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BBC的纪录片《中国新年》中,主持人表示“辣条是中国25岁以下年轻人最受欢迎的小吃”,立刻引起热议,有不服气的网友表示“要为爱吃的泡椒凤爪打抱不平”。 提起辣条,相信能勾起许多人童年的回忆吧,时至今日,小编依然能想起当年怀揣着身上仅有的零钱买下一包辣条的场景,仿佛吃上一包辣条就拥有了全世界的美味。不过,随着屡屡曝光的劣质辣条的制作过程却让人看得触目惊心,肮脏的小作坊、地沟油、劣质添加剂……让小编差点没忍住要把十几年前吃过的辣条统统吐出来。 专家提醒,像辣条这些小食品中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如果长期大量食用,产生的叠加效应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人工色素、甜味剂等摄入过量,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中小学生看到五花八门的廉价零食,这种尝一尝,那种试一试,长期食用就有可能摄入过量,可能影响大脑发育,使得脾气暴躁、具有攻击性。 盘点应该少吃或不吃的不健康零食: 1.含铅多的零食:爆米花、皮蛋、罐头食品、膨化食品、用报纸包住的食物等。 吃了含铅过多的食物,容易出现记忆力减退、精力不能集中、反应迟顿、失眼烦躁、头痛、视觉神经出现损伤等,小孩吃多了久而久之将影响智力的发育。 2.含激素的零食:洋快餐中的炸鸡、鸡脖鸭脖、雪蛤、燕窝、蚕蛹、牛初乳、蜂王浆、花粉制剂等。 吃了太多含有激素的食物容易导致性早熟。性早熟不仅会让孩子体格生长过快,骨骼会提前闭合,最终的身高低于正常人,而且第二性征的过早出现可能会让孩子出现心理障碍。 3.高能量的零食:可乐、糖果、薯片、油炸物、巧克力、膨化食品、炸鸡、各种甜味饮料等。 高糖、高脂肪会增加肥胖、高血压和各种慢性病的风险,高盐会影响肾功能。而长期摄入大量糖分会减弱大脑学习和记忆信息的能力。 4.含反式脂肪酸的零食:饼干、糖果、奶油蛋糕、冰激凌、珍珠奶茶、蛋黄派、方便面、早餐麦片、油炸食品等。 摄入过量的反式脂肪酸将容易导致肥胖,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影响智力发育,主要体现在记忆力减退上,并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很多朋友选购零食并没有关注配料表,事实上,只要是按照标准合法生产的产品,配料表是不能够作假的: // 1.配料表中排在前面的物质含量比较高,如果排在第一位的不是天然成分,那么最好不要买来吃。 2.配料表中标有“氢化油”、“植物油”、“植物脂末”、“精炼植物油”、“植物黄油”、“植物奶油”等物质说明含有反式脂肪酸,如果这些物质排在配料表靠前的位置说明含量较多。 3.按照国家规定,配料表的食品添加剂一般都用“食品添加剂()”标出,括号里面的物质都属于食品添加剂,建议选购食品添加剂较少的零食。
指导专家: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北京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 赵耀 低油、低盐、低糖食品,每周可以吃四五次,像水煮蛋、水煮虾、全谷类的食品、乳类、新鲜的水果、牛奶、坚果、煮老玉米、蒸红薯、纯度在50%以上的纯果汁等。 营养成分属于中等的,每周吃两到三次,像巧克力、猪肉脯、牛肉脯、蛋糕、果干、香蕉干、葡萄干等。 不适宜吃的要限量,每周食用量不超过一次,这种零食一般情况下都含高能量、高油脂、高盐、高糖,基本上不含有营养素,对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好处,在加工过程中还可能会产生一些对身体有毒有害的物质。 常说吃零食不好,关键是看怎么吃。何况如今零食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调查发现,北京市民尤其是城区居民,至少有60%的人每天都要吃零食。零食提供给每日膳食能量已占到约10%,营养素提供了12%至14%。 那么零食到底该不该吃,对身体健康有没有好处?零食跟正餐相比,很多营养素分布不平衡,很多零食还是不健康的,包含了一些高能量、高糖、高盐分,都不适合我们去选。而且如果吃零食的量和时间不恰当的话,还会引起胃肠道的疾病。如果小孩、青少年还有一些成年人,吃零食的量过多,超过了主食,影响了正餐,可能还会导致肥胖或一些慢性疾病。 但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是不一样的,如果正确选择对身体是有益的,也就是说零食是可以吃的,但是一定要健康的去吃。比如说家里有些儿童、青少年,这些孩子本身的胃肠道发育不是很完全,但他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那么他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相对成人要多一些,所以要适当补充能量和营养素,这些东西来源于零食。 另外还有中老年人群,本身的胃肠道消化功能,胃液的分泌或者消化酶的分泌也在逐渐减少。那么在正餐的时候,相应的每天吃的量要稍微少一点,不要吃太饱,也就是我们说的吃饭要七八分饱。但是由于吃得少,加上饮食再不均衡,很容易缺乏一些营养素。对于中老年人群,建议在正餐之外,固定的时间还是要适当选一些很有营养的食物,比如牛奶、新鲜的蔬菜、水果、坚果作为零食吃。 