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贯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除了文学成就之外,贯休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也备受推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贯休的书法作品。 一、贯休的书法风格和特点 贯休的书法风格独特,充满了个性和艺术魅力。他的书法以行草为主,笔力雄健有力,结构严谨,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他还善于运用笔画的变化和墨色的变化来表现情感和意境,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书法版本和影响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贯休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也被广泛地传颂和传承。在贯休的作品中,有一幅《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手稿非常著名,被誉为“千古绝唱”。这幅手稿展现了贯休独特的书法风格和技巧,成为了后人学习书法的重要资料。 三、其他代表作品的书法价值和影响 除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之外,贯休还有许多其他的代表作品,例如《登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这些作品的书法也非常出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们不仅展现了贯休卓越的书法才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四、评价和反思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贯休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书法才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些作品对于我们了解唐代文化和社会风貌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历史中的暴力和残忍行为,提倡和平、友爱和宽容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笔者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民国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民国时期(1911—1949)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军阀割据,战争频繁,特别是日本的侵华战争使生产遭受到极大破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在战争的间隙和远离战场的后方,也曾出现相对的稳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长江流域的大中城市,民族资本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成为这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 民国时期的书法承清末碑学之余绪,纵势为尚,变古为新,南北兼收,碑帖并重,走上了自觉的发展阶段。其中行草书继宋、明之后,在经历了帖学和碑学的曲折道路,得到迅速发展;章草书沉寂一千余年之后再放光彩;钟鼎、石鼓文为专家学者所注目,正书推重韵度,各呈异趣;隶书和小篆沿清末之余波,走上程式化的末路。 民国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是由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随着民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商品观念的增强,也促进了书法作品商品化的发展,书法作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在人们的头脑里已不足为奇,书法家订润鬻书成为理所当然。义卖以助国民革命、赈济灾民,则受到社会的尊敬。书法家以书养书,以篆书为业者亦不在少数,打破了封建社会中官僚们对书法艺术的垄断,促进了书法在民间的发展。社会对书法作品需求量的增加,书法和书法艺术风格流派的竞争随之俱增,刺激着书法艺术的繁荣和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书法工具材料的生产和技艺的改进。仅以浙江吴兴善琏镇的湖笔生产为例,据费在山先生的统计,善琏镇本地的湖笔生产在1929年达到鼎盛,全镇有三百多户人家从事毛笔的生产,由此即可以看出当时书法普及和发展的水平。 民国时期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以高等学校和著名书法家为核心的书法团体和艺术流派。北京大学、南京金陵大学、上海美专、杭州艺专、天津南开大学等学校设有艺术专科,开设书法课,培养书法人才,并组织书法研究会,开展书法艺术的学术研究。以吴昌硕为首的西泠印社、蔡元培为首的研究会、于右任为首的草书社等书法艺术团体,不仅开展书法的研究、资料的搜集,还组织出版。吴昌硕、康有为、李瑞清、于右任、沈曾植、余绍宋、郑孝胥、沈尹默等书家风格流派先后形成,交相辉映,对书坛产生极大影响,推动着民国书法的繁荣。 民国书家大体分为前后两代,第一代书家大多出生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受到系统的封建文化教育,博通经史,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又受到西学的影响,学术思想已较他们的前辈开明,帖学、碑学功底深厚,入民国后已人书俱老,自成面目。第二代书家大多出生在清光绪年间,其主要艺术活动和成就在民国时期。他们既受到严格的国学教育,又大量吸收西方文化,许多人留学日本,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参与政治变革和新文化运动,几经动乱,社会阅历广,跨度大,思想活跃,治学严谨,其知识结构已较他们的前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有较深的传统功力,又具有很大的创造性,他们是民国期间成长起来的书家,对民国书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后一代书法家才是民国书法的真正代表。