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的
诗文中的四君子是哪四种植物

诗文中的四君子是哪四种植物

梅花:独自开放,不与百花争芳,给人坚强、高洁的感觉。 兰花:长在幽僻的地方,跟草木为伍,被当做高洁、优雅的象征。 竹子:虽不粗壮,但却正直,是君子的化身。 菊花:在百花后开花,给人一种飘逸脱俗的感觉。 诗文中的四君子是哪些植物 1、梅花 梅花为蔷薇科小乔木,高4-10米,花朵单生,直径2-2.5厘米,香味浓郁,花瓣呈倒卵形,颜色为白色、粉红色,花期在冬春季,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在寒冬中,只有梅花独自开放,不与百花争芳,给人坚强、高洁的感觉。 2、兰花 兰花是兰科兰属植物,叶子细长,花瓣又薄又大,颜色繁多,不耐阳光直射,喜好湿润、肥沃的腐殖土壤,兰花通常生长在幽僻的地方,跟草木为伍,不同群芳争艳,历来被当做高洁、优雅的象征。 3、竹子 竹子是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生长快速,是世界上生长最快速的植物,叶片为剑形,叶片边缘有锯齿且粗糙,颜色为深绿色,竹子开花为黄色、绿色、白色为主,开花后植株会枯黄,竹子虽不粗壮,但却正直,是君子的化身。 4、菊花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十大名花之一,品种繁多,花色丰富,喜光,耐旱耐寒,最合适的生长温度为20度左右,菊花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花期在百花之后,给人一种飘逸脱俗,怡然自处的高尚品质。 neiye_fyshang();

2022-09-05
地菍子,70、80农村娃童年中的美味野果!

地菍子,70、80农村娃童年中的美味野果!

生活在农村的小孩子从小到大应该或多或少都尝过一些美味的野果,比如说捻子(桃金娘),这种野果甘甜美味,又比如说木竹子,这种野果酸酸的,开胃消食,诸如此类的野果在农村也是很常见的,吃过的都回味无穷。 今天花儿谷在这里又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在农村比较常见的野果,这种野果虽然长得比较小,但是它的味道就跟我们城里人常吃到的蓝莓差不多,大小也差不多,相信生活在农村的小孩大多都会吃到过,这种美味的野果就是——地菍! 地菍是桃金娘目、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的匍匐状小灌木,是典型的酸性土壤植物,别称有:地念、铺地锦、山地菍、地脚菍等。它也是一种集观赏、保健、药用与一体的优良地被植物。 地菍的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用来酿酒!尚未熟透的地菍是青色的,熟透之后会变成紫红色或者紫黑色,果肉呈红色,味道酸甜跟蓝莓有一拼。它的果实汁液也是一种很天然的染料,小时候吃完地菍之后满嘴都变色了紫色或者红色。 地菍的花期在5~7月份,过期7~9月份,现在正是地菍的果期,农村的小伙伴们又有口福了。 地菍也是一种中草药,全株入药,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它的功效主要有舒筋活血、补血安胎、涩肠止痢、清热燥湿等。它亦可以捣碎外敷,常用于治疮、痈、疽、疖等。 地捻子比较常见生长在田间地头,一些比较潮湿的山坡也比较常见地菍的存在,小时候跟着父母去种地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美味的野果,也正因为可以随时随地地吃到这种野果,小时候就算父母不愿意带我们去,我们自己也要跟着去,可谓是一道非常美味的童年美食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地菍也是庄稼地的一大公害,它就算是在非常贫瘠的土地上也是可以生长得非常快的,很快就会把将庄稼地长满它的枝条,跟庄家抢养分,而且想要消灭它也非常的艰难,只要还残留一点根须小苗在泥土里面就可以死灰复燃,小时候农药少,农民种植对于地菍也是非常的头疼。 不过随着农药的普及,现在地菍在农村也不是随处可见了,现在回到农村还要非常细心的认真寻找才可以发现它的踪迹,不过也有一些农民现在专门种植地菍药材,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 各位小伙伴们,你们小时候是不是也跟我一样非常喜欢这种美味的野果呢?你那里还有什么特别的野果吗?相信大家的童年都会经历过差不多的事情,大家都分享一下自己的童年趣事吧!

2022-09-05
小苏打可以养花吗?小苏打在花卉养殖中的妙用!

小苏打可以养花吗?小苏打在花卉养殖中的妙用!

