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杂志《变应性疾病》上报告说,他们发现在湿疹儿童患者的食物中掺入一种益生乳酸菌有助于减轻其过敏症状。 赫尔辛基大学研究人员在研究中使用的是GG乳酸菌(简称为LGG)。这是一种常用益生菌,可以增进宿主健康及有益于生理机能,并且本身并非病原微生物。 //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230名被怀疑对牛奶过敏的湿疹幼儿分为三组:一组食物中掺入LGG胶囊,另一组食物中加入LGG和其他三种益生菌,第三组食物中加入安慰剂。这些儿童连续服用上述食物4周。 整体分析发现,研究期间这些儿童的湿疹症状减少了65%,但不同组之间并未发现差别。然而研究人员在对体内有某种特定抗体的过敏儿童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LGG胶囊组儿童的湿疹症状比安慰剂组减轻了许多,而混合益生菌组则没有。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说,通过补充益生菌改造肠道内天然细菌环境是一种治疗过敏的新方案。研究表明,这也许对那些食物过敏儿童有很大帮助。
又迎来了流感肆虐的季节,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流感虽然很常见,但因流感死亡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不能忽视流感带来的健康威胁,尤其是孩子、老人、病患等。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系免疫学教授竹田和由准针对R-1乳酸菌促进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化、预防流感的作用进行了介绍。 R-1乳酸菌让人体免疫活性化 所谓的自然杀伤细胞,也称为NK细胞,它能够对流感病毒以及癌细胞发起攻击,而R-1乳酸菌被发现可使NK细胞活性化。在日本山形县和佐贺县进行过一次针对健康老人进行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长期食用含R-1乳酸菌酸奶的老人组与NK细胞数量少并喝牛奶的老人组相比,不但NK细胞更加活跃,且全体患感冒的风险也降低61%。 // 竹田副教授针对自身在2012-13年进行的流感疫苗接种与R-1乳酸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在实验中以顺天堂大学一年级男子新生为对象,每天让他们喝含R-1乳酸菌的酸奶一杯(112毫升),接种流感疫苗后发现,喝过乳酸菌的学生体内抗体的量也更多。 竹田针对实验结果认为“含有R-1乳酸菌的酸奶加强了疫苗的效果”,结合截至目前其他的研究报告得出结论认为“持续食用含有R-1乳酸菌的酸奶能够增强NK细胞的活性,增强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的效果。”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如何治疗便秘,饮食调理便秘无疑是最受推崇的治疗便秘方法。注重饮食的确可以有效帮助缓解、治疗便秘。但饮食治疗便秘却很容易将人导入几个盲点,揭秘治疗便秘的5大饮食误区与便秘者应该多吃的5大食物。 五大饮食误区 一、大吃水果蔬菜 大家都知道蔬菜、水果中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并且水分充足,能有效帮助缓解便秘。但如果食用过多,则会引起胀气和腹痛等症状,对于胃肠功能差的人,如果多吃水果不但不利排便反而会对肠胃造成刺激。 二、多吃香蕉 香蕉能帮助润肠、通便,也是常被用于改善便秘的一款受推崇食物。需知只有熟透的香蕉才具有通便效果,没熟透的香蕉如果食用了不仅不能帮助改善便秘,反而会加重便秘。 三、大量喝茶 许多人都认为喝茶能帮助“清火”,必然也能起到一定改善便秘的作用。其实便秘者并不适宜多喝茶。因为茶具有收敛作用,喝多了反而会加重便秘。建议多喝水即可。 四、吃清淡不吃油 // 许多人都认为导致自己便秘是因为大鱼大肉吃太多,为改善便秘转而吃得特别素。其实便秘者需多吃些油,尤其是香油,能够有效帮助改善便秘,因为油脂有润滑作用。 五、不吃肉 有人认为不吃肉能够帮助缓解便秘,其实不吃肉反而会使便秘加重。这是因为胃肠的运动也是需要动力的,而正常的饮食是保证其正常运转的基础动力,否则体内的废物很难被排出体外。
