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花友都问花儿谷:什么花可以一年四季开花?其实有很多花卉,花期都是超长的,如果温度能满足要求甚至可以一年四季开花。 1、月季花 月季也被我们叫做月月红,因为月月开红花。在南方很多绿化带里都可以看到月季的身影,虽然属于管理,株型不太好看,但却非常勤花,一开一大丛。 月季花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每天保持不低于4-6小时的光照,有利于月季生长开花。月季花浇水应干透浇透,雨前施肥,雨后打药。 2、天竺葵 天竺葵特别适合北方养殖,秋季到春天一直开花,单花花期也超长,花色多,是阳台不可多得的暴盆利器。 天竺葵不耐严寒,冬季应保持在0度以上,并给予充足的光照。天竺葵也很怕热,夏季要防暑降温,南方地区,天竺葵在夏季的死亡率非常高。 3、太阳花 太阳花生命力极其顽强,花期也超长,可以说是夏季的当家花卉之一。太阳花白天开,晚上闭合,单花期只有一天,但花量巨大,可以一直不停的开。最主要是好养活,大夏天也不用天天浇水。 太阳花不耐寒冷,种子播的冬季会枯萎,宿根的冬季保温可年年开花。太阳花需要光照充足的环境,阳光越好,开花也越好,夏季也不用遮阴。 4、五色梅 五色梅在南方地区可以四季开花,是多年生花卉,花朵颜色多变,常见一株多色花。 五色梅喜欢温润的环境,在散射光下生长良好,盆栽时应注意薄肥勤施,冬季温度保持在10℃以上。 5、扶桑花 扶桑花也叫朱瑾花,花期超长,冬季温度适宜可四季开花。扶桑花单花花期仅一天,但孕育花蕾的能力超强,花量大,可以连续盛开。 扶桑花养殖简单,盆栽管理应注意追肥,因为开花多,对肥水需求较多,浇水应干透浇透,并给予充足的光照。冬季保持在15℃以上,可四季开花。 6、龙船花 龙船花是南方花卉,也被叫做水绣球,成簇开放,十分漂亮,南方绿化带常见绿化品种。 龙船花不耐寒冷,冬季应保持在10℃以上,北方种植时应注意改良盆土,龙船花是喜酸性花卉,应定期施用酸性肥。 7、日日春 说到日日春,相信很的花友都知道。听名字就知道是一种花期超长的花卉。日日春非常耐热,尤其适合夏季花坛种植,花开不断,一直能开到深秋。 日日春不耐霜冻,冬季如果保温的话,可以过冬,但常做一年生栽培。日日春养殖非常简单,耐晒,耐旱,盆栽时应注意及早摘心,以矮化植株。 8、虎刺梅 虎刺梅除了刺多汁液有毒外,真的是没什么毛病。虎刺梅冬季温度在10℃以上可以全年开花,非常适合盆栽观赏。 虎刺梅养殖简单,耐干旱,不耐水湿,水大容易黄叶,阳光充足可多开花。需要注意的是,虎刺梅的汁液有毒,应避免接触。
很多花友都问花儿谷:什么花可以一年四季开花?其实有很多花卉,花期都是超长的,如果温度能满足要求甚至可以一年四季开花。 1、月季花 月季也被我们叫做月月红,因为月月开红花。在南方很多绿化带里都可以看到月季的身影,虽然属于管理,株型不太好看,但却非常勤花,一开一大丛。 月季花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每天保持不低于4-6小时的光照,有利于月季生长开花。月季花浇水应干透浇透,雨前施肥,雨后打药。 2、天竺葵 天竺葵特别适合北方养殖,秋季到春天一直开花,单花花期也超长,花色多,是阳台不可多得的暴盆利器。 天竺葵不耐严寒,冬季应保持在0度以上,并给予充足的光照。天竺葵也很怕热,夏季要防暑降温,南方地区,天竺葵在夏季的死亡率非常高。 3、太阳花 太阳花生命力极其顽强,花期也超长,可以说是夏季的当家花卉之一。太阳花白天开,晚上闭合,单花期只有一天,但花量巨大,可以一直不停的开。最主要是好养活,大夏天也不用天天浇水。 太阳花不耐寒冷,种子播的冬季会枯萎,宿根的冬季保温可年年开花。太阳花需要光照充足的环境,阳光越好,开花也越好,夏季也不用遮阴。 4、五色梅 五色梅在南方地区可以四季开花,是多年生花卉,花朵颜色多变,常见一株多色花。 五色梅喜欢温润的环境,在散射光下生长良好,盆栽时应注意薄肥勤施,冬季温度保持在10℃以上。 5、扶桑花 扶桑花也叫朱瑾花,花期超长,冬季温度适宜可四季开花。扶桑花单花花期仅一天,但孕育花蕾的能力超强,花量大,可以连续盛开。 扶桑花养殖简单,盆栽管理应注意追肥,因为开花多,对肥水需求较多,浇水应干透浇透,并给予充足的光照。冬季保持在15℃以上,可四季开花。 6、龙船花 龙船花是南方花卉,也被叫做水绣球,成簇开放,十分漂亮,南方绿化带常见绿化品种。 