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将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战争背后的权力斗争却往往充满了血腥和残酷。刘黑闼为何要杀死罗成,这场血腥的权力斗争又是如何展开的呢?本文将带您一起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一、刘黑闼: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刘黑闼,唐朝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领导的起义军曾一度攻占了唐朝的重要城市,成为了唐朝的一股强大威胁。然而,最终他却未能成功推翻唐朝政权,反而在与唐朝军队的战斗中败北,被俘后被杀。那么,刘黑闼为何要杀死罗成呢? 二、罗成:一位令人敬畏的将领 罗成,唐朝初年的一位杰出将领,他曾在唐太宗时期立下赫赫战功,为唐朝的开疆拓土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正是这样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却在刘黑闼的手中丧命。那么,罗成究竟犯了什么错误,让刘黑闼有了趁机除掉他的理由呢? 三、权力斗争:血腥的序幕 刘黑闼杀死罗成,背后其实是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当时,刘黑闼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经逐渐壮大,对唐朝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而罗成作为唐朝的一名杰出将领,自然成为了刘黑闼眼中的障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刘黑闼决定借助罗成的错误,一举除掉这位可能成为自己劲敌的将领。 四、罗成的失误:致命的弱点 罗成的失误,正是刘黑闼趁机除掉他的最好时机。据了解,罗成在一次战斗中,因为轻信敌人,导致了自己的部队陷入了重围。然而,罗成并没有及时调整战术,反而固执己见,最终导致部队溃败,他本人也被俘虏。这一事件,让刘黑闼看到了除掉罗成的绝佳机会。 五、结语: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 刘黑闼为何要杀死罗成,这场血腥的权力斗争又是如何展开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英勇善战的将领都因为权力斗争而走上了悲剧的道路。这些故事提醒我们,我们应该珍惜和平,远离战争,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将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有些英雄却因为种种原因被历史遗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被历史遗忘的英雄——刘黑闼。 一、刘黑闼的出身与成长 刘黑闼,唐朝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勇敢善战,深受村民们的喜爱。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刘黑闼目睹了百姓的疾苦,立志要推翻腐朽的唐朝政权,为百姓谋求福祉。 二、刘黑闼的起义之路 刘黑闼在起义前,曾先后加入了窦建德和杜伏威的队伍,但都因为各种原因而离开。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刘黑闼终于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于公元617年在山东地区发起了农民起义。起义军迅速壮大,一度攻占了多个重要城市,成为唐朝的一大威胁。 三、刘黑闼的军事才能 刘黑闼虽然是农民出身,但他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他善于总结战斗经验,不断调整战术,使得起义军在战场上屡次取得胜利。他还擅长发动群众,广泛动员百姓参与起义,使得起义军士气高涨。