小苏打可以养花吗?很多花友时常来问花儿谷这个问题。花儿谷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一下小苏打能养花吗以及小苏打在养花中的妙用。小苏打这种东西相信大家都很常见了吧,在烹饪中人们一般用它来制作面包、馒头等,属于厨房必备物品之一。不过大多数人都不知晓的是,一包小苏打还可以是养花的好帮手,小苏打可以解决花卉养殖的各种问题,而且操作简便,效果显著,花儿谷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小苏打的养花功效!赶快收藏起来吧。 1、调节酸碱度 一般来说家中养护的花卉都是较为喜爱酸性土壤的,但在花卉中有些特殊种类的却是偏爱碱性土壤,如果想要通过简单方法快速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可以利用小苏打,来实现这一改变。 具体操作:将小苏打稀释400倍左右,混合均匀,而后将其浇灌到土壤之中,如此一来可以快速增加土壤的碱性。这种方式很是适合绣球、仙人掌等植物,尤其是绣球,改变土壤的酸碱度还能起到改变其花朵颜色的作用呢! 2、祛除异味 相信大家都知道,和购买到的复合肥料相比,有机肥料的肥效更好,且对土壤的改善作用更大,但一般来说有机肥都有着让人难以忍受的异味,给盆栽施加有机肥之后,根本就不能将其继续留在房间内。这种时候小苏打就可以帮上忙了,它具有卓越的祛除异味的功效。 具体操作:在给家中植物施加有机肥的时候,可以在其中混合加入两勺小苏打,之后就会发现肥料的异味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配合上一些撕碎的柑橘皮,祛味效果会更好。 3、促进开花 之前的文章里我们已经提到过很多促进花卉孕蕾开花的方法,今天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种更为简便的方式,利用小苏打。有花友试验过,利用小苏打可以促进花卉开花,甚至还能起到延长花期的作用。 具体操作:将一小勺小苏打和4L左右的清水搅拌混合均匀,而后将这种溶液均匀喷洒在植物表面,可以起到促进花卉孕蕾的作用,还能够让花卉的花朵开得更加艳丽。 4、消毒杀菌 碳酸氢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苏打,经实验数据表明,它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病毒的繁殖,通过限制其活动从而起到卓越的杀菌消毒作用,而且小苏打基本不含任何化学成分,对植物来说更为健康。 具体操作:将一小勺小苏打和1L左右的清水充分搅拌混合均匀之后,制作成杀菌溶剂,而后将溶液喷洒在植物的叶片表面或盆栽土壤表面,如此一来就能有效起到给植物杀菌消毒的作用。 5、预防病害 经过大量实验证明,小苏打具有卓越的预防病害的作用,能够有效预防月季、长寿花、杜鹃等花卉的煤烟病、白粉病等,极大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具体操作:将一小勺小苏打和3000ml的清水混合在一起,而后将其均匀喷洒在花卉表面,注意一定要喷洒全面,叶片正反两面都要喷洒到,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地方。 6、加快缓苗 一般来说,对于刚从花店中买回的植物,第一步当然就是移栽上盆了,植物需要经历一段不短的缓苗期,才可完美适应崭新的环境。如果想要缩短植物的缓苗期,可以利用小苏打,快速达到这一目的。 具体操作:在给植物上盆之前,可以在土壤中放入薄薄一层小苏打,再将植物重新栽种进去。如此一来,可以促进植物快速适应新的环境,更块地度过缓苗期。 以上就是花儿谷为大家介绍的小苏打在花卉养殖中的强大作用,如果你的花卉也遇到了一些适用小苏打解决的问题,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吧。如果你也喜欢养花,就关注花儿谷吧!

2022-09-05
大蒜在养花中的妙用:防腐、催芽、保鲜、杀虫小能手

大蒜在养花中的妙用:防腐、催芽、保鲜、杀虫小能手

我们常常说,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现在花儿谷就为大家带来生活中的又一个惊喜,那就是,大蒜也可以用来养花,而且在养花的各方面用处还很大哦。 对于养花人来说,大蒜可以说是如虎添翼的好帮手,以前也许大家会知道大蒜可以防虫,因为很多养花知识都多少有些介绍,但是它的作用远不止杀虫驱虫的作用哦。不管是催芽、防腐,还是杀虫、保鲜,这个大蒜它都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呢。跟随花儿谷一起来看看吧! 防腐 在夏季的时候,很多花卉植物容易出现腐烂的现象,大蒜原本就带有杀菌的成分,利用大蒜就能够很好地起到防治植物腐烂的作用。 将大蒜捣碎,而后涂抹在植物的茎秆以及外根部分,每10天左右涂抹一次,能够起到防止其腐烂的效果。如果发现花卉已经腐烂,可以将大蒜溶液涂抹在腐烂的伤口处,不仅能够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还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预防进一步感染。 催芽 在给种子催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大蒜,来达到很好的促进种子萌发的效果。 将大蒜剥皮,放进容器中捣碎,而后加入三到四倍的清水混合制作成水溶液,将这些均匀涂抹在种子的表面,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可以让它们提前一周就成功发芽。当然,在修剪花卉的时候,还可以将这种溶液涂抹在修剪的伤口处,能够起到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的效果。 保鲜 在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物质能够起到给花卉保鲜的功能,例如利用食盐、啤酒、阿司匹林等等。其实,大蒜也具有给鲜花保鲜的功效。 同样的,将大蒜捣碎之后放到清水之中,浸泡12小时左右,而后将液体过滤之后就可以使用了。将鲜花插进得到的溶液之中,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让花朵变得更加鲜艳美丽,还能够延长鲜花的花期,延缓其衰败的速度。 杀虫 大蒜能够杀死侵扰花卉的很多害虫,例如蚜虫、红蜘蛛等。 将大蒜剥皮捣碎之后,加入一倍左右的水混合均匀,而后将溶液喷洒在植物叶片表面部分,可以很好的杀死危害植物的害虫,形成一道防卫的天然屏障。在喷洒溶液的时候要注意先过滤掉溶液中的残渣,喷洒的时候要将叶片表面以及背面部分都喷洒均匀,杀虫效果会更好。 以上就是花儿谷为大家介绍的大蒜对于养花的各种妙用。原来大蒜对养花有这么好的效果呢,大蒜能杀虫、能防腐、能催芽,还能起到保鲜的作用,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实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当然啦,有用没用那不是花儿谷在此说说而已,亲们可以一试便知哦!

