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来临,不少朋友都在考虑喝什么饮料,做什么美食。若论营养和健康,自然是酸奶最为理想,它不仅能够提供大鱼大肉中没有的钙,还能保护胃黏膜,喝酒之前饮用最为理想。不过,也有另一些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天气越来越凉了,喝那冰箱中拿出来的酸奶,肚子实在不舒服。如果加热喝呢?又怕杀死了珍贵的乳酸菌。真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好生为难。 我以前推荐的解决方法,是把酸奶拿出来放一会儿,接近室温之后再喝。但还是有朋友说,她只愿意喝热的饮品,室温也不舒服。昨日灵感突至,找到了一个既能保全乳酸菌,又能让酸奶温热饮用的好方法—— 先取一杯普通牛奶(200克),或者豆浆也可以,倒进大碗当中,用微波炉把它加热到60-70度(比较烫手但还能短时间接触),或者用锅加热到相应温度(冒热气而离沸腾还有一段距离的状态)。这样做是为了杀菌,也是为了提高奶的温度。 把1小盒酸奶(100克)从冰箱里拿出来,直接倒入热牛奶或热豆浆(或者杏仁露椰汁之类也可)当中,很快搅匀。这时候,热牛奶遇到冷酸奶,温度就会降下来,大约到40多度。这正是其中乳酸菌发酵的合适温度,所以菌不会大批死亡,而是会活化增殖。 如果喜欢喝乳酸菌饮料(那种活菌数特别高的饮料),也可以采取类似方法。不过,因为这种饮料中含有较多的酸,牛奶会因此形成凝聚的小团块,但这种现象并不会影响消化吸收,就像酸奶形成块是一样的道理。 // 如果想把这种乳酸菌奶多温一会儿,其实也很简单,放在热水当中,或者放在电饭锅中,用“保温”状态,可以再保存二三十分钟。 这种温热的“乳酸菌奶”,既有牛奶的营养,又保留了酸奶的活菌。最好的地方是,它喝起来温热可口,那些怕冷、容易腹泻的人都可以放心饮用。由于市售酸奶中事先都加入了糖,所以这种乳酸菌奶有淡淡的甜味,国人更容易接受。 假如自己想增加甜味,可以再加红糖调制,增强暖身效果。若愿意加一点姜汁、橙皮油、玫瑰酱、桂花糖之类,还可以做出风味迷人的浪漫效果来。节日期间,不妨试一试哦!
酸奶是越酸越好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明白牛奶是怎样变酸的。 加入牛奶中的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等物质,牛奶会变成有酸味的酸奶。正常出厂的酸奶,因为添加了糖或甜味剂,其酸甜度搭配得当,口感很好。但随着酸奶放置时间的延长,乳酸菌会缓慢生长,酸奶酸度也缓慢增加,但在低温存储环境下,保质期内的酸奶酸度都是可被人体接受的,其乳酸菌的活性也保持较好。但酸奶的酸度是有限度的,如果酸奶在储存、物流过程中脱离了冷链,如被搁置在室温或者户外环境下,乳酸菌会迅速繁殖而导致酸奶酸度增加,并且超出可接受范围,这样的酸奶口感会很酸,而且乳酸菌活力下降,乳蛋白变性程度增加,不利于人体吸收,也不利于肠胃健康。因此,酸奶并非越酸越好。 购买酸奶时,一定要选择放置在低温冷柜中的产品,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新鲜安全。如果购买接近保质期的促销产品,切不可贪图便宜大量购买,避免食用过期酸奶。由于购物途中,酸奶短暂脱离冷链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回家后应尽快饮用或放入冰箱,避免长时间放置在室温下。 虽然牛奶中也含有很高的钙,但与它比起来,酸奶中所含的乳酸与钙结合,更能起到促进钙吸收的作用。一般来说,饭后30分钟到2个小时之间饮用酸奶效果最佳。但是,中医建议,要想发挥酸奶补钙的最大功效,酸奶要在晚上喝最好。 原因: 1、晚间12点至凌晨是人体血钙含量最低的时候,有利于食物中钙的吸收。 // 2、晚间12点至凌晨这一时间段中,人体内影响钙吸收的因素较少。 小贴士: 晚上喝酸奶时一定要记住,酸奶中的某些菌种及酸性物质对牙齿有一定的损害,喝完后应及时刷牙或漱口。另外,如果在空腹状态下饮用酸奶,很容易刺激胃肠道排空,酸奶中的营养来不及彻底消化吸收就被排出,饭后喝则可减少刺激,让酸奶在胃中被慢慢吸收。