在与唐朝军队的战斗中,刘黑闼屡次展现出惊人的指挥才能,令人叹为观止。 四、刘黑闼的政治智慧 刘黑闼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领袖。他提出了“扫清四海,铲除暴虐”的口号,明确表示要推翻唐朝政权,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改善民生,减轻百姓的负担,使得起义军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五、刘黑闼的悲剧结局 尽管刘黑闼一度成为了唐朝的一大威胁,但他最终还是没有成功推翻唐朝政权。公元622年,刘黑闼在与唐朝名将李建成的战斗中败北,被俘后被杀。他的死,使得起义军陷入了混乱,最终被唐朝所平定。 六、结语 刘黑闼虽然一生坎坷,但他始终坚定信念,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他的英勇事迹,虽然被历史遗忘,但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让我们铭记这位被历史遗忘的英雄,为了更美好的未来,继续努力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将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有些英雄却因为种种原因被历史遗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唐朝名将李建成平定刘黑闼的一场关键战役。 一、背景:刘黑闼起义与唐朝危机 刘黑闼,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他领导的起义军一度攻占了唐朝的重要城市,成为了唐朝的一股强大威胁。公元617年,刘黑闼在山东地区发起了农民起义,企图推翻腐朽的唐朝政权。面对这样的危机,唐朝政府紧急召集名将李建成出征,誓要平定刘黑闼的叛乱。 二、李建成:一位杰出的将领 李建成,唐朝初年的一位杰出将领,他曾在唐太宗时期立下赫赫战功,为唐朝的开疆拓土做出了巨大贡献。李建成擅长指挥作战,善于总结战斗经验,不断调整战术,使得起义军在战场上屡次取得胜利。他还擅长发动群众,广泛动员百姓参与起义,使得起义军士气高涨。在与刘黑闼的战斗中,李建成屡次展现出惊人的指挥才能,令人叹为观止。 三、决战:李建成与刘黑闼的较量 公元622年,李建成带领大军与刘黑闼展开了激战。在战斗中,李建成运用了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巧妙地布置兵力,使起义军陷入了困境。经过一番激战,李建成终于击败了刘黑闼,将其俘虏并处以极刑。这场决战的胜利,使得唐朝政府成功地平定了刘黑闼的叛乱,挽救了唐朝的危机。 四、结语:李建成的英勇事迹永载史册 李建成平定刘黑闼的战役,是一场决定唐朝命运的关键战役。在这场战斗中,李建成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智慧,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英勇事迹,虽然被历史遗忘,但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让我们铭记这位杰出的将领,为了更美好的未来,继续努力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黑闼是隋末唐初割据势力,他的两次造反对唐朝造成很大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621年六月,随着李世民在洛阳一战当中,同时击败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自此之后,唐朝统一天下的大势,已经无法阻挡。整个北方,已经完全被唐朝统一。南方半数的地盘,也都已经归附唐朝的统治之下。 而李世民本人,返回长安的时候,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 当李世民回到长安的时候,整个长安为之欢呼。李世民身穿黄金甲胄,押送俘虏的王世充、窦建德前往太庙祭拜。与此同时,有一万骑兵、三万甲士,列队迎接李世民。 