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鱼刺
大蒜塞鼻消鱼刺原理,观赏鱼如何正确用盐治疗疾病?

大蒜塞鼻消鱼刺原理,观赏鱼如何正确用盐治疗疾病?

观赏鱼如何正确用盐治疗疾病大蒜塞鼻消鱼刺原理? 在观赏鱼养殖中所用到的盐,通常都是粗盐,也就是说是没有加碘的日晒盐,因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加之用途较广,故在观赏鱼养殖中会经常用到。虽然有部分鱼友不怎么提倡用粗盐,理由是盐对鱼的伤害很大,但是踏火个人以为如果在没有更好(低成本和药效)的药物来取代粗盐时,需要用时还得用,对于鱼友来说,先保住鱼的命才是重中之重,否则一切都是扯谈的。那么粗盐在养鱼的过程中如何正确用盐来治疗鱼病呢?踏火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 鱼体消毒:这种应该是用的最多的,3%-5%的浓度泡15分钟左右可以杀灭大多数细菌和体表寄生虫。这种方法通常在合池或早期的寄生虫感染时用的比较多。 调节鱼体渗透压力:在养殖金鱼或锦鲤的过程中有时会有鱼出现沉底或翻身的现象,这种情况通常是鱼的膘出现了问题,在早期(特别是低温下)我们可以在养殖水体中用千分之一到三的浓度通过改鱼体的渗透压,有很大的机率将鱼恢复正常。抗应激:养鱼的过程中在转池或合池时,都会在池中用千分之三左右的盐(这种在锦鲤中用的较多),而在金鱼的发货过程中如果运输时间长、密度又大时,也会在包装的水中加入盐。其目的也就是通过改变水对鱼的渗透压而减缓鱼的新陈代谢及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包装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对某些药物起辅助作用:粗盐有时和其它一些药物一起用会促进药物的药效功能,在养鱼的过程中有时会全池使用千分之三到五浓度的粗盐,其目的是以改变水体的盐度环境从而来抑制或杀灭养殖水体的病原体。比如治疗小瓜虫时如果加盐再升温或同时用别的药物,效果会更明显。另外,治疗水霉病时,如在水中加以适量的盐,同样也会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可供参考。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资讯百科 2022-02-01
大蒜塞鼻消鱼刺原理,白醋和大蒜可以去鱼刺吗?

大蒜塞鼻消鱼刺原理,白醋和大蒜可以去鱼刺吗?