龙船花不耐寒冷,冬季应保持在10℃以上,北方种植时应注意改良盆土,龙船花是喜酸性花卉,应定期施用酸性肥。 7、日日春 说到日日春,相信很的花友都知道。听名字就知道是一种花期超长的花卉。日日春非常耐热,尤其适合夏季花坛种植,花开不断,一直能开到深秋。 日日春不耐霜冻,冬季如果保温的话,可以过冬,但常做一年生栽培。日日春养殖非常简单,耐晒,耐旱,盆栽时应注意及早摘心,以矮化植株。 8、虎刺梅 虎刺梅除了刺多汁液有毒外,真的是没什么毛病。虎刺梅冬季温度在10℃以上可以全年开花,非常适合盆栽观赏。 虎刺梅养殖简单,耐干旱,不耐水湿,水大容易黄叶,阳光充足可多开花。需要注意的是,虎刺梅的汁液有毒,应避免接触。
核桃 中医认为核桃性温,补肾润肠。在烈日灼人的夏日,富含精氨酸、油酸和维生素E等高抗氧化物质的核桃,能帮助我们的肌体有效预防衰老。 生姜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正是因为古人相信姜可升阳。事实上,生姜的某种成分能杀菌;刺激性的气味又能促进食欲,的确是夏日首选。 洋葱 洋葱味辣,性微温,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生吃洋葱可预防感冒。它也是富含强力抗氧化物质的食物,能抑制自由基造成的老化。 虾米 // 小小虾米,却有补肾壮阳、理气开胃之功效。夏日做个快手汤,随手投入一些,美味之余,温补十足。 山药 夏季脾胃虚弱,人体消耗也大。具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滋补功效的山药,补气而不滞,能很好地调节脾胃功能。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梁俊雄副主任医师 “春夏养阳”,春季养生中,提升阳气是重点之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梁俊雄医生说,春季养阳,饮食中不妨加点鲜灵芝,以养心安神,宣肺益气,理气化瘀、养肝健脾。 梁俊雄医生说,灵芝自古就有“仙草”、“瑞草”之称,被奉为“上药”。它味甘苦、性平,归心、肺、肝、脾经。另外,它还含有丰富的“锗”,能增加人体血液吸收氧的能力,因此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并有延缓老化的作用,还能增强皮肤本身修护功能,可用于各种慢性病所致的面色发黄及由于气血不足而致的面部缺乏光泽等症;灵芝还可以诱导人体产生并激活NK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参与免疫调节。 灵芝中的多糖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和护肝的作用;灵芝中的生物碱可以抗炎镇痛;药用方面,灵芝单味煎服或与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白术、茯苓等配伍,可养心安神,补肺益气,滋肝健脾。而将灵芝与有关中药研成细末,入布袋,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30天后,可去渣饮用,用以治疗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高血脂、高血压及顽固性胃炎等症。 除了药用外,鲜灵芝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食疗珍品”,以下就是梁俊雄为大家带来的食疗妙方。 1.鲜灵芝土鸡固本汤 材料:鲜灵芝1棵,土鸡1只,瘦肉100克,陈皮1小块,鲜姜3片,红枣4棵,枸杞、桂圆适量。 功效:扶正固本,增强体质。 2.鲜灵芝牛蒡排毒汤 材料:鲜灵芝1棵,猪骨300克,鸡脚500克,鲜牛蒡1根,鲜姜2片。 功效:健筋骨,通便,美容养颜。 3.鲜灵芝养心汤 材料:鲜灵芝1棵,土鸡1只,田七10克,西洋参8克,鲜姜2片,桂圆适量。 功效:养心安神,补气养阴,活血化瘀。 4.鲜灵芝清肝汤 材料:鲜灵芝1棵,猪骨500克,干鸡骨草100克,赤小豆10克,鲜姜2片。 功效:清热解毒,清利肝胆湿热。 5.鲜灵芝补肾汤 材料:鲜灵芝1棵,猪肾(猪腰)1个,猪肉250克,巴戟、杜仲、枸杞各10克,鲜姜3片,桂圆适量。 