此外,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选购零食和吃零食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放松。在现代生活压力比较大的时候,需要通过吃零食来放松神经,而且很多零食也是小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东西。从这个方面来讲,零食也是有益处的。 什么是零食? 除了糖果、饼干、巧克力、蛋糕、冰激凌、薯条、薯片之外,还包括可以当零食吃的蔬菜、豆类制品、坚果等。 何时吃零食? 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可在其他一些固定时间吃少量的食物和饮料。这里强调的是非正常时间与少量的食物和营养。零食一定要固定时间,不是说想什么时间吃就什么时间吃。一般的时间是两餐之间,或者是晚餐两三个小时之后,睡觉前就不要吃了,因为吃完了以后,有可能会不太容易消化吸收,影响入睡。 如何选择零食? 首先一定要看一下自己的身体状态,看看一日三餐都吃了些什么,谷类吃了什么,蔬菜水果吃什么,其他的油盐的摄入量是多少,然后还要看一下食物的营养价值,这个食物对身体健康有什么作用。营养价值高的就是较容易消化、容易吸收的食品。零食最好选原生态的,所谓原生态就是这食物原来是什么样子,通过一些简单的烹调加工方式,然后去吃。最好生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最不好的是给这些新鲜的水果穿上“外衣”,比如说包上糖衣,像果脯、话梅都属于高糖、高盐的食品,这些都不是推荐的零食,并且是属于限制食用的零食。 首先是油炸食品,像炸鸡块、烤串烤翅之类的; 第二类就是高糖的糖果,特别甜的,色素含量非常多的; 第三个就是蜜饯、话梅; 第四是各种各样的饮料,碳酸饮料,一些果汁饮料; 第五就是各种各样的冰激凌、雪糕,尤其是那种低品质的,价格不是很贵的,里头加了好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喝奶:每天至少300毫升 建议每天至少要喝三百毫升的牛奶,但喝牛奶的时候不要空腹,最好是搭配谷物食品,像饼干、麦片等,有利于牛奶的吸收。喝牛奶的时候不要跟绿叶菜,像菠菜、芹菜类蔬菜一起,因为绿叶菜里含有草酸或者直酸,很容易影响奶里钙的吸收。 多吃颜色深的水果 // 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黄色和红色的水果里,像芒果、柑橘、木瓜、山楂、沙棘、杏、次梨,还有樱桃。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多吃一些含钾高的食品,像牛油果、鲜枣(VC含量高,钾含量也很高)、沙棘、山楂、香蕉、桂圆、樱桃、哈密瓜这些水果都是钾含量比较高的。推荐量是每天每人应该吃200到400克的水果。尽量能够选吃两到三种。 每周吃50克坚果 吃坚果一定不能太多。建议一般一周吃50克左右,吃点核桃、开心果、松子、大榛子等,一到两个核桃或是大榛子9至10个、开心果二十来个,腰果二十来个。要换着样吃,每次只吃一小把。坚果不要吃油炸的,不要吃外面包了糖衣的,比如说琥珀桃仁等。同时吃坚果不能吃变质的,对身体有害无益。
大人都不喜欢孩子吃太多不健康的零食,但是今天介绍的这几种零食不仅适合大人吃,还非常适合孩子吃,而且家长也不会拒绝,因为这几种零食真的营养又健康,快点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get起来吧! 适合孩子吃的零食 1、奶类 等到宝宝断奶后,包括不再喝奶粉之后,可以给宝宝喝些牛奶。多喝牛奶可以给宝宝身体补充钙质,而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2-5岁儿童每天最好要喝300-400ml的奶,这样就能基本满足宝宝身体对钙的需求了,宝宝以后将有望长成大高个。 2、面包、饼干 要说前两项零食基本上随便怎么选都行,但是面包和饼干就要谨慎选择了。对于一些比较油腻,甜度较高的面包那就比较不适合宝宝,给宝宝吃的面包最好选择全麦面包,饼干也一样。全麦的食物能为宝宝补充能量,而且脂肪含量低,不用担心吃多了体重会严重超标的问题。 3、新鲜水果和蔬菜 可能在大人看来这个不算是零食,但是对于宝宝来说,他们年纪尚小,吃主食时还不需要配菜,所以这些就可以当做餐后零食。水果和蔬菜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让宝宝增强抵抗力。家长可以把水果或者蔬菜捣成泥,等宝宝再大点牙齿比较有力气的时候就可以比较简单将水果切成块给宝宝吃就行了。 4、肉蛋类 这里的肉蛋类当然不是说那些菜市场卖的肉和蛋,市面上也有肉质零食,比如牛肉片、肉脯等,这些零食也可以给宝宝适当吃一些。 5、坚果类 坚果里含有丰富的脂肪酸、矿物质和各类必须氨基酸,可以算是在大人认知的零食里营养价值最高的零食,但是坚果类食物比较硬,如果宝宝的牙齿才刚刚长出来,而且还不怎么会拒绝的话,是不建议直接将整颗坚果都拿给宝宝吃,宝宝很可能不经过咀嚼就直接将坚果吞咽,那么就容易被噎住。所以给宝宝吃坚果的话要提前将坚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就算直接吞咽也不用担心会卡在喉咙里。 孩子健康零食榜单 葵花子:可以养颜。葵花子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尤为丰富。亚油酸有助于保持皮肤细嫩,防止皮肤干燥和生成色斑。 