白醋和大蒜可以去鱼刺吗 白醋和大蒜不可以去鱼刺大蒜塞鼻消鱼刺原理。 鱼刺卡了以后,如果卡的部位比较浅,患者一般可以自己尝试用工具取出,院外环境下往往较难。如果卡的部位比较深,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使用专业医疗工具取出。不建议轻信网络上去鱼刺的偏方,有可能会延误治疗。 鱼刺卡了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急症,很多患者以为卡了鱼刺,可以通过吃馒头等方法将鱼刺咽下去;但是将鱼刺咽下的风险较大,鱼刺一旦卡于食道,可能会刺破食道壁,进入主动脉等大血管,导致大出血发生,也可导致消化道穿孔,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部分患者认为喝醋可将其泡软,其实这些偏方在临床和生活中并不提倡使用。 如果患者发生了鱼刺卡喉的症状,要及时取出,如果没有把握取出时,建议到医院就诊,由医生取出。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 闫占峰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用一些“土方法”取鱼刺靠谱吗? 当出现鱼刺卡住的情况,人们常常会采取喝醋、吞饭这2种土方法应对,这样真的安全吗?   1.喝醋 这种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方法,很多人觉得食醋是酸性的,能够软化喉咙中的鱼刺,甚至是能够将其溶解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人们喝进去的醋,不会在喉咙中长时间的停留,很可能连刺都接触不到,更别说把它泡软了。另一方面,我们平时食用的醋,酸性并不是很强,并没有那样的腐蚀性,能够将鱼刺给溶解。同时,在鱼刺卡住之后,人的咽喉部位已经受到了损伤,若是再大量的饮醋,则会使得受伤的部位更加的严重,甚至引起炎症等,使得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2.吞咽食物 当喉咙被刺卡住的时候,有的人或许觉得,赶紧吃一大口米饭或者馒头,就能够将鱼刺给“压”下去。如果是比较细小、柔软的刺,这样的方法或许能够奏效,但若是比较大的、坚硬的鱼刺,这样不仅不会缓解,还可能使得刺会进一步划伤咽喉部位,造成更大的损伤。若是到了紧挨着动脉的位置,则是十分危险的,即使是到了医院,也依然有较大的风险。   所以,这2种常见的方法,虽然被广泛的接受,但是安全系数都不高。若是出现了鱼刺卡住的情况,就应该立刻张开嘴让身边的人帮忙检查,若是比较轻微的情况,直接用镊子夹出来就可以了。若是卡的位置较深,为了安全着想,应该直接去医院请医生帮忙处理,几分钟就能够完成。 大蒜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大蒜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同时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据“滇南本草”中记载:“大蒜,味辛,性温,有小毒,祛寒痰。久吃生痰动火,兴阳道,泄精。少用健脾胃,消谷食,化肉食,解水毒。”可见古代就有人发现其神奇的药用价值了。 【性味】辛,温。【归经】入脾、胃、肺经。【功能主治】行滞气,暖脾胃,消癥积,解毒,杀虫。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百日咳,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蒜富含大蒜素、前列腺素、多种微生素及微量元素。大蒜素为一种强有力的植物杀菌素,具有特殊的臭味,对多种肠道致病菌,如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前列腺素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还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大蒜所含的大蒜精油具有降脂效能。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减少血中胆固醇,阻止血栓的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保护心脏动脉。它所含的各种微量元素对黏膜的上皮细胞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1、温胃祛寒,理气降逆:用于胃寒腹冷,厌食呕逆。鸡蛋四个煮熟去皮,加入花椒、大料、桂皮、干姜文火慢煮约1小时,取出捣碎放凉。大蒜6-8瓣加盐捣烂成泥,与鸡蛋混匀,当菜吃,可治胃寒疼痛,胃气不降。每次吃一个鸡蛋即可,多吃影响食欲。 2、降压作用:大蒜含前列腺素,在降低血压,预防血栓形成,保护大脑与心脏等重要生命器官中具有重要作用。长期适量食用大蒜可以稳定血压,减低血管脆性,对人体动脉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3、抗病毒作用:用大蒜适量捣碎外用,涂于患处可治腮腺炎、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性疾病。 4、防癌抗癌:大蒜中的乙二烯二硫是一种强效抗癌物质。抑制一类代谢酶性,抑制和杀灭胃内细菌,减少胃黏膜细胞炎性反应,降低胃黏膜癌前病变率和病变程度。同时对结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一个人每天坚持食用2-5瓣大蒜便可以有效防治癌症。 5、防止血栓形成,有效降低血脂:有关学者报道,每日生食5-10瓣大蒜,连续服用6个月以上,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促使血中促血栓素等促进血栓形成的物质降低80%,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发生。 6、抗感染作用:大蒜能杀死痢疾杆菌、幽门螺旋杆菌,对便秘、咳嗽、痈、疖及一切无名肿毒均有较好的疗效,其抗真菌作用也在临床中得以验证。 7、腿肚转筋:用大蒜擦足底“涌泉穴”处,至足底发热为止,连用几次腿肚转筋即可消除。 通过对大蒜神奇作用的认识,建议每天食用2-5瓣大蒜,不仅可以减少多种肠道传染病的发生,而且还降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一举多得的好事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大蒜食用禁忌大蒜辛温,辛能耗散气血,故气血亏虚者少用。温能助火,故肺胃有火,五心烦热者不可多用。进食大补热药时最好不与大蒜同用,以防生热助火,热上加热。平素有口臭、狐臭、青春痘较重者应少用大蒜。蒜、葱等辛温之物也不宜与蜂蜜同食,以免引起腹部不适或腹泻,给全身带来不适。另外,大蒜对胃黏膜有刺激,一次不宜多吃,也不宜空腹吃。 作者简介 李兆武:主治医师,就职于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妇幼保健院儿科,长期从事内儿科诊疗、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及儿童保健等工作,在各级期刊发表论文25篇,科普文章86篇,新闻报道20余篇。

资讯百科 2022-01-31
卡鱼刺了怎么办,被鱼刺卡着怎么办   ?

卡鱼刺了怎么办,被鱼刺卡着怎么办 ?

赶紧去医院看吧卡鱼刺了怎么办,当初我小姨是被枣核卡了,然后去就医院给夹出来了,要及时到附近医院看的,自己不要盲目的硬咽,可以用醋来软化下的 病情分析: 您好!一般情况下,鱼刺、骨渣等异物最容易刺入的部位主要是扁桃体下端、舌根部等部位。需谨慎处理。 指导意见: 您好!喉咙扎了鱼刺,可以用汤匙或牙刷柄压住舌头的前半部,看看舌根部、扁桃体及咽后壁处,如果能找到鱼刺,可用镊子或筷子夹出。通常还有一些小窍门,比如在口中含一片维生素C慢慢咽下来软化鱼刺,或是用小窄的橙皮慢慢咽下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切不能用馒头干粮之类的强行将鱼刺带下去,这样会使伤口划深,更易发炎。如果这些方法不行建议到医院取出鱼刺,更安全有效。祝您身体健康!

