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食品添加剂可以说是令人们谈知色变的一种东西。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防腐剂,最常用的防腐剂是苯甲酸钠,生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这些成分大多都是用在果酱蜜饯等一些食品的加工当中。起到让食物减慢变质速度的效果。还有一种叫做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性质比较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e维C等。还有一种叫做食品着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色素基本上都是人工合成的色素,比如胭脂红,柠檬黄等,这些色素一般都是用于食品上色,平时我们看见好多食物颜色看上去特别漂亮,其实如果是正常的天然食物的颜色可能没有那么鲜艳,或者是看上去要发暗一些,但是用过这些食品着色剂之后,颜色就看上去很鲜艳,特别漂亮,让人看上去就很有食欲。还有一种食品添加剂叫做增稠剂和稳定剂,这些东西一般都用在冷冻冰淇淋雪糕,奶油蛋糕等需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里面添加的东西。还有一种叫做蓬松剂的东西也是属于食品添加剂,一般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还有平时我们吃的那些味道酸酸甜甜的食物是加入了甜味剂,比如糖精钠,甜蜜素酸味的是用了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其实在食品里面有很多添加剂。所以平时在购买吃的东西,一定要注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虽然有些食品添加剂是国家允许的最低标准范围内,吃了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有一些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可能添加剂用的比较多,或者是有存在一些其他问题,这些都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基本上这些食品添加剂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影响。
常见食品添加剂有哪些种类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增稠剂,膨松剂,甜味剂,酸味剂,增白剂,香料等。这些添加剂都是我们平时买的东西里面比较常见的添加剂品种,常见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三磷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大多数都用在果酱蜜饯等食品加工制作中。抗氧化剂和防腐剂比较相似,是用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见的抗氧化剂有维ce维C等。着色剂着色属于一种比较常用的合成色素。我们在食品的配料表上经常能看到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等,都是属于着色剂。平时孩子吃的小零食里面添加这些东西的比较多,比如果冻,这种口味的饮料。增稠剂和稳定剂差不多是同一类型的添加剂,一般都用在冰淇淋加工以及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方面使用。比如一些奶油类的制品。膨松剂顾名思义就是能够让食品起到蓬松的效果,包括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一般制作油条馒头经常会用到,但是这种添加剂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甜味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和甜蜜素,我们经常会在食品的配料表上看见这种成分,比如安塞蜜甜蜜素等。酸味剂比较常用的就是柠檬酸,苹果酸,乳酸,酒石酸等。增白剂通常是在面粉里面添加的,让面看起来更白,添加剂量最大每公斤是0.06克,这属于国家标准,在2011年5月份的时候已经禁止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增白剂。香料也是平时我们常吃的食物里面的一种添加剂,比如各种口味的巧克力,在生产过程中都会添加使用各种香料让他拥有独特的风味,喜欢吃什么样的口味的巧克力,人家就做什么样口味的添加香料就可以。
食品添加剂真的会影响身体健康吗?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是会影响健康的,但是适量食用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不是特别大,如果长期大量食用带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身体的影响是特别大的。现在很多商家提出来的天然食品添加剂,说是要比那些人工制造合成的更健康,其实这只是一个噱头而已,只要是添加剂都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在标准范围内,没有大量添加的人体是可以排出去的,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害,只要不经常吃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平时我们吃的很多食物,尤其是袋装的食物,食品添加剂含量是特别多的,比如饼干添加的甜蜜素。各种香精色素都是属于食品添加剂,还有饮料里面的甜味剂,柠檬酸等,这也都是属于食品添加剂的一种,还有腌制品以及罐头食品添加剂都是特别多的,所以平时一定要少吃。最健康的食物就是我们平时常吃的,自己家里面做的各种主食蔬菜肉类都是比较健康的,毕竟我们在家里做饭不会往里面乱加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很多人喜欢喝果汁,经常会买果汁喝,有些人说某个品牌的果汁。维生素C含量要比自己鲜榨的果汁更高,是不是吃喝起来更健康,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它里面添加的维生素C都是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人体吸收不了多少,如果想要喝健康的果汁还是自己鲜榨的果汁更好一些。而且买的加工果汁里面还会添加一些甜味剂之类,的糖分也特别高,对身体的健康不利。平时经常吃的快餐,比如油炸的食品,油条等里面含有食品添加剂的成分,也是比较高的。不过这些东西不经常吃,每周吃一次两次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每天都吃,吃的又挺多,对身体肯定会有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远离这些食品添加剂,自己经常做一些健康的食物吃。虽然自己家做的东西没有外卖这些买的好吃,但是更健康。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规定是有一定问题的洪水猛兽。 专家们都说,抛开计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这是现在对食品添加剂的说法最多的一种解释。说正规食品的添加计量都是无害的,说的正确吗?某种条件下是正确的。 但是,考虑添加计量的同时,也要考虑个人摄入量。不要觉得每个添加量都没有问题,就可以随便摄入了。你吃一次没问题,但一天吃10次,50次,天天吃,就会出问题。还有不同食品的添加剂的累计,这些都很难量化。就像河流治理,每一家排污都合格,但几十家工厂排污就会造成河流污染问题。 还是,现有合规食品的添加剂计量都是合规 的,偶尔吃没有事。但真把加工食品当饭吃,也是会出事的。 这还只是合规的食品,现在市场上还有大量不合规的食品,特别熏酱制品亚硝酸盐超标的很多。所以一定要在正规地方购买食品,没有特别原因,自己做菜不香吗?