2022-09-05
圆明园中的廓然大公景点有哪些特色?廓然大公介绍-趣历史网

圆明园中的廓然大公景点有哪些特色?廓然大公介绍-趣历史网

  圆明园中的廓然大公景点有哪些特色?这是园中一组较大的建筑,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主体建筑北濒大池,园内景色倒映水中犹然两景;另有诗咏堂、菱荷深处等景点。  文物景观  亦称双鹤斋,位于舍卫城东北面,是园中一组较大的建筑,主体建筑北濒大池,园内景色倒映水中犹然两景;另有诗咏堂、菱荷深处等景点。  廓然大公,后来也称双鹤斋,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这一景的北半部,是乾隆中叶,仿照盘山静寄山庄的云林石室的山石,叠石而成的。嘉庆诗赞双鹤斋曰:结构年深仿惠山,名园寄畅境幽闲。曲蹊峭茜松尤茂,小洞崎岖石不顽。人们知道颐和园的谐趣园,是仿惠山寄畅园建的,其实,当时在圆明园也仿建有寄畅园。只是两次仿建意境各有千秋。  武陵春色,摹写的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艺术意境。建自康熙末年,雍正朝时叫桃花坞,曾是弘历读书的地方,书室叫“乐善堂”。此景,号称有山桃万株。苏州阊门内旧有一处桃花坞,相传是唐伯虎的故居。圆明园的桃花坞,虽然袭用其名,但桃花之盛远不是吴下所能相比。  1726年(雍正四年)作较大增建,亦总称双鹤斋。1739年(乾隆四年)定名廓然大公。1755年(乾隆二十年)又在河池北侧依照无锡惠山寄畅园景做了大规模改建,尤以叠石为著。1860年圆明园罹劫时,双鹤斋一景是园内幸存的少量建筑之一。1900年彻底毁于战乱中。  寄畅园  寄畅园,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建筑,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横街,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约公元1527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秦金死后,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秦瀚修葺园居,凿池、叠山,亦称“凤谷山庄”。秦梁卒,园改属秦梁之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燿。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回无锡后,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名称含义  《定性书》中提到的“廓然大公、物来顺应”的儒学思想。程颢说“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大公,物来顺应(《河南程氏粹言》卷二《心性篇》)”,这里面其实有两层意思:第一,首先是忘我,将个人的私欲抛开,物我两忘,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第二,事物本来的道理,即天理,按照天理行事。按我个人的理解,做到第一层意思,可以叫做廓然半公;以一颗廓然半公的心去做每一件事,就是格物,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终有豁然贯通,体贴出“天理”的一刻,那时就是廓然大公。  乾隆御诗  来自《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  《廓然大公》  平冈回合,山禽渚鸟远近相呼。后凿曲池,有蒲菡萏。长夏高启北窗,水香拂拂,真足开豁襟颜。  有山不让土,故得高嶬嶬。  有河不择流,故得宽弥弥。  是之谓大公,而我以名此。  偶值清晏闲,凭眺诚乐只。  识得圣人心,闻诸程夫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09-02
圆明园中的坐石临流景点有哪些特色?坐石临流介绍-趣历史网