资讯百科 2022-01-20
清江鱼刺多吗

清江鱼刺多吗

清江鱼有刺,但小刺少,几乎只有一根长刺。“清江鱼”商标已报国家工商局注册。长阳“清江鱼”以生长水域环境优良、肉质细嫩、无泥腥味、食用安全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清江鱼刺多吗 清江鱼的刺比较少,只有一根主刺和连在主刺上的大刺,小刺非常的少,不像鲤鱼和鲫鱼那样有许多小刺。 它的大刺主要是用来保护内脏,而且很好去除。它的肉质鲜美,比较软,和黑鱼比较相似,但是比黑鱼的营养价值更高。 因为清江鱼是一种生活在山泉水里的鱼,这种鱼需要活在酸碱性比较适中的水域里,与其它鱼有所不同,比如鲶鱼是生活在沼泽、池塘里的鱼。

生活妙招 2021-11-06
黔鱼刺多吗

黔鱼刺多吗

黔鱼刺不多,黔鱼体内的鱼刺基本分布在脊椎附近,是比较容易处理的大刺,小刺、细刺很少。黔鱼具有肉厚、刺少等特点,尤其适合用于蒸煮、烧烤等,味道鲜美。 黔鱼刺多吗 黔鱼原是生活在北美洲的一种鱼,在北美洲的很多国家较常见,后来引入其他地方,在我国也有人工养殖的品种。 刺少的鱼类还有鲈鱼、石斑鱼、黄鳝、鳜鱼、清江鱼、草鱼、鲇鱼、黑鱼等。 虽然黔鱼的鱼刺较少,但是在食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以免被鱼刺卡到。

生活妙招 2021-11-06
鱼刺少的鱼都有哪些

鱼刺少的鱼都有哪些

鱼刺较少的鱼有鲈鱼、鲶鱼、龙利鱼、巴沙鱼、三文鱼、比目鱼等。鲈鱼、鲶鱼、龙利鱼的鱼身上都是除了主刺和鱼鳍,基本没有刺。巴沙鱼是东南亚的一种淡水鱼,无鳞无刺。三文鱼属于深海鱼类,鳞小刺少。比目鱼鱼身呈扁平状,也是除了脊柱和鱼鳍,没有其他刺。 被鱼刺卡住要如何处理 若是被较小的鱼刺卡住,且卡在喉咙较浅的位置,可以尝试自己用手捏出,或者通过咳嗽咳出来。 若是小鱼刺卡在较浅位置,用手电筒照能找到鱼刺的位置,但自己弄不到,可以在他人的帮助下用镊子取出。 若是鱼刺卡住的位置较深、或者鱼刺较大,用手电筒照找不到鱼刺,以及时到医院用专业设备取出。

生活妙招 2021-11-06
武昌鱼刺多吗

武昌鱼刺多吗

武昌鱼和一般的鱼相比,鱼刺是偏多的。武昌鱼,学名团头鲂,俗称鳊鱼、草鳊等,大多分布于长江中游的几个大中型湖泊,主要产于湖北。一代伟人毛主席在畅游长江后,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样的流连佳句,让武昌鱼闻名海内外。 武昌鱼 武昌鱼具有能在池塘中产卵繁殖、成活率高、生长较快、容易饲养和捕搜、含肉率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味道鲜美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和养殖者的喜爱。 武昌鱼生活于胡泊、水库静水区,喜栖淤泥底、有水草的敞水区,主要摄食水生维管束植物及周丛生物,亦食棱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 武昌鱼是我国重要的草食性经济鱼类。武昌鱼肉嫩而鲜美,可食部分达70%以上,营养丰富,是湖北梁子湖的特产。

生活妙招 2021-11-06
皖鱼刺多吗

皖鱼刺多吗

皖鱼的鱼刺还是比较多的,皖鱼的刺非常细小,分布在鱼肉内,所以皖鱼去刺相对比较麻烦,吃的时候也要较小心,但是它的营养价值很高,鱼肉也很鲜美,所以还是值得一做的。 皖鱼刺多吗 鲩鱼一般指草鱼,草鱼也是人们习惯的叫法,因鲩鱼喜吃草。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 草鱼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草鱼幼鱼期则食幼虫,藻类等,草鱼也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 在某些地方草鱼和皖鱼也是有差异的,皖鱼所指的范围相对来说比草鱼更大。其中一些背部是青色的品种叫“草皖”就是草鱼,另外有些品种则不是草鱼。

生活妙招 2021-11-06
鲈鱼刺多吗?