对于痛风患者而言,火锅一直被视为禁物。其实,这种看法并不正确,今天我给大家讲讲痛风患者吃火锅的要点。 首先,选择食材时应以素食为主,搭配少量肉食,最好不选择海鲜和动物内脏。多数蔬菜水果是低嘌呤食物,尤其是油菜、白菜、胡萝卜、土豆、海带和瓜类等蔬菜,因富含钾元素而具有抑制尿酸沉淀析出的作用。 // 其次,锅底和蘸料要尽量清淡。辣椒、花椒、芥末等调味料会诱发痛风发作,无论是做底料还是蘸料都应尽量少用。 再次,饮料最好选择苏打水,它可以中和尿酸,是痛风患者非常好的饮料。此外,白开水、矿泉水或果蔬汁等饮料也能促进尿酸更多地溶入尿液排出体外。需要提醒的是,痛风患者吃火锅不能饮酒,因为酒精在体内代谢产生乳酸,影响尿酸排出,因此对痛风患者来说,不管白酒、啤酒、红酒、黄酒还是保健酒,都是不能喝的。酸奶因含乳酸较多,也不宜饮用。并且,痛风患者在吃火锅时不要喝火锅汤,也不要用其来煮面,因为其中的嘌呤含量较高。 最后,痛风患者吃火锅时要先涮菜后涮肉,这样不仅有利于控制肉和能量的摄入,还能避免摄入过多的嘌呤,加重痛风症状。
便秘是很多人的难言之隐,以前高发于老年人,而现在年轻人也容易患有此种病症。日本“MSN”网站采访营养专家后撰文指出,有六大类食物能有效预防便秘,平时可以多吃。 芝麻、杏仁等富含镁的食物。日本国立健康营养研究所和女子营养大学联合研究显示,镁摄取量少的人容易便秘。镁具有轻泻、软化粪便的作用,适量摄取有助通便。富含镁的食物还有花生、糙米、核桃、香蕉等。 泡菜、发酵酱油等富含植物性乳酸菌的食物。乳酸菌有调整肠道环境、消除便秘的作用。但乳酸菌分动物性和植物性两类,能起到预防便秘作用的是后者。因为后者比前者耐酸性环境,能活着到达肠道并发挥作用,并且后者在肠道内的存活率是前者的10倍。 芦笋、洋葱等富含寡糖的食物。寡糖又被称为低聚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其聚合度相对较低。研究发现,寡糖能增加母乳的双歧杆菌含量,有助调整肠道环境。富含寡糖的食物还有大蒜、咖啡、玉米、蜂蜜、各类豆制品等。 // 青椒、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在肠道内的维生素C是乳酸菌的食物之一,能增加益生菌数量,从而间接预防便秘。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还有鲜枣、橙子和绿叶蔬菜等。 橄榄油、葵花籽油等富含油酸的食物。油酸有乳化作用,能软化肠内粪便,促进排便。富含油酸的食物还有芝麻、花生、杏仁、核桃等坚果。 粗粮和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食物中膳食纤维分水溶性和不溶性两种,前者能软化粪便,增加肠道益生菌数量,调整人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后者能在肠道内吸水膨胀,刺激肠壁,加快肠道蠕动以及吸附有害物质,并将其排出体外。富含这两种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各种粗粮杂豆,比如糙米、红豆、绿豆、芸豆等,菌藻类食物,如木耳、海带、口蘑等,以及各种水果蔬菜,如西红柿、牛蒡、苹果等。
多项研究发现,喝绿茶有助预防癌症。然而绿茶抗癌机理方面的数据一直较为缺乏。美国《新陈代谢学》杂志最新报道,一项新研究揭示了绿茶中的活性成分改变癌细胞新陈代谢的机理。该物质有助于降低胰腺癌风险。 新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绿茶提取物中的一种抗氧化物(EGCG)具有强抗氧化功效,可阻止肿瘤细胞代谢。EGCG可抑制胰腺癌细胞代谢中的一种至关重要乳酸脱氢酶(LDHA)的作用,进而干扰癌细胞代谢,防止胰腺癌癌变进程、发展及扩散。即EGCG可通过降低LDHA的活性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代谢功能,进而降低胰腺癌风险。 // 这项新研究结果为癌症研究及预防开辟了新途径。在不损害健康细胞的情况下,通过饮食方法控制癌细胞代谢,进而预防癌症。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酸奶和水果中的两种物质可以抑制神经细胞持续减少,这一发现为帕金森氏症防治研究带来新线索。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日前发表公报说,在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脑黑质中,神经细胞的能量来源——线粒体停止工作,致使神经细胞逐渐衰亡。 