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镇
黄镇简介

黄镇简介

黄镇(1909~1989),安徽省枞阳县人。杰出的外交家,著名的"将军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驻匈牙利大使、驻马来西亚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驻法国大使(首任),驻美国联络处主任(相当于驻美大使,首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文化部部长,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89年12月10日在北京逝世。1948年底主持并亲自设计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曾就读于上海美专,擅长中国画。出版有《长征画集》、《黄镇书画选集》等。 1992年6月,《将军、外交家、艺术家——黄镇纪念文集》出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文集题词:"为党为民,忠心耿耿,无私无畏,正气长存"。 目录 1基本资料 2生平3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黄镇外文名:HuangZhen别名:佩寰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省枞阳县人出生日期:1909(己酉年)逝世日期:1989(己巳年)职业:将军、艺术家、外交家毕业院校:上海美专、上海新华艺术大学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原文化部部长代表作品:《黄镇书画选集》、《长征画集》党派:中国共产党性别:男 生平2 1909年生于安徽省枞阳县横埠镇的一个农民家庭。20年代初期受“五四运动”进步思潮影响,追求进步。1925年,黄镇先后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学画。毕业后,在浮山公学(今安徽省浮山中学)任美术教员,后因支持进步学生而被解职。1930年到冯玉祥部队当兵,军衔中尉参谋。1931年12月,参加了著名的宁都暴动,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为了庆祝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黄镇创作了巨幅油漆画《粉碎敌人的围剿》,受到毛泽东和与会代表的称赞。1934年随军开始长征。他在长征中创作独幕话剧《破草鞋》深受士兵喜爱,创作的《打骑兵歌》在红军中广为流传。长征途中,他创作了大量感人至深、鼓舞士气的写生画和漫画,后汇集出版的《长征画集》成为长征中仅有的形象史料和珍贵的艺术品。抗日战争时期,他和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浴血奋战,参与创建了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 评价3 毛泽东曾称赞他是“能文能武”的政委;周总理夸奖他“在外交战线上作出了很好的成绩”;邓小平称赞他“将军不辱使命”;江泽民称赞他:“为党为民忠心耿耿无私无畏正气长存”——他就是著名的外交家黄镇将军。本书选取了刘伯坚、徐海东、刘伯承、周总理、毛主席、基辛格、戴高乐等十几位与黄镇结交的中外名人对黄镇作出的评价及回忆性文字,全书文字朴实,资料客观,内容翔实,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不凡的英姿和人格魅力。“黄镇有三绝,就是书画诗。若能常写作,定为天下知”。这是陈毅元帅在1952年夏天的即兴之作。当时,新中国首批驻外大使回国述职,周恩来安排大家南下乘船游览长江采石矶。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的陈毅在船上吟出的这首小诗,道出了一个“秘密”:一向不显山露水的中国驻匈牙利首任大使黄镇将军原来是多才多艺的大才子。