对于各种酸奶产品打着益生菌的名号,宣称可以改善肠道的问题,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中山大学教授何志谦曾指出,市面上的益生菌宣传存在夸大功效的现象。 乳酸菌概念五花八门 宣传夸大功效 目前市场上乳酸菌概念产品五花八门,优益C等活性乳酸菌也深得健康时尚达人的喜爱。以“肠活动,常年轻”为宣传标语的优益C在2012年取得了三位数增长。这些益生菌真的像广告宣传的那样神奇吗?乳酸饮料里的配料表里,除了水、白砂糖、脱脂奶粉等,还分别列着各种“菌”,如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这些菌让消费者眼花缭乱,连专家都直呼看不懂。 蒙牛优益C活性乳酸菌乳饮品所含菌种是副干酪乳杆菌。2005年,蒙牛乳业与全球顶级的乳品工业用菌种和酶供应商丹麦科汉森(CHANSEN)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在益生菌的研制、使用及新产品开发方面正式结成战略联盟伙伴关系。根据协议,科汉森公司将向蒙牛乳业专门提供特别适合中国人肠道特征研发的最新菌种产品——LABS益生菌群。据悉,LABS益生菌群包含四种益生菌:L-保加利亚乳杆菌、A-嗜酸乳杆菌、B-双歧杆菌、S-嗜热链球菌 据蒙牛官网资料显示,活力C菌,全名LPC-37益生菌,是活性干酪乳杆菌的一种。来自丹麦著名菌种公司科汉森,更被美国菌种保藏中心荣誉收藏。经过72小时长效发酵工艺,菌种活性更强、更稳定,能直达肠道并保持良好活力。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表示,如果乳酸菌饮料选用的不是很优质的益生菌,在经过胃部高酸区到达肠道的过程中,基本上70%甚至80%的益生菌就都已经被杀死了。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范瑞曾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市面上绝大部分的乳酸菌饮料,虽然宣称自己含有多少益生菌,但这些益生菌到了人体的肠胃道之后,在胃酸的作用下,能到达肠里的已经不多。益生菌一旦被杀死,乳酸菌饮料就像糖水一样,因为死菌是不会清理肠道的。 此外,乳酸菌的生存条件也很苛刻,但相关公司对乳酸菌饮料的运输、贮存条件说明都十分简单。蒙牛优益C产品包装上仅笼统标明“2℃~6℃冷藏,高于6℃存放,可能导致活菌数减少”,并未给出在各种温度下益生菌的衰亡速度数据,且益生菌在进入肠道前要经过胃内的高酸区,有多少益生菌能活着进入肠道区也没有数据可供参考。 蒙牛乳业在广告中强调活力C菌活性更强,能直达肠道,显然有欺诈之嫌。因为食物首先要进入胃部,然后才能进入肠道。活力C菌经过胃部高酸区幸存比例有多高,消费者无从知晓。 乳酸菌饮品蛋白质含量远低于酸奶牛奶 看似相似的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和酸乳,其实并不是一回事。乳酸菌饮料营养价值不能同酸乳相提并论的,而且乳酸菌数量标准不一。有关人士表示,乳酸菌饮品非真正的“奶”,不建议消费者用乳酸菌饮料代替牛奶、酸奶来代替奶制品长期饮用。 乳酸菌饮料是经过调配加水加糖加添加剂后的酸奶。“乳制品核心就是蛋白质含量,乳酸菌的蛋白质含量远低于牛奶。”乳制品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一瓶300ml的伊利活性乳酸饮料每100ml蛋白质含量为1.0g,340ml蒙牛优益C原味每100ml的蛋白质含量为1.1g,比较热销的养乐多活性乳酸饮品每100ml的蛋白质含量也只有1.2g。而一般的酸奶每100ml的蛋白质含量在2.6g左右,鲜奶的蛋白质含量更高,光明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为每100ml3.0g。 对于如何区分乳酸菌饮料与酸奶,专业营养师陈胜兰表示,若配料中有水的成分则为乳酸菌饮料,因为酸奶里面是不加水的。同时,相关专家也建议消费者不要用乳酸菌饮料代替牛奶、酸奶而长期饮用,尤其是孩子。 乳酸饮料过大于功 或对肝脏不利 乳酸饮料品牌和种类越来越多,但专家并不建议饮用。国家一级营养师许少雄说,乳酸饮料确实含有乳酸菌,对肠道比较好。但是,此类饮料过大于功。从健康的角度看,吃了对身体不利。还不如去吃酸奶,只要是纯酸奶,都有活性乳酸菌。 许少雄说,多数乳酸饮料含添加剂,添加剂的量即使是在国家允许范围内,一般也不建议食用,因为对身体肝脏不利。肝脏每天要分解酶来消化分解营养物质,如果身体里有了添加剂,肝脏就要来制酶专门解毒。这样一来,肝脏每天超负荷运转,会“疲于奔命”。乳酸饮料对身体不利的表现在于,由于营养不均衡,身体机能下降,不瘦,反而可能会虚胖。 益生菌与传统酸奶并无太大区别 传统的酸奶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而成。而益生菌酸奶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人工添加了双岐杆菌等作为发酵菌种。目前各种产品给自己所添加的益生菌冠以各种动听的名称,其实都是这几种常用菌。 //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是早期人类从天然发酵奶中纯化出的两个菌种,一直用以发酵传统酸奶,而“双岐杆菌”是从婴儿肠道发现,因为有益于婴儿肠道健康而被广泛使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属于乳酸菌类也是益生菌,传统的酸奶与所谓益生菌酸奶并无太大的区别。 如果宣传所含的菌对人体有改善肠道的功能的,那就是功能菌,需要申报功能。功能菌是通过鉴定证实可以改善肠道,在酸性条件下有一定存活率的益生菌。蒙牛优益C所含益生菌是副干酪乳杆菌。外界对其菌种特性了解并不多。 发酵酸奶是传统的食物,已有很长的历史。对人体而言,它是安全的。也有一些有益的作用,但其作用不宜夸大,更不能把它看成能治病的药物。