德国研究人员选取线粒体已“停工”的线虫细胞及培养皿中的人体神经细胞为研究对象,向其中加入D-乳酸盐和乙醇酸。结果发现,神经细胞因能量大减而衰亡的现象受到抑制,一些神经细胞逐渐恢复活力。 // 参与研究的专家指出,D-乳酸盐和乙醇酸分别自然存在于酸奶和未成熟的水果中,便于获取。但由于这两种物质促使线粒体“停工”的衰亡神经细胞恢复活力的具体机制尚不明了,因此不能简单认为多喝酸奶或吃没熟的水果可以防治帕金森氏症。 不过,上述发现为医学研究人员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D-乳酸盐对于健康的作用以及富含D-乳酸盐奶制品的保健作用,可望成为有价值的科研方向。
当两个“意气相投”的小伙伴相遇,常会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被营养学家广泛推荐的发酵食品即产生于某些菌种与恰当食材的这种奇妙相遇。好菌和好食材是如何相遇的,相遇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乳酸菌+牛奶=酸奶、奶酪 酸奶和奶酪是典型的乳类发酵品,是乳酸菌作用于牛奶后的产物。 相遇:4000多年前。酸奶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也有人认为,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居住在土耳其高原的古代游牧民族就已经学会制作和饮用酸奶了。经过多年来的研究筛选,如今人们确定了更好的菌种,并将其加入酸奶,成就了相对更好的保健价值。 奇妙变化:矿物质利用率提高,B族维生素增加。牛奶发酵时,其中的乳糖等成分被水解成小分子,可溶性的磷和钙增加,这些变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不会对乳糖不耐受人群产生不良影响。此外,乳酸菌会促使奶品合成一些B族维生素,营养价值更高。酸奶,特别是添加了活性益生菌的酸奶有调整肠道菌群的作用,且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与酸奶类似的奶酪也有此保健功能。 相处:活菌性酸奶要低温保存,奶酪应选低盐的。超市售卖的酸奶大部分都加入了较多糖,因此食用应控制量,最好每天不超过两杯或购买无糖的酸奶;购买含活性益生菌的酸奶时,则要注意低温保存,否则无法保证菌的活性。如果自制酸奶,建议购买超高温灭菌奶做原料奶,容器应提前进行热烫处理,以免感染杂菌。奶酪经过沥干浓缩之后,蛋白质、脂肪和钙等矿物质的含量更高,但其盐含量也往往更高,购买时尽量挑钠含量低的产品。 醋酸菌+粮食=醋 做醋的原料很多,比如欧美国家以酒精酿造的酒精醋和以葡萄、苹果酿造的水果醋最为流行;但在我国,自古以来都是由谷物酿醋,如高粱、大麦、大米、小米、糯米、玉米等。 相遇:3000多年前。我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酿醋历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周礼》中已有关于酿造醋的记载,春秋战国时已有专门酿醋的作坊。到了唐代,醋开始普遍使用,并出现了以醋作为主要调味的名菜,如葱醋鸡、醋芹等。 奇妙变化:淀粉和蛋白质被分解,产生大量有机酸。醋酸菌可以将粮食中的淀粉分解成简单的糖类,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和肽,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带来鲜美的风味。醋对人体有多种好处,比如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吸收,增加食欲,并对降血糖和降血压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此外,醋还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 相处:不要空腹吃醋,选择醋酸含量≥3.5克/100毫升的产品。醋的酸度较高,最好别空腹吃,胃酸分泌过多的人也要少吃。优质醋呈棕红色或褐色(米醋为玫瑰色、白醋为无色)、澄清、无悬浮物和沉淀物,质量差的醋颜色可能会过深或过浅,且有不正常的沉淀物。另外,要关注产品标签上的醋酸含量,选择醋酸含量≥3.5克/100毫升的产品。 霉菌+豆制品=腐乳、豆豉 “豆腐裹金绸,取水岩中流,宝方宫迁传,菌群罩在头。”