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夏畦 (1928.5.25-2015年5月11日) 湖南省益阳县(今桃江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数学家,长期以来从事偏微分方程和函数空间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发展我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而在国内外数学界知名。2015年5月11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成就4社会任职5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丁夏畦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省益阳县(今桃江县)出生日期:1928.5.25逝世日期:2015年5月11日职业:科学院院士毕业院校:武汉大学数学系主要成就:为我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代表作品:偏微分方程和函数空间等 人物生平2 1928年5月25日,丁夏畦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今桃江县)。早在中学时期,丁夏畦就对数学有着特殊的兴趣。1946年,毕业于湖南长沙明德中学,由于经济困难,他连去武汉参加升学考试的路费都没有,明德中学有位数学老师曹赞华十分赏识丁夏畦的才华,借路费给丁去武汉考大学.结果丁夏畦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1951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并且写了学术论文“一个Frobenius定理的推广”,由于孙本旺教授的推荐和丁夏畦写的学术论文,丁夏畦大学毕业后统一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1978年,在数学研究所晋升为研究员。1985-1994年,任原中科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为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5月11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所 主要成就3 科研综述丁夏畦的研究工作涉及偏微分方程、函数空间、数论、数理统计、调和分析及数值分析等。在偏微分方程和函数空间方面最有成就,在混合型方程、椭圆组和间断解方面的工作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在函数空间及其嵌入定理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找出和纠正了国外有关著作中的错误,解决了强非线性变分问题、强非线性抛物型方程初边值问题。建立了Ba空间理论。近年来与合作者解决了等熵气流整体解研究的著名数学难题。特别是和合作者解决了等熵气流整体解研究的著名数学难题,完成了“补偿列紧原理与等熵气体动力学方程组”项目,在国际数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很多著名数学家包括P.D.Lax和J.Glimm等的高度评价,此成果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198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还获1980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两项,科学大会院重大成果奖一项。近年来丁夏畦提出了一个应用勒贝格-斯提捷尔斯 社会任职4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该会理论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数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应用数学学报》、《数学物理学报》和《经济数学》三个杂志的主编 人物评价5 丁夏畦是新中国自己培养成长的第一代数学工作者,是偏微分方程方面卓有成就的数学家之一;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发展我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而在国内外数学界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