受访专家: 原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 王丁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 毅 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 云无心 调查时间:7月30日~8月17日 调查地点:北京市朝阳区万惠商场内超市、北京市朝阳区大望路沃尔玛超市,北京市通州区八里桥乐天玛特超市、北京市平谷区国泰商场内超市 调查品牌:养乐多、蒙牛、伊利、光明、君乐宝、味全等 调查目的:科学研究发现,益生菌有助平衡肠道菌群,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便秘、消化不良等问题。在很多人看来,乳酸菌饮料是补充益生菌的好途径。然而,专家指出,乳酸菌饮料行业存在很多问题,消费者亟需了解真相。 问题一:大多数喝下一瓶,糖摄入量就超标 朱毅指出,饮料包装上印有营养成分表,其中每百毫升饮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几乎就可理解为每百毫升饮料的含糖量。记者阅读多个品牌活性乳酸菌饮料的营养成分表发现,这类饮料普遍高糖。比如,养乐多每百毫升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15.7克,是记者调查产品中含糖量最高的;味全原味活性乳酸菌饮料每百毫升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5.1克,换算下来,喝下这瓶净含量为435毫升的饮料,相当于摄入约66克糖,是世界卫生组织每日推荐糖摄入量25克的两倍多。“活性乳酸菌饮料必须加点糖,作为维持活菌活力的养料,”朱毅表示,但很多企业大量加糖的目的在于,打造酸甜可口的诱人味道,让消费者一喝难忘。 市面上还存在号称“低糖”的活性乳酸菌饮料,比如伊利“每益添”原味活性乳酸菌饮料每百毫升含糖量为5克。朱毅指出,低糖饮料虽加糖较少,但如果因此而多喝,也容易导致糖摄入超标。记者换算发现,喝下一瓶这种饮料,摄入的糖并不少,高达17.5克。 问题二:“0脂肪”不代表没热量 记者发现,有一类乳酸菌饮料在包装显著位置标注“0脂肪”字样,比如光明“植物活力”芦荟味活性乳酸菌饮料,并宣称能“体验与众不同的轻盈、舒畅”。不少消费者表示,“0脂肪”让他们想到这类饮料有助减肥。但记者阅读营养标签发现,每百毫升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并不低,高达14.5克。云无心告诉记者,是否利于减肥取决于热量,而不是脂肪含量。这类饮料普遍高糖,热量不低,喝两大瓶差不多就相当于一位女士吃一顿晚饭的热量,不利于减肥。这样宣传虽不违法,但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问题三:菌种太花哨未必好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乳酸菌饮料常用的菌种有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等。当下一些企业为突出产品特点,对菌种名称的标示五花八门,十分混乱,如“B益畅菌”、“B+100益生菌”等说法。对于这些花哨的菌种,王丁棉表示,别说老百姓看不懂,专家乍一看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云无心告诉记者,不同菌种对健康的影响的确不同,但现在很多菌种科学家都没搞清楚,普通消费者没必要为了花哨的菌种名称而选购某个产品。 王丁棉指出,还有的产品声称含有多种乳酸菌,但如果含多种乳酸菌,每种的数量并不平均,可能不好区分哪种起主导作用。另外,具体饮用效果还取决于菌种之间的共生能力,因此含的菌种越多并不代表产品越好。 问题四:含菌数不是唯一指标 内含多少活菌是很多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宣传重点。