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山,男,汉族,1949年10月出生于中国天津宝坻,中国男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中国曲协快板艺术委员会副会长。 目录 1基本资料 2演艺经历3个人经历4个人作品5社会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李立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天津宝坻出生日期:1949年10月职业:相声演员代表作品:《巧立名目》《哪吒闹海》《打扑克》《抓典型》《大漠情思》 演艺经历2 1949年10月生于天津,1969年入伍,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立山自幼酷爱曲艺,12岁登台演出。拜曲艺大师高元钧为师,专攻相声表演。曾与牛群、师胜杰、杨振华、李伯祥、郝爱民等相声名家合作表演,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及其它大型晚会。台风文雅大方,语言幽默含蓄。情真意真话语真是其表演的最大特色。在舞台演出的同时,兼长创作且作品颇丰。代表作有相声《巧立名目》,快板书《哪吒闹海》,数来宝《打扑克》,对口单弦《抓典型》,京韵大鼓《大漠情思》等。创作的作品除在军内外刊物发表外,部分作品被收入曲艺专辑。先后获得全国曲艺新曲(书)目比赛表演一等奖、全军曲艺作品评奖创作一等奖、第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等20余项大奖。在舞台演出的同时,兼长创作且作品颇丰。代表作有相声《巧立名目》,快板书《哪吒闹海》,数来宝《打扑克》等。 个人经历3 李立山,原籍天津宝坻,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相声大专班、中国戏曲学院曲艺大专班,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协快板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北京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就职于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 个人作品4 相声《巧立名目》(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搭档:牛群)快板书《哪吒闹海》数来宝《打扑克》对口单弦《抓典型》京韵大鼓《大漠情思》师胜杰、李立山《醉酒歌》相声《对话趣谈》(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搭档表演者:常宝华、常圆、单联丽、王荃、李博成、李博良、卡尔罗(南斯拉夫))群口相声:《2008咱最牛》(李立山、闵天浩、李多等。李立山: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少将。曾与牛群合作《冒号》等名作品)1993年参演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相声《新名词》创作的作品除在军内外刊物发表外,部分作品被收入说唱艺术专辑。 社会评价5 李立山老师是一位集创作,使活,量活于一身的优秀相声演员,除此之外更需要提的是他是一位优秀的相声教育家,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曲艺研修班带过多年课,并多次出国讲学。在教学过程中他自己总结出一套专门的相声讲义,将相声中表演手法总结为20个字,并分别加以细细阐述。让学生对相声有本质上的了解。另外他由浅入深的总结出一套相声教材,可以让一个爱好者一步步学习相声的理念,相声的写作方法。据悉他将于2006年出书,这本书将是相声历史上第一部相声教材,对于相声爱好者来说可谓是无价之宝啊。生活中的李老师出口成章,开口闭口都有包袱,而且一谈相声十几个钟头都不休息,分析研究相声的深入程度可以说他是着了魔。曾任全军高级职称评委,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应聘在中央戏剧学院相声大专班、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曲艺大专班任教。他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协快板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曲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军区战友歌
李立崴(1974年4月16日-2013年7月24日),歌手、词曲创作人,曾任飞碟电台主持人。 2013年7月24日上午11时29分李立崴被发现于淡水住处浴室上吊自杀,并被其母亲发现,得年39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个人经历3主要作品4自杀身亡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李立崴别名:青春动感小肉弹国籍:中国出生地:台湾省台北市出生日期:1974年4月16日逝世日期:2013年7月24日11时29分职业:歌手、教师、词曲创作人毕业院校: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代表作品:单曲《别走》、《哭着哭着》、《就这样呗》等 个人经历2 据报道,李立崴1974年出生于台北,2013年39岁,妈妈是歌手甄妮的二姐。他7岁就随爸爸到香港、8岁到美国当小留学生,13岁回到台湾。