这是古时流传的关于腐乳的一则民谣。而在现代,包括豆豉、腐乳等在内的豆类发酵制品也受到营养学家的推荐。 相遇:北魏时期。腐乳为我国特有的发酵制品之一。早在北魏时期的古书上就有“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之说。至明朝嘉靖年间,绍兴腐乳就已漂洋过海,远销东南亚。 奇妙变化:大豆异黄酮活性增加。本就富含蛋白质和钙的豆腐,经霉菌发酵后,大分子蛋白质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更易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利用。此外,豆制品发酵后,大豆异黄酮的活性增加,并产生了一些原来没有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B12等。 相处:腐乳每天最多吃一块。豆类发酵制品大多含盐较高,吃的时候要适量,腐乳每天最多一块,高血压和心脏病病人尤其应该注意。 乳酸菌+蔬菜=泡菜、酸菜 韩国人用辣椒、蒜头及盐保存各时节的蔬菜,没想到为有益菌制造了好环境,制成了被他们奉为“国宝”的泡菜。我国的四川泡菜、东北酸菜也与此类似。 相遇:北魏时期。无论泡菜或酸菜,制作初衷都是为了延长蔬菜的保存期。早在我国北魏的《齐民要术》中就已经详细介绍了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腌渍酸菜的多种方法。 奇妙变化:草酸被分解,生成新的有机酸。发酵后,蔬菜中的草酸等被分解,蛋白质水解后产生了有鲜味的肽和氨基酸。同时还生成了新的有机酸。此外,乳酸菌可有效抑制“坏”菌的滋生,促进胃肠中胃蛋白酶的分泌,有助维持肠道的健康环境,减少便秘。制作泡菜所需的大蒜、辣椒还有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的作用,对避免肥胖有一定帮助。酸菜则具有一定的开胃、降脂效果。 相处:一周以内的酸菜不要吃,胃酸过多的人要少吃。蔬菜在发酵初期,亚硝酸盐会大量增加,会对健康有害。因此,要避免食用发酵一周内的泡菜和酸菜。蔬菜发酵后的有机酸会刺激胃酸,胃酸多的人也要少吃。 酵母菌+水果=果酒 水果本身的糖分被酵母菌发酵成为酒精的酒就是果酒。果酒里最有名的是葡萄酒,但如今酿造果酒的原料水果几乎什么都有,如杨梅、蓝莓、李子、樱桃等。 相遇:6000多年前。果酒中最有名的当属葡萄酒,它起源距今至少6000年前。葡萄果粒成熟后落到地上,果皮破裂,渗出的果汁与空气中的酵母菌接触一段时间后,葡萄酒就产生了。 // 奇妙变化:抗氧化物的利用率提高。水果发酵后仍能够保留水果中几乎全部的营养,并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具体来说,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另外,原本难以消化的果皮和籽中丰富的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也溶入果酒中,变得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与其他酒类相比,果酒对于保护心脏、调节女性情绪的作用也更明显一些。通常认为,红葡萄酒有助预防心血管疾病;山楂酒能助消食健胃;苹果酒能软化血管、降脂减肥;梅子酒能解暑开胃。 相处:喝时应限量,最好不要自制果酒。果酒虽然保健功能很多,但是仍然含有酒精。成年男性一天不要超过250毫升,女性不要超过150毫升。喝时尽量避免空腹,喝前可以吃点饼干或者蔬菜沙拉等。家庭自酿果酒存在很多困难和食品安全隐患,如没有经验,建议最好不要轻易尝试。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看起来很相似的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和酸乳,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的营养价值不能同酸奶相提并论。可以说,乳酸菌饮料并非真正的“奶”,不建议广大消费者用乳酸菌饮料来代替牛奶或酸奶。 多数乳酸菌饮料含有食品添加剂,添加剂的量即使是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一般也不建议长期食用,因为会对身体肝脏不利。肝脏每天要分解酶来消化营养物质,如果身体里有了添加剂,肝脏就要制酶来专门解毒。这样一来,肝脏如果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就容易出问题。 