除此之外,为了表彰李世民的功劳,唐高祖李渊认为,现有的官职已经无法再表彰李世民的功劳,所以特意创造了一个名为‘天策上将’的官职,将其授予李世民。自此之后,李世民可自行开府,自行公开招募天策府官员。 此时的李世民,权势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但同时,他的处境也开始变得尴尬了起来。 从李渊太原起兵开始,李世民一直执掌兵权,替李渊南征北战。整个唐朝北方,基本上都是李世民率兵打下来了。尤其是洛阳一战,更是奠定了唐朝统一天下的基础。李渊登基的时候,李世民就因为皇子的身份,被封为秦王。此后每次大战胜利,李渊都会再次给他加官进爵。所以才会出现洛阳一战之后,李世民已经到了封无可封,只能让李渊创造一个新官职给他的地步。 但是,随着李世民地位越来越高,太子李建成的处境,却开始变得微妙了起来。正常情况下,唐朝的一号人物应该是李渊,二号人物便是太子。然而随着李世民官位越来越高,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差距,却越来越小。 尤其是李世民受封天策上将,可以自行开府招募官员之后,双方的差距更是进一步缩小。原本正常情况下,只有太子才有这个能力。李世民受封天策上将以后,除了没有太子这个头衔之外,已经和李建成没有任何区别了。 如此一来,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也就开始逐渐孕育而出了。 此时的李渊,其实也察觉到了一点端倪。李渊出身世家,自然知道在权力面前,就算是亲兄弟也可能会生死相向。所以在洛阳一战之后,李渊开始有意识地限制李世民的兵权。虽然当时唐朝还没真正统一天下,但剩下的敌人都相对较弱。在李渊看来,就算不用李世民再上战场,唐朝依然可以统一天下。 至于李世民本人,也猜到了李渊和李建成的心思。所以,返回长安之后,李世民并没有对李渊的限制手段,有任何不满,反倒是开始老老实实做他的天策上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世民创立了一个叫文学馆的机构,招募了许多有名气的大儒,俨然一副彻底放手军权,自此开始钻研学问的态度。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突然事件的发生,打破了这种平静。 这件事,就是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再次起兵造反了。 对于刘黑闼的起兵,李渊起初并没有太过在意。在李渊看来,窦建德都已经被李世民打趴下了,他的部将就算再次起兵,也不过是死灰复燃罢了。就算派其他将军去,只要多派些军队,一样能够收拾了刘黑闼。 然而李渊万万没想到的是,刘黑闼这个人,比他想象的要厉害的多。而且,因为之前李世民击败窦建德,是在虎牢关外以奇袭的手段,忽然擒获了窦建德,导致窦建德的大军直接崩溃。但仗打完以后,李世民并没有真正追杀这些溃散的军队。所以,刘黑闼再次起兵之后,窦建德昔日的士兵,很快就从四面八方赶来,重新汇聚到刘黑闼手下。 于是,在短短几个月内,刘黑闼不但先后击败李渊派来围剿他的几个唐朝将领,而且还拿下了窦建德之前的全部地盘。与此同时,刘黑闼更是得到了北方突厥的全力支持,对唐朝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此时的刘黑闼,已经成了唐朝的心腹大患。如果不能打倒刘黑闼,那唐朝想要统一天下,就是痴人说梦! 为了打败刘黑闼,李渊终于不得不再次对李世民委以重任,让李世民领兵前去征讨刘黑闼。因为放眼整个唐朝,除了李世民之外,确实再也无人有这个资格和能力了。 公元621年十二月,李世民做了半年的闲散王爷之后,终于再次得以掌握兵权。而这次战斗,也彻底改变了未来唐朝的历史走向。 李世民率兵抵达洺州,也就是今天的邯郸、邢台一带,以洺水为界,与刘黑闼展开了对峙。两军交战后,刘黑闼麾下的士兵,作战极为勇敢。甚至一度趁着唐军无法增援,直接攻下了洺水城,导致李世民麾下的大将罗士信战死。后来李世民虽然又夺回了洺水城,但却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 在这些接触战当中,李世民也摸清了刘黑闼的本事,意识到刘黑闼并不好对付。 所以,在接下来的战斗当中,李世民再次用出了以守代攻的办法。李世民率领的唐军,背靠整个唐朝,补给充足,粮草没有任何问题。而刘黑闼这边,虽然士气高昂,但因为刘黑闼刚刚恢复窦建德的地盘,很多地方都还没来得及形成有效的统治,所以在粮草补给上处于弱势状态。 李世民的策略,就是先耗光刘黑闼的粮草,然后再找机会击败刘黑闼。 