功效:滋养肾精,强腰膝,壮筋骨。 6.鲜灵芝补血养颜汤 材料:鲜灵芝1棵,乌鸡1只,桂圆肉15克,鲜姜6片。 功效:补气养血,养心安神,养颜美容,可治体虚多病、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等症。 7.鲜灵芝降压消脂汤 材料:鲜灵芝1棵,黑木耳10克,猪横脷(脾脏)1条,鸡半只,鲜姜6片。 功效:对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患者有很高食疗价值。 8.鲜灵芝补气益寿汤 材料:鲜灵芝1棵,甲鱼(或老龟)1只,猪肉250克,陈皮2块,红枣6颗。 // 功效:大补元气,延年益寿,对中老年人精气不足而引起的体虚多病、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昏耳鸣、失眠健忘等症有很好效果。 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期。“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其中把人体的阳气比作天体的太阳,突出了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根,化生万物之源。人体的基础物质(气、血、津、精)必须依赖阳气的温煦、气化,将水谷化为精微物质。可见阳气的重要性。夏季天气最炎热,此时人体阳气也是最旺盛,此时养阳,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夏季应如何养阳呢?下面跟随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了解一下吧! 饮食调养:人体阴阳平和,夏季阳热盛于外,则体内阳气相对不足;那么阳气虚弱,常常怕冷,易感冒的人,夏季应多进食补阳之品。此时脾胃功能下降,若贪凉阴冷,损伤脾胃,则易生吐泻;并且也不宜食用肥甘之品,因脾胃消化腐熟功能减弱,食用过多则助湿生热。因此,夏季饮食原则宜清淡,少油腻,以温食为主,多食蔬菜、瘦肉和时令水果。 运动调摄:通过体育锻炼可达到调和脏腑,疏通气血,畅达经络的作用。夏季人体内阳气随大自然的阳气生发,此时应通过锻炼助体内阳气生发;但夏季天气炎热,对人体消耗较大,长期在阳光下锻炼可引起中暑,此时应选择适宜的体育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慢跑、散步、游泳等。 起居调摄:夏季昼长夜短,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比较晚,易造成睡眠不足,因此更需要午休,以消除疲劳,保持精力充沛,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得到休息。但午休不是对所有人都有益处,如患有低血压以及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特别是由于脑血管硬化狭窄而经常出现头晕的人,不适宜午睡;因为午饭后血液汇集于消化系统较多,脑部相对缺血缺氧,此类病人则更严重,达不到休息的目的。所以,“起居无节,半百而衰也”,说明起居对于养生的重要性。 夏日养阳的五种食材 核桃 中医认为核桃性温,补肾润肠。在烈日灼人的夏日,富含精氨酸、油酸和维生素E等高抗氧化物质的核桃,能帮助我们的肌体有效预防衰老。 生姜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正是因为古人相信姜可升阳。事实上,生姜的某种成分能杀菌;刺激性的气味又能促进食欲,的确是夏日首选。 洋葱 洋葱味辣,性微温,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生吃洋葱可预防感冒。它也是富含强力抗氧化物质的食物,能抑制自由基造成的老化。 虾米 小小虾米,却有补肾壮阳、理气开胃之功效。夏日做个快手汤,随手投入一些,美味之余,温补十足。 山药 夏季脾胃虚弱,人体消耗也大。具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滋补功效的山药,补气而不滞,能很好地调节脾胃功能。