选对酸奶效果翻倍 超市中,酸奶及其相似产品品种琳琅满目,“乳酸菌奶”、“酸乳饮料”等名词常常让我们眼花缭乱,那我们该如何选择酸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 1. 优选纯酸奶而非果粒酸奶 果粒酸奶综合了酸奶和水果的营养价值,会更健康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少量的果粒起不到多少营养作用。这类产品如果香气过于浓郁,大多是来自香精。3岁以下的幼儿更应选择纯酸奶,不要选加果粒、果汁的产品。因为果粒对于幼儿来说有呛入气管的危险。幼儿的解毒能力远不及成年人,没有任何添加剂的酸奶对幼儿来说才是最健康的。 2. 按不同人群选择不同酸奶 // 酸奶很容易消化,营养价值高,除了极少数对牛奶蛋白过敏的人,从1岁以上幼儿到老年人都可以食用。高血脂的中老年人可以选低脂酸奶;糖尿病人,选择无糖酸奶最为放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喝脱脂酸奶未必更健康,因为牛奶中的抗癌物质和维生素A、D也都在乳脂中。除非有医嘱,对健康人来说,建议选择全脂酸奶。 3. 尽量选择出厂日期离现在最近的酸奶 在4℃以下,酸奶的保鲜期大约为21天,即使在冰箱里冷藏,放久之后,乳酸菌还是会逐渐死去。酸奶的很多保健作用都是活乳酸菌带来的,所以久放的酸奶虽然营养价值没变,但酸奶的保健作用会大打折扣。所以,买酸奶时看出厂日期,尽量选择1周内出厂的酸奶会更好。
按照菌种的不同,酸奶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酸奶,仅含有两种法定的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二是益生菌酸奶,除了含有上述菌种外,还含有其他乳酸菌,如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这种酸奶的价格往往也偏高。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是“一过性”的保健菌,也就是说,这些菌绝大多数不会进入大肠,不能起到“调整肠道菌群”的作用。而添加到益生菌酸奶中的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还有一些乳酪乳杆菌的菌株,以及其他一些菌株如鼠李糖乳杆菌等,经过长期筛选和科学研究,证明其保健作用比较强,如双歧杆菌在人体肠内发酵后可产生乳酸和醋酸,促进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嗜酸乳杆菌能协助蛋白质消化,在此过程中还产生乳酸、抗生素、及B族维生素等。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这种酸奶可能利于调节人体肠道微生物的平衡。 但益生菌酸奶对身体的好处有多大,尚无法评价。并且益生菌一定要达到足够的活菌数,才能起到足够的保健作用。从研究报告来看,益生菌的数量要达到106甚至108以上,才能有足够的保健活性。现在,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酸奶都会标明其中的益生菌数量,这一点,消费者在选择时要特别留意。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普通酸奶没有特殊的益生菌,但其营养价值也不能被忽视。如果仅想获得蛋白质、钙和多种维生素,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直接购买普通酸奶即可。 肠胃不好怎么喝酸奶 // 1.在室温下放置一小会儿或者用手焐热一会儿再喝。 2.口腔加热。在吃凉食物的时候,不要马上下咽,在嘴里含一会儿再咽。