鲈鱼刺多吗?

鲈鱼刺不多,鲈鱼只有一根主刺和一些细小的锯齿,基本没有小刺。鲈鱼肉质洁白肥嫩,细刺少,也没有腥味,比较常见的烹饪方式是清蒸,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鲈鱼刺多吗? 清蒸鲈鱼的原料包括:鲈鱼、豆豉、葱、姜片、柠檬、豉油、料酒、蚝油等,是广东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菜。 鲈鱼一般体长30-40厘米,重400-1000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名贵的经济鱼类之一。 鲈鱼,俗称鲈鲛,又称花鲈、寨花、鲈板等,与黄河鲤鱼、鳜鱼、黑龙江兴凯湖大白鱼并列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

生活妙招 2021-11-06
没有鱼刺的鱼有哪些

没有鱼刺的鱼有哪些

鱼都是有鱼刺的,只是有些鱼没有游离在鱼肉中的细鱼刺,扁鱼、鲇鱼、黄骨鱼、桂鱼、鲈鱼、青鱼等淡水鱼没有细鱼刺,而大多数海鱼也是没有细鱼刺的,如龙利鱼等。 没有鱼刺的鱼有哪些 龙利鱼是没有细鱼刺的,这种鱼俗称子板鱼、鳎目、鳎米,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口感十分爽滑,鱼肉久煮不老。 鱼类一般分为淡水鱼和咸水鱼,两种鱼生活的环境不同,淡水鱼生活在淡水的湖泊、河流,咸水鱼大部分生活在海洋中。 海里的营养极其丰富,尤其含有大量营养盐,使海鱼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更高,此外,海鱼的肝油和体油中含有一种陆地上的动植物所不具备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生活妙招 2021-11-06
桂鱼刺多吗

桂鱼刺多吗

桂鱼刺不多。桂鱼体内的鱼刺基本就只是身体中央的一根主刺,以及周围一些较大的刺,这些鱼刺排列相对规则,易处理。桂鱼肉中基本没有小刺,也没有细刺。 桂鱼刺多吗 桂鱼原生长在江河、湖泊水域中,特别喜欢藏于水底的石块或繁茂的草丛之中。 桂鱼一般指鳌花鱼,鳌花鱼又名鳜鱼、桂鱼、季花鱼等,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也是淡水中的珍贵鱼类。 桂鱼的肉质细嫩鲜美,刺少肉厚,营养价值很高。

生活妙招 2021-11-06
三文鱼刺身的8个小秘密

三文鱼刺身的8个小秘密

  刀具很重要   在做刺身时,推荐使用专门的刺身刀,如果没有的话也许可以选择西餐料理使用的刀具或家里常用的切肉刀,刀越薄越锋利越好,这样在切割时才会保护好原有的形态和纤维组织和原料本身的风味。  切法有讲究  从超市购买的挪威三文鱼,一般都是已经经过处理的条形三文鱼块。将三文鱼放置在砧板上,用刀将三文鱼鱼皮去除,用手轻抚去皮的三文鱼竖断面,如果有鱼刺的话可以用镊子或小剪刀将鱼刺轻轻拔出。余下的三文鱼块要根据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刀法,背部肉质略微坚实,要垂直切下,腹部柔软,刀要倾斜地切入。在切的过程中应注意一定要一刀切下。  优质的食材  想在家里DIY美味刺身,没有优质的食材,怎能做出有成就感的作品?有着“冰洋之王”美誉的挪威三文鱼无疑是做刺身的不二之选。由于挪威贴近北极圈,海水冰冷、纯净且无污染,挪威三文鱼细腻的口感和可靠的品质通常被认为是优异质量的同义语。那如何挑选新鲜的挪威三文鱼?主要从以下三点入手:  1.选择在大超市购买挪威三文鱼  2.检查包装上的生产厂家及卖方信息,注意每条挪威三文鱼都具有可追溯性,可向销售人员核实产品的原产地信息。  3.新鲜的挪威三文鱼鱼肉呈橙红色且色泽鲜明,肉质坚挺鱼皮光滑,脂肪分布俨如大理石并具有清晰可见的白色条纹,经指尖挤压后会迅速反弹。  清理的学问  一整块新鲜的挪威三文鱼摆在面前时,可千万不要用水清洗,由于挪威三文鱼生长在冰冷的海水里面,鱼油含量非常丰富,越用水清洗油脂会分泌的越多。正确的处理方法应用厨房吸油纸轻轻吸附挪威三文鱼表面油脂。  薄?厚?  刺身的厚度以咀嚼方便、好吃为度。这里讲的“好吃”有两层含义:一是容易入口,二是鱼片的厚薄能充分体现该鱼的最佳味道。一般鱼片厚约5毫米,就是俗称的2个铜板厚。这个厚度,吃时既不觉腻,又能感受到肉质的充盈。  新鲜装盘  三文鱼刺身的装盘方法有平面拼摆、四角形拼摆、薄片拼摆和花色拼摆等多种。原料的数量用三、五、七奇数的方法盛放,这是做刺身最有特色的装盘方法。供刺身菜肴时,原料要求有冰凉的感觉,可以先以碎冰打底,铺上保鲜膜后再放生鱼片。  搭配的酱料  大家在吃三文鱼刺身时,都会使用青芥末与酱油。青芥末中的辛辣味道有助于提味、开胃,而酱油则能提供咸味、鲜味,调和整体的美味。其实,日本酱油有浓口和淡口之分,就像中国酱油有生抽和老抽的之别一样。因此,我们在将其与刺身搭配时,最好根据所用原料及自己的口味偏爱而定。另外,挤点新鲜的柠檬汁也可以方便的达到提鲜的作用。 //   如何去存储  为了保证挪威三文鱼的鲜美口感,新鲜的三文鱼最好贮存在摄氏0至4度。如果当天购买的挪威三文鱼没有食用完,可以直接放入冰箱内冷藏,温度须控制在摄氏零下18度或以下。在冰箱的储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天。