丙酸钙又名丙酸钙盐、初油酸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批准使用的食品与饲料用防霉剂。丙酸钙被认为GRAS,它与其它脂肪一样,可以通过代谢被人畜吸收,并供给人畜必需的钙,其它防霉剂无法相比。 丙酸钙是什么食品添加剂 丙酸钙在我国是近几年开发应用并正在发展的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丙酸钙作为无毒的食品、饲料防腐剂使用,可延长食品保鲜期,防腐性好、无毒、安全。 丙酸钙没有丙酸的腐蚀性及刺激性,能避免对加工设备和操作人员的伤害。近几年来很多工厂采用进口的丙酸生产丙酸盐,使丙酸盐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丙酸钙还能强化钙,故应用于面包等食品中可以补充钙质,丙酸钙还能抑制面团发酵时枯草杆菌的繁殖。
碳酸氢铵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可以用作食品高级发酵剂,与碳酸氢钠合用可作面包、饼干、煎饼等膨松剂的原料,也可以用作发泡粉末果汁的原料等。 碳酸氢铵食品添加剂有害吗 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不能和酸一起放置,酸会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碳酸氢铵变质。 碳酸氢铵在塑胶和橡胶工业、陶器制作、铬鞣革和合成催化剂上被广为使用。 碳酸氢铵储存要远离火种、热源,也要与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
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等。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为防止食品变质、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保持食品的营养、增加方便性、利于食品加工等等。 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强弱、剂量大小,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水平,才会对人显现毒害作用,在超市买东西时,要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
面包里违规添加染色剂 省质监局稽查总队取缔一个黑面包加工厂,并提醒市民要警惕颜色特别鲜艳的面包 贷款200万元来长沙办面包厂,生产许可证还没批下来,却迫不及待地开工生产了,还冒用了别人的QS标志。23岁叶某的剑走偏锋没有为他带来财富,而是收到了湖南省质监局稽查总队的罚单。前天下午,省质监局稽查总队取缔叶某办在长沙县黄兴镇的地下面包加工厂。 包装精美却是冒牌货 为迎中秋、国庆双节,本月,省质监系统正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整治行动。昨天上午,记者随省质监局稽查总队来到位于长沙县黄兴镇长轴工业园的一家面包加工厂。从门外看,这家名为“常远食品厂”的面包加工坊颇具规模,是由一栋四间仓库房改造而成。走进厂房,已经打包好的面包一箱箱摆在角落。从外包装上看,“QS”认证标志、厂址、厂名、联系电话都有,包装小袋也很精美,很难看出异样。“你别看它包装这么好,这些QS标志和厂址厂名都是冒用他人的。”执法人员介绍。 记者发现,这些品名为“美生汉堡”“软面包”的产品为“长沙市雨花区美生食品厂”生产,厂址为“长沙市雨花区潭阳村”;而品名为“丝卷面包”的产品为“长沙市鲜味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厂址为“长沙市雨花区黎托乡潭阳村二组”。“这里明明是黄花镇怎么又是黎托乡呢?”执法人员表示,不仅“QS”、厂名厂址是冒牌的,整个食品厂就连生产许可证都没有,也没有营业执照,属于典型的无证经营。对于冒用他人的“QS”标志,该厂老板叶某说是从外面收上来的。 随意滥用食品添加剂 在面包原料存放处,记者看到,两个装满黄色果馅的红色塑料盆随意摆放在地上,上面飞舞着苍蝇,原料生产间气味刺鼻。执法人员在这个车间发现了7种食品添加剂,其中用于调色的柠檬黄60和日落黄60是国家不允许添加在面包里的食品添加剂。“你不知道日落黄和柠檬黄是不能在面包中添加的吗?”面对执法人员的质疑,叶某竟说,自己认为这既然是“食品”添加剂,肯定就可以用。对于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相关标准和规定,他一问三不知。省质监局稽查总队队长罗纳晚介绍,叶某的行为已经涉嫌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添加日落黄和柠檬黄可以让面包颜色更好看,一些商家让面包颜色更有吸引力,常会违规添加日落黄和柠檬黄,从而达到少放果酱降低成本的目的。”他提醒市民,要警惕颜色特别鲜艳的面包。 机器锈迹斑斑仍生产 走进生产车间,执法人员发现一架机器上苍蝇乱飞。来到机器旁,记者看到机器已经锈迹斑斑,并且旁边还残留着许多不明杂质。面包烘烤盘也显得很脏。在生产车间里转了一圈未见厂家质量自检室。罗纳晚说,这就是叶某生产许可证一直未批下来的原因。执法人员当场扣留了该厂生产的“美生汉堡”51件,“软面包”70件和“丝卷面包”32件。目前,此案已在进一步调查。 本报提醒市民,最好到正规卖场购买食品,并要保存好购物小票,以便维护自己的权益。若发现无证生产销售、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制售假冒伪劣的黑窝点,可立即拨打12365向质监部门举报。 名词解释 // QS标志 QS是英文QualitySafety(质量安全)的缩写,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生产加工的食品经出厂检验合格的,在出厂销售之前,必须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由国家统一制定的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或者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该标志由“QS”和“质量安全”中文字样组成。(责任编辑:徐晓宇)