近日有媒体报道,市场上所销售的常温乳酸菌饮品中并不具备乳酸菌群,本身营养价值很低,等同于“糖水”,引起了社会关注。对此,乳业专家宋亮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技术水平并不能使乳酸菌饮料在常温下保证乳酸菌的成活,因此,常温乳酸菌饮料里基本不含有乳酸菌成分,且成本比低温乳酸菌饮料低很多。 常温乳酸菌饮料中有乳酸菌吗? 目前市场上除了低温冷藏的乳酸菌产品外,常温保存的乳酸菌产品种类也是五花八门,纷纷打出“促进胃动力”、“调节肠道健康”等营销概念,让前来购买的消费者眼花缭乱。据了解,低温冷藏的乳酸菌产品保质期多为30天,且要求冷藏条件为2至10°C,而常温乳酸菌饮品的保质期多在6个月左右,两者工艺不同,价格却大致相当。 “常温乳酸菌饮料里面基本不含有乳酸菌成分,主要仅有一些益生元,只能对肠胃消化起到一定作用。”宋亮表示,常温乳酸菌饮料产品最大的问题是能不能在常温条件下保证乳酸菌的成活,而这一点从目前的技术上来讲是比较难实现的。 此外,宋亮指出,无论从储藏、运输、配送到上架的全程冷链,还是对饮料中乳酸菌的活性保存,低温乳酸菌饮料都需要很高的成本,因此,在价位相当的情况下,常温乳酸菌饮料的成本实际上比低温乳酸菌饮料低很多。 应该如何购买优质乳酸菌饮料? 由于外观、售价、营销概念均十分相似,消费者在超市购买时往往无法对常温与低温乳酸菌饮料加以区分和辨别。那么到底该如何购买优质的乳酸菌饮料呢? 宋亮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消费者在购买乳酸菌饮料时应注意观察三个方面:第一,看瓶身上标明的乳酸菌含量是多少;第二,看瓶身上标明的储存温度;第三,注意看标明的饮用条件。 “低温乳酸菌饮料对于人类肠胃有一定的调节功能,但在饮用的过程中,活的乳酸菌进入我们的口腔和胃里,很大一部分会被口腔和胃黏膜杀死,最后只有小部分存活下来的乳酸菌才能对进入肠道,对人体产生效用。”宋亮指出,在低温条件下保存效果越好,乳酸菌存活下来越多,乳酸菌饮料对人体的调节作用就会越好。 宋亮表示,与酸奶相比,低温乳酸菌饮料对于促进肠道消化吸收的效果更佳。但好的酸奶除了对肠胃有促进消化作用之外,还对胃部具有调理、养护的功能,在这一点上优于乳酸菌饮料。 哪些人群适合饮用乳酸菌饮料? 宋亮表示,青少年运动量比较大,可以适当饮用乳酸菌饮料,但不能过量。“饮用过量会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容易使青少年出现饮食过旺的问题,对正常生理机能造成影响。按照正常标准来讲,一天喝一瓶100毫升的饮料就足够了。” // 哪些人群更适宜饮用乳酸菌饮料呢?宋亮认为,年轻女士和上班族这部分群体饮用乳酸菌饮料的效果最佳。“现在很多年轻人坐在电脑前面不运动,肠胃蠕动比较慢,喝乳酸菌饮料可以帮助消化。” 宋亮建议,婴幼儿和中老年人不宜多饮用乳酸菌饮料。“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含乳酸菌的婴幼儿奶粉,乳酸菌能帮助消化,但我们还是要培养婴幼儿自己的消化功能,因此不建议食用乳酸菌。中老年人消化机能下降,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可适当饮用一些,但饮料太凉,含有很多糖分,因此中老年人喝一小杯有固有蛋白并含乳酸菌的酸奶,效果要更好。”
近日有媒体报道,市场上所销售的常温乳酸菌饮品中并不具备乳酸菌群,本身营养价值很低,等同于“糖水”,引起了社会关注。对此,乳业专家宋亮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技术水平并不能使乳酸菌饮料在常温下保证乳酸菌的成活,因此,常温乳酸菌饮料里基本不含有乳酸菌成分,且成本比低温乳酸菌饮料低很多。 常温乳酸菌饮料中有乳酸菌吗? 目前市场上除了低温冷藏的乳酸菌产品外,常温保存的乳酸菌产品种类也是五花八门,纷纷打出“促进胃动力”、“调节肠道健康”等营销概念,让前来购买的消费者眼花缭乱。据了解,低温冷藏的乳酸菌产品保质期多为30天,且要求冷藏条件为2至10°C,而常温乳酸菌饮品的保质期多在6个月左右,两者工艺不同,价格却大致相当。 “常温乳酸菌饮料里面基本不含有乳酸菌成分,主要仅有一些益生元,只能对肠胃消化起到一定作用。”宋亮表示,常温乳酸菌饮料产品最大的问题是能不能在常温条件下保证乳酸菌的成活,而这一点从目前的技术上来讲是比较难实现的。 此外,宋亮指出,无论从储藏、运输、配送到上架的全程冷链,还是对饮料中乳酸菌的活性保存,低温乳酸菌饮料都需要很高的成本,因此,在价位相当的情况下,常温乳酸菌饮料的成本实际上比低温乳酸菌饮料低很多。 应该如何购买优质乳酸菌饮料? 由于外观、售价、营销概念均十分相似,消费者在超市购买时往往无法对常温与低温乳酸菌饮料加以区分和辨别。那么到底该如何购买优质的乳酸菌饮料呢? 宋亮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消费者在购买乳酸菌饮料时应注意观察三个方面:第一,看瓶身上标明的乳酸菌含量是多少;第二,看瓶身上标明的储存温度;第三,注意看标明的饮用条件。 “低温乳酸菌饮料对于人类肠胃有一定的调节功能,但在饮用的过程中,活的乳酸菌进入我们的口腔和胃里,很大一部分会被口腔和胃黏膜杀死,最后只有小部分存活下来的乳酸菌才能对进入肠道,对人体产生效用。”