烹饪技巧 2021-09-03
三文鱼刺身致失明? 话三文鱼与角黄素的“恩怨”

三文鱼刺身致失明? 话三文鱼与角黄素的“恩怨”

  角黄素是一种带橙红色的类胡萝卜色素,天然存在于蘑菇、鱼类和蛋类等食物中,也可人工合成。   人们对苏丹红还记忆犹新,近日,一种名为“角黄素”的化学品又进入人们视野。源自于近日香港美食家蔡澜发表的专栏文章:“好多生鱼片,摆久了就变色,只有三文鱼还是那么橙红。因为养鱼场给它们吃的饲料中加入了一种叫角黄素的化学品,所以肉坏了也保持鲜红鲜黄。”并称,“欧盟食物安全组织最近的研究是,吸入高分量角黄素的话,这种物质会积聚于视网膜,影响视力。”  三文鱼刺身真的会吃盲?科普作家、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说,这个判断毫无意义,并在微博中请教蔡澜“欧盟最近重新审核角黄素的安全性,即将禁用”这一说法的出处。云无心说,角黄素在许多食物中天然存在,目前JECFA(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美国、欧盟的评估结果都是它的使用不会带来安全问题。蔡澜的这一说法完全是没有读懂欧盟的专家评估报告的结果,是典型的“离开剂量谈毒性”。  安全剂量  通过食品的摄入量不会超过限制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物化学室主任杨月欣表示,目前中国并没有针对角黄素的用量使用的国家标准。维基百科里称如果要从食物中吸取canthaxanthin并达到对人体不安全的剂量需要至少每天食用50只鸡蛋。  “EFSA(欧盟食品安全局)在2010年做的评估讨论过角黄素的剂量问题,结论就是通过食品(直接添加的食品色素和来自于三文鱼等)所能摄入的量不会超过当前设定的ADI(Acceptable Daily Intake,每日可允许服用量),所以目前批准的用法是安全的。完全没有‘将要禁用’的建 议。”云无心说,根据欧盟的评估,它的使用不大可能使得人体摄入量达到“过量”的程度。“如果说蔡澜文中所指的欧盟禁用角黄素根据的是EFSA2010年 的那份评估,那么其实是他没有读懂。”  饲养环节  鱼的颜色与养殖区和捕捞时间有很大关系  有人分析称,蔡澜的此番论断,可能是因为没有区分日语中的“鲑”和“三文鱼”所造成的误会。在中文里,三文鱼和鲑鱼意思相同,但日语中指向的是不同的鱼类:鲑通常指的是白鲑鱼,而三文鱼指的是在挪威等地养殖的大西洋三文鱼。日本人确实没有生吃“鲑”的习惯,但挪威养殖的三文鱼,在日本是被广泛作为刺身食用的。  挪威海产外贸局的代军表示,挪威产的三文鱼都是专业养殖,想要养殖必须要向政府申请牌照,一个普通的养殖场大约有6-8个鱼池,鱼池下面有一大网,鱼儿 都在网里戏耍,一个鱼池的直径大约是50多米,长度相当于一个奥运泳池。三文鱼的食物来源于养殖海域全天然的小鱼小虾,再加入蛋白质、鱼油和虾青素,这些 都是人也可以食用的。  中国水产网鲜度商城的水产专家张君豪说,目前他了解的国内三文鱼的养殖场是添加了一部分角黄素做饲料的,他认为,鱼的颜色与养殖区域和捕捞时间有很大关系。目前,并没有国内外的研究证明角黄素在饲料中的使用会造成三文鱼致盲。  云无心说,EFSA的报告说——一般用在饲料里的是合成的。不过这样小分子的物质,合成的跟天然的有很高的相似度,是否完全一致很容易确定。  ■ 热点Q&A  角黄素能被排出不会毒性累积  QFDA和欧盟是否有对角黄素的相关使用标准和限用量?过量添加是否有危害?  冰清:中国使用的是帝斯曼的进口品,比照欧盟的标准设定的。欧盟限制标准是:1、添加饲料中:80毫克/公斤,2.产蛋鸡饲料中:8毫克/公斤,3.其 他家禽及鲑饲料中:25毫克/公斤。一般在吃了添加饲料的动物肉中残留量很低,不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1995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食物添加剂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评估角黄素的安全性,并指定角黄素的每日容许摄入量(ADI)最多为每公斤体重0.03毫克。(ADI是指个 人于一生中每天可摄取该物质的剂量,按体重而定),而不致对健康构成明显的威胁。  