只标名称不标含量 记者随机从市场上购买了一些雪糕,它们的配料都包含了多种食品添加剂,少则六七种,多则十几种。在一根“炼乳红豆加绿豆口味”的雪糕中,配料表中标注了5种增稠剂、3种乳化剂、1种甜味剂、5种着色剂,添加剂多达14种。 这些产品对食品添加剂的标注方式也不一致,有的直接标注了所含的各种添加剂名称,例如和路雪旗下的王牌产品可爱多(抹茶红豆口味),配料表中专门标出了“食品添加剂”一项,内容包括: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瓜尔胶,槐豆胶,卡拉胶,焦糖色,胭脂虫红,天然胡萝卜素,亮蓝,食用香精,磷脂。而一款畅销奶砖雪糕却没有明确标出“食品添加剂”这一项,而是直接标注了增稠剂、乳化剂、着色剂等内容。然而,不管哪一种标注方式,都没有标出具体含量。 数字代码如同天书 三岁宝宝的家长王先生曾经很认真地查看过家里常买的几种雪糕,他发现,这些雪糕的食品添加剂都是用编号表示的,“像天书一样,根本看不明白”。记者调查发现,和王先生描述的一样,很多雪糕包装上标注的食品添加剂并不是一个明确的名称,而是数字代码。以雀巢笨NANA为例,这是一款四种口味随机包装的雪糕,包装上的配料表显示,这四种口味都含有乳化剂(471、477)、增稠剂(407、410、412)、酸度调节剂(330、339i),其中哈密瓜味和葡萄味还含有抗氧化剂(330)。四种口味完全不同的一项食品添加剂是着色剂,哈密瓜味着色剂为天然胡萝卜素、141ii,香蕉味的着色剂为100ii,草莓味为120,葡萄味为163ii和栀子蓝。 儿童过量食用隐患多 这些食品添加剂都有什么作用?iearth食品安全项目顾问、原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彭珊珊教授介绍说,雪糕中食品添加剂主要有乳化剂、增稠剂、甜味剂、酸度调节剂、着色剂等几类,用于满足雪糕色泽、口味、形态等需求。 iearth食品安全项目顾问、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表示,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健全,排毒代谢系统较弱,如果经常过量食用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的雪糕等冷饮,将引发消化不良、腹泻、过敏等问题,影响营养正常吸收,甚至引发相应疾病。此外,雪糕一般含有大量奶油、糖、植物油等高热高脂成分,过多的摄入会增加肥胖几率,还会影响食欲。而根据iearth 2012年发布的《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在接受调查的1万多名儿童中,每天至少吃一次冰激凌的儿童高达26%,每天吃冰激凌3次以上的儿童达4%。 厂家称标注符合要求 记者致电雀巢客服,询问“天书”标注的情况。客服人员告诉记者,雀巢产品配料表的标注都符合相关要求,至于这些代码都代表什么,需要查询后才能回复。 记者随后查询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其中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可以标示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也可标示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并同时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或国际编码(INS 号)。”消费者看不懂的“天书”正是食品添加剂的国际编码(INS号)。在该文件中,并未要求标注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含量。 // ■小贴士 APP软件可查400种添加剂 记者了解到,针对家长的困惑,国内首款关注食品添加剂的工具型软件“添加剂随手查”APP软件已经上线。它录入了近400种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名称、类别、ADI值、长期大量摄入的潜在危害等信息,还将3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食用的添加剂进行了专门的分类。
浓汤宝是“藏”盐大户 还含十几种添加剂 “把水烧开,浓汤宝丢进去,下点面条或蔬菜,一碗美味又营养的汤面就好了。”24岁的黄莉基本不会做饭,自从公司的小姐妹告诉她这一秘方后,她曾一周用浓汤宝下了3次面,还给男友做过火锅。“每次换不同口味的浓汤宝,感觉和煮泡面一样方便,而且味道真的超鲜。” // 记者在超市看到,浓汤宝主要有四种,在配料表里赫然列着增味剂、食用香精、增稠剂、酸度调节剂等多种添加剂。 “看食物营养,就看营养成分表。”孙光夫表示,若是真正的牛肉、鱼骨,其蛋白质含量应远远大于碳水化合物。从其成分上看,浓汤宝只是一种调味品。 除了营养差点,它还是藏盐大户。每100克猪骨浓汤,含7.3克的钠,每100克浓滑鱼汤和老母鸡汤,则分别含有6.5克、5.9克钠。“这个盐含量相当高,一袋下去,一天的盐量都超标了。”孙光夫建议,如果要用浓汤宝,做汤时多放水,多吃菜,少喝汤。因为大量的钠盐都溶解在汤水中。