圆明园中的坐石临流景点有哪些特色?坐石临流介绍-趣历史网

  圆明园中的坐石临流景点有哪些特色?此景坐石临流位于后湖东北,由西北部的兰亭、西南部的抱朴草堂、北部的舍卫城、东南部的同乐园及中部的买卖街五部分组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文物景观  坐石临流位于后湖东北,建于1727年(雍正五年)前后。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坐石临流景区规模很大,由西北部的兰亭、西南部的抱朴草堂、北部的舍卫城、东南部的同乐园及中部的买卖街五部分组成。  兰亭  兰亭,原是一座重檐三开间敞亭,仿自浙江绍兴古兰亭“曲水流觞”意境,建于雍正初年,时称流杯亭,乾隆初年题额“坐石临流”。此亭后于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改建为八方形,并换成巨型石柱,每柱各刻一册历代著名书法《兰亭贴》,是为兰亭八柱贴。该亭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八根兰亭贴柱今存北京城里中山公园。  抱朴草堂  抱朴草堂,位于本景的西南部。在兰亭的南边还有一片房舍,称“抱朴草堂”,是乾隆皇帝依照承德狮子园草房改建而成。乾隆在诗中有云:“抱朴草堂之构以皇考热河狮子园有草房,因仿效为之,用昭示俭深意”。  同乐园  同乐园是圆明园中最大的戏台,位于本景的东南部。有清音阁3层,宽10丈,下层设演特技的机轴;南有化妆室5间,北有观戏楼5间。乾隆间每年从正月十三起在此举行酬节会,连日宴赏宗室王公及外藩陪臣并赏听戏,每逢皇帝生日,也在此演戏庆祝数日。  同乐园是圆明园内最大的戏台清音阁。清音阁大戏台坐南朝北,分上、中、下三层,戏台一层底下设有地井,二层、三层有隔板相连,如剧目需要地井可喷水,二层和三层可相通上下自如。清朝皇帝很喜欢听戏,每逢皇太后、后帝生辰时,这里都要唱九九大庆之戏,像后妃生辰、上元节、端午节也要唱上几天的戏。直到圆明园被毁前的几个月里,这里仍然在唱戏。  买卖街  买卖街,是皇家宫市买卖街,位于本景中部。城内街道、店铺、商号、旅馆、码头应有尽有,如果皇帝要逛街,宫女、太监等几百人就扮成商人、买卖人、游人,特别热闹繁华,就像个买卖街。同乐园西有一条十字交叉的街市,南北长210米,由中间的双桥分为北街与南街,这就是圆明园内著名的买卖街。  舍卫城  舍卫城,是座典型的佛教建筑,俗称佛城。供奉城隍爷、关帝君、三世佛、弥勒佛等。每月初一、十五,或逢佳节时令,皇帝至此,并有首领太监充当僧人上殿念经。据说此城布局仿建古代印度乔萨罗国都城。逢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各种精美佛像也存放于此,年复一年竟达数万尊。舍卫城在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后,十万尊大小佛像及各种陈设及法器被洗劫一空,仅此一处的损失就是无法估量的。  乾隆御诗  来自《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  《坐石临流》  仄洞中,潀泉奔汇,奇石峭列,为坻为碕,为屿为奥。激波分注,潺潺鸣籁。可以漱齿,可以泛觞。作亭据胜,泠然山水清音。东为同乐园。  白玉清泉带碧萝,  曲流贴贴泛金荷。  年年上已寻欢处,  便是当时晋永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09-02
圆明园中的曲院风荷景点有哪些特色?曲院风荷介绍-趣历史网

圆明园中的曲院风荷景点有哪些特色?曲院风荷介绍-趣历史网

  想知道圆明园中的曲院风荷景点有哪些特色?此景位于后湖与福海之间,仿自杭州西湖同名景观。西湖的“麯院”,原是宋朝的一处酿酒作坊,四周有池,荷花随风摇荡其中,因而取名“麯院风荷”(现作曲),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文物景观  曲院风荷景区,位于后湖的东面,福海的西面,该景区的主体建筑为曲院风荷殿宇,其西有佛楼为“洛伽胜境”。其南面有一占地面积很大的人工湖泊,架在湖上的是一座东西向的九孔石桥,桥的东、西各有牌楼,西边牌楼名为“金鳌”,东边牌楼名为“玉蝀”,在“金鳌”的西南河外,有室为“四围佳丽”,为东向三间屋宇,并悬有乾隆三年(1738年)御书“四围佳丽”匾额。  “玉蝀”之东,有亭曰“饮练长虹”,为四方重檐亭,亦有乾隆三年御书匾额,又东南渡桥折而北,设城关,名宁和镇,其东南为东楼门,湖的西岸陆地上有一条南北向的小溪,溪的两边堤上种植柳树,名“苏堤春晓”,也是圆明园中仿建的杭州西湖十景之一。  曲院风荷景区,系仿自杭州西湖之“曲院”,西湖的“曲院”,原是宋朝的酿酒坊,这里四周有池,荷花最多,故名“麹院风荷”。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南巡来到这里,建碑亭,而将“麹院风荷”题名为“曲院风荷”。  圆明园中的曲院风荷,为五间南向殿,外檐悬有乾隆帝御书“曲院风荷”匾,湖中遍植荷花。由于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与圆明园这里的景致相似,所以乾隆帝在《曲院风荷》诗序中写道:西湖麹院为宋时酒务地,荷花最多,是有麹院风荷之名,兹处红衣印波,长虹摇影,风景相似,故以其名名之。诗曰:“香远风清谁解图,亭亭花底睡双凫,停桡堤畔饶真赏,那数余杭西子湖”。  位于曲院风荷之西的“洛伽胜境”,为二层三间的楼宇,外檐悬有乾隆帝御书“洛伽胜境”匾额。洛伽胜境之意系出自浙江的普陀山,洛伽山是浙江普陀山的东南方与之隔海相望的一个小岛,上建佛寺,系海天佛国,梵名“普陀洛伽山”之略称,为观音菩萨的道场。  曲院风荷景区横跨湖中东西两岸的九孔石桥,是圆明三园中最长的一座石桥,桥的两边“金鳌”“玉蝀”牌楼的题额,均为乾隆帝御书,它与皇城脚下,横跨于北海和中海之间的“金鳌玉蝀桥”的形制相同,两者可谓姊妹桥,这座“金鳌玉蝀桥”也称“御河桥”或“金海桥”,俗称北海大桥。此桥在元代为木桥,到了明朝弘治年间,改为石桥,至清乾隆年间,改建为七孔拱劵式,外观为九孔石桥,桥的两端也各立牌楼一座:西边“金鳌”,东边“玉蝀”,是北京老城区最大的古石桥。  乾隆御诗  来自《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  《曲院风荷》  西湖曲院为宋时酒务地,荷花最多,是有曲院风荷之名。兹处红衣印波,长虹摇影,风景相似,故以其名名之。  香远风清谁解图,  亭亭花底睡双凫。  停桡堤畔饶真赏,  那数余杭西子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09-02
圆明园中的洞天深处景点有哪些特色?洞天深处介绍-趣历史网

