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去过陕西泾阳的吴家大院曹家大院,我总觉得吴家主人的情怀在高处。有一回,拿趁着游人不多,我专门琢磨过吴家院子门楣上的那些题字。“书荷龙光”“礼传燕翼”“两三竿竹”“数十种花”“苔可为席”“樽酒乐春”“芭蕉夜雨”等等刻字,实在是把主人的雅致托出来了。 2017年,因为孙俪主演的电视剧《那年花好月正圆》,陕西省泾阳县的吴家大院又引起了人的注目。电视剧播出之后,来安吴大院参观的游客摆满了安吴堡的街巷。 现在,吴家大院已经是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个融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点。 吴家大院的主人吴周氏(周莹)因为吴家无丁,便继承吴氏家业。周莹果然是一个巾帼才人,胆识和勇气超过常人,她把生意做得如日中天。在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吴周氏给逃到西安的慈禧太后捐赠了十万两白银,被慈禧认作干女儿并诰封为二品夫人。百年来,吴周氏声名远播,被称为“秦商圣女”“女财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到了1937年。由于形势的变化,洛川会议以后,中央把西北青年训练班从延安迁到泾阳的安吴堡,班部设在安吴寡妇周氏正院。在1938年春迁至1940年4月训练班重回延安,这里举办了6期训练班,毕业学员13000多人,培养了大批青年干部。开班时,毛泽东为青训班题词。朱德曾经到青训班指导工作并为学员们做专题辅导。 在吴家大院的青训班旧址,现保存完好,主要建筑有吴氏庄园,望月楼和迎祥宫。 吴氏庄园坐北面南,中轴线构建,三进院落,面阔八间,面积一千多平方米,是当时西北青年培训班的室内教学场地。 望月楼位于吴氏庄园后面,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当初是吴家休闲娱乐、纳凉赏月之地。 迎祥宫是一座元代建筑,为抬梁式结构。为了迎接慈禧太后的圣旨,吴周氏对迎祥宫专门进行了维修。青训班入驻之后,这里主要作为学员们室外教学、训练的场所。 (吴家大院保护标志碑) (吴家大院正院) (吴家大院第三院正房) (吴家大院望月楼) (吴家大院迎祥宫) (吴家大院迎祥宫一角) (原创图文,欢迎评论)
吴家骧(1919年7月7日-1993年3月20日),著名导演、演员。1919年7月7日出生于北京,在湖北汉口长大,曾进入汉口市立高级职业学校念纺织科。1937年,毕业后即将要继续深造以担任纺织工程师的他,却因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爱国深切之下毅然从军,并因此涉足戏剧界。40年代中期开始出演电影并参与电影制作。 目录 1基本资料 2演出经历3作品全集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吴家骧外文名:Wu Chia Hsiang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19年7月7日逝世日期:1993年3月20日职业:演员、导演毕业院校:汉口市立高级职业学校经纪公司:电懋公司、邵氏代表作品:《金玉奴》《空山灵雨》《人之初》《爱情的代价》《金瓶梅》 演出经历2 1957年9月,吴家骧加入电懋公司,演出《桃花运》、《青春儿女》、《无语问苍天》等影片,并执导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人之初》。1965年吴家骧转投邵氏,担任导演兼职演员,作品有《千面大盗》、《桃李春风》、《爱情的代价》等等。离开邵氏后,吴家驤只导演了一部作品《春满芭提雅》。1966年凭借《金玉奴》拿下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1980年,吴家骧在台湾加入中国电视公司,成为电视演员。1993年3月20日在香港病逝,享年74岁。 作品全集3 《未出嫁的妈妈》(1949)《春色恼人》(1956)《天作之合》(1957)《曼波女郎》(1957)《两傻大闹摄影场》(1957)《青春儿女》(1959)《香车美人》(1959)《姊妹花》(1959)《空中小姐》(1959)《睡美人》(1960)《古屋疑云》(1960)《情深似海》(1960)《玉楼三凤》(1960)《爱的教育》(1961)《女婷玉火海歼仇》(1961)《星星、月亮、太阳(上)》(1961)《星星、月亮、太阳(下)》(1961)《萍水奇缘》(1962)《早生贵子》(1962)《一段情》(1962)《人之初》(1963)《都市狂想曲》(1964)《宝莲灯》(1964)《野姑娘》(1966)《不是冤家不聚头》(1966)《女人!女人!》(1967)《大侠复仇记》(1967)《色不迷人人自迷》(1968)《拜倒石榴裙》(1968)《千面大盗》(1968)《描金凤》(1968)《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