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李世民一直坚守不出,任凭刘黑闼如何叫战,李世民就是不出战。等到两个月之后,随着刘黑闼的军粮彻底耗尽,军心开始不稳。李世民料定刘黑闼没了粮草之后,一定会孤注一掷,率领全部主力,前来和唐军进行主力决战。所以,李世民预先占领了洺水上游,并且让人在上游截断河水,试图借洺水打败刘黑闼。 果不其然,正如李世民所料,三月二十六日,当刘黑闼彻底耗光了所有粮草之后,刘黑闼果断率领全部大军,倾巢出动,想要和李世民决一死战。当刘黑闼率领主力渡过洺水之后,李世民率领唐军主力,和刘黑闼大军展开决战。然后,当双方鏖战正酣之际,李世民果断下令,让上游开闸放水。于是,刘黑闼的后续援兵,全部被大水冲走,刘黑闼的军队,也被洺水懒腰斩断。 最终,唐军大获全胜,刘黑闼仅带领数百亲卫,侥幸逃走。 洺水一战结束后,刘黑闼并没有重整旗鼓再战,而是直接去了突厥,希望从突厥那边求得援兵,然后再和唐军战斗。然而就在刘黑闼前往突厥的这段时间里,李世民已经率兵平定了刘黑闼的所有地盘,然后班师回朝了。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四个月之后,刘黑闼竟然真的得到了突厥的援兵,然后带着突厥援兵卷土重来。接下来的四个月时间里,刘黑闼再次横扫河北,打败了诸多唐军将领。因为此时的李世民,早已在李渊的命令下班师回朝,所以刘黑闼没有受到什么阻碍,便再次占据了大量的地盘。 当刘黑闼再次卷土重来之后,李渊多次派人前去镇压,结果却如之前一样,被刘黑闼前后打败。不过这一次,李渊最后却并没有选择再让李世民领兵前去,而是让太子李建成领兵,前去平定刘黑闼。 李渊的这个布置,其实也有他的道理:一方面,李建成也不是什么庸才,这些年之所以没有外出征战,主要是因为他的太子身份,必须留在中枢。以李建成的本事,对付刘黑闼绰绰有余。另一方面,多年来唐军一直是由李世民统领,导致李建成几乎没什么军功,所以才会出现李建成太子位置不稳的现象。 这次征讨刘黑闼,恰好是让李建成建立军功的最好机会。因为刘黑闼之前已经被李世民打败过一次,根基不足,李建成又并非庸才,收拾这样的刘黑闼,可谓是轻而易举。 果不其然,当李建成率军抵达之后,唐军一路碾压刘黑闼的大军。几场大战之后,刘黑闼好不容易恢复的地盘,都被唐军再次收复。最终,刘黑闼被下属杀死。山东河北等地,也就此彻底平定了。 刘黑闼的这场叛乱,虽然并没有动摇唐朝的根基,但却彻底改变了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人的命运。 在这一战之前,李渊和李建成束缚李世民的心思,已经昭露无疑。所以在征讨刘黑闼的同时,李世民也开始向山东河北各地,布置自己的心腹。另外,李世民还在军中大量布置自己的亲信,导致李世民在唐军中下层军队当中,具有极强的掌控力度。这种力度,就连李渊都比不上。 这就使得接下来的几年里,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以及唐朝的中下层军队,都成了李世民的主场,同时也为接下来李世民和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黑闼是隋末唐初割据势力、起义军首领,以骁勇多谋著称,曾让李唐王朝十分头疼。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621年,七月,就在唐朝刚刚打赢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枭雄,统一了整个北方的时候。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忽然在河北省衡水市一带,再次起兵造反。 令人意外的是,刘黑闼起兵造反之后,起初不过千余人。但接下来的短短几个月之内,刘黑闼就带着这千余人,横扫唐朝数十万精锐大军,攻下了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不但很快恢复了窦建德之前的全部地盘,甚至开始威胁到唐朝的存亡。让原本有望统一的大唐,陷入到生死存亡的关头。 这个刘黑闼到底有什么力量?为何能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创造出这样的战争神话。甚至有能力将新生的大唐王朝,逼到了角落里呢? 