记者查阅几款产品的食品标签发现,有的产品写着1×106cfu/ml(每毫升样品中含菌量),有的是1×108cfu/ml,有的是3×108cfu/ml。云无心表示,如产品内含同种乳酸菌,活菌数高的当然比低的好,但乳酸菌若是不同种类,仅仅比较活菌数就不见得有意义,因为不同种类乳酸菌对人体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数量不同。 朱毅指出,一般来说,活菌数只有达到107,甚至是108以上才能保证足够活性。所以在选购时,一定要挑选标注活菌数在107以上的商品。 问题五:活菌型常温下售卖,保健价值低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活性乳酸菌饮料经常大搞促销,超市乳品冷柜的近一半空间已被这类饮料占据。即使这样,空间还不够用,很多这类饮料像积木一样被堆成“小山”,抢占冷柜周围的纵向空间。不过,一些产品已几乎接触不到冷气,手感温度近于常温,未能达到包装上要求的2℃~6℃贮存条件。朝阳区万惠商场一名超市促销人员告诉记者,为了省电,有些超市晚上会把冷柜关掉,第二天一早再打开,顾客以为买到符合冷藏条件的这类饮料,却不知实情。王丁棉表示,活性乳酸菌饮料比较“娇气”,产销过程中如达不到冷藏条件,活性乳酸菌很快就会死亡,活菌数量迅速下降后,产品保健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8月2日,记者在平谷区国泰百货商场门口看到,伊利“每益添”活性乳酸菌饮料正在30℃的室外环境中做促销,购买者络绎不绝。记者向伊利“每益添”活性乳酸菌品牌服务热线反映,对方称,公司规定产品需在冷藏条件下销售,常温销售绝对不行,将把这一情况转告销售部门。当记者询问公司是否有监督机制时,对方表示不太清楚。几天后,记者接到该品牌销售人员回电,对方说,将马上勒令超市改善,但据他称,很多超市冷柜的制冷功能较差,即使放进冷柜,如产品位于最外侧,也达不到规定贮存条件。 除了冷链不够完善,在朱毅看来,国家标准过低也是问题之一。国家标准规定,出厂3天内,产品乳酸菌含量必须高于106个/毫升,与不低于107个/毫升的国际标准相差悬殊。国家标准还规定,在销售时只要有活菌检出即可,没有具体要求某个时间段内的确切含量,不能保证保健功能。朱毅呼吁,应尽快完善有关国家标准,让消费者喝得安心。 问题六:杀菌型放冷柜,涉嫌误导 8月17日,记者在朝阳区大望路沃尔玛超市冷藏柜里看到一种杀菌型乳酸菌饮料———喜乐,其产品性状、包装和活性乳酸菌饮料非常类似,如果不阅读食品标签很难分辨。 王丁棉告诉记者,为延长保质期,杀菌型乳酸菌饮料在出厂前经过杀菌,所含乳酸菌已被杀死,常温下保存即可。这类产品中虽还存在微生物代谢物,但相关研究太少,保健功效就要打个问号。 记者发现,虽然杀菌型产品常温保存即可,但有些超市会把它们放在冷柜中。王丁棉直言:“这种行为属于打擦边球,涉嫌欺骗消费者。”很多杀菌型产品还故意在食品标签中标注“冷藏后口感更佳”,不知其中猫腻的消费者便会糊里糊涂地买了杀菌型产品。为区分两者,建议大家在选购时认真阅读食品标签。 如何正确认识乳酸菌饮料 // 乳酸菌饮料也是饮料。活性乳酸菌饮料虽有一定保健价值,如调节肠道菌群,但它含糖量太高,且没有商家宣传的那么多功效,仍属于甜饮料,大家应尽量少喝。如果特别爱喝,每天应控制在100毫升左右。 生产日期越近越好。活性乳酸菌饮料关键要看一个“活”字。产品一旦走下生产线,活性乳酸菌就会逐步衰减,低温冷藏可有效延缓其死亡速度,但不能完全阻止,放置时间越长,活菌数量越少。因此,尽量选购冷柜内保存的产品,且生产日期越近越好。如看到超市在常温下促销活性乳酸菌饮料,最好果断放弃购买。 不能替代牛奶和酸奶。值得提醒的是,在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含量上,乳酸菌饮料无法和牛奶、酸奶相比,不能替代它们。消费者特别是如果孩子过量饮用,易造成肥胖、龋齿等问题。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体重的人群以及正服用抗生素的人最好不要饮用。
我们都知道“奶”对人体很重要,从出生到成年,奶制品都可以提供给我们大量人体所需能量。尤其是女性更喜欢喝酸奶,不仅养颜还能减肥,任谁会不爱呢?可是面对鲜牛奶与纯酸奶,到底哪一个更好? 酸奶与牛奶哪个更营养 热量:酸奶比牛奶热量稍高,因为酸奶加入了7%的糖。全脂加糖酸奶热量为240千卡/100克,全脂无糖酸奶190千卡/100克。 营养:酸奶和牛奶的差异不是很大,都是钙的最佳来源。酸奶喝牛奶也是蛋白质、维生素AD和维生素B族的好来源。 // 保健:从保健效果来说,酸奶更好。酸奶有调节免疫、预防肠道感染疾病、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食品。 减肥:从饱腹感来说,两者都很好。