圆明园中的洞天深处景点有哪些特色?洞天深处介绍-趣历史网

  想知道圆明园中的洞天深处景点有哪些特色吗?其实此景位于圆明园宫门区东南隅福园门内,是一处以皇子书房和住所为主体的建筑风景群。其主体是东西二所及西部南北二岛的上书房,东北部为清宫画院如意馆小院,东夹道外侧邻园墙则是长条状库房院。  文物景观  洞天深处,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勤政亲贤殿的东侧,三一八烈士纪念碑的南侧,紧邻现在101中学西墙。东西长200米,南北长140米,总占地28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550平方米。  洞天深处,位于圆明园宫门区东南隅福园门内,是一处以皇子书房和住所为主体的建筑风景群。洞天深处一景,主体是东西二所及西部南北二岛的上书房,东北部为清宫画院如意馆小院,东夹道外侧邻园墙则是长条状库房院。  本景的建筑主体,是东西二所和西部南北二岛上的书房。洞天深处建于雍正早期,在雍正四年就有御书匾文“知鱼”,挂于如意馆处。如意馆是本景区东北部五间正房。挂有雍正御笔“如意馆”,也是清宫的画院。包括西洋画师郎世宁、王志成和众多中国画师,都曾在此供职。与本景同名的“洞天深处”是在如意馆西侧的三间正方,挂有“洞天深处”匾额,是乾隆的御笔,房北有廊与如意馆南侧廊相连。  从洞天深处往南一直到福园门,是东西两座院落,这里就是诸位皇子的居所。并无匾额。最早分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座院落,称为福园门东四所。在道光二十六年,福园门东四大规模改建为东西二所,并添建房屋、垂花门、库房等等。有正房六间前后有廊,并设有佛堂。  乾隆九年御制《洞天深处》诗序曰:“缘溪而东,径曲折如蚁盘。短椽狭室,于奥为宜。杂植卉木,纷红骇绿,幽岩石厂,别有天地非人间。少南即前垂天贶,皇考御题,予兄弟旧时读书舍也。”  圆明园如意馆,即清宫画院所在。西洋画师郎世宁、王致诚及众多中国画师均先后供职如意馆,在此作画。乾隆皇帝弘历曾多次亲临如意馆观览。乾隆二十一年(1756)弘历共园居157天,曾八次到此看画师作画。  福园门内东西有两座院落,为诸皇子园居之所。初时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座住所,称福园门东四所。道光二十六年(1846)奏准,福园门东四所大规模改建为东西二所,每所前设垂花门,正房改为前后三层各五间,添建东西厢房五间或三间。  乾隆御诗  来自《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  缘溪而东,径曲折如蚁盘。短椽室,于奥为宜。杂植卉木,纷红骇绿,幽岩石厂,别有天地非人间。少南即前垂天贶,皇考御题,予兄弟旧时读书舍也。  幽兰泛重阿,乔柯幕憩榭。  牝壑既虚寂,细瀑时淙泻。  瑟瑟竹籁秋,亭亭松月夜。  对此少淹留,安知岁月流。  愿为君子儒,不作逍遥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09-02
圆明园中的碧桐书院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趣历史网

圆明园中的碧桐书院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趣历史网

  众所周知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景色十分优美,那么圆明园中的碧桐书院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此景位于九洲景区后湖东北角,是一座书房。碧桐书院是圆明园较早建成的一组建筑,雍正时期名曰“梧桐院”。  碧桐书院四面环山,林木茂密,是一处非常清静的地方。碧桐书院是清帝读书、作画的地方,书院周围种植有大量梧桐树。  梧桐院是原圆明园著名景观之一,雍正胤禛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题赋,圆明园“园景十二咏”之一。碧桐书院旧称“梧桐院”,庭左右植梧桐数本,清阴高洁,“庭左右修梧数本,绿阴张盖”,概括了对梧桐院景致的描写。  文物景观  碧桐书院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九洲清晏景区后湖东北角,是一座书房。南北长120米,东西宽115米,占地13500平方米。  建于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碧桐书院前殿三楹,中殿、后殿各五楹。南与天然图画为邻,西与慈云普护隔水相望,其西岩石上为云岑亭。  碧桐书院是圆明园较早建成的一组建筑,雍正时期名曰“梧桐院”。碧桐书院四面环山,林木茂密,是一处非常清静的地方。建筑由错落有致,形态各异的大小院落组成,共三进院落,正殿檐下悬有雍正御书“碧桐书院”匾额。正殿内还设供皇帝休息的床、炕等。碧桐书院是清帝读书、作画的地方,书院周围种植有大量梧桐树。  古人将桐树喻为高洁、正直的象征,认为桐树能招来凤凰,这里桐树森然,凝聚着吉祥、静谧。初夏,桐树满枝,香气阵阵。盛夏,森森桐叶,退避暑气,清静安详,是一处静室读书的绝佳境地,雍正帝常年在此读书。乾隆皇帝在诗中也曾赞美道“月转风回翠影翻,雨窗尤不厌清喧。即声即色无声色,莫问倪家狮子园。”  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乾隆年间,碧桐书院也作皇子们的出生地、起居地之用。乾隆的六阿哥永瑢、和硕和嘉公主、十六阿哥都曾在档案里被称为“碧桐书院阿哥”“碧桐书院公主”。  乾隆御诗  来自《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  《碧桐书院》  前接平桥,环以带水。庭左右修梧数本,绿阳张盖,如置身清凉国土。每遇雨声疏滴,尤足动我诗情。  月转风回翠影翻,  雨窗尤不厌清喧。  即声即色无声色,  莫问倪家狮子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08-31
圆明园中的慈云普护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趣历史网