其实,刘黑闼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如此夸张的战绩,既是和他本人的能力有关,同时也深受当时的时局影响。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简单说一下刘黑闼这个人。 刘黑闼出身底层,用今天的观点来看,刘黑闼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街溜子。整天不想工作,好喝酒,好赌博,有钱了就拿出去挥霍,所以经常搞得自己吃不上饭。 但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好孩子未必能干成大事,坏孩子有时却能走到历史舞台的中央,深刻影响历史的发展。 刘黑闼年轻时在家乡瞎混的这段时间,经常因为赌光了全部家当,吃不上饭。不过,幸运的是,他遇上了一个好村长,这个村长叫窦建德。窦建德是属于那种典型的豪雄人物,喜欢交朋友,视金钱如粪土,在当地十分有声望,被公推为当地的‘里长’。所以每次刘黑闼吃不上饭的时候,总会去找窦建德打秋风。而对于刘黑闼这样一个有点无赖的朋友,窦建德也从不在意。只要刘黑闼来,饭肯定管够。 于是,两位隋末唐初的枭雄人物,就这样结下了缘分。 后来,到了隋朝末年的时候,刘黑闼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穷的彻底没饭吃了,所以直接就参加了农民军。因为当时窦建德他们家还算过得去,窦建德也就还没起兵造反。所以刘黑闼直接投奔了当地以郝孝德为首的一伙农民军。 后来,没过多久,窦建德因为人缘实在太好,搞得农民军每次抢劫的时候,都绕着他家走。当地官府发现之后,就认定了他家和农民军有联系,直接抓了他们全家,全部处死。窦建德因为提前得到了消息,侥幸活了下来,但也因此背上了灭族的大仇,由此也正式加入了农民军。 窦建德这边,我们暂且不说,只说刘黑闼。 刘黑闼投奔的这个郝孝德,虽然起兵较早,但能力有限,后来被隋军一路追着打。最后走投无路的时候,郝孝德只能带着麾下的这支残兵,投靠了瓦岗军,所以刘黑闼也就跟着加入了瓦岗军。在瓦岗军期间,刘黑闼作战勇敢,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名气。 再之后,瓦岗军战败,刘黑闼被王世充抓住。王世充早就听说过过刘黑闼,所以直接赦免了他,还封他做将军。但是王世充这个人,做人的人品很差,连刘黑闼这种个性都看不上他。所以最后,刘黑闼找了个机会,直接逃了出来。 离开了王世充之后,刘黑闼便想到了窦建德。此时的窦建德,已经坐拥十余万人,占据了整个河北。而且在之前瓦岗军的崩溃当中,窦建德趁机抢了不少地盘,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了河南、山东等地区,一跃成了整个中原最强的割据势力之一。 对于刘黑闼的投奔,窦建德表现出了极大的欢迎。两人本就是旧友,再加上刘黑闼确实很会打仗,所以窦建德便直接封其为将军,独自率领一支军队作战。在窦建德麾下,刘黑闼作战更加勇敢,名气也变得越来越大。 然而,就在刘黑闼投奔窦建德一年多以后,李唐政权和王世充开战。双方开战之后,王世充节节败退,很快就只剩下了洛阳一座孤城。此后,王世充果断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本着一石二鸟的心思,率领麾下十多万精锐,直扑洛阳,结果却被李世民率兵阻挡在虎牢关外。 在虎牢关外,窦建德和李世民对峙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因为始终拿不下虎牢关,士气越来越低。此后,李世民趁着窦建德松懈至极,率领精兵直扑窦建德的中军大营。在窦建德大军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便生擒了窦建德。 就这样,窦建德败在了李世民的手上。窦建德被抓之后,麾下的十多万精锐军队,也都彻底溃散。在这一战之后,唐朝同时扫平了两大强敌。整个长江以南,基本上都被唐朝统一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刘黑闼其实也参加了这次大战。而在窦建德大军溃败之后,刘黑闼也就此逃离了虎牢关,逃回了老家。回到老家之后,刘黑闼本想就此做一个普通人,再也不想掺和这些事情。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没过多久,刘黑闼便听说,窦建德被抓之后,被押送长安,当街处斩。