花生:能防皮肤病。花生中富含的维生素B2,正是我国居民平日膳食中较为缺乏的维生素之一。因此有意多吃些花生,不仅能补充日常膳食中维生素B2之不足,而且有助于防治唇裂、眼睛发红发痒、脂溢性皮炎等多种疾病。 核桃:可秀甲。核桃中含有丰富的生长素,能使指甲坚固不易开裂同时核桃中富含植物蛋白,能促进指甲的生长。常吃核桃,有助于指甲的秀韧。 大枣:预防坏血病。枣中维生素C含量十分丰富,被营养学家称作"活维生素C丸"。膳食中若缺乏维生素C,人就会感到疲劳倦怠,甚至产生坏血病。 奶酪:奶酪是钙的"富矿",可使牙齿坚固。营养学家通过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每天吃150克奶酪,有助于达到人老牙不老的目标。 无花果:促进血液循环。无花果中含有一种类似阿司匹林的化学物质。可稀释血液,增加血液的流动,从而使大脑供血量充分。 南瓜子和开心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胡萝卜素、过氧化物以及酶等物质,适当食用能保证大脑血流量,令人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芝麻糊:有乌发、润发、养血之功,令人头发乌亮秀美。 葡萄干:有益气、补血、悦颜之益。但要注意卫生。
在很多的人的印象里,零食都是高热量且不健康的。大多数老年人都是排斥零食的,其实有些健康零食,吃了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下面跟随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了解一下吧! 花生米:快速补血 花生含有丰富的补铁元素,能促进骨髓的造血能力,快速补血,很多名贵补血保健品就含有花生红衣。 酸奶:抑制有害菌 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可以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形成生物屏障,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入侵。 海苔:减肥排毒 海苔含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清理附着在肠道壁上的毒素垃圾,并及时排出体外。此外,海苔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作用,生发养发,让发根更强健,头发有光泽。 核桃:防抗 核桃不仅能改善失眠健忘,还有防抗的功效。如食道、胃、鼻咽、肺、甲状腺、淋巴肉瘤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核桃对症患者还有镇痛,提升白细胞及保护肝脏等作用。 绿茶:提升视力 常喝绿茶不仅能提高眼睛视力,还有可以皮肤止痒,如果皮炎湿疹癣引起的瘙痒。 葡萄干:预防白血病 葡萄干具有预防白血病,去皱抗衰老的作用。常吃葡萄干还能缓解手脚冰凉,腰酸背痛。 蓝莓:提高记忆力 吃蓝莓不仅能提高记忆力,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强心、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 开心果:释放压力 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容易出现抑郁,悲观厌世情绪,常吃开心果能释放长期积压的不良情绪,放松心情。此外,常吃开心果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动脉硬化。 老年人吃零食要注意什么? 1、数量不宜过多 零食不能像正餐那样,它只是一种补充。因此不可过量, 否则也会影响健康。还要掌握好时间,吃零食应以两餐之间,尤其是睡前应该吃易消化的零食。 2、不吃高糖、高油脂、熏烤蜜饯、炒货类零食 如糖果、饼干、奶油蛋糕、沙琪玛、月饼等吃多了以后,容易形成三高。熏烤蜜饯类食品含有很高的糖分和防腐剂,炒货吃了容易燥火,这些都是不利于健康的零食,最好避免食用。 3、不吃冷饮类零食 太过寒冷的食物,吃了之后会对老人的胃肠道血管产生刺激导致收缩。少吃糯食,比如糯米团和粽子,吃多了引起腹胀腹痛,会诱发胃肠炎等疾病。
一说到零食我们都会想到薯条、薯片、虾条这种膨化食品,以及辣条、果冻、话梅这种有很多食品添加剂的不健康食物但人们不分年龄的,对于零食都有特殊的喜好,零食能够缓解压力,产生愉悦放松的感觉,那么对于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的中老年人,可以吃零食吗?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好好聊聊吧。 我们对零食的理解很片面,不光薯条话梅果冻属于零食,酸奶、坚果、水果等很多食物,也可以归入零食的范畴内。正确选择这些纯天然的食物,对稳定血糖血压其实是有好处的。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老年人的“健康零食排行榜”,嘴馋时吃一些,对血糖血压都有好处。 排名第一的,是像核桃、杏仁、松子这些坚果类食物。 大部分老年人都喜欢吃,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松子是很愉悦的事情。