李立崴与演艺圈的缘分从2001年开始,当时他被制片徐立功相中赴新西兰拍摄中视八点档连续剧《旅人的故事》,当时他以“李威”的艺名出道,但后来这部片因故没上片。后来因父亲罹血癌,他转而到补习班担任解题老师,因教学生动活泼,大受学生欢迎,成为补教名师。2008年他重返演艺圈,发行《33来迟》单曲,2013年初也举办过演唱会。一向给人乐观印象的他,没想到今天却传出自杀消息,在他的脸书(facebook)上最后一则留言是24日凌晨的“晚安”两个字,当时是否就暗示着他在告别,耐人寻味。据友人表示,上周他还表明要参加二手拍卖会,自杀前一晚也和经纪人讨论工作,社交作息正常。亲近友人说,李立崴看似乐观,负面情绪却不断累积,曾吐露工作、感情上的不开心,没想到竟会走上寻死一途。 主要作品3 2001年《旅人的故事》饰张雪友2007年EP《33来迟》2009年专辑《你》《你》专辑曲目01.旋转Spinning(电!电!电!舞池新国歌)02.点一盏灯LeaveaLightOn(温暖抒情强打)03.打打Spank(比粉红佳人更放克摇滚的媒体狂打)04.你You(粤)(李立崴亲手打造催泪想念主题歌)05.修饰语Modifier(骊歌新经典)06.某些部份Fraction(迷幻、性感、沉迷的代表)07.同样Still(韩式催泪感动K歌)08.经过(粤)Gone(欲罢不能必然收录)09.就这样ㄅ(李立崴第一首精采创作)10.ASongforMyFriend(英)(诚意十足必推荐)2011.02.07《康熙来了》作育英才的补教人生 自杀身亡4 据警消透露,2013年7月24日上午9点多接到报案,赶往新北市淡水区自强路的民宅,发现有人上吊,救护员到场时发现该男子已无生命迹象。而这名上吊的男子就是李立崴,警消根据现场推断,李立崴极可能在脸书留下“晚安”两字后就自杀,推断,死亡时间应在24日凌晨2点过后不久,现场并无遗书,也初步排除他杀可能。令人鼻酸的是,发现李立崴遗体的正是他母亲。李母对警方表示,她23日刚回台湾,在友人家住一晚,没有直接回淡水,但有跟李立崴通电话,感觉有些异样。直到早上返家,在浴室惊见儿子上吊,而爱儿极深的母亲没等到警消上门,就赶紧将李立崴遗体从上吊处解开,抱下来放到床上。据悉母亲返家时发现儿子挂在自家浴室,救护人员赶到现场时已无生命迹象。39岁生日当天他在部落格以“讨人厌的李立崴”为题发文,4月受访时也为房贷大吐苦水。虽然当时一旁的妈妈认为儿子很坚强,无奈他仍走了自杀这一步。过年前,他砸三千万(新台币,下同)买屋孝
李立(1925.3-2014.12.11),湖南湘潭县小花石(今属株洲)人,原名心挚,因自幼爱石成痴,自号石庵,在求学期间,因欲求自立,遂更名李立,号立翁。毕业于华中美术学校,后入杭州国立艺专深造,师从齐白石、潘天寿等先生。其书、印师法齐白石,为当今齐派重要传人。80年代以来,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世界文化名流以及日本前首相竹下登等刻印。由于不画印稿,以刀代笔,刻削如泥,顷刻而成,故有“神刀”之美誉。2014年12月11日22点21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0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家族背景4艺术成绩5人物评论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李立别名:字石庵,号立翁国籍:中国出生地:湘潭市城内裕芒花圃出生日期:1925 (乙丑年).3.22逝世日期:2014(甲午年).12.11毕业院校:华中美术学校主要成就:中国书法家协会湖南分会副主席代表作品:《毛主席诗词印谱选》、《李立金石书画集》、《文天祥正气歌》 人物经历2 李立(1925.3.22-),湖南湘潭县小花石(今属株洲)人。字石庵,号立翁。李立于1925年出生于湘潭市城内裕芒花圃,祖籍是株洲县堂市乡楼厦村(原属湘潭县)的一个书香世家。早先毕业于华中美术学校,后入杭州国立艺专深造,师从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师。李立先后担任过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湖南分会副主席、顾问、湖南省工艺美术书画研究会会长,现为湖南高等轻工业专科学校教授、中南工业大学和株洲工学院客座教授,政协长沙市委常委、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文教委员会副主任,西冷印社的成员。1996年4月,李立被聘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2014年12月11日晚10点15分,著名湘籍金石书画家李立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90岁。 家族背景3 祖父李遏非公毕业于北京法政学堂,曾任湖南省高等法院民事庭长和推事,公余喜爱诗、书、画。父亲李伯元公系北京朝阳大学高材生,不幸英年早逝。母亲文泽清家教优娴,乐善好施。李立原名心挚,因自幼爱石成痴,自号石庵,在求学期间,因欲求自立,遂更名李立,号立翁。李立研习金石书画已逾半个世纪,18岁时曾将其初生牛犊之作寄呈白石老人,后经白石大师点拨,李立走上了法古师今,博采众长,独辟蹊径,自造门户的道路,形成了章法严谨,结体合度,刚劲简练,古朴雄奇的风格。在书法上,李立擅长甲骨、钟鼎、小篆、铁线、竹简。用笔遒劲,风格古雅浑朴,苍老挺拔独具匠心。李立的花鸟画,不但发扬了"以形写神"的传统,又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所画水仙、红梅、荷花、杜鹃均飘逸脱俗。80年代以来,他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世界文化名流以及日本前首相竹下登等刻印。由于他不画印稿,以刀代笔,刻削如泥,顷刻而成,故有“神刀”之美誉 艺术成绩4 1997年8月荣获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授予“星星火炬”一级奖章。