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糖尿病饮食
糖友饮食的原则

糖友饮食的原则

糖尿病饮食原则 糖友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糖尿病患者,三餐的饮食原则要遵守定时定量,均衡营养,低盐低脂。糖尿病人是特别需要控制总体的热量,每天摄入的总热量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就可以。如果热量摄入过多会导致血糖上升。每天要规律饮食,一定不能暴饮暴食。必须要做到营养均衡,粗粮和蔬菜搭配。蔬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是糖尿病人特别友好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必须要做到低盐低脂肪饮食,如果食盐的摄入量过大会发生高血压。总是吃脂肪含量太高的食物,会导致血管里面的血脂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糖尿病人必须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把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但是也要保证营养的摄入,这样才能让身体更健康。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说糖尿病人不可以吃肉,其实不是这样的,糖尿病人也需要对肉的摄入,只是要控制一些高脂肪的肉类,适量少吃瘦肉,或者低脂的鸡肉鸭肉。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必须要禁忌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也不是一点都不能吃,但是必须不能多吃。比如面包,面条,藕粉,馒头,蜂蜜,还有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肥肉,动物肝脏,猪蹄,腌制食品或者是糖,高的饮料,果汁等都不适合糖尿病人吃。糖尿病患者在平时的日常饮食中保持营养均衡,最好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适当运动,如果是糖分高的水果浅尝即止。并且要在吃东西的时候注意查看一下食物的糖含量。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一个误区,觉得水果是不会造成血糖上升的,其实也不是一些含糖量特别高的水果,也能导致血糖上升。吃水果的时候也是要特别注意的。

家常菜 2024-03-19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冬补记住忌与宜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冬补记住忌与宜

  需要“管住嘴”的糖尿病患者也能进补吗?很多人对此比较吃惊。“可以的,”南京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冉颖卓主任中医师肯定地回答,“但要选对合适的补品”。   忌:鹿茸甘草燥热补品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在选择补药时不宜选择温补燥热之品,诸如含鹿茸、甘草的制剂。这主要是由于鹿茸性热,属于温补药物,会使糖尿病病情加重。而且药理研究表明,鹿茸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导致血糖升高。近年来对甘草化学成分的分析证明,甘草含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等,这些成分也能使血糖升高。因此,鹿茸、甘草可能对降糖药有一定的拮抗作用,糖尿病患者原则上不宜进补含有它们的制剂。  宜:黄芪补气可试试  古今中医治疗糖尿病,大多以黄芪为主药。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芪可通过多种途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此外,黄芪还有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蛋白尿的作用,这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尤为适宜。此外,进补分为药补和食补。糖友选择药补时应尽量听从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辨证施方,有针对性地进补,若是选择食补,也不可违背糖尿病饮食热量控制原则。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董长喜医生建议,冬季是肾主令之时,所以冬季应多补充水分,多吃滋补肝肾、滋阴补阳食品。 //   一些生津养阴的食品如:银耳、黑豆、核桃、黑芝麻、海参等;食物宜清补类而忌峻补,宜吃含优质蛋白丰富的食品,适量吃一些新鲜蔬菜瓜果,或纤维素、维生素较高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性、温热香燥食品,少吃煎炸炒爆及性热上火的食品,忌吃脂肪、糖分含量高的食品。  水为阴气之源,因此,冬季应多喝水。起居方面应注意除作息时间规律外,还应早睡晚起。这是因为在寒冷的冬季,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晚起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疾病调理 2021-09-04
糖尿病饮食指南 5大习惯助您稳定血糖