人物百科 2021-11-06
黄镇球简介

黄镇球简介

黄镇球(1898年5月28日—1979年7月5日),号剑灵,陆军一级上将,广东梅县人。湖北第二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1929年赴德国研习防空学。1933年回国筹建防空学校。1934年就任校长暨防空委员会副主席。赴台后,于1950年再度出任“联合勤务总司令”。1954年后调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转任“总统府参军长”。1962年改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当选国民党第八届中央委员,后为中央评议委员,“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委员”。晚年兼任香港崇正总会顾问。1979年卒于台北。著有《防空讲话》、 《防空十二年》等。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个人概述3人物生平4重要年历5防空人生6个人评价7个人影响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黄镇球别名:剑灵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东梅县出生日期:1898年5月28日逝世日期:1979年7月5日职业:军事毕业院校:保定军官学校主要成就:建立抗日防空网 国军现代后勤之奠基者代表作品:《防空讲话》、 《防空十二年》、 《联勤讲话》 个人概述2 黄镇球(1898年5月28日~1979年7月5日)陆军一级上将,"总统府"参军长。字剑灵,广东梅县人。1911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191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4年考入湖北陆军第2预备学校,毕业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1919年毕业,被分发至边防军见习。1920年南下广东,任粤军第1师参谋。1922年随孙中山北伐。不久代理第1师副官长。后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的战争。1926年底率第33团驻防海南岛,任琼崖警备司令。1927年任新编第3师师长,参加北伐。同年底与张发奎等回广州发动"护党"运动,兵败后,奉调任第26师师长。后参加张发奎的第二次"护党"运动。失败后,于1931年6月赴德国学习防空。1933年回国。1934年5月任防空学校校长兼军政部兵工制造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36年1月29日任少将,10月5日升任中将。193 人物生平3 黄镇球(1897—1980),梅县松源镇宝坑人。幼时就读于宝坑明伦小学。13岁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受到邓仲元等革命先辈器重,介绍他加入同盟会。陆军小学毕业后,升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时值民国初期,窃取总统职位的袁世凯称帝,护国反袁遍于全国。黄镇球在校团结同学,密图举义反对,后因事败逃往上海。不久南下广州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反袁护国运动,参与讨伐袁手下之广东都督龙济光。洪宪帝制覆灭后,黄镇球返校完成学业。随后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继续深造,于1919年毕业,分配到边防军军部见习。后回广东随邓仲元任第一师上尉参谋,次年,晋升为少校。1922年,随孙中山北伐至江西,为北伐军第一师副官长。后因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又回师广东会同桂军讨伐陈炯明。其后又参加讨伐刘希闵、刘震寰诸役,立下战功,被任命为副团长,后改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三团团长,参加东征。1926年北伐时,十一师留守广东,黄镇球奉命驻海南 重要年历4 1919年毕业于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分配在边防军见习。1920年南下广东,先任粤军第一师上尉参谋,后任少校。1922年参加北伐、东征等战役,作战有功,升任团长。1926年底率33团驻防海南岛任琼崖警备司令。1927年任师长,参加第二次北伐。1931年6月赴德国学习防空。1934年回国后历任防空学校校长、少将、中将等职。1937年任首都防空司令部副司令、航空委员会航空厅厅长、全国防空总监等职。主管抗战防空8年。1941年,任防空总监,创办中国防空体系,培训大批防空人才,所建立的全国防空情报网,对空军作战极为有利,为敌友所惊叹。抗战胜利后,获颁“青天白日勋章”和美国自由勋章。1946年5月,国民政府设国防部和后勤部。任后方勤务总司令、联合勤务总司令,负责三军补给事物,被称为“国军现代后勤之奠基者”。1947年6月,任国防部参谋次长。11月,任广州行辕副主任(主任宋子文)兼广东省保安司令。195 防空人生5 黄镇球将军是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早年参加过反对袁世凯帝制的战争,后来又追随过孙中山。因作战勇敢足智多谋,被人称为“老虎仔”,是粤军的著名将领。1931年,他的顶头上司张发奎反蒋失败,给了他3万元送他到德国学习防空。在德国期间,他数次遇到国民政府派到德国学习空军的周至柔,两人相谈甚欢,成为知己。后来因为他的钱花完了,无法继续学习,正好,这时周至柔结束了留学正要回国,于是两人便同船回国。回到广州后,正好发生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福建人民抗日政府。他四处奔走劝说粤军故旧不要参与。他说,这种行动只能伤国家元气,而且也不能长久。不久闽变失败,他也无事可干了,而且生活无着。这时广西的李宗仁,广东的陈济棠,还有吴奇伟等人纷纷前来拉拢,许以师长校长等职务邀他共举大计。但他觉得参加军阀队伍,只能又陷于国家内战,只有投靠中央才能真正为国效力,才是真正的服务国家,也只有投靠中央才能一展平生所学.但是这时他生活无着,也 个人评价6 在整个抗战期间,黄镇球跑遍了全国的非常沦陷区,总里程不下七八十万公里。虽然不时有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但更多的是靠两条腿走。有些防空哨所要他亲自去选点考察。由于他常年在野外奔波考查督导各地防空,他在重庆防空总监办公室都交给别人使用了。他常对他的部属们说,我们要有一分脑力就要尽一分脑力,有一分精力就要尽一分精力,我们多尽一分精力多尽一分脑力,就能为国家多保存一分元气,就能为胜利多增添一分希望。黄将军虽然没有像在前线作战的将军那样亲自上阵和敌人拼刺刀,但也不是没有危险。他和他的参谋人员在全国奔波,那里是敌人轰炸的重点,那里就有他和他的参谋们在现场指导军队和民众进行防空。 个人影响7 他是我国消极防空和积极防空的创始者,在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引导了中国防空的主体意识。由于他对抗战的贡献,国民政府授予他青天白日勋章,美国联邦政府授予他自由勋章。1979年,他以82高龄在台湾逝世。著有《防空讲话》、《防空十二年》、《联勤讲话》等,为历史研究,防空参考留下了重要的资料。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