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叶梦得:叶梦得在宋词词人中地位如何? 前言叶梦得(1077年-1148年 )出身名门, 是两宋之间的词人, 叶梦得父亲是叶助,母亲是晁补之的妹妹,因为晁氏怀孕时梦见龙盘梁柱,因此给儿子取名为叶梦得。 绍圣四年(1097)叶梦得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因为年轻时叶梦得受到过多蔡京的举荐,因此被一些后人认为是蔡京奸佞一流。 和大部分同时代的词人一样,他的词作在南渡前后有所变化,南渡前作品是 “婉丽”之词,南渡后作品 有“雄杰”之风,另外他也一直学习苏轼的清旷超逸。 他是算是当时的一流词家,但是名声略逊于李清照、朱敦儒。叶梦得另有《石林诗话》影响甚广,主要记录北宋诗坛掌故、轶事,同时也有叶梦得对于诗学的审美理论。 一、方回因人论诗 叶梦得是奸佞之徒吗?叶梦得写过一首七律《送严壻侍郎北使》 朔风吹雪暗龙荒,荷橐惊看玉节郎。楛矢石砮传地产,医闾析木照天光。传车玉帛风尘息,盟府山河岁月长。寄语遗民知帝力,勉抛锋镝事耕桑 。元代方回《瀛奎律髓》中评价这首诗的时候说: 石林叶梦得少蕴,以妙年出蔡京之门,靖康初守南京,当罢废。胡文定公安国以其才,奏谓不当因蔡氏而弃之,实有文学诗似半山,然《石林诗话》专主半山而阴抑苏黄,非正论也。南渡后,位执政帅金陵。 此诗“楛矢石砮、医闾析木”一联佳,取之秦桧之和,虽万世之下知其非是。后四句含糊说过,无一毫忠义感慨之意,则犹是党蔡尊舒,绍述之徒常态也。绍述:续承之意 。 王安石创行新法后来废除,在宋哲宗时,章惇入相,重新执行王安石新法,历史上称为“绍述之政”。 党蔡尊舒:蔡京无需介绍, 舒亶就是那个在乌台诗案中,一心想致苏轼死地的人物。 方回对叶梦得为人和文学成就都进行了贬低,认为叶梦得依附蔡京而且在南宋初期对金有求和态度。叶梦得因为年轻时受到过蔡京的举荐,所以方回认为他是“绍述之徒”,是蔡京、舒亶一类的奸佞人物。 至于方回“楛矢石砮、医闾析木”被认为是叶梦得赞扬秦桧的求和主张,所以方回说他“无一毫忠义感慨之意”。 一个人的行为与德行,往往会影响到他人对其作品的评价。方回评价叶梦得既是如此。 据宋朝的李攸《宋朝事实》记载,叶梦得并不是一个昏庸的官员,在抗金方面至少有萧何的后勤之功: 叶梦得,字少蕴,苏州吴县人,官至尚书左丞。在镇,以其子模将数千人守马家渡,金人果使叛将郦琼将轻兵来袭,见有备,乃去。时以屯兵众,岁费米八十万斛、钱八百万缗,榷货务所入不足以赡,且命梦得兼总四路漕运。时江淮多难,甚赖之,以劳进观文殿学士。《宋朝事实》李攸的这一段也被元人写入了《宋史》,宋史中还写到叶梦得曾经督促张俊抗金,后来叶梦得调往福建,还平定了海盗的叛乱, 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海寇朱明猖獗。诏梦得挟御前将士便道之镇,或招或捕或诱之相戕,遂平寇五十馀群。《宋史·文苑传》《宋史》是元朝末年丞相脱脱主持撰修的 ,但是《宋朝事实》作者李攸是经历了靖康之乱的学者,他对于叶梦得的记录和宋史基本一致,应该有一定的真实性。 二、南渡前 “婉丽”之词经历了靖康之难以后,诗人的文风都有所改变。例如李清照、朱敦儒等南渡词人都有这个特征,叶梦得也不例外。 以南渡为界,叶梦得作品也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风婉丽,仍是传统题材,如《贺新郎》: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苹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词人在南渡以前大抵如此,即使是苏轼的豪放之词, 也常常描写个人的宦海浮沉,以及亲友的悲欢离合。宋人刘昌诗认为叶梦得“赋此词时年方十八”,这首《贺新郎》据说当年在青楼广为传唱,颇有柳永风味。 三、南渡后作品 “雄杰”之词这首《水调歌头》是叶梦得南渡后的作品,他自己还写了序言: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作此词示坐客。前一夕大风,是日始寒。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这首词可以看出,叶梦得从花前月下走了出来,词中有英雄之气和报国之志。