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民国时期书法家李叔同的书法作品。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 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李叔同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书法早期脱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后期则自成一体,冲淡朴野,温婉清拔。特别是出家后的作品,更充满了超凡的宁静和云鹤般的淡远。这是绚烂至极的平淡、雄健过后的文静、老成之后的稚朴,恰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样:“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主要书法作品有:《悲欣交集》《为刘质平书格言卷》《代苦》《楷书心经》《楷书一法万缘五言联》《楷书如来普贤八言联》《行书清凉歌条屏》《楷书满足速成七言对联》《楷书解了灭除七言对联》《行楷入于照以五言联》《朱笔楷书智慧音声五言联》《楷书偈语横披》《楷书录华严经句立轴》《楷书警训立轴》《楷书警训名句立轴》《楷书佛号与慈照宗主法语》《楷书佛号与莲池大師偈语》《元旦试朱笔书格言卷》《朱笔横披》《为刘质平书格言卷》《楷书十言对联》《楷书十六言对联》《楷书八言对联》《楷书五言联》《楷书如梦舍我五言联》《楷书五言联》《楷书放下》《李叔同–送别诗》《地藏菩萨九华山应蹟记》《行书轴》《临魏灵藏造像(早年)》《临张猛龙碑(早年)》《篆字卫生金镜四条屏(约1897)》《隶书两条屏(临杨岘,1899)》《复归于婴儿(1900年前后)》《春鸿明月八言联》《一剪梅词半首》《姜母强太夫人墓志铭(1918)》《致徐耀廷札(1896)》《节录王次回问答词卷(1899)》《佛号(1930)》《遗嘱(1942)》等。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悲欣交集》赏析 李叔同《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临终绝笔,1942年,上海圆明讲堂藏。弘一法师于1942年10月13日晚圆寂,“悲欣交集”四字手书写于10月10日下午,写在一用过的字纸上,字迹仍旧有力。令人感谓的是弘一法师落笔时的超脱随意,这份对后人而言极为重要的手书在他似信手拈来。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为刘质平书格言卷》赏析 李叔同《为刘质平书格言卷》 18.3cmX57cm 1917年作 平湖弘一大师纪念馆藏。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代苦》赏析 李叔同《代苦》“代苦”朱笔书页 1928年作 刘质平氏旧藏。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心经》赏析 李叔同《楷书心经》之一 李叔同《楷书心经》之二 李叔同《楷书心经》之三 李叔同《楷书心经》之四 李叔同《楷书心经》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一法万缘五言联》赏析 李叔同《楷书一法万缘五言联》楷书。(1919年书)释文:一法不当情 万缘同镜象。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如来普贤八言联》 赏析 李叔同《楷书如来普贤八言联》 楷书 1931年。释文: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岁在辛末三月居兰阜敬书房。晋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偈颂集句。世间净眼品第一,卢舍那佛品第二。明州大誓庄严院门无言。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行书清凉歌条屏》 赏析 李叔同《行书清凉歌条屏》行书。释文: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靡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闹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多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清凉。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行书照出能然七言对联》 赏析 李叔同《行书照除能然七言对联》行书 1936年。释文:照除一切愚痴闇,能然无上智慧灯。——晋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偈集句。岁次丙子十一月,祯明院沙门慧憧。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满足速成七言对联》 赏析 李叔同《楷书满足速成七言对联》楷书 1936年。释文:满足一切大愿力,速成无上佛菩提。——大方广佛华严经偈集句。丙子,璎珞院。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解了灭除七言对联》 赏析 李叔同《楷书解了灭除七言对联》楷书 1937年。释文:解了世间犹如梦,灭除障垢无有馀。——大方广佛华严经偈集句。岁次丁丑,宝雨院沙门念慧书。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行楷入于照以五言联》赏析 李叔同《行楷入于照以五言联》 行楷书 1939年。释文:入于真实境,照以智慧光。——大方广佛华严经偈集句。岁次己卯,沙门一音,时年六十。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朱笔楷书智慧音声五言联》赏析 李叔同《朱笔楷书智慧音声五言联》朱笔楷书 1939年。释文:智慧善分别,音声非如来。——己卯仲春居月台别院。华严经集句。沙门慧憧。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偈语横披》赏析 李叔同《楷书偈语横披》释文:镜花水月,当体费真。如是妙观,可谓智人。