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选择奶制品方法 现在的乳制品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每次增高时你看着琳琅满目的奶制品,都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比如鲜奶,酸奶,奶粉,全脂牛奶,脱脂奶粉。每一种宣传的都非常好。对于选择困难症的人,面对这些奶制品都犹豫不决。去超市购买奶制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看配料表。然后看产品标准号,再看营养成分表。去超市买奶的时候看配料表,只有带有升瘤子样的才是真正的纯牛奶,生牛乳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鲜奶需要煮熟了才能喝。现在都是经过高温灭菌处理的,奶制品富含丰富的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营养价值特别高,是否每天补充身体能量。如果配料表上第1个成分不是生牛乳而是水,那说明不是纯牛奶,甚至有可能连牛奶都没有,只能算为饮料。也要学会看产品的标准号,只有GB25190才是真正合格的纯牛奶,不是纯牛奶的上面不会包装印有这个字样。再挑选牛奶的时候也可以查看牛奶的营养成分表,蛋白质含量越高的越好。我们所购买的牛奶蛋白质含量必须要大于每100克大于3克的乳蛋白。正常情况下一般都是每100克里面有3.2~3.6克的是属于优质奶制品。一般每100克的蛋白质含量不会超过3.6克。挑选优质的奶制品,喝了才能够补充充足的营养。儿童每天喝半斤奶,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钙质和其他的营养物质能够帮助孩子长高,提高身体素质。增加抵抗力,少生病,让身体更强壮。其实不止是孩子每个人每天都需要适当的摄入纯牛奶可以补充身体各种营养所需让身体更健康。有的孩子不喜欢纯牛奶的味道,也可以选择用纯牛奶发酵的酸奶之类的。酸奶也是非常不错的,能够促进孩子肠道蠕动,缓解小儿便秘,不过一定要选乳酸菌发酵的敦宝之器酸奶,这样的奶比较健康。
在2014年第三阶段第二批食品安全抽检中,国家食药监总局对乳制品进行了专项检查,主要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乳粉、干酪、炼乳、奶油、奶片奶条等 。 抽检项目包括重金属、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微生物、品质指标等37个指标,共抽检191家企业的868批次产品。抽检结果显示,大部分产品均合格,只有呼伦贝尔海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所生产的“海乳”牌奶油菌落总数超标。合格率达99%。 // 据了解,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GB 193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GB 1964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巴氏杀菌乳》(GB 1964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GB 2519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调制乳》(GB 2519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GB 25192-2010)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据悉,在本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国家食药总局共监督抽检了包括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乳制品、酒类、焙烤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糖果及可可制品、调味品、饮料等23类食品的21188批次样品。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科学家调查了189名19岁-25岁的健康男性,通过问卷了解他们一周的饮食习惯(包括摄入乳制品、水果、肉类的频率),之后再调查受访者的精子质量(包括精子形状及游动速度)。研究发现,一天摄入3份以上全脂乳制品的男性,他们的精子质量比其他男性低25%。研究人员本周将带着他们的这一研究,参加在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生殖医学协会年会。 // 发起这项研究的阿菲什解释称,牛奶中含有的天然雌性激素可能会影响到男性的生殖能力。但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专家艾伦·帕西称,男性们大可不必因这一研究放弃乳制品的食用,虽然这些男性的生育力可能会下降,但不会导致不育。