坚果类食物普遍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平衡体内激素水平以及维持皮肤的滋润度都有一定帮助。 但要注意吃的数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吃25到35克坚果类食物。但坚果类食物普遍热量高,中老年人每天可以吃10到15克比较安全。 排名第二的,是酸奶、牛奶这样的乳制品。 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可以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形成生物屏障,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入侵。 乳制品里的钙含量高,也可以起到帮中老年人补钙的目的,只要注意选择无糖的原味酸奶、牛奶即可。 排名第三的,是黄瓜圣女果这类蔬菜。 圣女果含有的番茄红素是一种抗氧化能力很强的营养素,对除自由基、抗氧化损伤,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而且黄瓜和圣女果都是热量低、升糖指数地的食物,像黄瓜的升糖指数小于15,不管吃多少也不会引起血糖升高。黄瓜含有的钾元素,对稳定血压还有好处。 排名第四的,是海苔。 海苔里拥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钾、钙、镁、磷、铁、锌、铜、锰等,其中含硒和碘尤其丰富。对于中老年人延缓衰老有一定帮助,而且海苔热量低,不用担心吃多了发胖。 总体来说,中老年人选择零食,要侧重于低糖、低盐、低热量这“三个低”。另外最好选择天然无加工的食物,避免摄入额外的化学物质。 吃零食的隐患 一、色素过量 一些食品生产单位为了追求零食的"相貌"好看,往往过量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比如膨化食品、糖果等。但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的风险高于天然色素,消费者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造成腹泻等症状,尤其对儿童的健康发育危害很大。天然色素安全但成本高,很多企业舍不得用。 二、防腐剂超标 食品防腐剂是保证食品在运输、储存时的防腐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如苯甲酸、山梨酸钾和亚硝酸盐等,摄入过多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脏、肝脏的健康。 三、糖精过量 为了提高甜度,在蜜饯、雪糕、糕点以及饼干等食品中可能加入过量糖精,带来肠胃不适,也会引起肝脏代谢问题,糖精钠经水解后还会形成有致癌威胁的环乙胺。 四、高盐、高糖 话梅、豆腐干等零食中含有大量的盐或糖,会增加肾脏负担,并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威胁。在欧美市场上,注明"不含糖"、"不含盐"的食物会更受欢迎。 五、大量反式脂肪酸 市场上大部分糕点、冰淇淋、饼干配料表中都含有"植物奶油"和"植物黄油",这其中就含大量反式脂肪酸,过多摄入会损害少年儿童的智力、危害心脏,还会导致不孕。 要求 1、不要让零食喧宾夺主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通过一日三餐获得,零食只能是一种补充,因此零食不能无节制地吃许多儿童零食不离口,走路时吃、做作业时吃、看电视时吃、聊天时还吃。这样吃零食不仅影响了正餐,甚至还以零食代替了正餐。 我们知道,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是有规律的。当进食食物达到一定数量后,胃部就会出现饱足感。此时,我们对食物就不会再有欲望。过一段时间之后(一般2~4个小时),胃里的食物基本排空,胃肠就要加快蠕动,胃液、肠液和胆汁就要加快分泌,这就给大脑发出了信号--我饿了。此时,人就会出现饥饿感,我们就需要进餐。但对那些零食不离口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胃里不断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正餐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吃得很少甚至根本就不吃。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出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工作节律被破坏,消化功能紊乱,必然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2、合理安排吃零食的时间 两餐之间,上午九十点钟和下午三四点钟,离正餐时间已有2个多小时。由于儿童代谢较成人快,此时,他们可能会出现轻微的饥饿感。如果能够让他们适量地吃些零食,就会起到防止饥饿和增加营养的作用,也不会出现影响正餐进食的情况。 3、要选择有营养的食品 要选择富有营养的食品作为零食,如牛奶、酸奶、水果、蛋糕、肉松、牛肉干等。各种薯片、话梅干、果冻等食品营养价值比较低,不宜长期作儿童的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