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录华严经句立轴》赏析 李叔同《楷书录华严经句立轴》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警训立轴》赏析 李叔同《楷书警训立轴》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警训名句立轴》赏析 李叔同《楷书警训名句立轴》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手书佛号》赏析 李叔同《楷书佛号与慈照宗主法语》佛号与慈照宗主法语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朱笔楷书手书佛号》赏析 李叔同《佛号与莲池大師偈语》佛号与莲池大師偈语(1922)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元旦试朱笔书格言卷》赏析 李叔同《元旦试朱笔书格言卷》1918年作 22.7cmX12.5cm 刘质平氏旧藏。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朱笔横披》赏析 李叔同弘一法师 《朱笔横披》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为刘质平书格言卷》赏析 李叔同《为刘质平书格言卷》 18.3cmX57cm 1917年作 平湖弘一大师纪念馆藏。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十言对联》赏析 李叔同《楷书十言对联》140×20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十六言对联》赏析 李叔同《楷书十六言对联》81×19.5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八言对联》赏析 李叔同《楷书八言对联》129×20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五言联》赏析 李叔同《楷书五言联》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如梦舍我五言联》赏析 李叔同《楷书如梦舍我五言联》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如梦舍我五言联》赏析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五言联》赏析 李叔同《楷书五言联》台湾智邦艺术空间网站藏。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楷书放下》赏析 李叔同《楷书放下》纸本镜片。作品原是上海书画家陆伯龙旧藏。款识:弘一沙门演音书。钤印:弘一(朱)。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李叔同–送别》赏析 赵孟頫行书集字《李叔同–送别》李叔同从天津来到上海时,正是风华正茂,年少才盛,很快加入了以切磋诗词文章为目地的文艺团体“城南文社”。许幻园和李叔同、张小楼、蔡小香、袁希濂意气相投,并称为"天涯五好友"。而城南文社的活动地点在就在许幻园的豪舍城南草堂。许幻园家中富有、为人也慷慨,他十分倾慕李叔同的才华,邀其入住城南草堂,两家相处和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社会变幻,导致许幻园家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 李叔同心中伤感、悲凉、不舍、祝福、回忆交织,于是仿照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旅愁》的旋律(《旅愁》的旋律取自19世纪末期美国作曲家奥德威创作的《梦见家和母亲》),填写了《送别》一词!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地藏菩萨九华山应蹟记》赏析 李叔同《地藏菩萨九华山应蹟记》之一 李叔同《地藏菩萨九华山应蹟记》之二 李叔同《地藏菩萨九华山应蹟记》之三 李叔同《地藏菩萨九华山应蹟记》之四 李叔同《地藏菩萨九华山应蹟记》之五 李叔同《地藏菩萨九华山应蹟记》之六 李叔同手稿真迹《地藏菩萨九华山应蹟记》,癸酉(1933年)二月二十四日,演音集录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行书轴》赏析 民国李叔同《行书轴》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书法。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临魏灵藏造像(早年)》赏析 李叔同《临魏灵藏造像(早年)》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临张猛龙碑(早年)》赏析 李叔同《临张猛龙碑(早年)》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篆字卫生金镜四条屏(约1897)》赏析 李叔同《篆字卫生金镜四条屏(约1897)》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隶书四条屏(临杨岘,1899)》赏析 李叔同《隶书两条屏(临杨岘,1899)》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复归于婴儿(1900年前后)》赏析 李叔同《复归于婴儿(1900年前后)》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春鸿明月八言联》赏析 李叔同《春鸿明月八言联》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一剪梅词半首》赏析 李叔同《一剪梅词半首》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姜母强太夫人墓志铭(1918)》赏析 李叔同《姜母强太夫人墓志铭(1918)》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致徐耀廷札(1896)》赏析 李叔同《致徐耀廷札(1896)》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节录王次回问答词卷(1899)》赏析 李叔同《节录王次回问答词卷(1899)》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佛号(1930)》赏析 李叔同《佛号(1930)》 民国时期僧人著名书法家李叔同《遗嘱(1942)》赏析 李叔同《遗嘱(1942)》 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创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弘一大师传奇的一生后被拍摄为电影《一轮明月》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伴随着文字和书体的演变发展,各个历史时期都造就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精神风貌,谱写了中国书法史的瑰丽篇章。 