摄入的脂肪多了容易患糖尿病,这是一直以来多数人的认知。9月15日-19日,在奥地利举办的欧洲糖尿病学会上,一项研究结果发布显示,多吃黄油、奶酪、牛奶、酸奶等脂肪含量较多的乳制品的人,比吃得少的人患二型糖尿病的风险低23%。但该项研究的研究者、瑞典隆德大学糖尿病中心Ulrika Ericson同时也指出:“该项研究并不推荐人们无限量地进食富含脂肪的乳制品。” 吃脂肪含量多的食物易患糖尿病并非坊间传说,而是目前为止的多项研究证明的事实。如果想要预防糖尿病,则应当注意将动物性脂肪换成植物性脂肪,将饱和脂肪酸换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等,才能获得预防效果。然而,本次研究结果却显示,多吃富含动物性饱和脂肪酸的乳制品反而可能预防糖尿病。 Ericson团队针对居住在瑞典的男女共26930人(女性60%,年龄45-74岁)进行了相关饮食调查,根据乳制品与肉的摄入量将研究对象分为五组并进行为期14年的跟踪调查,并比较了饮食量最多及最少两组患糖尿病的风险。在本次研究中,被归类于高脂肪乳制品的食材分别有含脂肪28%以上的乳酪,含脂肪40%以上的生奶油,含脂肪3%以上的牛奶及酸奶。 最终,研究对象中有2860人患糖尿病(10.6%),吃高脂肪乳制品最多的小组糖尿病发病风险比吃得最少的一组低23%。根据食材的不同,吃生奶油多的小组比少的小组糖尿病发病风险低15%,而酸奶与奶酪等则低20%。但进食低脂肪乳制品的人群尽管糖尿病发病风险未有上升,但乳制品中的脂肪与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未见关联。 乳脂肪与其他的动物脂肪有所不同? 吃肉类尤其是精肉与加工肉的人,无论肉类中脂肪含量多少糖尿病风险都会增加,尤其是吃红肉等脂肪含量少的肉类上升比例更大,每天吃80克红肉糖尿病发病风险就能增加1.24倍。 // Ericson指出:“尽管多吃脂肪含量高的乳制品的人糖尿病风险降低,但吃低脂乳制品的人的患病风险却不会降低。此外,无论肉类中脂肪含量有多少糖尿病发病风险都会增加。由此可见,乳脂肪与其他的动物脂肪不同,或对预防糖尿病有一定作用。”但他同时表示:“但该研究成果并不表明乳脂肪吃得越多越好,也不建议人们无限制地摄入乳制品,摄入过多富含脂肪的乳制品会增心脏病和脑卒中风险,并且增加肥胖风险。今后针对乳脂肪与糖尿病预防希望有更多进展。”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美国《科学日报》近日报道,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吃乳制品有助降低心脏病和中风危险。 新研究中,莫纳什大学流行病学和预防医学系名誉教授马克·瓦哈维斯特博士及其同事对近4000名台湾参试者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让参试者每周吃7份奶制品。结果发现,每天吃乳制品会降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中风)死亡风险。 // 专家表示,乳制品可为人体提供多种重要营养物质。一份奶制品相当于1杯牛奶或45克奶酪。
湖南读者张女士问:我发现,如今酸奶包装上的名词五花八门,“益生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名称不下10种。各种各样的“菌”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差别?吃了会对身体产生啥好处? 中国农业大学功能乳品重点实验室博士胡长利答:按照菌种的不同,酸奶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酸奶,仅含有两种法定的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二是益生菌酸奶,除了含有上述菌种外,还含有其他乳酸菌,如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这种酸奶的价格往往也偏高。 //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是“一过性”的保健菌,也就是说,这些菌绝大多数不会进入大肠,不能起到“调整肠道菌群”的作用。而添加到益生菌酸奶中的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还有一些乳酪乳杆菌的菌株,以及其他一些菌株如鼠李糖乳杆菌等,经过长期筛选和科学研究,证明其保健作用比较强,如双歧杆菌在人体肠内发酵后可产生乳酸和醋酸,促进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嗜酸乳杆菌能协助蛋白质消化,在此过程中还产生乳酸、抗生素、及B族维生素等。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这种酸奶可能利于调节人体肠道微生物的平衡。 但益生菌酸奶对身体的好处有多大,尚无法评价。并且益生菌一定要达到足够的活菌数,才能起到足够的保健作用。从研究报告来看,益生菌的数量要达到106甚至108以上,才能有足够的保健活性。现在,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酸奶都会标明其中的益生菌数量,这一点,消费者在选择时要特别留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普通酸奶没有特殊的益生菌,但其营养价值也不能被忽视。如果仅想获得蛋白质、钙和多种维生素,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直接购买普通酸奶即可。
