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少用油的窍门 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平时炒菜的时候油也是比过去用的多,很多人都因此得上了富贵病。比如高血脂,高血压,血粘稠,肥胖这些都是因为炒菜油脂太高导致的。也因此现在都推崇少油少盐的炒菜方法,这样能让身体更健康。今天分享给大家几个炒菜少油少盐的小妙招。比如在炒菜之前可以先焯一下水,或者用平底锅炒菜。也可以用烤的方法代替煎炸,这是用带刻度的油壶,每次倒多少都有数,这样都可以减少油的使用量。我们平时在炒菜的时候,可以先把蔬菜或者肉类都用水焯一下。这样不仅蔬菜容易成熟,而且肉类也能超出去大部分的脂肪。这样就减少了油脂的摄入。那么这样有些杠精就会说了,肉过一下水菜过一下水味道不好吃。如果你是为了好吃那么没必要减少油脂摄入了,多放点肉和油炒菜更香,为了我们的身体能够更健康,所以必须要牺牲一些什么,比如炒菜的香味,偶尔多放一点油,炒菜好吃一点,放纵一次没关系,但是必须要坚持少油少盐。平时也可以使用平底锅炒菜,平底锅的面积比较大,加入油以后能让菜更均匀的粘上,而不会出现像原地锅那样受热不均匀。容易糊锅的现象。有的时候我们是特别想少放一些油的,但是奈何拿这个大桶一下就倒多了,可以把平时炒菜用的油装在一个小一点的容器里或者装在带刻度的油壶里面,每次少倒一点,能看到每顿饭炒菜用了多少油。也可以用烤的方式代替油炸做菜,其实现在相对来说空气炸锅就是比较健康的,很多食物都可以放在里面烤,用的油量比较少,要比油炸的食品含油量少很多。或者平时我们做菜的时候可以多用一些调味料,不要只用油来提升香味儿。
茄子的营养价值很高,丰富的维生素含量能够保护血管健康,并且常吃茄子还能去除面部雀斑以及有抗衰老的好处。但是茄子有益却不容易做的好吃,炒茄子需要大量的油,这样的烹饪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茄子菜肴的营养价值。如何才能两全其美?39饮食小编现在就教你小秘诀,让你用正常炒菜的油量就能做出好吃的炒茄子。 茄子皮最好不削。很多人觉得茄子皮口感较硬,在烹调前一般都会选择削掉。但是茄子皮以及皮和肉相连的位置有着丰富的富含维生素P。维生素P能增强人体细胞粘力,柔化血管壁,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防止微血管出血,故对心血管病、败血病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所以,吃茄子最好不要去皮。 // 茄子切块后稍微泡水能减少用油量。茄子切块之后很容易变黑,所以应该将切块后的茄子放在冷水或者低浓度的盐水中稍微浸泡一下,能够有效避免茄子块氧化变黑。同时因为茄子本身有热毒,浸泡可以把毒素泡出来。浸泡水之后再用清水稍微清洁一下,这样的操作过后再下锅煮就能减少炒时候用油的量,只需要正常炒菜的油量就可以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就介绍了一些小方法,帮您有效控制烹调中脂肪摄入量。 炒菜之后控油 把菜锅斜放2、3分钟,让菜里的油流出来,然后再装盘。青椒、豆角、荸荠、莴笋之类的蔬菜吸油较少,非常适合这种方法。 过油改为焯水 制作肉片的时候,可以用水焯法,也叫“飞水”,用沸水的温度把材料快速烫熟。因为肉类本身富含脂肪,只要加热迅速,就能做出口感柔嫩的肉片。飞水后食材表面有一层水,隔绝了油的渗入,口感会清爽很多。 凉拌菜后放油 凉拌菜最后放一勺香油或橄榄油,然后马上食用。这样油的香气可以有效散发出来,食物还没有来得及吸收油脂,这样吃凉拌菜摄入的油脂自然也就少了。 肉煮七成再炒 把肉煮到七成熟再切片炒,这样就不必为炒肉单独放一次油。炒菜时等到其他原料半熟时,再把肉片扔下去,不用额外加入脂肪,一样很香,不影响味道。同时,肉里面的油在煮的时候又出来一部分,肉里面的脂肪总量也减少了。 煲汤后去油脂 煲汤之后去掉上面的油脂。鸡、排骨、牛腩、骨头等炖煮后都会出油,做好后把上面的油脂撇出来。这样就能在喝汤时减少不少油脂的摄入。 用烤代替煎炸 用于煎炸的食材,也可以用烤箱烤或不粘锅烤熟食用。如超市出售的那种速冻调味肉块、肉排、鸡米花等,通常都建议回家后再油炸一次,其实用烤制的方法同样美味。把它放在烤箱里两面烤一下,香脆可口,而且脂肪含量能从油炸后的22%下降到8%以下。 炒烧菜改蒸煮 // 炒菜要少放油而好吃,实在是有点难度,直接换烹调方法要简单许多。比如把炒鸡蛋改成蒸蛋羹,只需几滴香油;把红烧鱼换成清蒸鱼,口感更为细腻。 少油多调味料 调味的时候,不能仅仅依靠油来得到香味,可以多用一些浓味的调料,比如制作蘸汁的时候放些葱、姜、蒜、辣椒碎和芥末油,蒸炖肉类时放点香菇、蘑菇增鲜,烤箱烤鱼时放点孜然、小茴香、花椒粉,即便少放一半油,味道也会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