圆明园中的慈云普护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趣历史网

  众所周知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景色十分优美,那么圆明园中的慈云普护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此景位于九洲景区正北,紧靠后湖北岸,是一处寺庙园林。  文物景观  慈云普护位于九洲景区正北,是一处寺庙园林,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该景建于康熙年后叶,景名“涧阁”。雍正继位后,圆明园升格为御园时,风水先生说,正南建立宫门,取向明出治之意;正殿居中央,以建皇极八方拱向。本景地处中轴线正北,“立自鸣钟楼,楼高三丈,以应一白水星”。  慈云普护,该处寺庙建筑充分体现了雍正崇教的复杂性。雍正在作为亲王时崇信佛教,经常在亲王府和当时的亲王花园——圆明园内请一些知名法师讲经说法,即便给康熙献寿礼都是献的手抄佛经。在其即位之后,对道教又情有独钟,在圆明园听道士讲经修炼,并在秀清村练丹吃药以求长生。  慈云普护欢喜佛场殿内供奉的是藏教密宗欢喜佛,以求多子多孙。在其正殿慈云普护供观音菩萨,亦是求子,只是所求对象不同。龙王殿内供龙王,为的是风调雨顺。自鸣钟楼大自鸣钟为其早起理政提醒时间。所以该景建筑虽少,但实用功能却很强。欢喜佛场前“藤花垂架,鼠姑当风”,(鼠姑:牡丹的别名)南部有垂柳,建筑间有山桃、文杏点缀。  欢喜佛是印度密教与西藏当地信仰结合的藏传密宗的本尊神,代表法的男身与代表智慧的女身交合的欢喜佛只是某种意义的象征性的表相,更能够利用“空乐双运”产生了悟空性,达到“以欲制欲”之目的。  佛教认为观世音菩萨为大慈大悲的菩萨,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名。曾因唐代避讳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略称“观音”。  龙王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属于四灵之一。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民间各地的一种习俗。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  乾隆御诗  来自《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  《慈云普护》调寄菩萨蛮(乾隆九年,1744年)  一径界重湖间,藤花垂架,鼠姑当风,有楼三层,刻漏钟表在焉。殿供观音大士。其傍为道士庐,宛然天台石桥幽致。渡桥即为上下天光。  偎红倚绿帘栊好,莺声浏栗南塘晓。  高阁漏丁丁,春风多少情。  幽人醒午梦,树底浓阴重。  蒲上便和南,摐摐声色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08-31
圆明园中的上下天光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趣历史网

圆明园中的上下天光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趣历史网

  众所周知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景色十分优美,那么圆明园中的上下天光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本景是圆明园较早修建的一组建筑,在雍正年间就已经建成。当年,这里是观赏后湖风光及中秋赏月的佳处。  文物景观  上下天光是圆明园较早修建的一组建筑,在雍正年间就已经建成。上下天光景区的命名来自北宋文豪范仲淹的传世名作《岳阳楼记》中的诗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除了“上下天光”之外,“一碧万顷”也被用于命名园中的其他景区。  主体建筑为“涵月楼”,是一座两层敞阁,外檐悬挂乾隆御笔“上下天光”。涵月楼是一组临水的建筑,前半部分延伸入水中,左右两侧各有一组水亭和水榭,用九曲桥连接在一起。这组建筑也因此而极为唯美巧妙。到了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上下天光景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本的九曲桥,水亭和水榭被拆除,主体建筑“涵月楼”也改建为模仿嘉兴烟雨楼而建造的“烟雨楼”。这次改建使原有的意境大为受损,但仍很特别。咸丰年间,在烟雨楼北侧搭建天棚,并恢复旧称“上下天光”。  文物现状  如今,上下天光遗址南部临水之地,经考古发掘,以历史存留下的建筑遗址为基础,经过发掘清理,修复了涵月楼前的月台,站在月台上可一览后湖风光。又可以体验当年清帝临湖赏月的轻松与畅快。  乾隆御诗  来自《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  《上下天光》  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来翼,中为广亭。榖纹倒影,滉瀁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不啻胸吞云梦。  上下天水一色,  水天上下相连,  河伯夙朝玉阙,  浑忘望若昔年。  注:上下天光,为两层楼阁,凭观后湖全景。弘历以此对比岳阳楼所见洞庭胜状,似有“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见范仲淹《岳阳楼记》)之概。其实后湖面积只不过四公顷而已。至今后湖尚局部保留,一部分已改为农田,上下天光楼前平台遗址,仍可寻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08-31
圆明园中的杏花春馆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趣历史网