在生活中的健康食品里,酸奶一直倍受喜爱。随着人喜好的变化,很多商家还在酸奶中添加了水果、谷物,让其看起来更健康。 然而,仍然有些不合格的酸奶流入市场,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某品牌酸牛奶,霉菌检出值超标5665倍近期,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一则公告,其中,标称北京吉庆佳商贸有限公司经营的标称北京圣祥乳制品厂生产的一批次“圣祥”无糖酸牛奶(风味发酵乳,180克/瓶,2024/04/18),被检出酵母值超标1.6倍(规定为:<100 CFU/g,检出160CFU/g),霉菌超标5665倍(规定为:<30 CFU/g,检出170000CFU/g)。图源:南方都市报而针对此事,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抽检不合格并不是因为生产问题,而是一些经销商没有在低温条件下储存,所以才导致微生物超标,而“不合格的产品”未流入市场。而该公司并不是第一次因为产品不合格上榜黑名单,目前,相关部门已经进入调查处理。酸奶一直是健康界的宠儿,其广告打的也是遍地都是,宣传文案当中常常出现“维护肠道环境”、“补钙”、“防癌”等字眼,其中防癌一功效,备受关注,酸奶真能担此重任吗?喝酸奶可以防癌,是真的吗?●190多万人的数据发现:常喝酸奶可将患癌风险降低19%酸奶确实对预防癌症有一定的作用。口说无凭,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邓振华教授团队曾对知网中发布的乳制品摄入以及癌症风险之间关系的所有文章(共分析了61项学术研究成果、190多万人的研究数据),发现:发酵乳制品,包括酸奶、奶酪等的摄入和癌症发病风险的降低有一定相关性,其中,常喝酸奶可有效降低19%左右的患癌风险,尤其是膀胱癌、结直肠癌、食管癌等。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和饿了布鲁大学的研究人员,也曾征集了82002瑞典健康居民,对其饮食结构进行调查,在平均9.4年的调查当中有485人被诊断为膀胱癌,而对其饮食记录分析后发现:酸奶的饮用量和膀胱癌的发病率有相关性,每天喝酸奶的人得膀胱癌的几率要低于不喝酸奶的人的0.62倍。此外,大量研究均证实了,常喝酸奶确实有助于防癌。●为什么酸奶能防癌?而对于酸奶为何能降低膀胱癌的发病率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有研究报道,主要是因为酸奶中含乳酸菌等益生菌,对人体有很多的好处,包括刺激黏膜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力、抑制肠道中致病菌的生长并减少毒素发生,进而降低肿瘤的发生。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某些乳酸菌对镉(被世卫组织归类为人类致癌物)有良好的耐受和吸附能力,可以促进镉通过粪便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肝脏和肾脏中的镉含量,起到抗癌的作用。●酸奶不是药,不是仅仅喝一两杯就能达到这些养生防病效果的图源:央视网视频截图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表示:酸奶确实有很多的功效,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注意,酸奶不是药,不是说喝一两天或者几个月就可以达到养生防病效果!需要长期坚持饮用。虽然酸奶对人体有很多的好处,但是市面上的酸奶种类非常多,很多只是打算酸奶的旗号,其实只是乳酸饮料,所以,想要挑到健康的酸奶也是有技巧的哦。如何挑到健康的酸奶??选择品牌酸奶酸奶种类繁多,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买品牌酸奶,相对其他小厂家,大品牌生产的酸奶经过的检验认证更多,质量更有保障。?选蛋白质含量高的购买酸奶时,可以查看一下包装上的成分表,一般蛋白质含量≥2.3%,内容物黏稠或呈冻状,基本就可以断定属于酸奶。而那些蛋白质含量≥1.0%,内容物呈液体状,比较稀,多半就是乳酸饮料,想要酸奶的人注意“绕道而行”。?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酸奶当中糖添加量,一般酸奶当中该成分的含量大概在10%-12%,超出该数值,建议不要买,尤其是要减肥的人。