国家卫生计生委开发了一款食品添加剂公众查询软件,将于近期上线。消费者输入某种食品名称,软件会立即告知哪些食品添加剂对这种食品是安全的,安全的量值是多少,而哪些是违法超标的添加剂,也会一目了然。 昨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食品安全标准和监测评估司司长苏志发布上述信息。 部分有机食品涉嫌虚假宣传 负责这款软件研发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王竹天介绍,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中,食品添加剂是最大的一块,比如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就是一本很专业的书,包含2000多项指标,普通公众使用不方便。 同时,近年来,由于非食用添加剂非法添加、食用添加剂超限量、超范围添加,导致一些食品安全事故。加上一些企业、机构的“无添加”、“有机”食品的虚假宣传和误导,造成公众谈所有食品添加剂即“色变”,认为食品添加剂均对人体有害。 输入食品名称可查含哪些添加剂 为了扭转现状,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开展更通俗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让人们理性认识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标准公众查询软件的开发,正是基于这一计划。 王竹天介绍,这款软件的主要作用是:输入某种食品添加剂的名字,比如“苯甲酸”,系统会马上回复“苯甲酸”可以在哪些食品中使用,使用多大量;输入某种食品名称,比如“酱油”这个词,立即就能查出在酱油中能够安全使用哪些食品添加剂。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这款查询软件将于近期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官网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开通启用。 ■ 回应 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布会上,官员和专家针对近期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做出了回应。 焦点1 “富氧水”只是普通食品 近期,对富氧水的功效争议一直不断。前日,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现身2014年食品安全周,还特意为富氧水正名。宗庆后说,近期有媒体负面报道,直指娃哈哈富氧水“忽悠人”,但富氧水由原卫生部批准,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氧是可以喝的,富氧水有益健康”。 富氧水到底有无保健补氧功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王竹天表示,原卫生部批准同意可以把氧气加入到普通食品中,“但对氧气的质量规格、纯度以及使用有非常严格的界定,就是说要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 王竹天所指的法规,是2007年《卫生部关于同意加氧饮用水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批复》。 王竹天认为,既然作为普通食品管理,其食品标签就应该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也就是说,富氧水可以在包装标签上列出营养成分,但不能像保健食品那样宣传功效。 焦点2 “零添加食品”不靠谱 食品中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就对健康有害?没有添加剂的食品才健康? 昨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印发《食品添加剂二十问》,明确指出,在现代食品工业环境下,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已经很难找到,即使自己在家做饭,使用的油、盐、酱、醋等调味品,都会含有一定的食品添加剂。因此,“零添加”只是商家促销噱头,“不靠谱”。 // 使用多种添加剂是否安全?其实,“剂量决定毒性”。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归根结底是要看用了多大的量和吃了多少,和使用的品种多少没有必然联系。 王竹天说,实际上,多种食品添加剂的复合使用,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协同效应”,会大大降低食品添加剂的总使用量。目前,国家对食品添加剂都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并通过留下足够的安全系数,严格规定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来确保安全。