轻微饥饿时喝一杯牛奶或酸奶可以有效缓解迫切的食欲,可减少下一餐的进餐量,但饭后喝都没有减肥效果。 酸奶好还是牛奶好?经过无数专家的讨论后,似乎已经有了定论。酸奶的原料就是牛奶,鲜牛奶经巴氏法消毒后加入有益的乳酸菌,再经发酵作用而制成发酵的乳制品。经过这样的加工后,不仅促使人体对牛奶中的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大大增加,而且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酸奶饮用9大注意事项 1、并非量越大越好 许多人喜欢喝酸奶,甚至把它当成了饮料,每天好几瓶。专家指出,喝酸奶并非越多越好,尤其是保健食品身份的酸奶,更要控制量。蒙牛冠益乳所标示的适宜人群为“肠道功能紊乱者、免疫力低下者”,用法用量为“每日二次,每次一杯”。专家指出,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功效的功能性食品,不能像普通食品一样随意大量食用,而是要注意适宜人群和用法用量,不要过量食用。 2、只能冷藏不能加热 很多人知道酸奶里千千万万的“菌”是好东西,但却不知道如何留住它们。南庆贤教授介绍,在酸奶刚生产出来时,里面都是活菌,只有冷藏才能将活菌很好地保留下来。还有人喜欢把酸奶热了喝,这种做法更是暴殄天物了。 3、想喝水果酸奶自己加 雅靓专家提醒,如果想丰富酸奶的口味,不妨自己在家添加,果料、果酱、果浆都是经过多道工艺加工的,其天然性当然不如新鲜的水果,如果想增加酸奶的口味,不妨自己在家把水果切块后放进酸奶。 4、酸奶不是越稠越好 很多消费者认为酸奶越稠越好,但其实很多很稠的酸奶只是因为加入了各种增稠剂,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果胶、明胶,过多的增稠剂虽然满足了口感,但对身体并无益处。 5、酸奶不可随意搭配食用 酸奶和很多食物搭配起来都很不错,特别是早餐配着面包、点心,不仅口感好还营养丰富。酸奶不宜和某些药物同服,如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它们可杀死或破坏酸奶中的乳酸菌。但酸奶很适合与淀粉类的食物搭配食用,比如米饭、面条、包子、馒头、面包等。 6、不要想着减肥拼命喝酸奶 酸奶因为它含有大量活性乳酸菌,能够有效地调节体内菌群平衡,促进胃肠蠕动,从而缓解便秘。而研究表明,长期便秘和体重增加有一定的关系。酸奶还具有一定的饱腹感,轻微饥饿时喝一杯可以有效缓解迫切的食欲,从而减少下一餐的进餐量。 但酸奶本身也是含有一定热量的,如果在原有膳食基础上额外多吃,同样会有体重增加的风险。最好的办法是选择标有脱脂和低热量字样的酸奶,虽然它们的味道不如全脂酸奶那么浓郁醇厚,可是热量会低一些,不容易导致身体发胖。 7、火腿+乳酸饮料容易致癌 常常吃三明治搭配优酪乳当早餐的人要小心,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等和乳酸饮料(含有机酸)一起食用,容易致癌。为了保存香肠、火腿、培根、腊肉等加工肉制品,食品制造商会添加硝酸盐来防止食物腐败及肉毒杆菌生长。当硝酸盐碰上有机酸(乳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时,会转变为一种致癌物质亚硝胺。 8、别拿酸奶充饥 当你饥肠辘辘时,常常会马上抓起一杯酸奶,一饮而尽?这样确实能够缓解一下饥饿的感觉,但是最好别拿酸奶充饥。因为空腹时胃内的酸度大(ph值是2),酸奶所特有的乳酸菌易被胃酸杀死,其保健作用会大大减弱。 还是在饭后1~2小时的时候再喝吧!因为这时胃液被稀释,胃内的酸碱度最适合乳酸菌生长。另外,在晚上喝酸奶好处也更多一些。 记得喝完酸奶后,特别是晚上喝完后,要及时刷牙,因为酸奶中的某些菌种及酸性物质对牙齿有一定的损害。 9、喝酸奶并不是老少皆宜 事实上,酸奶虽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腹泻或其他肠道疾病患者在肠道损伤后喝酸奶时要谨慎;1岁以下的小宝宝,也不宜喝酸奶。此外,糖尿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最好别喝含糖的全脂酸奶,否则容易加重病情。适合多喝酸奶的人群有:经常饮酒者、经常吸烟者、经常从事电脑操作者、经常便秘患者、服用抗生素病人、骨质疏松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 选购酸奶必知3大指标 // 识别品种:市场上有些用牛奶(奶粉)、糖、乳酸(柠檬酸)、香料和防腐剂等加工配制而成的“乳酸奶”,因其含的是死菌,所以不具备酸牛奶的活菌保健功效,购买时要仔细识别。 鉴别菌种:酸奶中所含的菌种,决定着酸奶的保健价值。好的菌种能够让牛奶充分发酵,从而产生好的口感,长双歧杆菌等能耐胃酸、胆酸和氧气的优质菌种,能直达肠道并发挥其功效。 选冷藏柜:保存的活性乳酸菌在0℃至7℃的环境中会停止生长,但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乳酸菌会快速繁殖、快速死亡,这时的酸奶就成了无活菌的酸性乳品,其营养价值也会大大降低。酸奶在开启后,最好在2小时内饮用。