总之,最简单的就是记住一个口诀「二低一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低、蛋白质高。参考资料:[1]《批次酸奶霉菌超标5千多倍,北京圣祥:系经销商储存不当》. 南方都市报 .2024-08-24 1[2]无.每天喝酸奶可防膀胱癌[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2):53-53. // [3]《喝酸奶能防癌?四川大学教授分析了190万人数据,结论惊人!》.保健时报 .2018-12-04[4]《吃酸奶能防癌!后悔没早知道》.浙大一院.2019-11-29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牛奶在营养学上属于碱性食物,经常食用可以补充蛋白质、钙等,还能够平衡身体的酸碱度。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类乳制品,如何正确挑选成为很多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伊利集团乳业技术研究院专家云战友说,选择适合自己的乳制品才更健康。目前乳制品种类非常丰富,包括液体乳、酸奶、乳粉、其他乳制品。其中液体乳又包括全脂乳、脱脂乳、低乳糖乳、发酵乳等;乳粉也包括婴幼儿乳粉、成人乳粉、功能性乳粉;其他乳制品包括炼乳、奶油、干酪、乳饮料等。不同的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乳制品。 比如,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是因为体内缺乏乳糖酶,更适合选用营养舒化奶等提前水解乳糖的牛奶,以缓解喝牛奶时会出现肠鸣、胀气甚至是拉肚子的情况,也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牛奶的营养。 减肥人群可以更多选择低脂的纯牛奶或者酸奶。因为酸奶一方面可以激活肠胃的消化酶,通畅肠道,清除肠道垃圾,调节肠道内菌类,增加益生菌,促进消化和吸收。另一方面还在不增加膳食热量的前提下,增加膳食中钙的摄入量,可以显著减少人体内的脂肪比例,减少发生肥胖的概率。 // 在超市选购牛奶,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检查牛奶包装是否完好,不要购买破包、鼓包的乳制品。 判断牛奶的品质,可以留意包装上的营养成分。目前,国家要求强制执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所有预包装食品包括牛奶都必须注明营养成分。其中,特别需要关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这两项指标含量越高,牛奶品质越好。
我们在市面上经常会看见各种各样的奶制品,但并不是所有的种类都可以称为有健康意义的乳制品,其中有一些奶制品让人很难分辨清晰。在营养师眼里,会将乳制品按健康价值的标准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健康乳制品和其他乳制品。今天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就跟大家讲讲这些乳制品的区别所在,并不是每一个听起来高大上的名字都是值得我们购买的。 首先我们来说健康乳制品,主要包括常见的纯牛奶、脱脂低脂奶、纯酸奶、舒化奶、高钙奶。 纯牛奶:所谓纯牛奶,看配料表中只有“生牛乳”一种。而纯牛奶又分为巴氏奶和常温奶,巴氏奶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鲜牛奶”,配方都一样,只是各自的灭菌工艺不同。 巴氏奶是用巴氏消毒法将牛奶在72-85℃进行消毒,杀死可能含有的致病微生物,但不会破坏乳球蛋白、维生素和大部分的活性酶,保质期一般不超过10天,且需在4℃下冷藏保存。 常温奶:是在135~150℃的超高温下,瞬时消毒的牛奶,高温杀灭全部有害菌,但有益菌也被杀死了。其保质期大多在90天以上,常温保存即可!要说它们谁好,理论上肯定是越新鲜越好!但实际上,营养成分并没有太大区别,只要奶源过关、质控合格,它俩都是好产品,只是满足不同市场需求而已,所以,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购买! 脱脂奶和低脂奶:是通过工艺将牛奶中的脂肪降低或者完全除去,但其营养价值是完全不变的。而全脂奶的脂肪含量为3%左右,低脂奶(半脱脂奶)含脂肪1.0-1.5%,全脱脂奶含脂肪0.5%。这对于肥胖人、老年人来说,选择低脂和脱脂会更好一些! 纯酸奶:就是将牛奶发酵的酸奶,这种酸奶的营养价值和纯牛奶是一样的,只是用发酵工艺将牛奶中的乳糖变成了乳酸,这对于乳糖不耐受者来说是个福音。但纯酸奶在市面上比较少见,更多的是风味酸奶,它则不属于健康乳制品范畴。 舒化奶:听上去蛮高大上,其实就是添加了乳糖酶,把牛奶中的乳糖水解了,适合平时一喝牛奶就闹肚子的朋友们!