而且,唐朝方面,似乎还要继续抓窦建德麾下的这些将军,将他们一并处死。 这下子,刘黑闼坐不住了。 本想做一个普通人,就此再也不管这些事情。然而唐朝的政策,却让刘黑闼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等死,要么起兵造反。除了刘黑闼之外,窦建德麾下的其他将领,也都面临着这个困境。所以接下来,大家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继续带兵造反比较好。 决定起兵之后,大家找当地的算命先生算了一卦。算命先生说,他们应该推举一个姓刘的人做领袖,这样比较容易成功。于是这伙人先找到了窦建德的旧部刘雅,希望刘雅能够带着他们再次起兵造反。然而刘雅胆子比较小,没敢答应这件事。刘雅拒绝大家的提议之后,众人怕刘雅告密,干脆直接干掉了刘雅。然后,大家就开始找下一个姓刘的,这下就找到了刘黑闼的头上。 刘黑闼原本正担心被唐朝追捕,此时有这样一个好机会送上门来,自然不会错过。于是,众人随即在刘黑闼的家乡,正式起兵。刚刚起兵的时候,他们其实只有百余人而已。但等到他们起兵之后,各地原属于窦建德旧部的士兵,纷纷前来投靠他们。就这样,在短短十余日之内,刘黑闼麾下的军队,开始迅速膨胀到万余人。 此后,刘黑闼开始率领这支大军,征战四方。因为此时窦建德才刚刚被杀不到两个月,唐朝也没来得及换各地的官员。所以刘黑闼起兵之后,很多原属于窦建德的旧部,干脆直接杀了唐朝派到当地的官员,响应刘黑闼。 对于刘黑闼的这次起兵,远在长安的李渊,明显出现了判断失误。在李渊看来,既然窦建德都已经被打趴下了,那么刘黑闼的这次造反,也就是小打小闹而已,根本影响不了大局。再加上当时李渊有意限制李世民的兵权,怕李世民战功继续提升,会威胁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所以,李渊也没派李世民前去领兵征讨,只是令刘黑闼周围的几支唐朝军队,前去镇压刘黑闼。 正是这个判断失误,让刘黑闼得到了足够的机会,彻底做大了。 不得不说,刘黑闼本人的军事才能,确实很强。此后的几个月里,刘黑闼先后击败了淮安王李神通、幽州总管罗艺、定州总管李玄通等多支唐朝军队。这几场仗打完之后,再加上窦建德各地的旧部响应,在短短半年之内,刘黑闼几乎就已经恢复了窦建德全部的地盘! 非但如此,因为刘黑闼之前打仗动作太快,导致唐朝部署在他周围的几支精锐,几乎全部被歼灭。等到李渊反应过来之后,刘黑闼已经彻底做大了,而且有了侵占唐朝原有版图的迹象。面对这个糟糕的局面,李渊也没了办法,只能让李世民再次领兵,前去征讨刘黑闼。 和刘黑闼之前击败的唐军将领相比,李世民显然高了不止一筹。李世民率兵抵达之后,很快就和刘黑闼的主力军队,沿着洺水展开了对峙。在双方对峙过程当中,刘黑闼依然作战十分勇猛,甚至一度干掉了李世民麾下的大将罗士信。这在李世民领兵的历史上,还是仅有的一次。不过,等到李世民摸清刘黑闼的底细之后,坚守不出,和刘黑闼对耗补给,刘黑闼就再没办法了。 双方对峙了两个月之后,刘黑闼麾下军队的补给,终于彻底耗尽,士气开始无法避免的衰落了下去。李世民见到这个局面之后,终于决定要和刘黑闼进行主力决战。在双方开始决战之前,李世民先派人去双方对峙的洺水上游,堵住河水。等到双方开始交战之后,趁着刘黑闼主力渡河之际,李世民下令让上游放水,以河水冲击刘黑闼的大军。 借助河水的优势,再加上唐军以逸待劳。一场大战之后,李世民终于正面击溃了刘黑闼。而且在这一战当中,李世民几乎将刘黑闼麾下的全部精锐,尽数歼灭。 在这一战之后,刘黑闼在下属们的保护下,逃过了唐军的追杀。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刘黑闼接下来并没有重整旗鼓再战,而是直接前往突厥,希望能够从突厥请来援兵,帮助他一起对付李世民。然而刘黑闼这一走不要紧,刘黑闼去了突厥之后,麾下群龙无首,自然再难抵抗李世民的进攻。于是很快,李世民就横扫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彻底平定了这些地方。 但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这场大战结束之后,远在长安的李渊,因为害怕李世民过于势大,所以在战争刚刚结束之后,便让李世民率大军返回。所以,李世民虽然扫平了这些地方,却并没有对这些地盘进行清扫。就在李世民刚刚撤退后不久,刘黑闼就从突厥回来了,而且带回了突厥的援兵。在突厥援兵的帮助下,再加上各地官员又继续纷纷响应。所以没过多久之后,刘黑闼就再次恢复了大部分地盘。 