阳气不足,万病之根本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要靠阳气推动,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容易导致癌症、肥胖、分泌紊乱、肾病等病状。而当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人到四十,阳气不足;四十不补,五十受苦,所以中老年人更需要补阳气。而现代人因为长期吹空调、喝冷饮、吃寒凉食物,好肥甘厚腻,熬夜、压力大,缺少运动等等,导致身体又寒、又湿、又毒、又堵、阳气严重不足。下面跟随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了解一下吧! 阳气不足的症状:脸色青黑晦暗、消化不好、容易出汗、心慌气短、夜间多尿;精神萎靡不振;抵抗力下降,怕风怕冷等症状。 如果你足够细心,可以看一眼周边,你会发现身边阳气不足的人太多了,当中甚至包括了我们的爸妈、孩子、亲戚、朋友,据统计,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存在阳气不足的情况。 雨水季节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降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寒湿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带来不良影响。加上近期流感较多,中医养生学常说“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 本期汤品中的杜仲就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保护人体内脏和关节的保健养生作用。《神农本草经》谓杜仲“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久服,轻身耐老。”杜仲入汤能补益精气,强健筋骨,搭配上巴戟,可以增强祛寒湿、补肾阳的功效,使到这个汤扶正强身的食疗功效得到增强。 汤中还搭配上了健脾补气的花生和富含蛋白质、骨胶原的鸡脚,对人体骨骼组织的养护和青少年的助长都非常有益。 此汤虽略带些中药气味,但汤味仍不失滋味甘香,能养阳提神,强筋健骨,扶正培元,对于中老年人的雨水节气养生保健或者宅在家里久坐不动的人士都非常适合。 杜仲花生煲鸡脚汤 【材料】盐杜仲15克,巴戟天15克,鸡脚4只,猪脊骨250克,花生100克,枸杞子20克,生姜3片。(3-4人分量) 【制作】所有材料分别清洗干净;花生稍浸泡;鸡脚用刀背敲裂,猪脊骨斩块,然后两者一起飞水备用;所有材料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左右(约10碗水),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慢熬2小时左右,进饮前再下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养阳祛湿,益肾强身。 和大家分享的生活中可以升养阳气的方法 一、太阳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地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天地都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 太,盛大、洪大的意思。太阳就是天地间最大的阳气来源。所以善加利用阳光是排寒气的窍门,借天地宇宙之力驱除自身的病。 二、早晨 早晨是阳气升发的时候,万物随着太阳升起开始苏醒。早睡可补肾阴,早起晨练可补肾阳。所以身体不大好的人,万不可跟着别人锻炼,更不可晚上锻炼,白白损耗阳气。 当然,若你掌握了一些道家的静功,那些功法只要身体允许随时可以练。 前面指的锻炼是指我们平时接触的那种锻炼方法—有氧运动。那种运动损耗很大,运动之后要及时培补。并且早晨的太阳光是非常纯净自然的,对体弱的人尤其适合。 三、睡眠 道医讲人养生要睡子午觉,从子午流注来看,子时和午时是胆经和心经运行活跃的时间,也是培补正气,阳气的最佳时间。子时就是23点到1点,午时就是11点到1点。 