除了乳糖之外,舒化奶中的蛋白质、脂肪和钙,在营养吸收上并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你平常喝牛奶没什么不良反应,那你就可以合理做出选择。 高钙奶:普通牛奶补钙效果就如此好,那高钙牛奶是不是比普通牛奶效果更好?这是大多数人心中的疑问。的确如此吗?牛奶补钙效果确实好,但并不完全是因为其钙的含量高,而是因为其含有促进钙吸收的蛋白质及维生素D和良好的钙磷比等。人为的往里加钙,先不说量的问题,就单纯说吸收,高钙奶中额外添加的钙是碳酸钙或乳酸钙,和牛奶中本身的钙比起来,吸收率并没那么好。每天1~2杯普通牛奶,再加上饮食中的豆制品,其实完全可以满足我们每天对的钙需求,对高钙奶的需求你则可以斟酌选择。 说完健康乳制品,我们再来说说其他乳制品。 其他乳制品并不是不合格的产品,也不是劣质产品,它们也都符合国家的标准,只不过从健康价值上来说,还是有些差异。但对平时一点都不喝奶的人来说,如果愿意喝其他乳制品其实也还不错。 早餐奶:红枣、燕麦、核桃、花生各种早餐奶,听上去是不是很营养的样子?是不是喝了这样的早餐奶,就相当于同时吃了牛奶、红枣、麦片,或者核桃和花生呢?其实不然,市面上大部分的早餐奶都是这样子的:早餐奶=纯牛奶+水+糖+增稠剂(如瓜尔胶、卡拉胶)、乳化剂(如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甜味剂(如三氯蔗糖)、食用香精等。即使添加红枣、核桃、花生、燕麦等,其量也实在是杯水车薪。 含乳饮料:这些长得很像牛奶,大多会出现在儿童饮品中,其长相好看,口味佳!乍一看,其名字和长相都跟牛奶非常相似,但一看配料表原形毕露。排名第一的是水,第二是白砂糖,第三才是牛奶或奶粉。所以,含乳饮料,并不是牛奶,其营养成分远远都比不上牛奶。 风味酸奶:市面上的酸奶大多属于此类,风味酸奶是对普通酸奶在配料上进行了改变,让它变得更加吸引人。其主要表现在口感更加酸甜,闻起来味道更加丰富,更加有丰富多层次的咀嚼感,包装更加吸引人。当然这也有利有弊,一方面,它的健康价值不如普通牛奶和酸奶,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从来不喝牛奶不喝酸奶,而喝风味酸奶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如何做到每天300克的奶及奶制品的摄入? 首先,可以选择多种奶及奶制品。我们可以选择不同奶源的鲜奶,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酸奶、奶粉等不同形式的奶制品。 把牛奶当做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醒自己每天要摄入足够量的奶及奶制品。 成年人:在早餐喝200~250毫升牛奶,午餐后来一杯酸奶,100~125毫升。 儿童:早餐可以吃奶酪2~3片,或者课间喝一瓶牛奶或者酸奶。 学校食堂:午餐提供酸奶、液态奶等奶制品,鼓励学生或者老师选择奶类食物。 交通不发达地区:喝奶粉就是不错的选择。 乳糖不耐受的人:选择酸奶或低乳糖牛奶。 超重肥胖的人: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或酸奶。 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300克酸奶的血糖负荷为6.9,为低血糖负荷食物。糖友是可以喝酸奶的,尽量选择纯酸奶或者是添加糖较少的酸奶即可。 由此可见,每天保证足量的奶至及奶制品并不难。 还要提醒大家,刚挤出来的牛奶等是不宜食用的,在经过巴氏消毒法或者超过高温瞬时灭菌法进行灭菌以后才可以食用。一般来说,市面上出售的包装液态奶已经经过高压灭菌,可以直接饮用。酸奶也可直接饮用,不用加热,但要注意酸奶的储存条件。 大家可以选择今天喝牛奶,明天就换个口味,喝喝酸奶或者奶粉等,这样既保证不会对奶及奶制品产生厌烦感又可以保证每天充足的奶及奶制品摄入量。
酸奶是以牛奶或奶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奶制品。常喝酸奶有不少好处。所以酸奶是最棒的乳制品零食。下面跟随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酸奶是最棒的乳制品零食 酸奶是以牛奶或奶粉为原料,添加益生菌发酵而成的一种奶制品。常喝酸奶可改善乳糖不耐受、便秘症状,还可改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 挑选:好酸奶仅添加牛乳和益生菌,并且尽量选含糖低的酸奶,而酸奶饮料则以水和白砂糖为主,营养价值较低。所谓风味酸奶就是添加了糖、果粒、谷类、果酱等,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就好。常温酸奶不含有活的益生菌,优选低温酸奶。 吃法:酸奶作为饭后半小时的食物,喝下去,再合适不过。可以是原味的,也可以是加了果粒或者燕麦的酸奶。除此之外,还可以把冷藏的酸奶当基底,做成酸奶沙拉、酸奶松饼、酸奶麦片等,口感都非常好。 提示:酸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否则反而会影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建议每次不超500ml。