等到刘黑闼二次起兵的消息传来之后,李渊虽然觉得头疼,但却打死都不敢让李世民再领兵了。因为此时的李世民,军功已经过大,严重威胁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所以,李渊首先派李家宗室李道玄为主帅,进攻刘黑闼。但不久之后,李道玄便战死在刘黑闼的手上。接下来,李渊又派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李元吉为主帅,负责征讨刘黑闼。然而李元吉本人才能力有限,根本打不过刘黑闼,很快又被刘黑闼打得节节败退。 就在这个时候,身为太子的李建成,主动请缨出战,李渊当即应允。李建成到了山东之后,一改之前李世民的战术,在和刘黑闼对战期间,还积极和当地的士族们联系。经过李建成的努力之后,当地的士族们也纷纷放弃支持刘黑闼。没了这些士族的支持,刘黑闼的实力便开始迅速跌落,很快就被李建成打得节节败退。 最终,刘黑闼一路溃败,逃到河北饶阳的时候,被当地刺史诸葛德威反叛杀死。至此,刘黑闼才算是彻底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也终于彻底被唐朝平定。 回顾刘黑闼的故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匪夷所思。即便我们完整将刘黑闼的梳理过一遍,很多地方其实依然让人很想不通。比如,刘黑闼起兵之后,为何各地的窦建德旧部,会纷纷响应他?刘黑闼败给李世民之后,为何又能迅速卷土重来,再次掀起那么大的风波呢? 其实,在刘黑闼故事的背后,一直有一股势力隐于其中。正是因为这股势力在暗中行动的原因,所以才让刘黑闼的故事,显得有些匪夷所思。 这股势力,就是山东士族。 隋朝末年的时候,整个中原地区的士族,其实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山东士族、关陇士族以及江南士族。这些士族之所以会被分成三类,主要是和南北朝时代的历史有关。因为在南北朝后期,南方由南梁政权和南陈政权统治,北方则是由北周和北齐统治。这三个政权内部的士族,在隋朝统一天下之后,虽然名义上都归顺了隋朝,但本身的地域属性,依然极为强烈。 而在隋朝末年的时候,窦建德因为出身底层的原因,虽然占据了当年北齐国境的大部分,却很难得到山东士族的支持。因为在隋朝那会儿,大家特别看重出身和门第。虽然窦建德当时掌权,但那些山东士族却不愿承认窦建德。 后来,虎牢关大战期间,因为窦建德败得太快,导致山东士族都没来得及支持窦建德,窦建德就被打败了。对于山东士族而言,他们其实也渴望和关陇士族争夺天下。毕竟,这关系到以后各自的地位和利益。所以,等到刘黑闼再次起兵之后,山东士族们已经没了选择,只能全部押注在刘黑闼身上。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黑闼起兵之后,才能迅速恢复窦建德的全部地盘。整个过程,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后来,刘黑闼虽然败给了李世民,但此时的山东士族,其实依然心向刘黑闼。所以,刘黑闼二次领兵之后,依然可以迅速占领大量地盘。但等到李建成到了之后,李建成的手段相对怀柔,而且和当地士族交好。如此一来,山东士族们也就纷纷转投李唐政权。没了这些士族的支持,刘黑闼麾下的势力越来越弱,战败自然也就很正常了。 从刘黑闼的故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刘黑闼的胜负关键,其实就在于他背后的士族集团,以及那些冲着窦建德的威望前来投奔他的底层百姓。战场上的胜负,有时候往往不在战场之上,而是在战场之外。刘黑闼最后之所以会输,其实就是因为他没搞清楚自己立足的根本原因。失去了士族们的支持后,自然也就再无立足之地了。 找准胜负的根本原因,从根本原因下手,这或许比战场上一时的胜负,更加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黑闼的第二次起兵是秦王李世民战后处理不当引发的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世民大军在洛阳武牢之战中并没有进入窦建德控制的河北地区。因此王世充旧地河南的战后处理由李世民负责,窦建德旧地河北的战后处理由李渊亲自负责。河南一直到黄巢起义都是唐朝统治最稳定的地区之一,而河北在洛阳武牢之战两个月后爆发了刘黑闼起兵。 