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平(1899-1928) 男,汉族,海南省文昌县人,中共党员。 曾在上海文化大学和广州大学就读。1923年,被中共中央选派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政治和军事。回国后,在广东省农民协会工作。1926年初,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随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回琼,从事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先后任广东省农会琼崖办事处主任、中共琼崖地委委员兼军事部长、琼崖农民协会主席、琼崖高级农民军事政治训练所所长。积极发展农民武装。1928年5月,由于中共党内叛徒出卖被捕后牺牲。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轶事典故4历史功绩5后世纪念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冯平别名:冯风蕃,冯茂南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海南省文昌县出生日期:1899年3月逝世日期:1928年7月4日职业:革命家毕业院校: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双百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2 冯平,1899年3月出生于海南省文昌县大昌乡美德村一个贫农家庭。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原名冯风蕃,表字茂南,参加革命后改名冯平。八岁进村中“育民学堂”读书,学习用功,每学期考试都名列前茅。高小毕业后,考上了琼崖中学(今琼台师范)。中学毕业后,他到泰国看望父亲,表示想筹款上大学。但父亲是一名工人,家里经济不宽裕,无法负担他的读书费用,后得到一位旅泰华侨的资助,到上海文化大学读书,一年后又回到广州念大学。在此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革命书刊,使他认识到只有走苏俄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拯救苦难的祖国。五四运动时期,冯平是学生运动的领导人,多次带领海南的进步青年学生投身革命洪流。1921年夏,在旅泰华侨的资助下,回国考入上海文化大学读书,一年后,考入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攻读。1923年,被中共党中央选送到苏联留学,先后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攻读军事。1924年12月1日,被中共旅莫支部 轶事典故3 冯平被捕第二天,澄迈县金江墟到处张贴布告,醒目的黑体大字“共匪头冯平被擒”贴满金江城,白色恐怖的消息四处散播。这一天,正是金江墟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里八乡赶来,冯平被捕的布告刺激人们的好奇心和同情心。老百姓在低声传说“冯平今日要押来金江。”11点多钟,小道消息传来,人们涌向河边,看着对面河岸,金江的水滔滔长流,只见对岸四个国民党兵抬着一个绑在交椅上的青年上船,船越来越近,有人喊:“冯平来了!”原来是国民党军副团长陈国勋及士兵护船过河,冯平上岸,只见交椅两旁绑两根竹,四个“白军”抬着。老百姓怀着沉痛的心情前来看望自己的红军司令,受伤的冯平此刻被绑在椅上,面无惧色,脸上流露出激动的神情,对前来围观的数千名群众进行革命宣传:“父老兄弟们!感谢大家来看我冯平。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杀了一个冯平,还有千万个冯平!革命是杀不绝的,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冯平的慷慨激昂,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勇气概,立即感染 历史功绩4 冯平是海南岛早期的革命领导人之一,琼崖工农红军总司令冯平烈士,为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在海南广为流传,鼓舞着人们为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1919年冯平与王文明、杨善集等带领海南青年学生参加“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积极响应号召,在琼崖中学礼堂开会声援北京学生运动。1927年春中共琼崖地委在海口市创办高级农民军事政治训练所,冯平任所长。这是一所培养农民运动的干部和军事干部的学校。1928年旧历三月初三,冯平在北芳村召开西路党政军干部扩大会议,讨论进一步扩大革命军和打仗问题。 后世纪念5 1957年,澄迈县人民政府在金江镇烈士就义的地方修建冯平、符节烈士纪念碑。1983年,文昌县人民政府重修冯平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