如果觉得凉,可在常温下放置一会儿再喝或放到温水中温一下,但不要直接加热。 营养分析 1. 酸奶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酸,因而能增强人的消化能力,促进食欲 2. 酸奶中的乳酸不但能使肠道里的弱酸性物质转变成弱碱性,而且还能产生抗菌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 3. 制作酸奶时,某些乳酸菌能合成维生素C,使维生素C含量增加 4. 在妇女怀孕期间,酸奶除提供必要的能量外,还提供维生素、叶酸和磷酸;在妇女更年期时,还可以抑制由于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在老年时期,每天吃酸奶可矫正由于偏食引起的营养缺乏 5. 酸牛奶能抑制肠道腐败菌的生长,还含有可抑制体内合成胆固醇还原酶的活性物质,又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有效地抗御癌症,所以,经常食用酸牛奶,可以增加营养,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及癌症,降低胆固醇。 酸奶除了营养丰富外,还含有乳酸菌,所以具有保健作用。这些作用是: 1.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形成生物屏障,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入侵。 2.通过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促进肠道蠕动及菌体大量生长改变渗透压而防止便秘。 3.酸奶含有多种酶,促进消化吸收。 4.通过抑制腐生菌在肠道的生长,抑制了腐败所产生的毒素,使肝脏和大脑免受这些毒素的危害,防止衰老。 5.通过抑制腐生菌和某些菌在肠道的生长。从而也抑制了这些菌所产生的致癌因子,达到防癌的目的。 6.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乳酸菌可以产生一些增强免疫功能的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防止疾病。 喝酸奶的最佳时间 1、晚上喝酸奶最补钙 12点至凌晨是人体血钙含量最低的时候,有利于食物中钙的吸收,同时晚间12点至凌晨这一时间段中,人体内影响钙吸收的因素较少。 2、使用电脑后喝酸奶防辐效果最明显 酸奶还具有减轻辐射损伤、抑制辐射后人的淋巴细胞数目下降的作用,所以最好是接受辐射之后再喝酸奶。 3、午后喝酸奶最补充精力 酸奶中的酪氨酸对于缓解心理压力过大、高度紧张和焦虑而引发的人体疲惫等有很大的帮助。经过乳酸菌发酵,酸奶中的蛋白质、肽、氨基酸等颗粒变得 微小, 游离酪氨酸的含量大大提高,吸收起来也更容易。午后喝一杯酸奶,可以让上班族放松心情,在整个下午都精神抖擞,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4、饭后喝酸奶对肠胃最好 如果在空腹状态下饮用酸奶,很容易刺激胃肠道排空,酸奶中的营养来不及彻底消化吸收就被排出,饭后喝可以减少刺激,让酸奶在胃中被慢慢吸收,并且能帮助消食。
尽管我们很喜欢奶酪、软饮和咖啡中的奶油,但我们知道不应该吃得太多:乳制品,至少是全脂的,长期以来都与心脏病和其他健康问题有关。但这一联系的研究证据并不一致,最近的两项研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某些类型的乳品可能根本不是敌人。下面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来了解一下。 这项最新研究在《柳叶刀》杂志今天发表的一个新标签中打开了这个链接,发现每天食用三次奶制品的人与那些食用量较低的人相比,心血管疾病和早死率更低。最近的另一项研究在上个月慕尼黑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公布,发现经常吃奶酪和酸奶的人在研究期间死亡的风险比不吃奶酪和酸奶的人要低。 但是,在你把这些发现作为一个借口来掩盖事实之前,考虑所有的事实是很重要的。健康部仔细观察了一下,并与营养学家讨论了真正的底线。 研究表明 乳制品与心脏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疑问:2014年,一项20年的大型研究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的一项新的研究中发现,与那些不喝牛奶的妇女相比,喝大量牛奶的妇女早死的风险增加了一倍。然而,2017年,一项荟萃分析在29项研究的新的研究中打开了这一联系。在《欧洲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发现,食用乳制品与死于心血管疾病或所有原因之间没有联系。 新的《柳叶刀》研究是乳制品的另一个优势专栏:它发现,在21个国家的13万人中,每天食用大约3份乳制品与9年研究期间较低的心脏病(3.5%对较低消费者为4.9%)和死亡风险(3.4%对5.6%)有关。