在人体内,每时每刻都不断有毒素的侵入、积累,而这些毒素首先汇聚的地点就是肠道,肠内毒素会引起便秘、腹泻、导致机体老化,并诱发其他疾病。据专家证实人体的疾病90%是由肠道毒素引起的,肠道毒素是“万病之源”。益生菌健康法从预防医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增加肠内益生菌的数量,清除肠道垃圾,洁净肠道,从而达到增进人体健康的目的。活性乳酸菌活着到达肠道,可调节肠道菌群。增加有益菌,减少有害菌。改善便秘、治疗腹泻、增强免疫力、预防癌症,永葆肠内青春,是人体每日必不可少的健康元素。 // 牛奶营养丰富,尽人皆知。但是,很多人还不知道,常态牛奶中的蛋白质、钙、磷、铁等元素由于颗粒过大,不易被人体完全吸收。尤其是那些体内缺乏乳糖酶和酶活性弱的人群,他们对牛奶中乳糖的分解就更是难上加难,根本无法补充吸收牛奶中的营养。乳酸菌发酵后的牛奶,奶中富含的多种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颗粒变得微小,从而更利于人体吸收。专家认为,活性乳酸菌奶不仅具备鲜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并含有较高的动物蛋白,无脂肪、低乳糖,有较为显著的保健作用。同时,发酵后的活性乳酸菌奶,祛除了原奶的腥味,奶质更细腻。不管是需要补充营养的孕妇,还是工作拉力大的亚健康上班族;不管是身体虚弱的老年人,还是正在发育的孩子都可用乳酸菌奶增进营养。
芬兰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杂志《变应性疾病》上报告说,他们发现在湿疹儿童患者的食物中掺入一种益生乳酸菌有助于减轻其过敏症状。 赫尔辛基大学研究人员在研究中使用的是GG乳酸菌(简称为LGG)。这是一种常用益生菌,可以增进宿主健康及有益于生理机能,并且本身并非病原微生物。 //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230名被怀疑对牛奶过敏的湿疹幼儿分为三组:一组食物中掺入LGG胶囊,另一组食物中加入LGG和其他三种益生菌,第三组食物中加入安慰剂。这些儿童连续服用上述食物4周。 整体分析发现,研究期间这些儿童的湿疹症状减少了65%,但不同组之间并未发现差别。然而研究人员在对体内有某种特定抗体的过敏儿童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LGG胶囊组儿童的湿疹症状比安慰剂组减轻了许多,而混合益生菌组则没有。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说,通过补充益生菌改造肠道内天然细菌环境是一种治疗过敏的新方案。研究表明,这也许对那些食物过敏儿童有很大帮助。
又迎来了流感肆虐的季节,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流感虽然很常见,但因流感死亡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不能忽视流感带来的健康威胁,尤其是孩子、老人、病患等。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系免疫学教授竹田和由准针对R-1乳酸菌促进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化、预防流感的作用进行了介绍。 R-1乳酸菌让人体免疫活性化 所谓的自然杀伤细胞,也称为NK细胞,它能够对流感病毒以及癌细胞发起攻击,而R-1乳酸菌被发现可使NK细胞活性化。在日本山形县和佐贺县进行过一次针对健康老人进行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长期食用含R-1乳酸菌酸奶的老人组与NK细胞数量少并喝牛奶的老人组相比,不但NK细胞更加活跃,且全体患感冒的风险也降低61%。 // 竹田副教授针对自身在2012-13年进行的流感疫苗接种与R-1乳酸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在实验中以顺天堂大学一年级男子新生为对象,每天让他们喝含R-1乳酸菌的酸奶一杯(112毫升),接种流感疫苗后发现,喝过乳酸菌的学生体内抗体的量也更多。 