宋亮指出,在低温条件下保存效果越好,乳酸菌存活下来越多,乳酸菌饮料对人体的调节作用就会越好。 宋亮表示,与酸奶相比,低温乳酸菌饮料对于促进肠道消化吸收的效果更佳。但好的酸奶除了对肠胃有促进消化作用之外,还对胃部具有调理、养护的功能,在这一点上优于乳酸菌饮料。 哪些人群适合饮用乳酸菌饮料? 宋亮表示,青少年运动量比较大,可以适当饮用乳酸菌饮料,但不能过量。“饮用过量会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容易使青少年出现饮食过旺的问题,对正常生理机能造成影响。按照正常标准来讲,一天喝一瓶100毫升的饮料就足够了。” // 哪些人群更适宜饮用乳酸菌饮料呢?宋亮认为,年轻女士和上班族这部分群体饮用乳酸菌饮料的效果最佳。“现在很多年轻人坐在电脑前面不运动,肠胃蠕动比较慢,喝乳酸菌饮料可以帮助消化。” 宋亮建议,婴幼儿和中老年人不宜多饮用乳酸菌饮料。“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含乳酸菌的婴幼儿奶粉,乳酸菌能帮助消化,但我们还是要培养婴幼儿自己的消化功能,因此不建议食用乳酸菌。中老年人消化机能下降,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可适当饮用一些,但饮料太凉,含有很多糖分,因此中老年人喝一小杯有固有蛋白并含乳酸菌的酸奶,效果要更好。”
中国农业大学功能乳品重点实验室博士 胡长利 每天饮用一定量的酸奶,不但能加速胃肠蠕动,有益肠道健康,还能补充钙质,预防骨质疏松。可如今市面上酸奶种类繁多,到底哪种更好呢?本期,教给大家一些酸奶选购的技巧。 选择低温冷柜的产品。很多超市搞促销活动,将酸奶直接置于常温下出售。然而,在这种储存条件下,酸奶中的乳酸菌活性会降低,而且里面可能存在的杂菌也会生长,从而导致酸奶变质。在购买酸奶时,一定要用手感受一下其温度,若感觉不到凉意,就不要买。 选择蛋白质含量≥2.3%的产品。市面上很多带有酸奶字样的产品仅仅是酸奶口味的饮料,并不具有酸奶的保健价值。真正的酸奶蛋白质含量通常在2.3%~2.8%之间。此外,酸奶的脂肪含量高则饱腹感强,因此对于儿童少年和青年人来说,只要没有肥胖症,无须顾虑其脂肪含量。高血脂的中老年人可以选择低脂酸奶。不加糖的酸奶升高血糖非常缓慢,因此糖尿病人也可食用酸奶,但应选择无糖酸奶。 // 优选没有香精和色素的纯酸奶。现在酸奶口味和颜色多样,除了因为添加水果或果酱外,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来自香精和色素。不要给儿童选购此类酸奶,健康的成人也要尽量少喝。从果粒酸奶中摄取水果营养不太现实,还不如抽几分钟时间吃个新鲜水果。 买益生菌酸奶要选标有菌数的。从菌种上来讲,现在酸奶主要分为益生菌酸奶和普通酸奶。益生菌酸奶除了具有普通酸奶的营养价值外,其中含有的活性乳酸菌还有利于调节人体肠道微生物的平衡。但益生菌一定要达到足够的活菌数,才能起到足够的保健作用。从研究报告来看,益生菌的数量要达到106甚至108以上,才能有足够的保健活性。现在,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酸奶都会标明其益生菌数量,消费者在选择时要特别留意。
“我只是想买些酸奶而已,但五花八门的‘酸奶’品种真让人难以选择。”这是很多消费者目前的困惑。记者在北京多家超市调查时发现,如今的酸奶市场可谓异彩纷呈,除了之前一直受欢迎的“原味酸奶、果粒酸奶等种类,许多品牌都有了自己的“洋名”风情酸奶:“欧式酸奶酪”、“法式布丁”、“酸奶凝酪”、“希腊酸奶”等。这些产品包装精美,被放在货架最显眼的位置,售价也比其他酸奶贵了不少。 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看来,现在市面上的新词汇确实很多,让消费者迷惑。她说,选酸奶不要被名字干扰,主要观察包装上的“产品类别”一项,上面写着“发酵乳”,就是真正的酸奶。如果酸奶里加了奶、糖、发酵菌种和增稠剂以外的配料,它就叫做“风味发酵乳”,比如加了果汁、果粒、麦芽、杂粮、椰果的大部分酸奶产品都是风味发酵乳。至于包装正面的名称,无论如何新颖,都是企业给自己的产品起的好听名字,无非是为了区别于其他类似产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需要提醒的是,无论布丁也好,慕斯也好,都是含奶的甜点,不属于酸奶类型。它们的特点是蛋白质低于普通酸奶,而脂肪比普通酸奶高得多,甚至可达6%~8%(普通酸奶不超过3%),糖分也相当足。在营养价值方面,都比正常的酸奶低得多。 // 范志红表示,对于号称是外国类型的酸奶,不妨看一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比较一下它们的蛋白质含量。有些产品蛋白质含量可高达6%,而有些只有2.5%,完全不比传统产品强。再看看碳水化合物含量,正常应当是11%~12%,有些产品甚至会高达15%左右。如果从健康角度考虑,建议大家还是购买那些蛋白质高、脂肪不高、碳水化合物不高的产品。 还有很多人会选择“活乳酸菌饮料”,实际上活乳酸菌饮料和酸奶不是一类产品。范志红表示,饮料是指水多而奶少,它们的主要好处就是提供大量的活乳酸菌。室温下销售的“乳酸菌饮料”不值得喝,因为室温保存时有益菌会很快死掉。 如果消费者并不想要乳酸菌,而是打算增加蛋白质、钙和各种维生素,那就不值得买这类产品了。因为活乳酸菌饮料中的蛋白质和钙含量只有普通酸奶的1/3,糖分又高,远不如直接喝普通酸奶。
各位细心的市民如果注意观察,现在各大超市的酸奶柜台上,众乳品厂商纷纷将“益生菌”纳入到自己的产品视线中,伊利LGG益生菌、光明e+益生菌、蒙牛LABS益生菌群的酸奶新名称近来已呈“铺天盖地”之势。添加了“益生菌”的酸奶似乎已成为选购酸奶的不二选择。但是,酸奶中这些形形色色的菌种到底是什么,究竟有什么特殊功能?是否适合每一位消费者?究竟该如何选酸奶? 其实在国外,添加“益生菌”的乳制品早已进入千家万户,使用乳酸菌发酵的乳制品都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比如,有的具有降低胆固醇功能,有的具有降低血压功能,有的具有治疗糖尿病功能。为此,中国乳制品行业专家宋昆冈建议,要挑适合自己的酸奶。 宋昆冈表示,一般使用乳酸菌发酵的乳制品都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经过对这些菌种的筛选和研究,发现了功能更广、效果更明显的菌株。比如:具有降低胆固醇功能的菌种、具有降低血压功能的菌种、具有治疗糖尿病功能的菌株等。科学界把这些能促进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对人体起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统称为“益生菌”。 目前市场上的“益生菌”酸奶品牌五花八门,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 首先要选择企业实力强的大品牌。因为,这些企业信誉度高,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的产品。目前在市场上,伊利集团,光明集团等,都是具有优良传统的强大酸奶品牌。 其次,益生菌的种类和含量也不容忽视。一般来说,国内酸奶市场刚出厂的产品中含有50至100亿个活性菌,但由于菌类品质的差异化,一些产品在出厂一段时间后,产品中所剩下的能够调节胃肠功能的益生菌已经不多了。 有关专家指出,嗜酸乳杆菌在两周后,活菌数量就降为原来的25%(不同菌株有所不同)甚至更低。4周后活菌数降为原来的10%以下。消费者在选择酸奶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益生菌酸奶的相关品性。这里有一款酸奶产品特别值得关注,它就是LGG酸奶。LGG是芬兰维利奥有限公司的产品之一,是全球益生菌中研究最多、最彻底的一种益生菌,在调整和改善胃肠道功能、预防和减少腹泻、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龋齿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作用。与其他酸奶产品相比,LGG有很强的耐胃酸、胆汁特性能够以活体状态进入胃肠道,并进行定殖。因为LGG可以几乎全部以活体状态通过人体胃肠道,并在肠道内进行定殖。实验证实,在PH3.0—7.0条件下,LGG在胃中4小时活菌数几乎没有变化。 目前在中国大陆,只有伊利集团独家拥有对LGG益生菌的使用权。 // 第三,要注意酸奶的生产日期。酸奶是一种低温冷藏产品。提到乳酸菌发酵酸奶,乳酸菌可以是活性的,也可以是非活性的;而益生菌酸奶的最大特点就在一个“活”字上。益生菌酸奶从生产、制作到销售等过程中必须保持冷链保存,并且在保质期内要保持一定的活菌数,才称得上保证质量,才能更好地增进人体健康。 目前中国还没有益生菌活性酸奶的标准,对益生菌产品的保质期和贮存条件也未做明确规定。所以,消费者在选购益生菌酸奶时一定要关注生产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