我们大家可能都有体会,早上起来精神最好,上了一上午的班,到中午精神就开始有些疲惫了,这个时候休息一回打个小盹,20分钟到30分钟即可,睡不着也行,就可以培补身体。 四、夏天 道医讲“冬病夏治”,中午是一天里阳气最盛的时候,夏天则是一年四季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有的人一到夏天就要躲避太阳,说晒太阳要流汗,很不舒服。岂不知,流汗是宝啊。尤其对身体积寒很深的人来说,夏天简直是我们的黄金季节。 夏天属火,对应五脏属心。夏天每个人心火都盛,这个时候不用运动也会流汗,而这个汗都是心火逼出来的,排毒的作用最大(这里的毒泛指一切外邪,包括寒)。 对于体寒的人来说,夏天也会非常难受,因为体内心火复苏,开始推动寒气向外走。 所以夏天晒太阳是最好最便捷和天然的方法,若你想排寒气,每天利用工作学习之余晒晒太阳,时间因人而异。 这个方法外借太阳之力,内借心火之力,但是每个人心火有限,若觉力不从心,则需要休息了,切忌心急。 还有的人说晒太阳要得皮肤病,其实皮肤病也是排毒的表现。是你的经络不通,毒素不能随正常渠道排出,为了不伤及内脏,只好从皮肤出来。 聪明的朋友们可能想到了,夏天可以借心火之力排寒,那我能不能培补心火使得排寒气更快呢?老话大家都听过“冬吃萝卜夏吃姜”,早晨起来,切两三片生姜,加红枣三五个,捏破用水来煮,如果你体质很寒还可以加红糖(体质很热则不适宜)。 正如前面所说,早晨阳气升发,早晨喝姜枣茶帮助身体提升阳气。 但是下午就不要喝了,从中午开始一天的阳气开始往下走,至日落完全消失。老话也讲“晚上吃姜,如饮砒霜”,当然若你感了风寒需要喝姜汤发汗则不受此限,吃姜培补身体的人则要注意。 想排寒气的人要注意避寒,尤其是空调为害甚大。你在外面晒了太阳本来要出汗的,一进到屋里空调一吹,本来用于发汗的心火马上转去防寒,本来要排出来的寒气又被逼了回去,这个时候如果吹了空调,寒气反而会走得更深。 五、寒气向外走的渠道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明明外面很热,却感觉身体某个部位很凉,明明没有风吹却觉得凉嗖嗖的。不要怕,这就是排寒气的表现,另外还有几个排寒气的渠道,都是大家熟悉的,打喷嚏,打嗝,流汗,大小二便…… 不要小看这些生理现象,都是人护卫自身的法宝,比任何灵丹妙药都要好。其实吃药也无非是辅助身体排病,排病的是身体而不是药。 留心观察一下自己,你有多久没有打嗝了? 六、艾灸 有些人寒气累积了十几年,厚厚的垒在背部。夏天外边的太阳晒不进,里面的心火顶不出。这种体质叫做“冰包火”,这个时候就要再艾灸。 艾灸是通过给身体一定部位强制性的输入热能,临时提高人体局部温度,从而使人体局部增强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达到疗养局部影响全身的作用。把气血灸活了,再借助天时与自身之力,则寒气可排。 七、功法 道医讲督脉乃诸阳之海,意思是人身体的阳气的通道在督脉,督脉运行的地方就是脊柱这一条。所以锻炼督脉是我们培补阳气的最佳方法。 中国自古就有很多养生排病的方法,比如站桩、正坐、金鸡独立、撞丹田等这些都是适合体弱之人的锻炼方法,练的时候最好能心神合一,则只补不损,借心灵之力无损身体。 这些都是适合体弱之人的锻炼方法,练的时候最好能心神合一,则只补不损,借心灵之力无损身体。 若你的体质有了增强,或者本身体质不弱。想寻找更刚猛的功法强身健体,其实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俯拾皆是。 八、心灵的阳光 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那么我们自己身体里有没有太阳呢?有的,就是自信心。为什么我们说人要挺直脊梁呢,现在大家知道了,脊梁就是督脉,脊梁挺的直就是一身正气的表现。 希望有缘人都能找到自己心灵的阳光,找回自我,重拾自信。 九、睡觉补阳气 如果您经常感到手脚冰凉、腰背发冷,这是由于肾阳不足所引起的。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门,如果肾阳虚衰,温煦人体的功能下降,就会出现以上症状。教你两招让你阳气十足。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说到底,睡眠是补肾良药!