎么样(前苏联强大到什么地步)

前苏联不解体会怎么样(前苏联强大到什么地步)

1991年12月25日是2.8亿苏联人民难忘的一天。这一天,超级大国苏联宣布解体,不复存在。 苏联解体为15个国家: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吉尔吉斯斯坦、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土库曼斯坦和摩尔多瓦。 眨眼间,苏联就在近30年前解体了。 现在假设,如果苏联不解体,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苏联不解体,美国就不占优势,世界格局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苏联不解体,美国就不会梦想重返亚太,也不会干涉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有充足的时间安心发展经济,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达到小康水平。 如果苏联不解体,苏联和美国都将战胜中国,美国不再打台湾牌,台湾将和平统一。 如果苏联不解体,海参崴可能会按照澳门模式发展。 如果苏联不解体,中国航母和战斗机也不会发展这么快。 如果苏联不解体,航母和7代战斗机将不止一艘。 苏联不解体,乌克兰就不能独立;那么北约就不能东扩。 如果苏联没有解体,普京就不会出现,他的任期也不会那么长。 如果苏联没有解体,中东就不会有这么长时间的冲突。本拉登和萨达姆侯赛因都不会死。 如果苏联不解体,苏联导弹有可能部署到美国本土。 如果苏联不解体,也许古巴危机重现,世界早已毁灭……. 曾经强大的红色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已经29年了。苏联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这个红色超级大国留给世界的记忆,今天依然存在。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如果苏联没有解体,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关于这个问题,有专家坦言,有三件事美国永远做不到。 首先,中东目前的局势绝不能如此混乱。美国在1990年发动了海湾战争。当时苏联解体前其实也有一些迹象,只是没有得到外界的认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正在苏联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把苏联搞得天翻地覆,一年后这个超级大国就要灭亡了。可以说,1990年,苏联基本上无法控制美国发动的海湾战争。但如果苏联在91年没有解体并保持强大,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一系列战争是得不到如愿的,一直与美国过不去的苏联当然不会坐视不理,对美国挑起的战争视而不见。 如果苏联没有解体,就不会有今天。 第二件事是北约的扩张计划永远不会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大规模入侵的苏联损失惨重,其重要城市被德国人摧毁。即使苏军最终打赢了卫国战争,一举将战线推回欧洲,将德国夷为平地,但德国入侵给苏联留下的严重局部创伤,却用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愈合。 有了德国入侵的先例,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的苏联奉行“拒敌于国门之外”的政策,把东欧的许多国家变成自己的卫星国和战争缓冲区,以避免战争向大陆蔓延,在欧洲解决。冷战期间,苏联视北约东扩计划与当年德国入侵是同一个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北约不敢进行任何扩张挑衅,因为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足以在美国援军到来之前整平整个欧洲。美国军官曾经开玩笑说,等美洲土著军队赶到支援欧洲的时候,苏联士兵已经站在欧洲海岸上等着他们的运送了。冷战期间,欧洲很难保护我 第三件事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来去永远不会像今天这样顺利。海军虽然是苏联的弱点,但这个弱点也要看跟谁比。虽然苏联海军和美国海军有差距,但说到底也是真正的超级大国海军。它的实力只比美国海军差,同时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海军都强!有了强大的、习惯性的、不讲道理的对手苏联海军,美国海军在亚太地区的自由来往和挑衅行为将受到极大的约束。在太平洋上驾驶航空母舰和舰队,就像在参观自己的花园,这是不可能的。(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世界人民陷入困境,同时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这段时间叫冷战,没有明显的战争。但苏联和美国在军事、政治、科技、经济等领域不断竞争,就是彼此达成默契,不开战就“不做则谈”,看谁能撑得更久。 最终,由于苏联领导人决策失误,加上国家经济和体制在与美国近40年的竞争中濒临崩溃,苏联最终解体,进而没有实力与美国抗衡,所以冷战以苏联的失败告终。历史也证明,苏联是唯一能够遏制美国的超级大国。现在连俄罗斯都做不到。许多人会想,如果苏联没有解体,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美国会怎么样? 首先,现在中东局势会好很多。当年苏联和美国可以说是死对头,就是互不对付。现在,美国以各种方式介入中东,发动了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朗战争。如果苏联没有解体,肯定会封锁,美国也不会那么得心应手,所以中东局势会比现在好很多。 其次,北约的扩张计划不会成功。北约东扩主要包括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一些中东欧国家。主要是因为苏联解体,不如抱团取暖。如果苏联还存在,那么这些国家就不会加入北约。只要北约没有什么扩张的举动,我相信苏联会第一次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最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不会那么大,也不会那么舒服。美国奉行全球收缩战略,但60%以上的兵力集中在亚太地区,野心很明显。如果苏联还存在,美国航母去其他国家的邻近海域绝对不会这么简单。现在美国航母去别的国家都想参观自己的后花园,因为它是唯一看起来肆无忌惮的超级大国。 但是,历史上没有假设。我们能做的就是记住历史,磨砺自己的进步,让自己不断成长发展。只有强大了,才能无所畏惧,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立于不败之地。你怎么想呢?

生活妙招 2021-11-07
前苏联解体后分成了哪几个国家

前苏联解体后分成了哪几个国家

前苏联解体后分成了15个国家:立陶宛、格鲁吉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亚美尼亚、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 前苏联解体后分成了哪几个国家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是1922年至1991年的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社会主义制度,由苏联共产党执政。 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5个权利平等的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 苏联未解体前是当时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跨越的面积比较大,囊括了寒带、亚寒带、温带、亚热带。

生活妙招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