网传吃一碗方便面要花32天解毒、面汤灼烧胃黏膜、纸桶含荧光剂会致癌 “方便面有毒”的各种传闻经常在网上流传,如一包方便面最多含25种食品添加剂;吃一碗方便面要花32天解毒;面饼添加明胶和烧碱,面汤灼烧胃黏膜……食用方便面对身体有害吗?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方便面中添加剂过量? 回应:一包面含25种添加剂系误读;送检三种面饼,未检测到常用防腐剂,抗氧化剂也在标准以内 网传一包方便面最多含25种食品添加剂是否属实?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助理研究员王华丽表示:“虽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方便面中允许使用约25种食品添加剂,但是考虑到工艺的必要性和成本因素,25种食品添加剂不可能同时添加,例如已经使用 —胡萝卜素就没有必要使用同一功能的着色剂如核黄素。” 专家介绍,面饼、粉包水分含量低,通常不需要添加防腐剂;酱包在加工过程中经过高温杀菌、密封包装,也不需要添加防腐剂。但酱包中需要添加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等。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欧阳杰认为,调味包中是否添加了防腐剂不好说,如果盐含量较高就不必添加。即便是添加了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防腐剂,只要在国标范围内就没有问题。 为了解方便面中添加剂的情况,记者从市面上选取了统一来一桶西红柿面、今麦郎香辣牛肉面、康师傅西红柿鸡蛋打卤面,到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检测最常见的3种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及丙酸钙)和3种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二丁基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茴香醚),结果显示,三种面饼中均不含这些防腐剂;关于抗氧化剂,康师傅打卤面不含这些抗氧化剂,统一来一桶西红柿面、今麦郎香辣牛肉面分别含有0.013克/千克及0.016克/千克特丁基对苯二酚,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该添加剂在方便米面中最大使用量为0.2克/千克,添加剂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面饼中烧碱、氢化油有害? 回应:食品添加剂如符合规定剂量,不会有害健康;炸面饼多用棕榈油 据了解,不同方便面厂家、不同品牌往往有不同配方。日清食品有限公司(香港)表示,日清方便面添加了食用明胶和碱。食用明胶是把禽畜的骨、腱结合组织的主要成分——骨胶原加热而提取的蛋白质,是天然原料,不会影响健康。而在面中加碱的做法,自古就有。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钱和表示,食用明胶是无脂肪的高蛋白,作为一种增稠剂广泛使用于食品添加。向面团中加碱可以增强面团筋力,提高韧性和弹性,口感爽滑。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助理教授王奕表示,食用碱如果过量,在汤中会有碱的味道,一尝就知道。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达不到灼烧胃黏膜的程度。 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食品与营养专业副教授王明福表示,很多食品里都有添加剂,消费者不必谈虎色变,但近年来食品添加剂有滥用的趋势,业界要引以为戒。 // 另有传言说,方便面制作过程中,炸面饼用的油是经过化学加工的氢化油,不能被人体吸收,而且有害。 中国食品科技协会面制品分会表示,方便面炸面饼主要使用的是食用棕榈油,棕榈油中主要是中性脂肪酸而非饱和脂肪酸,“有实验证实,棕榈油不会增加血清中的胆固醇,棕榈油中的亚油酸等物质反而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钱和介绍,方便面包括油炸方便面和非油炸方便面。对油炸方便面来说,油脂占方便面重量的20%左右。油脂的品质直接关系到方便面的色泽、风味、贮存稳定性和货架期。目前炸面饼主要使用棕榈油,棕榈油中所含的亚油酸、亚麻酸低于其他植物油,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乳化剂(Emulsifiers)作为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被用于加工食品以帮助保存食物质地,延长保质期。近日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最新报道肯定了我们对于食品添加剂的担心。Georgia State University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乳化剂可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位置,以诱导肠道炎症,促进炎症性肠疾病和代谢综合征。 炎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影响了数百万人的健康。