糖尿病饮食指南 5大习惯助您稳定血糖

  对于糖友而言,最大的烦恼可能就是:平时饮食稍不注意,血糖控制就功亏一篑。那么如何让糖友的血糖保持长期平稳,快乐地带病生存呢?   谷薯类占1/4  原则:粗细搭配,谷薯交替  ☆ 粗粮富含多种营养素,尤其是富含膳食纤维,可延缓血糖上升速度,每日主食中粗粮的比例应为1/3。  ☆ 薯类(如红薯、土豆等)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有利于维持血糖平稳。但因其含有较多的淀粉,能量较高,故应减少一部分主食。  蛋白质类占1/4  原则:蛋肉奶豆,择优适量  每天保证一个鸡蛋;可摄入适量瘦肉,肉类最好选择鱼禽类,尽量不吃肥肉及动物内脏、加工肉制品;奶类最好选择低脂或脱脂的;可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但需替换掉一部分肉类。  蔬果类占1/2  原则:多吃蔬菜,水果适量  建议每日食用蔬菜的种类多样、五颜六色,科学搭配。低糖蔬菜(如冬瓜、茄子等)应多于500克,其中深色蔬菜要占一半以上;如果吃高糖蔬菜(如南瓜、柿子椒、胡萝卜等),应替换掉一部分主食。  血糖如果控制平稳,可适量食用水果( 每天200 克左右),但高糖水果(如香蕉、葡萄、荔枝等)应慎重选择。食用水果建议在两餐间,也需替换掉一部分主食。  合理烹调  加工饮食要清淡、少油、少盐、限糖。  烹调油宜选择植物油,每日20~25 克;食盐每日不超过5 克;严格限制精制糖及甜食的摄入量。食物加工得越精细、越成熟、越软糯就越容易吸收,升糖作用也就越大。比如,主食对餐后血糖升高速度的影响为:米粥>软烂米饭>软米饭>硬米饭。 //   烹调食物时最好采用清蒸、炖、水煮、凉拌等方式。  正确的进食顺序  正确的进食顺序可帮助糖友控制进食量,避免餐后血糖波动过大。一般来说,推荐的进食顺序为:清淡的汤类→ 蔬菜→ 主食→ 肉类。

饮食文化 2021-08-04
糖友春节饮食推荐几个食谱

糖友春节饮食推荐几个食谱

  主食   细粮、粗粮6︰4  作为四大主食,面粉、大米、小米和玉米含糖量都为74%—76%。小米和玉米膳食纤维较多,能减缓对葡萄糖的吸收,但如果吃太多,也可能加重胃肠的负担,影响蛋白质和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糖友不妨记住一个吃主食的黄金法则,即细粮与粗粮的比例为6︰4。  亲朋聚会时用餐时间往往较长,主食吃得太晚可能导致低血糖。所以,糖友在外就餐时,应该主动要求先给自己上一份主食。  主菜  首选清蒸和水煮  主菜中的肉食以每天2—3两为宜。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肉丸、肉饼、火腿、香肠等高动物油脂的加工食品也不适合。烹调方式上,应以清蒸、水煮、汆、卤、凉拌等低油烹调的食物为主,比如说鱼最好吃清蒸的,而非红烧,油炸食品应该避免。  深海鱼类(如金枪鱼)是海鲜的首选。但有些海产品的胆固醇含量很高,如每克虾皮的胆固醇量甚至比猪肝和羊腰子还高。另外,要少吃虾头、鱿鱼、蟹黄等。  配菜  豆腐不能敞开吃  总体来看,蔬菜含糖、脂肪和热量都很低,但胡萝卜、洋葱和蒜苔含量将近10%,最好少吃。  有些糖友把豆制品算在素食里,以为可以随便吃,实际上它们的热量可不低。尤其是油豆腐、豆皮等含油量高,糖尿病患者吃的时候要适量。而且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豆制品并非“多多益善”。  吃菜时,应将汤汁沥干以减少油脂摄取;喝汤时,选清汤而非浓汤,并除去上层浮油;还可以采取以水代油的烹饪法,即将主料和辅料上浆后,放入开水锅中汆一下,再采用其他方法做熟。  水果  橙子柚子餐间吃  对糖友来说,除了主食,水果也被列为“严加看管”的对象。对于餐后血糖低于10毫摩尔/升的糖友来说,适当进食西瓜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是允许的。推荐橙子、柚子、柠檬、李子、杏、菠萝、草莓、樱桃等,这些水果每100克含糖量少于10克。适宜在两餐之间吃。  饭后不宜马上吃水果,一般选在空腹时,如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者晚上9点左右。能缓冲饥饿感,预防低血糖。  饮品  多喝绿茶少饮酒  在饮品中,最提倡是茶类,如绿茶、花茶、乌龙茶、大麦茶等。不含糖的茶饮品,糖友可以随时饮用。  牛奶和豆浆也是糖友的好饮料,富含蛋白质、钙等多种营养成分,但是喝时不能加糖。购买时最好选“纯牛奶”或“原味豆浆”,酸奶要选脱脂的。  酒品最好选择含糖度低且营养丰富的干红、干白类葡萄酒。限制酒量的同时要注意,绝不能空腹饮酒,因为这可能导致低血糖。  干果 //   少磕花生和瓜子  亲友间高谈阔论时,常少不了各式各样的干果,但糖友,尤其是合并高脂血症的人不能随便吃。  坚果的脂肪含量高,属于高热量食品。25粒花生米就相当于半两馒头;2两花生核桃约产热500千卡左右,是一般糖尿病患者一天所需总热量的1/3至1/4。不限量吃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最好少吃或不吃。如果一定要吃,必须先计算出热量,扣除相应的主食。