竹田针对实验结果认为“含有R-1乳酸菌的酸奶加强了疫苗的效果”,结合截至目前其他的研究报告得出结论认为“持续食用含有R-1乳酸菌的酸奶能够增强NK细胞的活性,增强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的效果。”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看起来很相似的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和酸乳,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的营养价值不能同酸奶相提并论。可以说,乳酸菌饮料并非真正的“奶”,不建议广大消费者用乳酸菌饮料来代替牛奶或酸奶。 多数乳酸菌饮料含有食品添加剂,添加剂的量即使是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一般也不建议长期食用,因为会对身体肝脏不利。肝脏每天要分解酶来消化营养物质,如果身体里有了添加剂,肝脏就要制酶来专门解毒。这样一来,肝脏如果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就容易出问题。 选对酸奶效果翻倍 超市中,酸奶及其相似产品品种琳琅满目,“乳酸菌奶”、“酸乳饮料”等名词常常让我们眼花缭乱,那我们该如何选择酸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 1. 优选纯酸奶而非果粒酸奶 果粒酸奶综合了酸奶和水果的营养价值,会更健康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少量的果粒起不到多少营养作用。这类产品如果香气过于浓郁,大多是来自香精。3岁以下的幼儿更应选择纯酸奶,不要选加果粒、果汁的产品。因为果粒对于幼儿来说有呛入气管的危险。幼儿的解毒能力远不及成年人,没有任何添加剂的酸奶对幼儿来说才是最健康的。 2. 按不同人群选择不同酸奶 // 酸奶很容易消化,营养价值高,除了极少数对牛奶蛋白过敏的人,从1岁以上幼儿到老年人都可以食用。高血脂的中老年人可以选低脂酸奶;糖尿病人,选择无糖酸奶最为放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喝脱脂酸奶未必更健康,因为牛奶中的抗癌物质和维生素A、D也都在乳脂中。除非有医嘱,对健康人来说,建议选择全脂酸奶。 3. 尽量选择出厂日期离现在最近的酸奶 在4℃以下,酸奶的保鲜期大约为21天,即使在冰箱里冷藏,放久之后,乳酸菌还是会逐渐死去。酸奶的很多保健作用都是活乳酸菌带来的,所以久放的酸奶虽然营养价值没变,但酸奶的保健作用会大打折扣。所以,买酸奶时看出厂日期,尽量选择1周内出厂的酸奶会更好。
近日有媒体报道,市场上所销售的常温乳酸菌饮品中并不具备乳酸菌群,本身营养价值很低,等同于“糖水”,引起了社会关注。对此,乳业专家宋亮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技术水平并不能使乳酸菌饮料在常温下保证乳酸菌的成活,因此,常温乳酸菌饮料里基本不含有乳酸菌成分,且成本比低温乳酸菌饮料低很多。 常温乳酸菌饮料中有乳酸菌吗? 目前市场上除了低温冷藏的乳酸菌产品外,常温保存的乳酸菌产品种类也是五花八门,纷纷打出“促进胃动力”、“调节肠道健康”等营销概念,让前来购买的消费者眼花缭乱。据了解,低温冷藏的乳酸菌产品保质期多为30天,且要求冷藏条件为2至10°C,而常温乳酸菌饮品的保质期多在6个月左右,两者工艺不同,价格却大致相当。 “常温乳酸菌饮料里面基本不含有乳酸菌成分,主要仅有一些益生元,只能对肠胃消化起到一定作用。”宋亮表示,常温乳酸菌饮料产品最大的问题是能不能在常温条件下保证乳酸菌的成活,而这一点从目前的技术上来讲是比较难实现的。 此外,宋亮指出,无论从储藏、运输、配送到上架的全程冷链,还是对饮料中乳酸菌的活性保存,低温乳酸菌饮料都需要很高的成本,因此,在价位相当的情况下,常温乳酸菌饮料的成本实际上比低温乳酸菌饮料低很多。 应该如何购买优质乳酸菌饮料? 由于外观、售价、营销概念均十分相似,消费者在超市购买时往往无法对常温与低温乳酸菌饮料加以区分和辨别。那么到底该如何购买优质的乳酸菌饮料呢? 宋亮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消费者在购买乳酸菌饮料时应注意观察三个方面:第一,看瓶身上标明的乳酸菌含量是多少;第二,看瓶身上标明的储存温度;第三,注意看标明的饮用条件。 “低温乳酸菌饮料对于人类肠胃有一定的调节功能,但在饮用的过程中,活的乳酸菌进入我们的口腔和胃里,很大一部分会被口腔和胃黏膜杀死,最后只有小部分存活下来的乳酸菌才能对进入肠道,对人体产生效用。”宋亮指出,在低温条件下保存效果越好,乳酸菌存活下来越多,乳酸菌饮料对人体的调节作用就会越好。 