代谢综合征是一组非常常见的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可导致2型糖尿病,心血管和或肝脏疾病。IBD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自20世纪中期开始有了增加。“肠道菌群”是指100万亿个栖息在不同肠道位置细菌。IBD和代谢综合征中,肠道菌群通常都被扰乱。而研究人员调查发现食用乳化剂可能部分导致这种菌群紊乱,使得炎性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增加。 研究人员用两种非常常用的乳化剂混入食物中喂养小鼠,包括聚山梨醇酯80(polysorbate 80)和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sose)。在乳化剂被广泛消化后,他们观察到,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更加的促炎症。改变的菌群有更强的消化和渗透肠道致密粘液层的能力,并且导致了细菌表达更多鞭毛和脂多糖,这可以激活免疫系统,激活促炎基因的表达。 // 在免疫系统已有异常的小鼠中,肠道菌群这些变化引发慢性结肠炎。与此相反,在正常的免疫系统小鼠中,菌群的变化主要诱导轻度肠道炎症和代谢综合症,其特征在于,更多的食物消耗,肥胖,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研究人员又检测了乳化剂激活的菌群对无菌小鼠的作用。乳化剂喂养过的小鼠的肠道菌群移植到到无菌小鼠后,引起了轻度炎症和代谢综合征。这已经足够表明乳化剂食用导致的菌群变化带来的影响。 该科研小组目前正在测试更多的乳化剂,调查乳化剂如何影响人类。如果在人体有类似的结果,这将表明这类食品添加剂在肥胖的盛行,各种慢性肠道炎症相关的疾病中确实扮演一定的角色。
首先是营养强化剂,它们是食品添加剂的一大类,这包括了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A、B、C、D、K等)、矿物质(钙、铁、锌、硒等)和其他营养物质(DHA、乳铁蛋白等)。当然营养强化剂并不是越多越好,比如脂溶性维生素吃多了反而有可能中毒,所以国家标准对强化量的上限和下限都做出了规定,既保证有效性又避免过犹不及。对于某些特殊人群,营养强化剂很有必要,比如有的婴儿没有母乳可吃,需要吃婴幼儿配方奶粉,这里面就需要加入多种营养强化剂,配合乳清蛋白等其他成分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婴儿的全部营养需求。 其次,很多氨基酸都是食品添加剂大家族的成员,包括一些人体无法合成的氨基酸。常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氨基酸包括甘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丙氨酸等。这些氨基酸大多数用作增味剂或者香精香料,提供鲜香的口感。但要获取丰富、全面的氨基酸还是得靠正常饮食。 // 再次,食品添加剂中有一大类叫增稠剂,一般是胶类、多糖类、糖醇类和改良淀粉类物质,其中有很多品种都是来自天然食材的膳食纤维,比如槐豆胶、大豆多糖、黄原胶、卡拉胶、海藻酸钠、果胶等。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增稠效果远远强于淀粉勾芡,而且价格也比淀粉贵得多,所以用量一般都很少,一般用于酸奶、果冻等食品。但要获取膳食纤维,还是多吃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类。 最后一类是天然抗氧化剂,比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还有一些抗氧化剂是直接从植物中提取的,比如茶多酚、甘草抗氧化物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属性,不过在食品中添加的量也比较少。抗氧化剂一般用于油脂、点心等食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研究员 钟 凯)
专家解读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儿童食品没有明确规定,儿童牛奶可以按照普通食品生产与管理。 《〈食品营养强化剂标准〉(GB14880-2012)问答》中第二十九条对儿童的定义有明确解释,即已满36个月但不满15岁的个体。由于36个月龄前的婴幼儿的生理机能(尤其是消化机能)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因此其所食用的食品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和相应的标准,如婴幼儿配方乳粉;国家标准对36个月龄后的儿童食品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按照普通食品生产与管理。 2. 儿童牛奶可添加适量营养强化剂和必要的食品添加剂。 一般儿童牛奶配方中含奶量95%左右,白砂糖3-4%左右,其余所添加的成分应符合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及GB 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的要求。