委员会最近在2000年的评估中断定,长期摄取使用角黄素为饲料添加剂的食物,不会超过现时为角黄素规定的每日容许摄入量。  但是做成晒黑丸就有可能有副作用。因为能够引起皮肤颜色变化的剂量与一些副作用存在联系,包括肝脏损害,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角黄素视网膜病变等。医生的建议是每日服用角黄素的安全范围为60至90毫克之间。  服用角黄素过量可以产生令人不愉快的负面反应,包括腹泻,恶心,胃痉挛和红橘色身体分泌物等。它还可以引起瘙痒,风疹或过敏性荨麻疹等副作用。此外,服用这种药物还有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摄取大量角黄素,也可导致色素积聚于视网膜,影响视力。  Q如果每天都不超标吃,角黄素的毒性是否会累积到一定程度爆发?  云无心:角黄素在体内会被排出。实际上,即使是那些会在体内累积的有毒物质,在指定安全标准的时候也已经考虑到了它的累积。  冰清:经过检疫的三文鱼是可以吃的。超市里买的寿司级生鱼片是可以放心吃的。  ■ 聚焦寄生虫  海水鱼都会被寄生虫感染  除了角黄素,蔡澜还炮轰三文鱼刺身里寄生虫太多,“日本人都是用盐腌制过后烧熟吃的。”  实际上,食用刺身可能引起寄生虫疾病也并非流言,“野生的可能有寄生虫的问题,饲养的可能是抗生素的问题。”云无心说。每条海水鱼都会被寄生虫感染,尽管有人称寄生虫虫卵会被高浓度的盐水杀死。  实际上,寄生虫的种类非常繁多,能够寄生在海水鱼身上的寄生虫也不在少数。代军说,虽然他们是专业养殖,也不能说是杜绝了寄生虫,但是他们的三文鱼以成人的免疫抵抗力来食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常用冷冻法杀死寄生虫及幼虫  “腌制不能杀死虫,一般采用冷冻法杀虫。”冰清说。比如说异尖线虫,由于食用生鱼片、用生的鱼内脏或者乌贼制作的凉菜或腌渍鱼都有可能引起异尖线虫病,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早已出台了针对性的食品安全法规,规定鱼肉必须预先处理以杀死异尖线虫的幼虫。  杀死异尖线虫最有效的方法是高温,但是为了保持鱼肉的食用价值,目前仍然以冷冻法为主。  “欧美国家都要求在一定温度下冷冻一定时间后才能吃。一般食品公司会在冷冻后,在荧光灯下把冻死的虫挑出来,才会卖到超市去。美国FDA推荐鱼肉必须在 零下35摄氏度冷冻15个小时或是零下20摄氏度冷冻7天后才能食用,而欧盟的标准则是零下20摄氏度冷冻超过24小时。这些冷冻方法足够杀死虫了。”  从安全角度不推荐生吃三文鱼  但异尖线虫幼虫对低温的耐受力要强不少,在4摄氏度条件下,幼虫可以存活超过8个月。即使在零下20摄氏度的冷冻条件下,幼虫也可以存活10个小时。谁 能保证冷藏条件足够杀死这些寄生虫及幼虫?“没有人能够保证,如果鱼本身合格,又严格执行了这些冷冻等操作,基本上可以认为不会有问题。但是‘如果’能否 做到是操作问题。所以,从安全的角度,不推荐生吃三文鱼。当然,从美食的角度,如果真想吃的话推荐去正规饭店吃。”云无心说。  ■ 角黄素“真容”  属类胡萝卜色素,用于饲料添加  “角黄素又称斑蝥黄素,英文名是canthaxanthin。”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说。“它是一种类胡萝卜色素。主要用于动物饲料中,也用于一些食品的染色。”云无心说。  食品营养学硕士、海外美食作家冰清解释说,角黄素是一种带橙红色的类胡萝卜色素,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它天然存在于许多食物中,例如蘑菇、绿藻、甲壳类动物、鱼类和蛋类等。“角黄素一般不用于食品着色,只用于饲料的添加,可天然提取,也可人工合成,因分子较小,可以合成得和天然一模一样。一般强调纯天然的饲养场会用天然提取的。起的作用是让蛋黄颜色更鲜明,禽肉和三文鱼肉的色泽更红润。” //   角黄素还和国外流行的晒黑丸sun- tanning pills有关系。“由于角黄素的抗氧化特性,有人认为服用它可增加皮肤抵御紫外线能力。因为摄入后可以积聚在皮肤脂肪层,并让皮肤产生 一种类似棕褐色的变化。有些晒黑剂使用了这种天然色素,但是没有被FDA批准。”冰清解释说。(责任编辑:王健淇)