疾病调理 2021-08-02
糖尿病患者炒菜时如何减少油盐?

糖尿病患者炒菜时如何减少油盐?

  钱先生5年前患上了糖尿病,医生要他低脂、低盐饮食,但他管不住自己的嘴。由于从事营销工作,在外应酬多,又特别喜欢口味重的食物,结果血糖总得不到有效控制,血压又升高了,不久前因一场争吵突发脑出血去世。   许多朋友喜爱湘菜和川菜,认为口味重、辣得过瘾,但糖尿病患者切莫贪食这种口味的食物。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日常烹饪用油每人每天在25克左右为宜,但调查表明,大城市居民用油量已达每人每天80克。一下子减到25克,可能会有很大一部分人不适应。因此,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中的用油量先减一半,血脂高的人减三分之二,比一般的人再少吃一点。  减少食用油用量最简单的方法是减少油炸食物,而采用蒸、煮、烧、炖等烹饪方法来做菜。烧烤时,不用铁板烧,而用烧烤架或烧烤网,会使肉中多余的脂肪从“网”间流失,有时反而会减少脂肪的摄入。  进行饮食疗法时,除了注意控制热量和减少糖类、脂肪类摄取外,还应减少食盐的摄入。因为限盐并不是为了控制热量,而是高盐饮食容易导致高血压发生,增加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预防生活习惯病,对于健康人而言,推荐的盐量每天不超过10克,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每天不超过6克。这些数值,当然还包括酱油、椒盐等调味品在内。  强调清淡的糖尿病饮食,是健康饮食的代表。当您开始进行饮食疗法时,不妨作个改革,调整全家人的口味,让大家共同健康。  减盐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减少用盐的同时,让做出的菜更有味道。不要为了单纯减盐而减盐,把菜做得毫无味道,那恐怕也难以坚持下去。  减少用油、盐的烹饪技术  (1)油炸食物怎么办?  1)油炸之前在食物外面包裹一层淀粉,裹的淀粉越薄,油炸时越不吸油。如用小麦粉、玉米粉可以进一步减少吸油量。  2)大块食物油炸时吸油量少,而小块食物会增加食物的表面积,从而增加吸油量。  3)减少油炸时间:猛火下锅,高温时可缩短油炸时间,同时,比起低温,食物在高温时吸油量少。  (2)炒菜时怎么办?  1)使用氟素树脂加工的炒锅:使用这种炒锅,炒菜时只需少量的油,就可以炒出美味来。  2)炒菜前先将食物预处理:把食物放入炒锅前,如果先进行水煮或用微波炉先将食物做个半熟,可以减少炒菜时间,减少油量吸收。  (3)制作沙拉时怎么办?  1)使用无油或低热量的调料:可以用一些抑制油脂吸收的沙拉酱。  2)食材尽量切成大块:如果切片处理,同样会增加食物的表面积,增加用油量。  3)将生菜充分水洗:调料时可以减少油脂吸附,做出的沙拉味道淡爽。  (4)减少用盐量的烹饪技术。  1)使用新鲜食材:食材新鲜时,食物本身有鲜美的味道,可以让您在制作时少放些盐。  2)巧用新鲜食材炖出的浓汤:随着时令的不同,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海带、香菇、腐竹、海苔等食物,都可以炖出美味的  汤,可以减少食盐的加用。当然,市面上的海带干、香菇干等袋装食物可能已经使用盐分,购买时需要注意。  3)少吃鱼、肉的加工食物:火腿、香肠、午餐肉、腊肉等高盐食物虽然味美,但还是少吃为妙。  4)巧用香料、香菜等:咖喱粉、芥末、青椒、香菜、大蒜等食物,都是风味独特的,用得好的话,可以做出美味佳肴。  5)巧用醋、柠檬等酸味调料:食醋、柠檬、柚子等具有清香的酸味,使用得当,可以做出美味,减少盐量。  6)使用减盐和低盐的咸味调料:酱油和酱汤等调料可以提供咸味,盐分又不那么高,也是做菜的好帮手。  7)做饭时仅在食物表面撒盐:刚开始时不要为了调味而放入大量的盐,在食物煮熟或炖汤结束时,再放少量盐调味,可以减少用盐量。 //  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疾病调理 2021-07-28
易会引起尿糖高的因素 糖尿病饮食禁忌预防血糖过高