圆明园中的杏花春馆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趣历史网

  众所周知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景色十分优美,那么圆明园中的杏花春馆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其实杏花春馆在雍正时期被称为杏花村,取唐朝诗人杜牧的诗歌《清明》中的意境建造,表达的是一种淳朴的田园情趣。  文物景观  杏花春馆位于九洲景区西北,为该景区最高点,意仿祖国之西北昆仑山。康熙年,胤禛称其为“菜圃”,雍正四年易本名,占地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是一处以农村景象为题材的园林景观。  整个景群的建筑布局具随意性,矮屋疏篱,纸窗木榻。馆前的菜圃里根据不同的季节,种植有各类瓜果、蔬菜类,有着浓郁的田园风味。盛时的杏花春馆,一到春季,杏花烂漫,这时皇帝总要来到这里一边品尝美酒,一面欣赏杏花。  该景建筑在雍正年间还有些农家味道,到乾隆年已是面貌全非。这里有大殿五间前后抱厦的轩(春雨轩),有重檐四方亭的杏花春馆,有斋,有土地祠,甚至还有城关。其造园意境完全按乾隆想象中的山庄景色成造。  杏花春馆的叠山艺术很高,与廓然大公、狮子林的堆山有同等的艺术价值。其东北是山石加土山,以土山为主,山中有山道和城关。其中部围绕着主要建筑的山峰为太湖石堆叠。与坦坦荡荡交界处为青石堆叠且有山洞及山亭装点。  乾隆御诗  来自《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  《杏花春馆》(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  由山亭逦迤而入,矮屋疏篱,东西参错。环植文杏,春深花发,栏然如霞。前辟小圃,杂莳蔬蓏,识野田村落景象。  霏香红雪韵空庭,肯让寒梅占胆瓶。  最爱花光传艺苑,每乘月令验农经。  为梁谩说仙人馆,载酒偏宜小隐亭。  夜半一犁春雨足,朝来吟屐树边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08-31
圆明园中的坦坦荡荡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趣历史网

圆明园中的坦坦荡荡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趣历史网

  众所周知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那么圆明园中的坦坦荡荡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其实此景位于后湖西岸,仿浙江杭州府清涟寺的“玉泉鱼跃”一景之意境。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是皇帝观赏金鱼最佳处,俗称金鱼池。  文物景观  坦坦荡荡,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九洲景区西部偏北,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坦坦荡荡是圆明园较早建成的一组景区,康熙末年就已建成,起初叫“金鱼池”。坦坦荡荡分南北两大景区,南面是一组中式建筑,中间一间正殿,外檐悬挂乾隆皇帝御笔“素心堂”匾。此堂一般是帝后及皇太后来此游玩、休息的地方。素心堂东殿为半亩园,是帝后及皇太后进膳的地方。  在中式建筑的北面就是坦坦荡荡的主要建筑,圆明园内最大的观鱼池。观鱼池平面呈正方形,中间建有一敞榭,外檐悬挂有乾隆御笔“光风霁月”匾。光风霁月殿南北有三组鱼池,南面的要大一些,北面两个池子略小一些。西北方的水池中建有一座四方亭,清朝皇帝很喜欢在此亭内观赏金鱼。坦坦荡荡整体布局与杭州“玉泉鱼跃”颇为相似。整个鱼池中养有各种小大金鱼数千尾,乾隆皇帝非常喜欢此景,每次来圆明园都必到此地,并在此咏诗数首。  金鱼池内建有太湖石围成的鱼窝数个,这种设计十分微妙,每到冬天鱼池水面结冰,但由于鱼窝内很深,温度较高,鱼可以在鱼窝内过冬,这样就免去了秋季捞鱼的麻烦。这种形式的鱼池在清代皇家园林中是不多见的。  金鱼池北面原有一座汉白玉拱桥,桥石券上刻有乾隆御笔“碧澜桥”,过碧澜桥就可到达北部的杏花春馆景区。  玉泉鱼跃  玉泉是西湖三大名泉之一,因泉水晶莹透明,,犹如美玉而得名。现在玉泉总共面积为21亩,是清西湖十八景之六。玉泉在西湖仙姑山青芝坞口的清涟寺,现位于杭州植物园内,此处是西湖观鱼的好地方,是一个长约十三米,阔约十米,深约三米的长方形泉池,池畔悬有明书法家董其昌的鱼乐国匾额。  玉泉鱼跃景区内有一片草坪,中间是一个池塘,池塘中间有一个小岛。周围是一些亭台楼阁,有的是用于观赏的,有的开设了茶室。公园的后面是茂密的山林,池中蓄养的各色青鱼鲤鱼回游嗫食悠悠自乐,游人凭栏投饵,莫不欣喜忘情。  乾隆御诗  来自《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  《坦坦荡荡》(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  凿池为鱼乐园,池周舍下,锦鏻数千头,喁唼拔刺于荇风藻雨间,回环泳游,悠悠自得。诗云众维鱼矣,我知鱼乐,我蒿目乎斯民!  凿池观鱼乐,坦坦复荡荡。  泳游同一适,奚必江湖想。  却笑蒙庄痴,尔我辨是非。  有问如何答,鱼乐鱼自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08-31
龙门石窟中的宾阳中洞有哪些特点?宾阳中洞介绍-趣历史网