历代法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艺术的结晶,是全民族的宝贵财富。民国时期的大量书法精品和名人墨迹,几经战乱,幸存者散藏于海内外。 民国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继清末之后继续发展的时期,历时虽然短暂,却涌现出了一批成就杰出的书法家。他们为我们今天的书法艺术的繁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民国时期这段书法的历史,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印章的作用公章尺寸标准。 印章最初是作为信物,起印证作用的。在宋元以后,开始注重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艺术作用。书画作品配上合适的印章,不仅可以与书画作品相映成趣,更能起到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之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因此印章也越来越多被用在了书画领域,并且涌现出一大批篆刻大家,如元代的王冕,明代文彭,清代邓石如,赵之谦,徐三庚等。 书画印章一般分为闲章和署名章,大多为篆刻形式。 闲章一般盖在作品右上角,也可以盖在作品中部,用来补救空白,内容多富有雅趣,一般寄托作者的报负和情趣,如长乐,墨趣等,也可以为是生肖,佛像之类。 在书画作品上盖署名章,不仅可以增加作品表现力,还有防止作品被伪造的的作用。署名章也可以用作者的雅号或字,一般盖在作品落款末尾。 在使用印章时,要注意看留空白的大小来选择最佳的位置,间距和印方的多少,切不可滥用印章,或者优劣不分,这样不仅起不到美化作用,反而会使作品失败或者画蛇添足。 印章的大小没有规定,只要与作品的幅式和字体的大小相匹配即可,一般为落款字型的60-80%,不可太小,亦不可大于落款字体,大则不雅。 吊顶尺寸标准尺寸是怎么样呢? 尺寸是在120mm、150mm、180mm、200mm、250mm等等,具体数据就根据自家房顶的高度来留置,而它的宽度就在350-400mm之间就可以了! 现在家装的材料大概有四种,铝扣板、石膏板、塑料板以及覆膜板,当然还是石膏板最为实用,白色的石膏板可以满足任何装修风格的要求,并且它还比较的环保,当然铝扣板也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材料,这种材料比较的耐磨损,易清洁。 吊顶尺寸没有一个标准的大小,根据房屋的大小结构不同和吊顶位置的不同都会使吊顶尺寸不同。 正常的厨房卫生间吊顶普遍现在用集成吊顶,尺寸为300*300。 如果是客厅石膏板吊顶首先看层高是多少,正常的高层层高在2.75左右,吊顶在18公分,宽度根据筒灯的大小以及客厅的宽度来定,一般设计在35到40公分左右。 如果不需要筒灯和灯带可以选择更小一点,具体还要看家庭空间的内部格局。 书桌尺寸标准尺寸是什么? 按照我国正常人体生理测算,写字台高度应为750-80mm,考虑到腿在桌子下面的活动区域;要求桌下净高不小子580mm。座椅应与写字台配套,高低适中,柔软舒适,有条件的,最好能购买转椅,座椅一般高度宜为380-450mm,以方便人的活动需求。 单人书桌可用600mm×ll00mm的台面,台高710-750mm。台面至柜屉底不可超过125mm,否则,起身时会撞脚。靠墙书桌,离台面450mm处可设一100mm灯槽,上面用书柜或居架,这样,书写时,看不见光管,但台面却有充足光照。 14岁以下小孩使用的书桌,台面至少应为00mmX500mm,高度应为580-710mm。
1、当然算玲珑望秋月,写的挺好,作者应该是参考了集字作品,整幅作品流畅自然,有一定笔墨功夫,工具用的也比较讲究。 2、作品里出现了几处不大准确的字,故人的人、西辞的辞、三月的月、天际的天,这样的错误最好不要出现。 3、行书未必出现连带,兰亭序字与字之间就没有连带,一样自然,连不好反而弄巧成拙,如影字的连带。 4、印章太大了,一般不会大于落款的字。 5、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行书功底还不是很扎实,有些笔画还受楷书影响,建议作者沉下心来临帖,希望去的更大进步。 同意的朋友点个赞啦。
谢谢月下草堂友邀请!
客厅是家中接待客人的地方,很多人比较重视客厅的装饰,相信不少的朋友会选择在墙面上挂寓意比较好的书法作品,那么客厅挂什么书法作品寓意好?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来了解这个问题,同时还为大家分享客厅挂件装饰品有哪些的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下文具体内容吧! 一、客厅挂什么书法作品寓意好? 1、鸿福满堂 客厅挂“鸿福满堂”的书法寓意是很好的,其寓意着家中主人能高官厚禄,并且还有福泰安康以及儿孙满堂的意思,这些应该是每个人都比较想要的,这样的书法作品对提升家居的气氛是非常好的。 2、家和万事兴 客厅中挂“家和万事兴”的书法寓意也是很好的,能够安定居住者的情绪以及心态,这样一来不管家中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我们都能心平气和的交流,将事情妥善处理,达到万事兴的目的,有着让家人之间关系和谐融洽的寓意。 3、紫气东来 说到“紫气东来”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中华民族中比较经典带有吉祥寓意的成语,也是很多小伙伴比较喜欢的书法,大家在客厅中挂“紫气东来”书法预示着家中好事连连的意思。 二、客厅挂件装饰品有哪些? 1、艺术画装饰 市面上艺术画的选择空间是很大的,比如说油画、抽象画、中国画等都是可以用来做客厅背景墙挂件装饰。艺术画挂件装饰能提升个人品位,同时有些画还能有很好的寓意,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家装修风格,以及面积大小来选择,让艺术画挂件能成为家中点睛之笔的装饰。 2、挂盘挂件装饰 客厅挂件装饰品中还可以选择挂盘挂件,购买回来的挂盘挂件,在悬挂时大家可以选择有序整齐的排列,看上去整齐如一;或选择无规则的排列方式,看上去艺术感会更强。而且,如今市面上挂盘挂件的款式也有很多,住宅小编建议大家可以自己搭配选择,也可以买成套的搭配,并结合装修风格必能为家中带来不一样的装饰效果。 通过上文的信息我们不仅了解了客厅挂什么书法作品寓意好的介绍,对于客厅挂件装饰品有哪些大家应该也不会错过的。 » 客厅挂什么书法作品寓意好 速来围观客厅挂件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