人们在劳动、工作、学习中消耗的大量能量,除了靠饮食来补偿外,还需要靠睡眠来补偿。古人有“服药百裹,不如独卧”的说法,意思就是安稳地睡个好觉胜过服补药。 一个人假若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好,往往会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涣散、头痛、眩晕、肌肉酸痛,甚感疲劳。一个人如果长期缺乏睡眠,处于过度劳倦的状态中,机体就会产生耗气伤血的病理变化,损及五脏。 心劳则血损、肝劳则神损、脾劳则食损、肺劳则气损、肾劳则精损,进而为许多疾病埋下祸根。 如果每天子时(相当于晚上11点—次日凌晨1点)前不睡觉,看病时很多老中医就会说:“不给你治了。”其实不是不给治,而是治不好了。 长年熬夜的人,无论男女,直接伤肝,日久伤肾,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每天照镜子时会觉得脸色灰土一片。 这时候就是天天营养品,天天锻炼身体,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带来的伤害。 因此,早起没关系,但晚睡绝对不行。许多精神不振的人,多有晚睡的习惯,这往往容易伤肝伤精伤胆。这样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使,心情多抑郁,快乐的时候不多(肺气也受影响,长期得不到有效宣发的原因)。
春夏养阳,饮食该怎么吃?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要如何安然的度过夏季呢?除了每天按时测量血压,吃降压药以外,高血压患者也可以吃一些灵芝药膳来调节自己的高血压症状。下面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来了解一下。 “春夏养阳”,春季养生中,提升阳气是重点之一。春季养阳,饮食中不妨加点鲜灵芝,以养心安神,宣肺益气,理气化瘀、养肝健脾。 灵芝自古就有“仙草”、“瑞草”之称,被奉为“上药”。它味甘苦、性平,归心、肺、肝、脾经。另外,它还含有丰富的“锗”,能增加人体血液吸收氧的能力,因此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并有延缓老化的作用,还能增强皮肤本身修护功能,可用于各种慢性病所致的面色发黄及由于气血不足而致的面部缺乏光泽等症;灵芝还可以诱导人体产生并激活NK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参与免疫调节。 灵芝中的多糖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和护肝的作用;灵芝中的生物碱可以抗炎镇痛;药用方面,灵芝单味煎服或与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白术、茯苓等配伍,可养心安神,补肺益气,滋肝健脾。而将灵芝与有关中药研成细末,入布袋,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30天后,可去渣饮用,用以治疗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高血脂、高血压及顽固性胃炎等症。 除了药用外,鲜灵芝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食疗珍品”,以下就是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为大家带来的食疗妙方。 1.鲜灵芝土鸡固本汤 材料:鲜灵芝1棵,土鸡1只,瘦肉100克,陈皮1小块,鲜姜3片,红枣4棵,枸杞、桂圆适量。 功效:扶正固本,增强体质。 2.鲜灵芝牛蒡排毒汤 材料:鲜灵芝1棵,猪骨300克,鸡脚500克,鲜牛蒡1根,鲜姜2片。 功效:健筋骨,通便,美容养颜。 3.鲜灵芝养心汤 材料:鲜灵芝1棵,土鸡1只,田七10克,西洋参8克,鲜姜2片,桂圆适量。 功效:养心安神,补气养阴,活血化瘀。 4.鲜灵芝清肝汤 材料:鲜灵芝1棵,猪骨500克,干鸡骨草100克,赤小豆10克,鲜姜2片。 功效:清热解毒,清利肝胆湿热。 5.