武德四年十二月(622年1月),刘黑闼占领窦建德全部旧地。刘黑闼起兵的主要原因是李渊对河北的战后处理不当,而刘黑闼在半年内就占领窦建德全部旧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李渊迟迟不肯起用李世民。随着刘黑闼起兵成功,隋末唐初的著名“墙头草”徐圆朗也起兵反唐。 武德五年(622年)正月,李渊只得任命秦王李世民为讨伐刘黑闼的总指挥。三月,李世民在洺水之战中全歼刘黑闼的数万大军,刘黑闼逃往突厥,刘黑闼第一次起兵被平定。解决刘黑闼之后,李世民率军围攻徐圆朗。就在进攻徐圆朗之时,李渊突然招李世民返回长安。 李世民将大军交给李元吉指挥,自己赶回长安(秦王世民自河北引兵将击圆朗,会上召之,使驰传入朝,乃以兵属齐王元吉)。然而赶回长安的李世民却发现李渊其实什么事都没有,李世民只得再次返回前线(世民具陈取圆朗形势,上复遣之诣黎阳,会大军趋济阴)。 在李渊的折腾下,李世民把近两个月的时间都浪费在跑冤枉路上。在李世民跑冤枉路的时候,李渊撤销了李世民为长官的山东行台(丁卯,废山东行台),而山东行台的工作就是负责对刘黑闼占据地区的战后处理。可见李渊的目的就是不让李世民负责河北的战后处理。 由于李世民集团的优秀和李渊的错误,李世民负责战后处理的河南几乎是人心皆向秦王,已经成了李世民的根据地。李渊不愿让李世民再负责河北的战后处理也不奇怪。但“菜即原罪”,李渊对河北的战后处理继续犯错,结果仅在两个多月后就引发了刘黑闼第二次起兵。 在李建成平定刘黑闼第二次起兵的时候,魏征就当着李建成的面批评李渊的战后处理有大问题并建议李建成汲取父亲的教训。可以说在对待刘黑闼和河北战后处理的问题上,李世民没有错误,李建成有较好表现,李渊才是所有引发各种动乱的主要责任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黑闼(?-623年),贝州漳南县(今河北故城东北)人,隋末唐初割据势力。少时与窦建德为知己好友。隋末从郝孝德参加瓦岗军,李密败后,为王世充俘虏。后逃回河北,依附窦建德,封汉东郡公,以骁勇多谋著称。窦建德死后,刘黑闼召集窦建德旧部起兵,后自称汉东王,建元天造,都于洺州。与唐朝多次交战,先败于秦王李世民之讨,后死于太子李建成之征。 目录 1基本资料 2历史评价3史籍记载4历史遗迹5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刘黑闼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贝州漳南县逝世日期:623年职业:隋末唐初起义军首领、汉东王主要成就:大败李神通、罗艺联军 击走徐世绩,生擒薛万均兄弟 斩杀李道玄,擒斩罗士信年号:天造 历史评价2 范愿:“汉东公刘黑闼果敢多奇略,宽仁容众,恩结于士卒。”刘昫《旧唐书》:①“无赖,嗜酒,好博弈,不治产业”;②“黑闼既遍游诸贼,善观时变,素骁勇,多奸诈。”欧阳修等《新唐书》:“黑闼、开道,勇而无谋,顾其行师,祗是狂贼,皆为麾下所杀,驭众之道谬哉。” 史籍记载3 《新唐书·卷八十六·列传第十一》《旧唐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五》 历史遗迹4 自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李世民与刘黑闼的洺水之战,不仅载录于《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历史典籍,而且在永年县、沙河县等地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只不过这些遗迹是站在胜利者的角度而记载的。如《新唐书》记载:“(永年县)狗山有太宗故垒,讨刘黑闼于此”。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和《畿[jī]辅通志》关于永年县狗山也都有“武德五年,太宗亲讨刘黑闼,于此立营”的记载。清《畿辅通志》关于沙河县大仓门山也有记载:“大仓门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亦名仓口,唐时尝置仓于此,以通馈饷,故名”。《畿辅通志》在关于大仓门山的记载中甚至还引用《大清一统志》进一步明确:“唐太宗为秦王时,击刘黑闼于河北,置仓于此,以通馈饷,故有仓门之名”。狗山太宗故垒和仓门唐仓遗址,都是洺水之战留下来的历史遗迹。 影视形象5 2018年电视剧《天下长安》:张继南饰演刘黑闼。