易会引起尿糖高的因素 糖尿病饮食禁忌预防血糖过高

糖尿病是指体内血糖含量比较高,当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他生物作用受损,体内的血糖含量就会升高,糖尿病人群由于体内糖分代谢紊乱,如果吃太多甜食就会造成血液中的糖分迅速升高,超出正常水平,不利于血糖的稳定,所以确证糖尿病的人,要少吃甜食。日常生活中除了甜食外,还有很多食物不利于血糖的控制,日常养生时,要谨记:确诊糖尿病,除了少吃甜食,3种食物也要少吃,预防血糖过高。下面跟随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少吃3种食物 1、隐形糖食物: 生活中很多食物中虽然没有明确标出糖分,但是其中仍含有大量的糖分,常见的饼干、薯片、膨化食品等,这些食物有的虽然吃起来并不甜,但是在加工的过程中会添加一些代糖,比如麦芽糖、阿斯巴甜等,糖尿病确诊后,如果不小心吃了太多隐形糖食物的话,也会加重体内血糖含量,不利于血糖的稳定,因此为了维持血糖稳定,要警惕生活中那些隐藏了隐形糖的食物,尽量少吃隐形糖食物,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2、高热量食物: 糖尿病人群除了少吃甜食和隐形糖食物,高热量食物也尽快要少吃,众所周知,高热量的食物中一般脂肪含量比较多,如果摄入大量的高热量食物,会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肝细胞中脂肪堆积过多,就会造成肝细胞受损,对胰岛素的反应力也会降低,糖尿病人群本身胰岛素分泌不足,常吃高热量食物,就会造成体内血糖含量升高,不利于血糖的稳定和控制,因此生活中要少吃高热量的食物,有助于预防血糖过高,适合养生。 3、高胆固醇食物: 胆固醇作为脂肪的一种,常见的高胆固醇食物有蛋黄、蟹黄等,这些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非常高,如果摄入过多,就会造成体内脂肪堆积,损伤肝细胞,体内葡萄糖物质氧化速度变慢,血糖升高,因此当确诊为糖尿病时,要少吃高胆固醇食物,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预防血糖过高,引起身体不适,日常生活中为了维持血糖的稳定,可以多吃清淡的蔬菜和粗纤维食物,有助于降低体内脂肪含量,维持血糖稳定。 糖尿病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的到科学的治疗就会引发身体不适,危害患者健康,因此一旦糖尿病确诊后,要及时配合治疗,还要在饮食上学会忌口,以免加重病情,谨记:确诊糖尿病,除了少吃甜食,隐形糖、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也要少吃,预防血糖过高,适合日常养生。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过高,或者糖尿病时间长,肾糖域降低,是可以可以有尿糖阳性,但反过来说,尿糖阳性不一定都是糖尿病。还有哪些可能会引起尿糖高的情况? 1、内分泌疾病引起尿糖 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症。这些多是由于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皮质激素、胰高糖素等则能使血糖升高。 2、肾性糖尿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家族性糖尿。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引起肾糖阈降低所致的尿糖升高。 3、药物引起的假性糖尿 药物引起的维生紊C、葡萄糖醛酸、异烟肼、链霉素、阿司匹林、水合氯醛还有黄连、黄芩、大黄等,也可能引起假阳性。 4、精神因素 量应用葡萄糖,或者进食糖引起一过性糖尿: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或者静脉滴注葡萄糖,或者吃糖类食物会引起的一过性糖尿。精神过度紧张可以精神性糖尿。

常见疾病 2019-05-17 18:06:5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