北宋豪放词与南宋豪放词差别也在于此,词人们增加了家国情怀。 上阕开篇的意象有:霜、碧天、秋、西风、寒声、夜、梧桐、高城,尽是后面所说的”寥落“景色,写景一定要配合整首词的感情色调。 这首词作于叶梦得”执政帅金陵“ 时期,大约是绍兴八年(1138)。大宋一朝只剩半壁河山,建康(即金陵)竟成为扼江守险、支援抗金的重镇。 词中的内容宋金战事有关,这类词在南渡以前是写不出来的 。 下阕叹惜自己壮志未酬身先老:”问衰翁、老矣真堪愧“ 。”回首望云中“有苏轼”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之意, 辛弃疾晚年也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豪迈之情。 四、 学苏轼 清旷超逸之词作为晁补之外甥,叶梦得很早就受到过苏东坡的影响,王灼《碧鸡漫志》 说: 晁无咎、黄鲁直皆学东坡,韵制得七八。黄晚年闲放於狭邪,故有少疏荡处。後来学东坡者,叶少蕴、蒲大受亦得六七,其才力比晁、黄差劣。《碧鸡漫志》(宋)王有灼王灼认为晁补之(无咎)、黄庭坚(鲁直)学苏轼得七八分,叶梦得(少蕴)则得六七分。下面这首《水调歌头·次韵叔父寺丞林德祖和休官咏怀》颇有几分苏轼的味道: 今古几流转,身世两奔忙。那知一丘一壑,何处不堪藏。须信超然物外,容易扁舟相踵,分占水云乡。雅志真无负,来日故应长。问骐骥,空矫首,为谁昂。冥鸿天际,尘事分付一轻芒。认取骚人生此,但有轻篷短楫,多制芰荷裳。一笑陶彭泽,千载贺知章。 结束语 叶梦得(1077年-1148年 )在南渡词人中是年辈较长的人物,老街列举几个重要的词人,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李光(1078年-1159年 )、陈克(1081—1137)、朱敦儒(1081-1159)、周紫芝(1082-1155年)、李纲(1083年 -1140年 )、李清照(1084年 -1155年)、向子諲(1085年—1152年)、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胡铨(1102年-1180年)。 叶梦得参与了宋词复杂多变的发展进程。南渡以后叶梦得生活舒适稳定,因此他的词在雄放婉丽之间,更有少见的超逸旷达。 前有苏轼、贺铸、周邦彦、秦观等人,后有李清照、朱敦儒张孝祥、陆游、辛弃疾等人,叶梦得是两宋之间不可忽视重要人物之一。如要论起他的影响力,他要小于老街提到的这几个人。 @老街味道
叶梦得(1077年—1148年8月17日),字少蕴,苏州长洲人。祖籍处州松阳(今属浙江),北宋刑部侍郎叶逵五世孙,曾祖叶纲始迁苏州。[1-2]宋代词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目录 1基本资料 2生平经历3主要成就4主要作品5词作选摘6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本名:叶梦得字号:字少蕴 号石林居士所处时代:宋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苏州吴县出生时间:1077年去世时间:1148年8月17日主要作品:《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主要成就:南渡词人代表官职: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使追赠:检校少保祖籍:处州松阳 生平经历2 叶梦得出身文人世家,其从祖父为北宋名臣叶清臣。四世祖叶参为咸平四年进士,官至广禄卿。母亲晁氏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之妹。据说有一年,叶助同妻子晁氏至东山朱巷祭拜先祖造玄公(叶逵)祠,是夜梦见一龙盘于宅中梁上,不久便怀孕生下一个儿子,故取名梦得。叶梦得从小随父叶助游宦于建德、拱州、达州等地。叶梦得“嗜学蚤成,多识前言往行,谈论亹癖不穷”,绍圣四年(1097年)登进士第,调丹徒尉。宋徽宗时官翰林学士。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授户部尚书,迁尚书左丞。