宋亮表示,与酸奶相比,低温乳酸菌饮料对于促进肠道消化吸收的效果更佳。但好的酸奶除了对肠胃有促进消化作用之外,还对胃部具有调理、养护的功能,在这一点上优于乳酸菌饮料。 哪些人群适合饮用乳酸菌饮料? 宋亮表示,青少年运动量比较大,可以适当饮用乳酸菌饮料,但不能过量。“饮用过量会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容易使青少年出现饮食过旺的问题,对正常生理机能造成影响。按照正常标准来讲,一天喝一瓶100毫升的饮料就足够了。” // 哪些人群更适宜饮用乳酸菌饮料呢?宋亮认为,年轻女士和上班族这部分群体饮用乳酸菌饮料的效果最佳。“现在很多年轻人坐在电脑前面不运动,肠胃蠕动比较慢,喝乳酸菌饮料可以帮助消化。” 宋亮建议,婴幼儿和中老年人不宜多饮用乳酸菌饮料。“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含乳酸菌的婴幼儿奶粉,乳酸菌能帮助消化,但我们还是要培养婴幼儿自己的消化功能,因此不建议食用乳酸菌。中老年人消化机能下降,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可适当饮用一些,但饮料太凉,含有很多糖分,因此中老年人喝一小杯有固有蛋白并含乳酸菌的酸奶,效果要更好。”
近日有媒体报道,市场上所销售的常温乳酸菌饮品中并不具备乳酸菌群,本身营养价值很低,等同于“糖水”,引起了社会关注。对此,乳业专家宋亮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技术水平并不能使乳酸菌饮料在常温下保证乳酸菌的成活,因此,常温乳酸菌饮料里基本不含有乳酸菌成分,且成本比低温乳酸菌饮料低很多。 常温乳酸菌饮料中有乳酸菌吗? 目前市场上除了低温冷藏的乳酸菌产品外,常温保存的乳酸菌产品种类也是五花八门,纷纷打出“促进胃动力”、“调节肠道健康”等营销概念,让前来购买的消费者眼花缭乱。据了解,低温冷藏的乳酸菌产品保质期多为30天,且要求冷藏条件为2至10°C,而常温乳酸菌饮品的保质期多在6个月左右,两者工艺不同,价格却大致相当。 “常温乳酸菌饮料里面基本不含有乳酸菌成分,主要仅有一些益生元,只能对肠胃消化起到一定作用。”宋亮表示,常温乳酸菌饮料产品最大的问题是能不能在常温条件下保证乳酸菌的成活,而这一点从目前的技术上来讲是比较难实现的。 此外,宋亮指出,无论从储藏、运输、配送到上架的全程冷链,还是对饮料中乳酸菌的活性保存,低温乳酸菌饮料都需要很高的成本,因此,在价位相当的情况下,常温乳酸菌饮料的成本实际上比低温乳酸菌饮料低很多。 应该如何购买优质乳酸菌饮料? 由于外观、售价、营销概念均十分相似,消费者在超市购买时往往无法对常温与低温乳酸菌饮料加以区分和辨别。那么到底该如何购买优质的乳酸菌饮料呢? 宋亮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消费者在购买乳酸菌饮料时应注意观察三个方面:第一,看瓶身上标明的乳酸菌含量是多少;第二,看瓶身上标明的储存温度;第三,注意看标明的饮用条件。 “低温乳酸菌饮料对于人类肠胃有一定的调节功能,但在饮用的过程中,活的乳酸菌进入我们的口腔和胃里,很大一部分会被口腔和胃黏膜杀死,最后只有小部分存活下来的乳酸菌才能对进入肠道,对人体产生效用。”宋亮指出,在低温条件下保存效果越好,乳酸菌存活下来越多,乳酸菌饮料对人体的调节作用就会越好。 宋亮表示,与酸奶相比,低温乳酸菌饮料对于促进肠道消化吸收的效果更佳。但好的酸奶除了对肠胃有促进消化作用之外,还对胃部具有调理、养护的功能,在这一点上优于乳酸菌饮料。 哪些人群适合饮用乳酸菌饮料? 宋亮表示,青少年运动量比较大,可以适当饮用乳酸菌饮料,但不能过量。“饮用过量会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容易使青少年出现饮食过旺的问题,对正常生理机能造成影响。按照正常标准来讲,一天喝一瓶100毫升的饮料就足够了。” // 哪些人群更适宜饮用乳酸菌饮料呢?宋亮认为,年轻女士和上班族这部分群体饮用乳酸菌饮料的效果最佳。“现在很多年轻人坐在电脑前面不运动,肠胃蠕动比较慢,喝乳酸菌饮料可以帮助消化。” 宋亮建议,婴幼儿和中老年人不宜多饮用乳酸菌饮料。“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含乳酸菌的婴幼儿奶粉,乳酸菌能帮助消化,但我们还是要培养婴幼儿自己的消化功能,因此不建议食用乳酸菌。中老年人消化机能下降,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可适当饮用一些,但饮料太凉,含有很多糖分,因此中老年人喝一小杯有固有蛋白并含乳酸菌的酸奶,效果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