在这种情况下,一份奶制品被认为是一杯牛奶、一杯酸奶、一片奶酪或一茶匙黄油。 即使是每天食用三份全脂奶制品的人,其死亡率和心脏病的发生率也比那些每天食用很少(少于一半)全脂奶制品的人要低。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研究作者写道,“在奶制品消费量低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不应鼓励甚至鼓励乳制品消费。” 还有在电子稳定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的研究(但还没有发表在同行评审的医学期刊上),这项研究涉及24000名美国成年人,平均随访期约为7年。在这项研究中,食用最多乳制品的人在研究期间的死亡风险比食用最少乳制品的人低2%。尤其是对于奶酪,吃得最多的人比吃得最少的人的风险要低8%。 然而,这并不是所有的好消息:那些喝牛奶最多的人死于心脏相关疾病的风险比那些喝牛奶最少的人高4%。 对12项先前研究的荟萃分析基本上证实了这些结果:牛奶消费再次增加了死于心脏病的风险4%。然而,与那些吃得最少的人相比,那些报告食用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和开菲尔)的人死于心脏病的风险要低3%。 这些研究的作者说,他们的研究表明,乳制品的消费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目前限制乳制品消费的指导方针,特别是奶酪和酸奶,应该修改并放宽。然而,同时,仍然不应建议饮用全脂牛奶,尤其是不大量饮用。 这会改变什么吗? 位于西雅图的营养师、营养与营养学学院发言人GingerHultin说,这项研究并没有改变她对奶制品的总体看法。她说,这也不意味着当前的指导方针需要调整。 指出,美国膳食目前推荐“无脂肪或低脂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和/或强化大豆饮料”,作为健康饮食模式的一部分。这些指南认识到乳制品的摄入与改善骨骼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以及降低血压有关。 换言之,我们已经被鼓励吃乳制品,尽管是低脂或无脂的品种,或补充钙强化豆奶,如果我们选择不使乳制品成为我们饮食的一部分。 “吃乳制品有一些明显的营养益处,”胡尔丁说。例如,它们是蛋白质和营养物质的良好来源,如钙、磷和钾。我并不惊讶那些把这些营养素包括在饮食中的人健康状况良好。” 至于有关牛奶与奶酪以及发酵产品的矛盾消息,以及《柳叶刀》关于全脂乳制品的惊人发现,Hultin说,对于不同类型乳制品的影响,或者对于全脂与低脂乳制品的影响,科学还不完全清楚。 因为乳品通常含有很高的饱和脂肪,所以她同意选择低脂食品是明智的,特别是如果你经常食用的话。(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这场争论也没有得到科学的解决,而且低脂食品也不像它们看起来那样健康。) 还说,酸奶和开胃菜可能因为发酵而有额外的健康好处,但“大部分好处可能仍然来自于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营养素。” 健康促进营养编辑辛西娅·萨斯(Cynthia Sass)也同意这一观点,但她补充了一句话:研究“绝对不意味着你应该多吃奶酪,或者如果你吃牛奶,但同时也吃大量的糖、加工过的碳水化合物和很少的蔬菜,你就会受到保护,”她说。(现在或许是时候提一下,虽然《柳叶刀》研究的“高乳制品”组的平均消费量为每天3.2份,但美国的平均摄入量却相当高,超过了每天4份。) 发表在《柳叶刀》研究报告旁边的一篇社论的作者还说,指导方针暂时还不需要改变。他们写道,尽管新的研究表明全脂奶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早期死亡,但这项研究“并不是推荐全脂奶优于低脂奶或脱脂奶的最终批准标志。”他们补充道,读者应该谨慎对待这项研究,“而仅仅把这项研究当作另一项研究。”文献中的证据(尽管是很大的证据)。 如果你不能或不想吃牛奶怎么办? 当然,有些人对乳制品过敏或不耐受,或者出于其他原因选择不食用。“好消息是,强化大豆饮料被认为是一种奶制品替代品,是满足这些营养素的另一种方式,”Hultin说。还有许多其他食物含有钙、钾和奶制品的其他营养素。 她说,Hultin对食用乳制品的建议“确实因人而异”。“乳制品确实营养丰富,但如果你想减少乳制品,也有其他选择。如果你愿意的话,那就好了,但我想谈谈你将如何从奶制品中获得营养。” 如果你选择在你的饮食中加入乳品,SASS建议选择酸奶和少量奶酪,最好是草食和有机的,作为健康整体模式的一部分。如果你不吃牛奶,她补充道,“这项研究并不意味着你需要再加一次。” “底线:影响你心脏健康和寿命的最重要因素是你的整体饮食模式,”萨斯说。无论你是否食用乳制品,一种包括大量蔬菜、新鲜水果、高质量瘦肉蛋白、全食物碳水化合物、抗炎脂肪和最低糖的饮食模式都能提供最好的全面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