鲜灵芝补肾汤 材料:鲜灵芝1棵,猪肾(猪腰)1个,猪肉250克,巴戟、杜仲、枸杞各10克,鲜姜3片,桂圆适量。 功效:滋养肾精,强腰膝,壮筋骨。 6.鲜灵芝补血养颜汤 材料:鲜灵芝1棵,乌鸡1只,桂圆肉15克,鲜姜6片。 功效:补气养血,养心安神,养颜美容,可治体虚多病、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等症。 7.鲜灵芝降压消脂汤 材料:鲜灵芝1棵,黑木耳10克,猪横脷(脾脏)1条,鸡半只,鲜姜6片。 功效:对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患者有很高食疗价值。 8.鲜灵芝补气益寿汤 材料:鲜灵芝1棵,甲鱼(或老龟)1只,猪肉250克,陈皮2块,红枣6颗。 功效:大补元气,延年益寿,对中老年人精气不足而引起的体虚多病、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昏耳鸣、失眠健忘等症有很好效果。 夏季高温易犯高血压,多吃灵芝药膳帮你轻松降压 灵芝、丹参治疗脑卒中、半身不遂 处方:灵芝、丹参各30克,黄酒适量。 制作:将灵芝。丹参切碎,加水用文火煎煮1小时,滤取头煎液,再加水煎取二煎液,合并2次煎液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活血化瘀、治疗脑卒中、半身不遂。 灵芝蜂蜜茶治疗高血压、高血脂 处方:灵芝超细粉15克,蜂蜜20毫升。 用法:将灵芝超细粉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待冷,加入蜂蜜拌匀,连灵芝超细粉一起服下。 功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便秘等。 灵芝苦丁茶治疗高血压 处方:灵芝20克,苦丁茶8克。 制作:将灵芝切成薄片,放入锅中,加水用文火煎煮1小时,加入苦丁茶,再煮15分钟,滤取头煎液,再加水煎取二煎液,合并2次煎液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服,也可作1天茶饮。 功效:具有降血压功效。 灵芝双耳汤治疗血管硬化 处方:灵芝5克,银耳、木耳各4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灵芝、银耳、木耳洗净剪碎,放入碗内,加入冰糖和水,蒸至银耳、木耳酥烂即可。 用法:每日1剂,喝汤,吃木耳、银耳。长服。 功效:具有活血化瘀,增加血液供氧量等功效。治疗血管硬化、高血压和眼底出血等疾病。 灵芝天麻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肝炎 处方:灵芝10克,天麻15克。 制作:将灵芝、天麻剪碎,放入砂锅中,加水用文火煎煮1小时后,滤取头煎液,再加水煎熬取二煎液,再加水煎熬取二煎液,合并2次煎液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服1~2个月。 功效:具有安神、平肝息风、活血等功效,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肝炎、心律失常、肝硬化、血管硬化、神经衰弱。 灵芝甘草合剂治疗高血压 处方:灵芝6克,甘草5克。 制作:将灵芝、甘草剪碎,放入砂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1小时,滤取头煎液,再加水煎熬取二煎液,合并2次煎液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服数日。 功效: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功效,治疗高血压等疾病。 灵芝珍菊降压片治疗顽固性高血压 处方:灵芝10克,珍菊降压片3片。 制作:将灵芝切成薄片放于锅中,加水用文火煎煮,30~40分钟,滤取头煎液,然后再加水煎取二煎液,把2次煎液合并得煎液150~200毫升。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用,每次加服珍菊降压片1片。连服10~20天。 功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