1997年9月25日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作过专题报道。2001年5月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大会颁奖的“中国书法艺术荣誉奖”。2001年10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电视台等制作播放的电视系列专题片《翰墨飘香》,介绍中国书法五十家及其艺术成果,作品被收入《翰墨飘香-中国书法五十家》作品集。 人物评论5 李立老师已经是个功成名就的当代艺术大师,走进他的住宅,使我震撼的是像是参观世界博物馆。李老师85岁了,他的还跟我们这些80后的人一样的年轻,他喜欢泡吧跳舞,说那样可以认识很多年轻的朋友。这是他的人生,很多与他同龄的艺术家都躺卧不起。他见到我们过来,便是热情洋溢、客客气气的接待我们。这真让人看不出来,也真不让人相信,这就是国际艺术大师的风范。但是我深深的知道这是我们荣幸,可以与他近距离的接触。幼承庭训,13岁始学治印,书宗《天发神谶碑》,擅甲骨、钟鼎,尤以小篆见长,画擅花鸟,书作入选中日现代书道二十人联展及中国书法艺术赴西德、芬兰展。1985年在香港举办个人金石书画展览,出版有《毛主席诗词印谱选》。(吴洪祥 文)
李立三(1899年11月18日-1967年6月22日),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全国人民防空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原名李隆郅,曾用名李能至、李成、柏山、李明、李敏然等,湖南醴陵人。1919年9月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地方和中央担任工人运动领袖,曾一度掌握着中央的实际权力。在1930年犯过“立三路线”的错误,但不久就认识改正。在斗争岁月中,他曾经“死”过三次,组织和同志们为他开过三次追悼会。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中央工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等职,“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1967年6月22日在北京蒙冤逝世。198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为李立三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担任职务4左倾错误5惨遭迫害6平反昭雪7轶事典故8人物评价9文革悬案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李立三别名:李隆郅、李能至、李成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醴陵出生日期:1899年11月18日逝世日期:1967年6月22日职业:无产阶级革命家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领导南昌起义 领导安源大罢工 领导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领导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人物经历2 1921年李立三同赵世炎、陈公培、刘伯坚等酝酿建立共产主义同盟,组成劳动学会和勤工俭学学会,成立华工组合书记部,为华工谋福利。后与赵世炎、蔡和森等就建立了少年共产党取得一致意见。9月至10月,参与蔡和森、陈毅等领导的留学生进驻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被法国当局遣送回国。12月中旬,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湖南,由中共湘区委员会派往安源路矿。1922年组织领导安源大罢工在安源建立党支部,并任书记。5月1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当选主任。7月,成立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兼任经理。9月14日,和刘少奇、蒋先云等发动和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罢工胜利后,当选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总主任。参与他建汉冶萍公司总工会。在安源从事工人运动期间,常回醴陵县立中学、开元学校、县立女校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工人运动情况。同年9月,陪同毛泽东来醴陵师范讲习所发表演说。1923—1925领导上海工人三次起义1923年任 担任职务3 1923年任中共武汉区委书记。1924年任上海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1925年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1926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组织部长。1927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中央工人部长。1928年—1930年任中共中央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等职。