饮食文化 2021-09-01
鱼刺卡住喉咙的9种解决方法 吃鱼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鱼刺卡住喉咙的9种解决方法 吃鱼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大家都知道吃鱼对健康好,也能帮助大家补充身体的营养,多吃这些健康的食物对身体的恢复好。鱼的做法有很多种,鱼味道鲜美又营养。注意吃鱼的方法,因为不注意就会出现卡住喉咙的问题,下面大家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看看,如何解决鱼刺卡住喉咙的问题。 鱼刺卡住喉咙怎么办? 1、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可以用维生素C软化,细小鱼刺鲠喉,可取维生素C1片,含服,徐徐咽下,数分钟后,鱼刺就会软化消除。 2、看看咽喉的症状,较小的鱼刺,有时随着吞咽,自然就可滑下去了。如果感觉刺痛,可用手电筒照亮口咽部,用小勺将舌背压低。仔细检查咽峡部,主要是喉咽的入口两边,因为这是鱼刺最容易卡住的地方,如果发现刺不大,扎得不深,就可用长镊子夹出。具体的为鱼刺最容易刺在扁桃体上,张大口就能看到的,可以用镊子取出;如果鲠在舌根部,自己看不到,应该尽快去医院请医生帮忙取出来。 3、饮橄榄核水,用橄榄核磨水服下,可以消除鱼刺。 4、鱼刺鲠喉时,可剥取橙皮,块窄一点,含着慢慢咽下,可化解鱼骨。 5、饮井水,鱼刺卡喉,如果喝醋也不见效,可在次日清晨,喝1碗井水,即可消除鱼刺。 6、饮鸭涎,取活鸭子1只,倒捉鸭脚让其鸣叫,流出口涎,用干净杯碗接盛,慢慢喝下滋润喉咙,细小鱼刺很快便会溶化。 7、看吃的鱼刺大小,如鱼刺较小,可喝几口食醋,或取一个乌梅(去核)与一些砂糖一起含在口中,使鱼刺软化,再吃馒头、蛋糕等,使鱼刺随食物咽下。 8、看自己的喉咙是不是有疼痛,看不到鱼刺,但是食鱼者仍然说咽喉疼痛或者是鱼刺非常小的时候,面对这种情况就只能是软化鱼刺或者是消除鱼刺了,偏方是大蒜一瓣切断塞入鼻孔,然后是吞咽白糖一勺,不能喝水,效果不好,可以多次吞咽白糖。再没有效果的话,就需要去医院进行治疗了。 9、看看自己的咽喉症状,如果吞咽后胸骨后疼痛,说明鱼刺在食管内,应当禁食,尽快去医院诊治。记着,我们平时采用大口干咽饭团的办法,试图将鱼刺推压下去这样是不正确的。这样做,细软的鱼刺可能侥幸被带进胃内,但大而坚硬的鱼刺有可能因此越扎越深,甚至刺破食管或大血管,造成严重的后果。 如何避免卡到鱼刺? 1、吃鱼时卡到鱼刺很普遍,但如果能够仔细的挑出鱼刺,细细咀嚼,那吞下鱼刺的可能性也就小一点。 2、尽量选择鱼刺少一点的品种作为菜肴,这样对于牙口不好或者自理能力还不够的小孩来说都是一个避免方式。 最后提醒大家,鱼刺卡喉看似是一件小事,但也有鱼刺划破食管,刺入肺达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情况发生,为了避免出现更严重的情况,吃鱼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一点。