龙门石窟中的宾阳中洞有哪些特点?宾阳中洞介绍-趣历史网

  还不知道:龙门石窟中的宾阳中洞有哪些特点?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初生的太阳。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的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到了80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结构  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它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  题材  宾阳中洞雕刻的为北魏石窟中常见的“三世佛”题材。石窟内共有11尊大像,正壁主像一组5尊,包括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南、北壁各一组3尊,包括一立佛和二胁侍菩萨,这三组造像分别表示佛教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  主佛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侧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  特点  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衣纹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  佛的微笑  宾阳中洞造像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微笑,佛的微笑给人一种深邃之感,于宁静之中透出百般慈爱,眼神之中流露出无尽的温和与清秀,把佛教中的圣洁肃穆、慈悲仁怀表现的淋漓尽致。  秀骨清像  宾阳中洞造像的另一大特征就是“秀骨清像”,北魏迁都洛阳后,在公元5世纪末到6世纪初叶,中国石窟艺术在造像方面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呈现出划时代的特征和风格。  这时龙门石窟造像普遍出现了瘦削型的“秀骨清像”和“褒衣博带”式的服装。这种新风格因为形成于中原腹地的北魏都城洛阳西南的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原风格”。  浮雕  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  第一层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  特别是位于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它们反映了宫廷的佛事活动,刻划出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造型准确,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的高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非常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了。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价值  宾阳中洞作为北魏造像风格的洞窟,与北魏早期的云冈石窟造像存在巨大的变化与差异。北魏迁都洛阳后,吸收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力和深厚的汉文化,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这些改革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同时也使造像风格吸收了汉族士大夫那种“清淡”风尚和“秀骨清像”的风姿。从而在龙门石窟开创了一种“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也加速了佛教传入中原后造像艺术中国化、民族化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08-26
诗句“云鬓花颜金步摇”中的步摇究竟有何来历与作用?-趣历史网

诗句“云鬓花颜金步摇”中的步摇究竟有何来历与作用?-趣历史网

  白居易为了批评唐玄宗重色轻国而导致安史之乱,同时又同情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遂作《长恨歌》,其中有云:“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诗句“云鬓花颜金步摇”中的步摇究竟有何来历与作用?  “步摇”在《释名·释首饰》中解释为:“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取自行步则动摇之意,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楚人宋玉《讽赋》有云:“垂珠步摇,来排臣户。”但这一时期,步摇只是一种普通的装饰品,不过到了两汉之后,步摇就被放置到了一个礼服的范围内,成为了地位的象征。  “皇后之服相同,步摇簪珥,惟用假结,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罴、天禄,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诸爵兽皆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珰,绕以翡翠为华。”——《续汉书·舆服志》  不仅如此,到了唐朝,饰品的制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制作步摇的材料也开始从单一向多种发展,如玉石、珊瑚、琉璃、琥珀、松石等材料都是从唐朝开始才被用来制作步摇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就是因为唐朝发型有云髻、丫髻、螺髻、双垂髻、乌蛮髻、三角髻、峨髻等近百种,极大丰富了步摇的用法。  是夕,授金钗钿合。上又自执丽水镇库紫磨金琢成步摇,至妆阁,亲与插鬓。上甚喜,谓后宫人曰:“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杨太真外传》  此外,很多人还会将步摇与簪子认为是同一件饰品,其实不然,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首先,步摇是带有流苏的,而簪子的样式极为简单,则是一根制的。其次,步摇侧重装饰性,而簪子着重于实用性,多用于盘发固定之用。虽说簪子也可以加流苏,但一般都以短点为主,是为垂珠簪。  最后,照例再给大家附上一首关于步摇的诗词,宋代·谢逸的《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08-22
传说中的辣子鸡做法大全

传说中的辣子鸡做法大全

步骤1 将这些食材,洗净备用 步骤2 辣椒葱姜蒜,切! 步骤3 如图所示,将鸡腿,肉剔下。我保留了鸡腿骨,还带点肉,等等炸,比较美味 步骤4 将鸡肉放入碗中,(鸡腿骨头无需放入)倒入,一勺老抽,一勺鲜酱油,3勺淀粉,一勺胡椒粉,将蛋清,放入鸡肉中,腌制10分钟左右 步骤5 如图所示,已经在腌制鸡肉了,放点葱,提香 步骤6 热锅,少油,放入花生米! 步骤7 炒至脱壳,花生米肉变色后捞出,备用 步骤8 热锅,然后放油,因为是炸,多放点油,放入鸡腿(稍微放点盐提味),炸至可以微微浮起即捞出,备用哈 步骤9 如图所示 步骤10 先用漏勺将腌制鸡肉的汁水,过滤,不过滤蛋液容易焦,不好看…… 步骤11 炸鸡肉,金黄微微浮起,即可,然后捞出备用 步骤12 将炸鸡肉的油,捞出,洗锅,然后重新入油,放入花椒 步骤13 放入葱姜蒜干辣椒,提香 步骤14 放入红辣椒,会很呛人,注意通风哈 步骤15 放入鸡肉以及鸡腿骨,煸炒,让辣味如鸡肉里 步骤16 放入花生米,芝麻,是不是一下就觉得多了哈! 步骤17 撒点葱,更好看

川菜大全 2022-08-19
< 12 13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