绍兴元年(1131年)起为江东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绍兴八年(1138年),授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总管四路漕计。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绍兴十二年(1142年)移知福州。陈振孙说他“平生所历州镇,皆有能声。”晚年隐居家乡湖州卞山石林谷,自号石林居士,以读书吟咏自乐。宋徽宗即位后,先后任婺州教授,议礼武选编修等官。入京后与 主要成就3 叶梦得的创作活动,以南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词不出传统题材,作风婉丽。其词集第一首〔贺新郎〕词,相传为应真州妓女之请而写,播于歌者之口,正代表他早期词作的格调。但这类词在《石林词》中为数甚少。关注说他“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东坡之妙”(《题石林词》)集中所存,大抵属此,如毛晋所说“不作柔语殢人”(《石林词跋》)。可见他随着社会的巨变而学习苏轼词风,用词抒发家国之恨和抗敌之志。如〔念奴娇〕“云峰横起”就完全模仿苏轼“大江东去”,并用原韵。〔鹧鸪天〕“一曲青山映小池”更将苏诗组织入词。他写景是“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念奴娇〕),咏怀是“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水调歌头〕),与张元干、张孝祥等词人一样,都是辛派词的先驱。苏轼词的豪放,原本包括沉雄与清旷两个方面,叶梦得也有不少清旷之作,如“生涯何有但青山,, 主要作品4 水调歌头(渺渺楚天阔)(今古几流转)(霜降碧天静)(江海渺千里)(秋色渐将晚)(河汉下平野)八声甘州(故都迷岸草)(又新正过了)(问浮家泛宅)念奴娇(故山渐近)(洞庭波冷)(云峰横起)满庭芳(麦陇如云)(枫落吴江)(一曲离歌)满江红(一朵黄花)(雪后郊原)应天长(松陵秋已老)浣溪沙(小雨初回昨夜凉)(睡粉轻消露脸新)(荷叶荷花水底天)(休笑山翁不住山)(绛蜡烧残夜未分)(绿野歌欢喜见分)鹧鸪天(一曲青山映小池)(不怕微霜点玉肌)(夹路行歌尽落梅)(小雨初收报夕阳)(晓日初开露未晞)点绛唇(高柳萧萧)(缥缈危亭)(山上飞泉)木兰花(花残却似春留恋)江城子(芙蓉开过雨初晴) 词作选摘5 【浣溪沙·送卢倅】荷叶荷花水底天,玉壶冰酒酿新泉,一欢聊复记他年。我亦故山归去客,与君分手暂流连,佳人休唱好因缘。【浣溪沙·重阳后一日极目亭】小雨初回昨夜凉,绕篱新菊已催黄,碧空无际卷苍茫。千里断鸿供远目,十年芳草挂愁肠,缓歌聊与送瑶觞。【点绛唇】山上飞泉,漫流山下知何处?乱云无数,留得幽人住。深闭柴门,听尽空檐雨。秋还暮,小窗低户,惟有寒蛩语。【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风乱雨荷。微云吹尽散,明月堕平波。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无人能唱采菱歌。小轩敧枕簟,檐影挂星河。【虞美人】落花已作风前 人物评价6 元代方回对叶梦得为人和文学成就都十分贬低,称其“以妙年出蔡京之门。靖康初,守南京,当罢废……实有文学诗似半山,然石林诗话专主半山而阴抑苏黄,非正论也……此诗(送严壻侍郎北使)‘楛矢石砮医闾析木’一联佳取之秦桧之和,虽万世之下知其非是。后四句含糊说过,无一毫忠义感慨之意,则犹是党蔡尊舒绍述之徒常态也。”而后世对其评价大多与方回相同,认为叶梦得依附蔡京参与了定元佑党籍碑并且在南宋初期对金抱求和态度。但据今人方建新、王兆鹏、潘殊闲等考证叶梦得并未参与元佑党籍碑的制定,对金的态度也并非求和苟安。叶梦得是否做过有损名节、迫害忠贤甚至偷安求荣的行为已很难查证,但叶梦得也绝非完全依附蔡京辈的“奸臣”,他有自己的正直人格。蔡京复相后“向所立法度已罢者复行”,而叶梦得已发觉了新旧党争和相互倾轧对北宋政局的危害,因而积极向宋徽宗进言,阐述自己的意见,表明法度的废立应以是否利于国家为标准,而不应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