儿童牛奶配方中常见的物质成分:生牛乳、白砂糖、聚葡萄糖、低聚果糖等属于普通食品原料;鱼油提取物等属于新资源食品原料;乳铁蛋白、维生素E等属于营养强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海藻酸钠、三聚磷酸钠、抗坏血酸钠、卡拉胶、食用香精等属于食品添加剂。 3.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有毒与食品中含有食品添加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从毒理学角度来看,部分食品添加剂是具有毒性的,但是食品添加剂有毒与食品中含有食品添加剂根本不是一回事。比如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也有氯化镁(卤水主要成分),氯化镁不但是食品凝固剂,还是食品营养强化剂。再比如氢氧化钾是强碱,只要不超过一定的量,用在食品中就是安全的。所以说,食品添加剂本身可能具有一定毒性,但离开“量”谈毒性是不科学的,只要按照标准规定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在食品生产经营中使用,对人体健康是无影响的。 专家建议 1. 建议加大对食品添加剂的公众科普,尤其是针对媒体组织的科普。 2. 考虑到儿童营养需求和口感特点,依据国家相关标准,乳品企业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严格管控食品质量与安全,开发生产儿童食品,建议标准制定部门加快制定相关标准。 3. 建议食品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 本期专家: 孙宝国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教授 任发政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如果要列一份 中国人讨厌物种TOP10榜单蟑螂绝对名列前茅人类对它的恨意从它的死法上可见一斑但你肯定不知道这么恶心的蟑螂有些人已经用它致富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蟑螂,就是个超级细菌病毒聚合体但其实用得好它就是一味药蟑螂入药,古人早就干过早在明清时期我们就有蟑螂入药治病的记载云南白族人也一直沿用至今后来云南一支医疗科研团队受到白族人民的启发对蟑螂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由于长期携带细菌病毒蟑螂会分泌多种抑菌物质保护自己这些物质不仅能抑制细菌生长还能促进创口肉芽重新生长、修复让小强身强体壮,活力满满有了这一重大发现云南科研团队便从美洲大蠊(南方大蟑螂)中提取了WHF(多元醇类、表皮生长因子)粘氨酸、粘糖氨酸等活性物质研制了一种可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蟑螂被榨干,全身都是宝(下文中的蟑螂,均指美洲大蠊)康复新液的成功让不少人改变了对蟑螂看法而科学家们对蟑螂的研究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更多作用也被挖掘了出来1、保肝护肝一般来说,当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浓度升高时说明肝脏有受损的情况但研究发现美洲大蠊提取物能降低血液中两种转氨酶的浓度起到保护肝脏的效果2、做洗发水、面膜蟑螂的提取物中还有甲壳素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增稠剂、稳定剂经过一些化学处理后很容易与皮肤、头发结合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膜可保护头发和皮肤具有优良的保湿性能虽然甲壳素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虾蟹以及昆虫类动物中但利用虾蟹壳提取原料比较受限如产地、季节、品种不同易导致品质不稳定成本也相对较高所以,大家购买化妆品的时候记得要看甲壳素的来源如果没说明来自海洋生物就有可能来自蟑螂3、作为食品添加剂另外,甲壳素还是国家规定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一些黏糊的食品中,如当然,说了蟑螂这么多用途不是让你看见就抓起来自制或贩卖毕竟你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养殖户(你可以自己当养殖户)遇见它们时该弄死的弄死该下药的下药否则这些生命力顽强的家伙会不断繁殖,一段时间后你家就成蟑螂的后花园啦参考资料:[1]张锐, 刘建群, 舒积成,等. 美洲大蠊药渣制备壳聚糖工艺的优化[J]. 中成药, 2017, 039(012):2625-2627.[2]甘平, 张旭强, 何旭,等. 美洲大蠊醇提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1, 26(2):123-128. // [3]何正春, 彭芳, 宋丽艳,等. 美洲大蠊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32(21):2326-2331.[4]张澄波, 梅学文. 脱乙酰壳多糖对肿瘤及免疫系统作用的研究[J].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 1992, 4(1):1-4.[5]严俊. 甲壳素的化学和应用[J]. 化学通报, 1984(11):0000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