1931年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兼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共产国际工人出版社中文部主任、《救国时报》主编。1945年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1946年历任军调部东北三人小组成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敌工部长、城工部长等职。1948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党组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劳动部部长。1960年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是中共四至八届中央委员,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左倾错误4 1930年9月24日,党中央在瞿秋白、周恩来等的领导下,召开了第六届扩大的三中全会。会议旨在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李立三在会上发言,勇敢地承担了责任,做了自我批评。会后,他离开了中央主要领导岗位,前往苏联学习和进一步接受检查。1946年,李立三从苏联回国。同年5月,李立三前往延安向中央汇报工作。见到毛泽东,一开始就谈到自己的错误。1949年2月李立三前往西柏坡出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他在会上发了言,又一次深刻检讨了自己历史上的问题。 惨遭迫害5 李立三在苏联15年由于王明的迫害,两次坐班房差点被害死。“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被诬为“老牌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里通外国分子”,受到残暴斗争。1967年被迫害致死。 平反昭雪6 1980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追悼平反昭雪大会,认定李立三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为纪念他的革命功勋,修复李立三故居,设陈列馆,展览其生平事迹。 轶事典故7 李立三家是书香门第,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秀才出身,李立三有个哥哥,四岁能背唐诗,由于才高命薄,不到五岁便夭折了,李立三1899年出生,当地秀才都来李昌圭家贺喜,请老秀才给李立三取正名叫李凤生,小名狗妹仔。后来李立三回忆录中写道,我的父母怕我夭折,取我小名不但改变了性别,还把我叫做畜生。1906年七岁的李立三开始发奋读书。父亲李昌圭给他由李凤生改名叫李隆郅。1921年冬到湖南湘区委员会,安排去安源搞工人运动,毛泽东给他改名为李能至。到1925年在上海闸北区去选举,在路上邓中夏提议李立三同志的名字复杂,换一个简单的名字便于选举,于是改名李立三。1930年李立三犯路线错误,党中央决定他到苏联,要李立三改名,第五次改为亚历山大拉宾。1922年,他从法国留学回来,被毛泽东派到安源煤矿,后来毛泽东因他的名字太难叫,建议他改名,改成“能至”。后来,他到上海搞工运。一次,他与邓中夏同去参加工会选举。路上, 人物评价8 1999年11月16日,在纪念李立三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尉健行指出:李立三同志的一生是同中国工人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他在长期的白区工作和国外工作中,英勇奋战,探索革命真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学习马列著作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努力钻研党的方针政策,朝气蓬勃,努力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不顾林彪、“四人帮”一伙的诬陷迫害,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公正地为许多同志的历史作证,坚决抵制对党的老干部进行迫害,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对敌斗争坚决勇敢、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学习他服从真理,谦虚诚恳,勇于自我批评,注意吸取历史经验的高尚品质;学习他顾全大局,坚持原则,为人坦率的优良作风。 文革悬案9 安源大罢工、五卅运动、南昌起义,一件件气壮山河的、广为人知的重大历史事件背后,有一位鲜为人知的策划者、组织者或参与的领导者,他就是李立三——毛泽东视为“半个朋友”的李立三、周恩来的老同学李立三。他一不小心得罪了林彪,并被迫害“自杀”。但李立三“自杀”始终是一个悬案,成为“文革”乱世的一道不解之谜。“文革”中的奇特现象:都找李立三“要材料”“文革”兴起不久,中央正在召开八届十一中全会。李立三是八届中央委员,但是没有让他参加会议(后来得知,在应出席会议的141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有26人被“决定”不让参加会议,李立三就是这26人之一)。客观地说,运动初期李立三虽然靠边站了,还没受到太大的“冲击”,因为在一些人看来,他毕竟是只“死老虎”,暂时还顾不上他。那段时间,李立三每天披着个军大衣去看大字报,或是学习和批判《海瑞罢官》,批判所谓“三家村”等,这时他还发议论说,“旧社会不能没有清官和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