安全知识 2019-11-10 13:01:22  
吃鱼刺被卡住了该怎么办

吃鱼刺被卡住了该怎么办

吃鱼刺被卡住了该怎么办 在家卡鱼刺应该怎么样紧急处理才正确呢?我们可以用汤匙或牙刷柄压住舌头前部分,在亮光下仔细查看舌根部、扁桃体、咽后壁等。鱼刺最容易刺在扁桃体上,张大口就能看到,可用镊子取出。如果卡在舌根部、会厌软骨周围,自己往往不易看到,这时应去医院请医生帮忙。切忌用“土方”进行处理。 在家卡鱼刺切忌用“土方”处理 一般情况下鱼刺卡喉,只会是卡在浅表,在间接喉镜下即可取出,但是,病人在被鱼刺卡喉后,很少会立即到医院取出,而是会通过一些“土方”,如噎饭、喝醋或者用力咳出等,最常见的是噎饭。虽然有的人通过这些方式摆脱了鱼刺卡喉,但从医学的角度并不提倡这些做法,会弄巧成拙。因为强硬吞咽,若异物较锋利时,有可能刮伤周围粘膜,引出红肿甚至脓肿。 鱼刺卡喉时,如果一味的用土法将其吞下,可能让刺越刺越深,刺伤粘膜易引起感染。当喉部被鱼刺等物体卡住时,首先应稳定情绪,尽快到医院由专科医生检查取出,以免加重身体伤害。 卡鱼刺用这些“土方”后患无穷 吞饭团或菜团:非常危险。我们的咽喉、食管较为柔软。用饭团或菜团挤压尖锐的鱼刺,就如同钉钉子一样,会把鱼刺越挤越深,刺入黏膜内。同时,也可能把鱼刺推入咽喉部、食管,导致鱼刺更难取出。甚至,可能刺到血管或黏膜,造成损伤。 用力咳嗽:无济于事。鱼刺细小,受力面积也小,咳嗽的冲击气流难以把鱼刺咳出。 抠喉咙:很容易挖伤黏膜,损伤咽喉。而且,鱼刺位置较深时,并不容易随呕吐物排出。 喝醋:醋液只在喉咙停留几秒钟,就进到胃部了。醋液在咽喉部“匆匆而过”,对软化鱼刺作用甚微。

急救常识 2017-11-07 21:35:10  
鱼刺卡喉?教你巧妙取出鱼刺的方法

鱼刺卡喉?教你巧妙取出鱼刺的方法

鱼刺卡喉?教你巧妙取出鱼刺的方法 平时吃鱼时很容易遇到的状况就是鱼刺卡喉。在传统的做法中,鱼刺卡喉后,很多人都用硬咽的方法去应对。事实上,这样的处理方法会伤害到食管及肠胃!小编今天先来说说传统的处理鱼刺的方法有何害处,再给大家介绍正确的处理方法。 传统不当的方法: 喝醋的方法并不能真正起到软化鱼刺的作用,因为醋只能短暂地在被卡的位置停留,不仅效果十分有限,而且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 用吞米饭、馒头等方法将鱼刺硬咽下去则更加危险,因为被硬吞下去的鱼刺有可能刺穿血管,严重的会引起出血、化脓、感染等。 如进入食道可引起食道穿孔,有时大出血甚至会死亡;有的感染会从咽喉扩散到颈部,引起颈瘘(颈部穿孔)等,后果不堪设想。 正确的方法: 对于张开嘴就能看得见的鱼刺,可请人用筷子或镊子夹出来。 而对于较深部位无法看到和取出的鱼刺,应采用多次含漱清水的方法让鱼刺随水的震动自然脱落,或者使劲咳嗽,也可以用洗净的手指或筷子伸进嘴里压住舌根部,使病人恶心呕吐,最好能大吐,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异物也就随食物一起出来了。 如果鱼刺还是出不来或是下不去,这时候不可以大意,要尽快去医院处理。 边吃边说话或酩酊大醉,都有可能增加鱼刺鲠喉的机会。因此,吃饭喝酒时不要频繁说笑,儿童也不要在吃饭时打闹。

急救常识 2017-06-13 09:16:2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