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之时气候多变,尤其是地处亚热带的珠三角地区,天气更是变化无常。因为此时南北气流往往在这里的上空交锋,北方的冷空气常侵袭,热带气流亦在此北进,造成了立夏节气后忽晴忽阴,时而滂沱大雨,时而暑气欲袭,这样的天气最容易影响到人体的脾胃,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春夏交替胃常不适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广东民间运用中医药调理时常用的是石斛炖猪瘦肉。 材料 鲜石斛1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1-2片 步骤 将新鲜石斛洗净、浸泡; 猪瘦肉洗净,沥干水,切为小块状,与生姜一起放入炖盅内,加入清开水2500毫升(约1碗量),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调入适量食盐。此为一人量。 进饮时方调入适量食盐。此为一人量。 功效解读: 铁皮石斛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素有“药中黄金”之美称。它是补阴类中药,性平、微寒,味甘、微淡,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并清中有补的功效。它配麦冬滋阴可除烦燥,益胃补肾生津;配生地滋阴除烦渴,清热化痰涎。单用时尤对胃脘、眼疾及咽喉有特别功效。石斛产于两广、台湾、四川嘉定及安徽霍山,其中以霍山铁皮石斛为最优,唐宁以来,一直被列为皇室贡品。因其性平、微寒,味甘、微淡,所以十分适宜南方的养生之用。其鲜品效力更强,且气味清香,更适宜南方夏日之用。 鲜石斛炖猪瘦肉,更具滋阴生津、养胃益脾之功效,除了作为初夏时养胃的靓汤外,还可用于病后虚热的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目暗不明的辅助调理之用。业百科weixinnc.com-为全家人精心准备的保健·养生指南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搜索公众号【业百科weixinnc.com】 // 或长按复制微信号→ health39netOOXX学堂 / 女性私密事 / 健康新知 / 医生说每天都有养生好招 精彩又好玩
“每逢春节胖三斤”,“过个年,重了四斤,全长在了肚子上”……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许多人的QQ签名悄悄发生了变化:新年要甩肉。微博上更热闹,网友纷纷贴出“刮油食谱”。到底该如何科学地刮油呢? 南京市秦淮中医院院长薛亮说,上班族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刮油茶”当水喝,效果会比较明显。比如,橘子皮煮水喝,能化痰止渴、理气和胃。鸭梨、荸荠去皮煎水喝,能清热润肺。想省事,可以去药房买一些茅根和芦根直接泡水喝,有润肺的功效。 // 此外,茶类有利于食物消化,还可以解腻,首选是绿茶、菊花茶、苦丁茶、乌龙茶等。
中医调理气血帮你改善暗黄肤色 中医调理气血帮你改善暗黄肤色 脸色不好,影响美观是小,反映健康问题是大。当人体气血不足时,往往会表现为脸色暗沉、蜡黄,没有神采。所以,提亮肤色,让您面如桃花的重点就是有效地补血。 血足才能使面色红润、经血正常、精神旺盛。推荐一道滋补气血的花生蜜枣茶,制作方便,对红润脸色很有帮助。做法是取红枣100克,花生仁100克,温水泡后放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煮到熟软,再加蜂蜜200克,至汁液黏稠停火,也可用高压锅煮花生仁、红枣30分钟左右,出锅后加入蜂蜜。 另外,适合内服的中药主要有枸杞子、黄芪、玉竹、白术,可以在炖汤时选择几种加入。另外,黑木耳、桑葚、黑芝麻、胡桃仁富含“造血原料”,对提亮脸色也有帮助。 女性朋友往往更容易出现脸色发黄,这是因为妇女以血为用,女性的月经、胎孕、产育以及哺乳等生理特点皆易耗损血液,所以女性机体相对地容易处于血分不足的状态。如果长期气血不足,就会面色发黄、黯淡、产生色斑及皮肤浮肿松弛,因此补血非常关键。 保养气血的另一个重点是调整心态,有烦心事的时候,不妨抽个时间给脸部做做按摩。 按摩的步骤是:以眉心为基点,向太阳穴方向按摩;接着用中指指腹紧贴鼻沟向下轻轻按摩鼻子两侧,左右两侧各按摩3次;再用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从下唇正中心滑向左右嘴角进行按摩,大约3次;接着以下腭为中心用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向左右耳方向按摩,大约3次。
原发性痛经是指青年女子从初潮起即出现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一般会伴有食欲不佳、心烦急燥、易怒易悲、倦怠乏力等症状,这种痛经病症往往因疼痛较剧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鉴于该类患者生殖器官一般无明显病变,西药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认为引起痛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病机总不外是正虚与邪实,导致气血失调、气机不畅、血行受阻而发病。下面跟随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了解一下吧! 1、虚寒痛经 经期小腹隐隐作痛,甚至连及腰骶部,有酸冷感觉,喜温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小便清长,同时可见面色萎黄黯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少,心悸失眠多梦,舌淡白,苔薄,脉沉细弱。 当归羊肉羹:当归25克,黄芪25克,党参25克,羊肉500克,葱、生姜、食盐、料酒、味精各适量。 制作:将羊肉洗净,切块置锅中,将当归、黄芪、党参装人纱布袋中,扎好口,放锅中,再加入葱、生姜、食盐、料酒,将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煨炖,直至羊肉熟烂即成,吃肉喝汤。 2、肝郁痛经 常在行经前或经期有胁肋部、乳房和小腹胀痛,烦闷,经量少,经色偏暗,舌紫暗苔少,脉弦。 佛手香椽汤:佛手15克、香椽12克。 用法:上述2味洗净,水煎去渣,加少量红糖调味温饮。一日2次,连服3天为一疗程。 3、湿热痛经 小腹灼痛拒按,行经前和行经期间疼痛加剧者,一般经量较多,且经期延长,经色紫红,平素带下色黄粘稠臭秽且量多,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丝瓜莲藕薏米汤:鲜丝瓜、鲜藕,薏米各30克。 用法:上述3味洗净,鲜丝瓜、鲜藕切片,加水1000ml大火煮开,小火继续炖40分钟,再加适量盐,即可喝汤吃内容物。一日数次。 4、寒凝痛经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平素带下量多,质清稀,畏寒肢冷;舌暗,苔白,脉沉紧。 艾叶蛋:艾叶30克、鸡蛋1个、红糖适量、黄酒适量。 用法:艾叶,水煮两次过滤,合并滤液,另将鸡蛋煎成荷包蛋,熟时加入红糖和黄酒,倾入药液煮开即可。经将行时提前三天服食,连服三天。 5、血瘀痛经 见经前或经行之时,小腹刺痛拒按,经血量少、有块,血块下后痛减,舌紫或瘀斑苔白,脉沉弦。 三七酒:三七10克、黄酒适量。 用法:将三七碾成粉,月经将行时,提前三天早、晚用黄酒冲服。 若在平时生活中,采用中医辨识体质和辨证的方法,结合适当食疗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经行疼痛症状,或也可根治。 经期日常护理 1、经期保暖,避免受寒及经期感冒。 2、经期禁游泳、盆浴、冷水浴。 3、保持阴道清洁,经期卫生。 4、调畅情志,保持精神舒畅,消除恐惧心理。 5、如出现剧烈性痛经,甚至昏厥,应先保暖,再予解痉镇痛剂。 6、练习瑜珈,弯腰,放松等动作更能松弛肌肉及神经,且体质增强有助改善经痛。 7、积极正确地检查和治疗妇科病,月经期应尽量避免做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及各种手术,防止细菌上行感染。患有妇科疾病,要积极治疗,以祛除引起痛经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